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11/30 08:30:02瀏覽364|回應0|推薦0 | |
大乘無量壽經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淨空法師開示 大乘無量壽經(第一七七集)3/4 凡夫煩惱習氣深重!總的來說,佛把它歸納為三個項目,就是三大類的煩惱。見思煩惱,見是見解,思是思想,見解跟思想錯了,跟事實真相完全相違背,這叫見思煩惱。譬如在見煩惱裡頭,這是講最粗的,頭一個錯誤,把身體當作我。諸位想想看,六道眾生哪個人不是把身體當作我?身體不是我,我在哪裡?佛說這是頭一個錯誤的見解,你看錯了,身不是我。身不是我,身是什麼?佛說身是我所有的,叫我所,它不是我。就像我們如果把身當作我,我們穿這個衣服,衣服不是我,衣服是我所有的,這大家懂得,衣服是我所有的;說身體是我所有的,這大家就不懂。 我前天在布里斯本,晚上那邊越南的同修來看我,大概有五十個人的樣子,提了一些問題,我跟他們解答。最後有一位男同修,他告訴我一樁事情,他有一次昏倒,躺在地上,靈魂出竅,我們中國人講他的靈魂離開他的身體。他說看得很清楚,看到他的身體躺在地下,他很想去把他扶起來,扶不動。然後看到這些來來往往的人,當時情況看得很清楚,他在高處往下看,都沒有障礙。看到護士把他抬到急診室,護士就叫他,醒醒、醒醒,他就又回來,回到身體他就醒過來了。他問我:這個事情好不好?我就告訴他,這個事情無所謂好與不好,但是證明了一樁事情,什麼事情?身體不是我。如果他叫你的時候你不理會他,你不回來,這個我們講死了,就宣布死亡;你又回來,回來你就又活了。中國自古以來這個記載很多,外國也有,外國叫這種情形瀕臨死亡的邊緣。這在我們佛經裡面也證明了一樁事情,身體不是我,身體是我所有的。什麼是我?你離開的那個,佛法叫神識,一般人叫靈魂,我們通常講靈性。靈性不生不滅,那才是我。把身體看作我是錯誤。 你明白這個道理你就應當要懂得,人生在世第一樁大事,聰明人才知道,提升自己的靈性。那就要講求道德修養,斷惡修善,破迷開悟,提升自己的靈性,這是什麼?你帶得走的!世間這些名聞利養,假的,身體都是假的,這更是假的,你要在這上用了許多時間,用了許多心血,那叫浪費。佛法當中常講「萬般將不去,唯有業隨身」,你能帶得走的是善惡業,善業提升你的靈性,惡業使你的靈性墮落,這個道理你要懂,這個事實真相你要曉得。所以他這個境界說出來,我們就告訴大家這樁事實,提升靈性太重要!我們今天求生淨土,就是把我們的靈性做最大幅度的提升。 西方極樂世界是一真法界,不但是一真法界,是一真法界裡頭最殊勝的法界。此地談到三輩九品,這只是一個提示,就是說往生的人品位不同,是不是只有三輩、只有九品?不止。三輩裡面還有三輩,那就變成九品;九品裡頭每一品還有九品,那就九九八十一,八十一品裡面,每一品裡頭還有八十一,重重無盡,無量無邊。換句話說,每個人層次都不一樣。就如同 沒有見性是妄心,妄心我們講八識五十一心所,念念不一樣。不要說我跟別人不一樣,我自己前念跟後念就不一樣。這是總的說,要是分開來說,我們前面講信心,前念的信心跟後念的信心不一樣,前念的願心跟後念的願心又不一樣,讀經前念跟後念也不一樣,怎麼會相同?所以從這些道理,只要你覺悟,你明瞭,要不要放在心上?不要,放在心上就是執著、就是分別。明瞭就好,明瞭就是覺悟,起了分別執著,那叫妄想,那不是覺悟,那叫打妄想。所以妄想跟覺悟是兩樁事情,我們一定要把它搞清楚、搞明白。 往生品位有差別,實在講,這種差別跟《華嚴經》上講到華藏世界四十一位法身大士的差別,理、現相完全相同。在《華嚴經》上,諸位聽到我說過,華藏世界有沒有四十二個階級?四十二是包括妙覺,有沒有?不能說有也不能說沒有,為什麼?你說有,人家那邊的居民六根接觸六塵境界已經都不起心、不動念,不起心、不動念當然沒有分別執著,哪來的四十二個位次?沒有。為什麼佛要說有?生在那個地方的人,雖然於一切境界不起心、不動念,無始無明的習氣有厚薄不相同。要跟你細說,不止四十二,四百二、四千二、四萬二都不止,為什麼?沒有把習氣統統斷盡,每個人習氣厚薄都不一樣。 所以,你要問我西方世界三輩九品有沒有?我就告訴你,不能說有也不能說無。但是你要曉得,極樂世界的情況跟十方諸佛剎土不一樣。不一樣在哪裡?它四土在一起,十方世界四土不在一起。像我們現在居住這個世界,釋迦牟尼佛的娑婆世界,釋迦牟尼佛有沒有四土?有,我們現在知道我們住在這個地球上是凡聖同居土,世尊有沒有實報莊嚴土?有沒有方便有餘土?有,用現在科學家講的話,不同維次的空間,我們見不到。高維次的能夠見到低維次的,低維次的見不到高維次的。 可是西方世界,就是凡聖同居土,得彌陀四十八願威神的加持,時間跟空間突破了,所以它沒有空間維次。這一來它的四土三輩九品統統在一起,得佛力的加持。煩惱習氣雖然沒有斷,他不起現行,也就是說六根接觸六塵境界,幾乎就像法身菩薩一樣,不但沒有分別執著,連起心動念都沒有。所以從見思煩惱的習氣說它是凡聖同居土,其實見思煩惱斷了,他有見思習氣;從塵沙的習氣說它是方便有餘土,從無明的習氣說它是實報莊嚴土,統統是習氣,絕對沒有現行。這個道理,我們在佛經上用了五、六十年的功夫,我們才真正悟入這個境界,真正明瞭事實真相,信心清淨,信心堅定。 後面這句話我們念一念,「其往生後品位雖懸殊」,你看往生後,「若論其能往生之主因,莫不由於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蓋此正本經之綱宗,往生極樂之關鍵」,這幾句話重要。所以一定要記住,「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菩提心是什麼?這不能不知道,《觀經》上跟我們講的「至誠心,深心,迴向發願心」,這是菩提心;《大乘起信論》馬鳴菩薩給我們說的「直心,深心,大悲心」。《經》跟《論》合起來看,意思就很明顯,直心就是至誠心,深心是一樣的,《經》、《論》完全相同,迴向發願心就是大悲心。這個我們再解釋解釋,不解釋還是不好懂。 為什麼說三個心?心只有一個,哪有那麼多?心是一個,有體、有用,那就有兩個講法。至誠心、直心是菩提心之體,另外兩種是它的作用。作用有對自己的叫自受用,有對別人的叫他受用。對自己叫深心,《經》、《論》都講深心;對一切眾生,對宇宙萬物,大悲心、迴向發願心,他受用。所以諸位要曉得菩提心是一心不是三心,說三心,這個一心有自受用、有他受用。佛家講的比儒清楚,儒家只講兩種,「誠意,正心」。誠意是菩提心之體,正心是菩提心之用,他把自受用、他受用合起來,正心;佛把作用分作自受用、他受用。所以佛家講三心,儒家講二心,二、三裡面內容是相同。 現在問題就是深心是什麼?不好懂,古人的解釋也不好懂,所以我們為方便起見,我就用《無量壽經》的經題跟大家解釋什麼叫深心。深心就是經題上所講的「清淨平等覺」,這就是深心。所以我現在講菩提心我講五個,這就更清楚,容易懂,我講「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講十個字,大家好懂。真誠是真心的體,後面這八個字是作用,作用裡面有三個是自受用,一個他受用。清淨心是自受用,平等心是自受用,正覺心是自受用,慈悲心是他受用,對人對事對物大慈大悲。 這幾年我們在多元文化做了不少的工作,多元文化這個工作的核心是「愛」,就是佛法講的慈悲。你為什麼沒有慈悲心?你為什麼不能夠同情人?為什麼不能夠諒解人?為什麼不能愛人?原因在哪裡?你不知道自愛,人不知道自愛他怎麼會愛人?什麼叫自愛?你要知道你自己的心本來是真,本來是誠。真就是沒有虛假,真則不假,誠則不虛。你要能夠保護你的真誠,發揚光大你的真誠,這叫自愛。我為什麼對人虛偽?我為什麼要欺騙一切眾生?這叫不自愛。人不自愛怎麼能愛萬物?怎麼能愛眾生?沒有這個道理。 自愛所表現的是怎麼樣愛自己。你能夠修清淨心是愛自己,你能夠修平等心是愛自己,你能夠修正覺心是愛自己。今年四月中國國家宗教局要辦一個「佛教世界論壇」,也邀請了我。這個論壇的主題,「和諧世界,從心開始」。好,這個題目真的是把中心抓到了。下面有一個副題,「心淨則國土淨(這是佛經上的一句話),心安則眾生安,心平則天下平」,說得太好!這三句話就是深心。怎麼樣才清淨?修清淨心,真正是自愛;怎樣才心平?平等心;怎樣叫心安?心覺悟就安,迷就不安。 |
|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