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大乘無量壽經(第一七七集)1/4三輩往生第二十四
2009/11/27 08:25:53瀏覽346|回應0|推薦0

大乘無量壽經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淨空法師開示

大乘無量壽經(第一七七集)1/4  2006/2/20  

諸位同學,請看《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三輩往生第二十四》,第二十四品。《無量壽經》從開講以來時間很長了,斷斷續續的也講得很詳細,我們用了不少的時間。這次我們將這部經在圖文巴學院繼續接著講,所以這次我們從「三輩往生第二十四品」講起。

這品經非常重要,我們知道淨宗的大經就是《無量壽經》,最重要的,古大德常講第六品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所以淨宗確確實實是以四十八願為中心。除這段之外,再其次重要的就是二十四跟二十五,二十四是「三輩往生」,二十五是「往生正因」。換句話說,我們要怎樣在這一生當中真正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親近阿彌陀佛?方法就在這兩段經文,所以這兩段經文古大德註解的特別多、特別詳細。難得黃念祖老居士蒐集古大德的註解,會集在《大經解》之中,對我們後學來說是便利不少。我們現在就看這段經文。經文第一段,科判裡面,科判是在第四十九頁,「總標三輩」,我們看這段經文:

【佛告阿難。十方世界諸天人民。其有至心願生彼國。凡有三輩。】

黃老居士在註解裡面一開端就說,前面一品是「十方佛讚」,在《阿彌陀經》裡面是六方佛。諸位要知道,羅什大師翻譯的《彌陀經》是意譯,不是直譯,非常適合中國人的口味;但是玄奘大師翻譯的《阿彌陀經》就是直譯。所以玄奘法師的譯本裡面是十方佛,羅什大師是六方,省略了四維;四維,四方,上下。這是古大德譯經體例的不同。雖然十方跟六方好像在形式上有差別,而實際上沒有,實際上十方就是六方,六方就是十方,並沒有差別。目的,這是十方佛勸導!

佛是已經證得圓滿的果位,他只有一個願望,希望一切眾生跟他一樣證得究竟圓滿,這是佛心,為什麼?「一切眾生本來成佛」。《華嚴》上說得很清楚!為什麼現在變成眾生?變成這麼苦、這麼可憐?原因世尊在《華嚴》上講得清楚,原因確確實實是自己迷失了自性,不能怪別人。佛在「出現品」上講得很清楚,「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智慧是最重要的。我們知道如來有究竟圓滿的智慧,佛說一切眾生個個都有,跟佛相比毫不遜色。為什麼你今天智慧沒有了?迷失了自性,智慧變成了煩惱。所以大經上常講「煩惱即菩提」。這個話意思很深,覺悟了,無量無邊的煩惱就變成智慧,所以煩惱跟智慧是一體之二面,你能夠轉過來,轉凡成聖,轉迷為悟。

佛法講究開悟,東方聖人的教誨沒有不著重悟性,連儒家也不例外。我們小時候念書,常常聽到老師在討論,老師在談話,我們在外面聽到,某個學生有悟性,某個學生差一點,小時候聽到的。由此可知,學校的老師觀察學生也重視悟性,開悟重要!要怎麼樣才能開悟?那你就決定不能不懂得戒定慧三學,「因戒得定,因定開慧」,所以東方教學非常重視靜定。儒家講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就是智慧漸漸現前。「靜而后能安」,我們講心安,不開悟心怎麼安?「慮而后能得」,那個得就是證果、得道,這個道理要懂,所以知止就是戒律。你看佛家戒律裡面有止持、有作持,先修止持,止持就像十善業、五戒、十戒,都是屬於止持。不殺生、不偷盜、不淫欲,「不」就是止持。知止而后有定,你的心才能夠定得下來,定這才有慧。

所以「禪」這個字在中文翻譯翻作靜慮,靜就是定,慮,那個定不是死定,定是活的,為什麼?定裡頭有觀、有照,佛門講觀照,儒家講慮。那個慮就是正知正見,不是邪知邪見,正知正見。所以你看看儒,「大學」裡面講的還是有戒定慧三學在裡頭。由此可知,你不持戒你就不能得定,你不得定你智慧就不能現前,你學得再多,學得再好,也不過是記問之學;你記得多,讀得多,不開智慧。而儒家說得好,「記問之學,不足以為人師也」。「學為人師,行為世範」,這個你做不到,為什麼?毛病習氣改不掉。所以持戒比什麼都重要。

現在講到持戒,那真正是難事一樁,難在哪裡?不善的習氣已經養成,而且這個習氣很深,不容易改掉。這個習氣障礙了定,自然障礙了慧,定慧都受到障礙。我們要想成就自己,尤其是希望在這一生當中往生西方淨土,親近阿彌陀佛,你要是不如教修行你怎麼能做到?所以今天我們不能欺騙自己,不能隱瞞別人,要說真話,無論在家出家十善業道做到沒有?沒有做到。十善業道做不到,三皈五戒是假的。三皈是覺而不迷,我們怎麼樣?迷而不覺;正而不邪,我們是邪而不正;淨而不染,我們是染而不淨。這是事實擺在我們面前,我們要承認,知過就能改。如果還不承認,你這一輩子永遠沒有改過的指望;換句話說,還得繼續搞輪迴,這就太苦了,所以要覺悟。要覺悟,那就一定要持戒。

為什麼十善那麼難?十善還有基礎,這個基礎就是我們這幾年提倡的《弟子規》。所以弟子規是十善的基礎,有弟子規的基礎,學十善就不難。所以我希望同學們要覺悟,無論是初學、是老修。老修功夫不得力,我們來補學弟子規,一定要求自己把弟子規百分之百的落實,不要去求別人。別人做到做不到與我不相干,我要做到,這就對了。

有許多同學問我,想親近一個善知識,好好的修學。這樁事情是緣分,可遇不可求。學生遇到一個好老師是緣分,好老師得到一個好學生也是緣分,實在講自古以來不可多得。可是我們自己修學要想有成就,關鍵不在此地,關鍵在自己懂得怎麼個學法。特別是我們最近講的《華嚴.淨行品》,文殊菩薩的開示第一句話,「若諸菩薩善用其心,則獲一切勝妙功德」,這句話重要!在善用其心,你就能成就。

我們看看儒,這是一個好的例子。孔子當年在世,他有三千弟子七十二賢,三千個學生裡面有七十二個傑出的人物,七十二賢。可是真正傳孔子之法的不是他們,連七十二賢都沒有能夠傳孔子的法,孔子的法被誰傳過去?孟子。孟子跟孔子隔了一代,孟子生的時候孔老夫子已經過世,孟子怎麼樣?善用其心,他學孔子。孔子雖然不在,孔子留下來的書籍在。那個時候的書籍不像我們現在的書本,那個時候用竹簡。孟子讀到了,非常認真學習,有不明瞭的地方向孔子的學生,孔子學生那個時候有不少還在世,向他們請教,所以傳孔子之法的是孟子,而不是孔子的學生。孔子在中國被大眾尊稱為至聖,孟子則稱為亞聖,夫子當時的七十二賢都在他下面,這就說明什麼?善學!你會學,你就學會了,不一定要老師在面前。老師所說的你能記住,老師所說的你能夠理解,你理解的有一定的深度,然後你把老師所說的都能變成自己的思想見解、生活行為,你就成功了。今天我們要學佛,說實在的話,一部《無量壽經》就代表全部的佛法,這個事實要懂。

隋唐時代,中外高僧,那個時候從日本、從韓國到中國來留學的高僧很多,有一段時期他們共同來研究討論,釋迦牟尼佛當年住世,講經說法四十九年,四十九年說得很多,哪一部經最重要,足足可以代表四十九年佛所說的一切經?研究的結果,幾乎大家公認《大方廣佛華嚴經》。我初學的時候,方東美先生把這部經介紹給我,告訴我這是佛經的概論,佛經哲學,佛經哲學概論,講得非常之好,在全世界所有哲學書裡面找不到有這麼好的一個本子。這個本子裡面有圓滿的理論,有精細的方法,有理論、有方法,後面還帶表演,五十三參是表演!這種編輯的方法在世界上找不到第二部。他是這樣介紹給我的。所以我最初接受佛法,觀念當中是佛經哲學,以後我跟章嘉大師、跟老師,才從佛學轉變成學佛。

老師走的那個路子是佛學,佛學跟學佛是兩樁事,以前我們不知道。跟老師,老師才把這個事情講清楚、講明白,佛學是把它當作一門學問來研究,並不嚴格要求自己要做到,不要求,所以於自己實際上的思想言行影響不大。可是學佛那就不一樣,學佛是什麼?我們要向釋迦牟尼佛學習,學得跟他一模一樣。釋迦牟尼佛今天把阿彌陀佛介紹給我們,他不要我們學他,他要我們學阿彌陀佛。就在這部經上,他把阿彌陀佛讚歎到極處,這個用意非常之深。他讚歎阿彌陀佛是「光中極尊,佛中之王」。釋迦佛的讚歎就是代表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的讚歎,佛佛道同!這八個字無比的殊勝,不可思議,學佛的人不能不知道,不能不記住。也就是說十方三世一切諸佛都勸我們學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在哪裡?就在這部《無量壽經》裡面。你要是真正照《無量壽經》學習,你的目標就是將來要成就佛中之王、光中極尊;向這個方向、向這個目標去邁進,決定依教奉行。前面佛教導我們從哪裡下手?從善護三業下手。善護三業,他把口業擺在第一,身業擺在第二,這跟一般經論上所講的不一樣。一般經論都是把身業擺在第一,口業第二,意業第三,身口意三業;這部經上不是的,這部經講口身意,用意很深。

網站首>淨空法師報恩講堂> 大乘無量壽經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rongsh&aid=3517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