![]() ![]() ![]() |
|
|
|
2009/12/22 08:30:19瀏覽354|回應0|推薦0 | |
大乘無量壽經 澳洲淨宗學院 淨空法師開示 大乘無量壽經(第一八二集)4/4 一定要把煩惱捨棄掉。從什麼地方捨起?佛菩薩慈悲,教我們像教小朋友一樣,我們真的,跟佛菩薩比確實是小朋友。先教你斷十惡業,十惡業是凡情,教你不殺生,教你不偷盜,教你不淫欲,教你這些。「不」就是把它否定掉,不能幹。菩提心裡面本來有的大慈大悲,不但不殺眾生,愛護一切眾生,照顧一切眾生,怎麼會去害他?不但不偷盜,不偷盜講到微細處,就是決定沒有佔別人便宜的念頭。我還有念頭想佔人便宜,這是盜心,縱然是偷盜的行為沒有,你那個盜的念頭沒斷。 不但不偷盜,常行布施,歡歡喜喜布施恩惠,布施愈施愈多,凡情怎麼樣?凡情,怕我布施掉之後我就沒有了。布施掉之後,真的就沒有了。你要問為什麼?因為你不知道事實真相,事實真相是什麼?一切法從心想生,你布施掉之後你就想我沒有了,你就沒有了。你的有沒有是你的思想,這個道理深,太深!現在人講深奧的哲學。如果你只管布施,你沒有這個念頭,就愈施愈多。布施掉怕沒有,就真的沒有,變得什麼?你也不敢施捨,你施捨總是我有多餘的,我有一百塊錢,我布施十塊錢,我還有九十塊錢好用,你不敢全部布施,為什麼?怕沒有了,這就是凡情。用真心不用凡情,全部捨掉,沒有了也非常快樂、也非常歡喜,那一種心愈施愈多,無論你從事哪一個行業,你那個錢財就是源源不斷,滾滾而來。 施法得聰明智慧,施無畏得健康長壽。世間人照顧這個色身也用盡心機,怎麼樣好好的來保養,如何來進補,結果怎麼樣?愈養愈壞,愈補毛病愈出,那是什麼原因?你那個念頭錯誤了,念頭是什麼?貪生怕死,貪富怕貧,貪聰明怕愚痴,有這個念頭什麼東西增長?三毒增長。三毒是病毒,裡頭有病毒,外面流行的這些細菌交感,你就會得病,病這麼來的。內裡頭內心清淨,沒有三毒,沒有十惡,身心健康。 聰明富貴是你真心裡頭本來有的,不是從外頭得來的,真心裡頭本來有的。大乘教佛在經上常常告訴我們,自性裡頭無量的智慧、無量的德能、無量的相好。華藏、極樂是自性變現出來的,完全沒有障礙,業障消盡,真心圓滿的性德都顯現出來。凡夫性德顯現不出來,佛說得好,「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一句話說破了。我們的性德為什麼不能現前?因為你有妄想、你有分別、你有執著,這個東西障礙住了。嚴重的障礙,使你起心動念、言語造作完全違反性德,將法性所現的一真法界扭曲了,變成了十界、六道、三途,自作自受,這都沒有。不但六道三途沒有,十法界也沒有,有的是什麼?有的是一真,有的是極樂,那是真有。所以說是真心用事,菩提心用事,功用難思。 如是心性,名為法身。記住,大乘教裡頭常說「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哪個人沒有法身?我們的法身跟釋迦牟尼佛的法身一樣,跟阿彌陀佛的法身一樣,跟毘盧遮那的法身一樣。是佛道之本體,佛是覺,道是整個宇宙(在佛法裡面稱遍法界虛空界)一切萬法的體性、現相、理事、因果,用這一個字代表了;通常也用「法」這個字,我們也可以說是佛法之本體。這個地方用佛道之本體,法跟道是一個意思,這叫菩提。菩提在我們一般翻為大覺,徹底的覺悟了。 下面再說「報身」,首先我們搞清楚、搞明白,全是講的我們自己。諸位要曉得,整個佛法,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四十九年講經說法講的什麼?講的我們自己,除了自己之外,沒有一法可得。你有這個認知、有這種修學態度,你才真正懂得釋迦牟尼佛所講的意思,開經偈裡面所說的「願解如來真實義」。 「法身本具,乃性德也」。這是性德本來有的,本來有的現在怎麼?現在迷了,迷了之後要靠修德。修是什麼?把迷去掉。「修德有功,性德方顯」,太陽是性德,現在烏雲雲層把太陽遮住,現在怎樣把那個雲趕走?雲要是散掉,太陽就又現出來了。所以修德是修什麼?修德可不是修性德,性德不是修出來的。古人講的話,講這兩句很好,「但除其妄,莫問其真」,真的,你不要去問,妄的去了,真的就顯;如果你妄的去了還去求真,又變成妄,這個真永遠不能現前。但除妄想,妄想分別執著,你除去這個東西,性德就在面前。修德有功的時候叫大徹大悟,明心見性,見了性之後你問他,性德在哪裡?他告訴你「頭頭是道,左右逢源」,六根所接觸的無有一法不是。根塵識十八界,《楞嚴經》上講的七大,哪一法不是?法法皆真,法法皆如,這是性德現前。 「故備修萬行,功德莊嚴,得報身佛果」。備是具備,沒有一樣欠缺。萬行歸納為六大類是六波羅蜜,六波羅蜜展開就是萬行。古大德又說萬行歸納為六度,六度再歸納就是一個布施。布施是什麼意思?放下!布施就是捨,要捨得乾乾淨淨,就像六祖在《壇經》裡面所講的「本來無一物」,捨乾淨了。你只要有一物你就會惹塵埃,你一物都沒有,什麼惹塵埃?塵埃是煩惱,你有一物,你就有牽掛,你就有憂慮,你就有提心吊膽之處,你什麼都沒有了,你還有什麼憂慮、牽掛的?你還有什麼擔心的?你還有什麼害怕的?沒有了。這個時候才真的心淨則國土淨,心安則身心安,心平世界平。所以你修的時候抓到一點,萬行都在其中,萬行裡頭頭一個就是放下。 我學佛實在講遇到好老師,這也是可遇不可求的。老師教我,頭一天頭一句話教我「看破放下」。你看看佛門裡頭最重要的綱領,最重要修學的關鍵,見面就教給我。自己要懂,自己要真幹。看破,了解事實真相,看破放下,徹底的捨掉,自自然然的功德莊嚴。這句話很難懂,功德莊嚴最明顯的顯示,煩惱輕,智慧長,這是功德莊嚴。經書從前看不懂,現在一看就明瞭;以前看的不曉得說什麼意思,現在一打開無量義,這就是功德莊嚴。從前看到這些經書頭都大了,現在看到很輕鬆,非常快樂,樂此不疲。 功是功夫;德,這個德跟得失的得一個意思,功夫到了你就得到了,得智慧不是得別的。得智慧就是什麼?得明瞭,得看破,看破一定把你的放下又提升了。看破幫助你放下,放下幫助你看破,相輔相成,從初發心到如來地。你就曉得六波羅蜜裡頭兩個最重要,一個布施,一個般若。般若是看破,布施是放下。其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統統都是放下。持戒是放下惡業,忍辱是放下瞋恚,精進是放下懈怠,禪定是放下散亂。最重要的就是一個布施、一個智慧,智慧是看破。現在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
|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