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金剛經講義節要述記(265)
2020/04/23 20:31:06瀏覽72|回應0|推薦5

金剛經講義節要述記(265

.佛所說法,本來法法皆圓。學者必當時時以此圓義,

於自心上,於一切法上,微密觀照,精進用功,以

去其偏執之凡情。然後自己之圓解,庶幾可開。

  「佛所說法,本來法法皆圓。」佛門常說,「圓人

說法,無法不圓」。暫且不論大乘圓頓的經論,即使是

外教的經典,也能講得很圓融,因為十法界依正莊嚴,

都是自性變現的。理就是真如本性,一個理。如果能會

歸自性,法法皆圓;不能會歸自性,則事事都不圓。由

此可知,看破、放下真重要。看破之後,才肯放下;真

肯放下,是真的看破了。兩者相輔相成,互為助緣。

  「學者必當時時以此圓義,於自心上,於一切法

上,微密觀照,精進用功,以去其偏執之凡情。然後自

己之圓解,庶幾可開。」教下所說大開圓解的境界,就

是禪宗說的明心見性,即念佛人的理一心不亂。名詞雖

然不同,但境界相同。此境界可以做到,否則佛決定不

在這個世間說此法。凡是佛在我們世間說的,都是世

間人可以做到的。此經說,放下就做到;做不到的原因

是,自己不肯放下。

  經教上說要求大開圓解,所謂一經通一切經通,

如何做到?放下就通了。研教之所以很辛苦,是因為

有知見、有煩惱。如經上說的,有我相、人相、眾生

相、壽者相;有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所以

不相應。心不清淨,如鏡子上有許多灰塵,所以照不

清楚。《金剛經》教我們,將污穢全部去除之後,鏡

子就放光明,每一樣都照得清楚。一切的知見,我的

想法、看法,全是垃圾、污染,將自己本有的光明全

部障礙遮住。眾生何以不肯放下,因為已習慣於這些

污染,非常愛惜,導致現前讀經不能體會其義,無法

應用於生活之中,便不得自在。

  「去其偏執之凡情」,此句非常好!去其偏執,

偏是偏見,見解不圓滿;執是執著,錯誤的執著。凡

情是妄想、煩惱,貪瞋痴慢。這些去除之後,就很有

可能大開圓解。換言之,以清淨心讀經、聽經,會開

悟。我常勉勵同修,我們要用真誠心、恭敬心、清淨

心、慈悲心。用這四種心學佛法,學世法、處事待人

接物,沒有不成功的。此即善導大師說的,「一切法

從真實心中作」,不能用妄心。偏執、凡情就是妄

心、障礙。認識明白之後,決定將它去除,長時薰

修,我們才會覺悟,認真改過。

.學佛當審時機。機是根機,機緣也。所謂時者,如

南北朝時,北魏南梁,無不大弘佛法,講席極盛,

然不無取著文字相。故達摩東來,乃不立文字,直

指人心,正對時病。

  此段很重要,弘法一定要會觀機。觀機不外乎三

件事:第一是人,為哪些人說;第二是處所,在何處

說;第三是時間,何時說。這是三番審機。如果對

機,即佛法說的契機,須契機、契理,才是佛說。所

以佛經稱為契經,上契諸佛所證之理,下契眾生可度

之機。觀機的原因及作用,此段說得明白。根機是指

人,對哪一類根機的人,應說什麼法。佛陀滅度之

後,留下許多經論,法師講經猶如為眾生治病。法師

須小心謹慎,觀察眾生的根機,為眾生選擇一個法

門,才能令一切眾生得利益。其中緣也很重要,若緣

不成熟,則沒有辦法,必須因緣成熟。譬如此地有一

個道場,這是緣。加上許多熱心佛法的同修發心禮

請,邀約大眾共同參學,都是緣分。大的環境地區安

和樂利,社會安定,人民富足,是弘揚大乘佛法的理

想環境。

  「時」,時是時間,時節因緣也非常重要。「然

不無取著文字相」,所有大乘佛法的精華在明心見

性。中國南北朝時代,北魏南梁的國王都是虔誠的佛

教徒,禮請大德法師弘法利生,雖講席極盛,但是大

多都著相,著相就成修福。故達摩祖師到中國,針對

此毛病,提倡不立文字的禪宗,傳的是觀心,完全捨

棄文字。

  現前一般學佛的人,亂修、雜修,看似精進,實

則亂進、雜進,連福報也修不到。因此現前佛法的弘

揚,一定要提倡專。印光大師為我們做好榜樣,提倡

專修、專弘,是對治這個時代所犯的病痛。《印光大

師全集》中的《文鈔》、《永思錄》記載,印光大師

在講三皈依時明白的說,我只是代表僧團傳授三皈依

給你,你們是皈依三寶,不是皈依我一個人。接受印

光大師傳授三皈依的弟子們,幾乎個個都有成就,是

因為對印祖有恭敬心及聽他的教誨。印光大師晚年住

在蘇州靈巖山,弟子上山看師父,卻被印祖斥責回

去,為何不在家老實念佛!這種道風,正好針對現前

佛門的流弊。

  《西方確指》純粹勸人念佛,教導大家,道場要

重實質不重形式,方能真正成就。覺明妙行菩薩的

道場只有八個人,八個人全部往生,這才是大圓滿,

是真實道場。道場若沒有錢財,甚至時常三餐不繼,

但人心都在道上,都知道修行。若道場人多就複雜,

供養多、財富多就爭名奪利,沒有道心。道心變成盜

心,是個大問題。原則是錢多就多做,錢少就少做,

沒錢就不做,才會自在。不可以找事,這是攀緣,心

已不清淨,所做的一點好事,只是修福。寧願不做,

不可貪圖福報,否則不能離開六道輪迴。福報尚且不

貪圖,心自然清淨。弘法利生之事,我們只做增上緣

而已,眾生有福,財富自然會來。針對時病,佛法才

能利益眾生。

.今則大都不明佛理,正當廣勸讀經,藥其空疏。不

立文字,今猶非宜也。故不如發起大悲大願,修福

持戒,一心念佛,親近釋迦、彌陀兩位大善知識。

一面以此經義理,觀照自心,遣其凡情。一面懇切

持名,求與眾生同生淨土,滿菩提願。現世修行,

無逾此法。(此是江味農居士一生持修的心得。)

  「今則大都不明佛理,正當廣勸讀經,藥其空

疏。不立文字,今猶非宜也。」達摩祖師當時提倡不

立文字的原因,是因當時大眾讀經都著相,所以用這

服藥治當時人的病。而現代人對於佛法教理完全無

知,非常熱心學佛,四處拜佛、參加法會,卻不了解

佛法。因此在現前的時代,應勸人讀經,這服藥就是

治今人對於佛法一無所知之病,這是「藥其空疏」。

禪宗不立文字,不適合於現代社會。

  「故不如發起大悲大願,修福持戒,一心念佛,

親近釋迦、彌陀兩位大善知識。」現在地球上的大環

境不好,因為大多數眾生不明因果,不知斷惡修善。

世間一切法無他,皆是業果感召。造什麼業,就感什

麼果報,惡業必定感惡果,天災、人禍。其中的道

理、事實真相,唯有佛菩薩說法能挽救。即對治眾生

的毛病,將他的觀念改正,令其相信因果報應、斷惡

修善。改善自己及社會的生活環境,即是自行化他。

  江居士在此教我們,「故不如發起大悲大願,修

福持戒」,修福即斷惡修善,利益眾生;持戒即依教

奉行,認真修學。在行門中一定要選擇淨宗,「一心

念佛」,即親近釋迦牟尼佛與阿彌陀佛,兩位大善知

識。釋迦牟尼佛教導我們念佛,勸我們求生西方極樂

世界。這是世尊對我們的期望,我們肯念佛,發願求

生,才不辜負世尊。而阿彌陀佛則在西方接引我們。

  「一面以此經義理,觀照自心,遣其凡情。」讀

經重要,所以我們勸人直接讀淨土三經,如果有能

力,勸他讀淨土五經一論,專門讀淨宗的經典。《金

剛經》是附帶的,因為我們念佛功夫不得力,沒有看

破、放下。《金剛經》中,世尊教我們看破、放下,

然後就會老實念佛,我們以此經做為助修。不必讀太

多經,有這幾部,我們一生已足夠,多了反而雜亂。

所以這部經是觀照自心,遣其凡情,遣是捨棄,將凡

情,執著、妄想、分別,全都捨棄。

  「一面懇切持名,求與眾生同生淨土,滿菩提

願。」求往生的心要至誠懇切,執持名號就有感應,

而且感應非常快速,自己可以很明顯的體會到。往生

西方不難,真的想去就去,何時想去,都去得成,一

點不假。若還有壽命可以不要,現前就可以走。《淨

土聖賢錄》記載的宋朝瑩珂法師,是個破戒的出家

人,因為造罪業而恐懼墮地獄之苦,生懺悔心,一心

念佛,三天三夜不吃、不喝、不睡覺,真誠所感,將

阿彌陀佛念來了。自己唯恐會繼續造罪業,捨棄尚有

的十年陽壽,三天後無病念佛,隨阿彌陀佛往生西

方。這說明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我們縱然長壽,可以

不要,隨時走得成;問題是自己肯不肯去,對於世間

是否仍有留戀。

  我們現在念佛,為何阿彌陀佛不來接引?因為來

了也沒用,是自己沒有誠心,雖口說想往生極樂世

界,心中卻留戀這個世間,不想去。阿彌陀佛很明

白,所以不來。我們不但自己要懇切求生,還要帶一

切苦難的眾生,同生極樂國。迴向偈末後一句「同生

極樂國」,願要真實。不論我們是否做得到,心真

實、願真實,即與所有的眾生結了法緣。

  「現世修行,無逾此法。」現代在這個世間修

行,沒有任何法門,能超越念佛求生淨土的法門。此

段文,我用括弧特別註記,(此是江味農居士一生修

持的心得),江居士以此供養大眾,要牢牢的記住,

決定不貪圖世間的福報,唯有一門深入、老實念佛才

有救。唐朝龐蘊居士為我們表演,將家中現成的金銀

財寶,全都丟到水中。別人問他,既然不要,何以不

拿來做好事,救濟社會。他因此留一句名言:好事不

如無事。此話是真理,若大家都能信守,則天下太

平。真正做好事是緣成熟了,送到眼前,則不能不

做;若無此緣分,決定不要找。永遠保持身心清淨,

是真正幸福、享受,這一生自在安樂。

  佛在楞嚴會上說,「發意圓成,圓滿功德」。心

一發,功德就圓滿,不一定要做事。事來,做了才圓

滿;事不來,心一發就圓滿。有利益一切眾生之心,

但是沒有緣,福報依然是圓滿的。明瞭大乘經中所說

甚深之理,自己在菩提道上才會一帆風順。決定不能

造惡,勿以為在佛門做好事,其實未必是圓滿、清淨

的好事。必須面面觀察,而且還要防範,現在是好

事,將來是否會變質,變質就不是好事,要背因果責

任。經論之中,古聖先賢的教誨,義理甚為深廣,要

細心體會,自然就得受用。

.般若非離餘五度而別有,五度皆是行門。可見般若

雖明空義,而空義不能離實行。則般若之絕非偏空

明矣。

  般若是理,前五度是事。事離不開理,理離不開

事,理與事是一,不是二,這是佛法。將理事分成兩

邊,盲修瞎練!布施要有智慧,若無高度智慧的布

施,不但得不到福,反而造罪業。持戒很辛苦,佛教

導我們「以苦為師」,戒律很嚴,雖然苦,但其中有

真樂。忍辱也要有智慧,將忍化解成為智慧,有智慧

的忍才真正得受用。

  精進、禪定都要有智慧在其中,所以佛法的生活

是智慧的生活。學佛就是將輪迴心,轉變成佛心;將

煩惱、痛苦的生活,轉變成高度智慧與幸福的生活,

這才是破迷開悟、離苦得樂。如此即未白學佛,學得

有意義、有價值。由此可知,般若雖然講空,但不是

空無,偏空是什麼都沒有,並非此意。

10.五度離般若,不為波羅蜜,即不能到彼岸。

  五度,展開來就是我們全部的生活行為。我們從

早起至晚上睡覺,從正月初一至臘月三十,從出生

至報終時,全部的生活行為,歸納起來不外乎這五大

類。五度不能離開智慧,離開智慧就不是波羅蜜。波

羅蜜是圓滿,離開智慧,第一、生活就不圓滿;第

二、不能到彼岸,即不能了生死脫輪迴。了生死出三

界須靠智慧,將智慧運用於日常生活中,點點滴滴都

是高度智慧,方能超越三界。

  前文說第一波羅蜜,說的是理;下文說事,事若

不明,不明瞭如何做法。事,佛略說,沒有廣說。五

度中,佛只舉一個例子,其他可以類推,這是世尊說

法之方便。五度是整個生活的綱領,世尊特別選擇忍

辱為我們說明,因為這是最難修的,若最難的都能做

到,容易的就不必說。

 >>續載中

《金剛經講義節要述記》講於1995.5新加坡佛教居士林及美國,

華藏講記組恭敬整理。

( 休閒生活網路生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rongsh&aid=132509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