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金剛經講義節要述記(266)正明 須菩提。忍辱波羅蜜。如來說非忍辱波羅蜜。
2020/05/02 21:25:53瀏覽105|回應0|推薦3

金剛經講義節要述記(266

八三、約餘度明

正明 須菩提。忍辱波羅蜜。如來說非忍辱波羅蜜。

   《金剛經》讀到此處,諸位都能嘗到一點法味, 有一點法喜。

 . 餘度,指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等。此為 萬法之總綱,即一切法無不含攝也。法法皆離相, 則法法不離般若。法法即是般若。

   「餘度」,是指科題「約餘度明」。餘是其餘,除般若波羅蜜以外,其他五條。「指布施、持戒、忍 辱、精進、禪定等。此為萬法之總綱」,說這五類。萬法包含世出世間法,指我們一生全部的生活行為。經中字字句句與我們的關係非常密切,經中所說就是 協助我們解決生活上許多的困難。佛經學了立刻有 用,只要肯用,立即見效。此為萬法之總綱,「即一 切法無不含攝也」。世出世間一切法,如此經開端所 舉的例子,穿衣、吃飯都包括在其中,必須有真實的 智慧,即離相,不著相,不著就是智慧。

   「法法皆離相,則法法不離般若。法法即是般 若。」釋迦牟尼佛著衣持缽,到舍衛大城托缽,須菩 提尊者讚歎:「希有,世尊」,因為穿衣、托缽都是 般若。釋迦牟尼佛從祇樹給孤獨園往舍衛大城,約三 里路遠的距離。釋迦牟尼佛一步、一步走到那個地 方,步步都是般若波羅蜜。須菩提尊者見到,歎為稀 有,真正不可思議!這說明整個生活就是般若波羅 蜜。而凡夫的整個生活是妄想、分別、執著、煩惱, 在造業。佛菩薩生活的點點滴滴,都是圓滿的般若波 羅蜜。我們學佛,若不在這裡用功夫、學習,則非學 佛。要是會念,每一個字都不著相,經文打開,字字 都是般若波羅蜜。原因是不著文字相、不著言說相。 若不著言說相,每天和人說再多的話,全是般若波羅 蜜;如果著相,都是造口業。不著相時,全都變成般 若波羅蜜,要在此處學。

 . 今獨舉忍辱言,以忍辱最難離相,故特舉此,以概 其他。佛說此,意在令眾生舉一反三也。

   「今獨舉忍辱言,以忍辱最難離相」,世尊單舉 忍辱為例,因為忍辱很難離相,而其他比較容易,「 故特舉此,以概其他」。「佛說此,意在令眾生舉一 反三也。」佛講經的義理,明瞭此條,其他依此類推,皆可明瞭。

 . 般若即在餘五度之內,不能獨存。若行忍辱法, 不學般若,便不知離忍辱法相。不離法相,則生瞋 恨。忍辱之功行破矣。可見般若是與餘度共行之 法,非別行之法也。

   「般若即在餘五度之內,不能獨存。」所謂理在 事中,離開事,理是空洞而不切實際的理。理必定不 離事,理就在事上顯示。

   「若行忍辱法,不學般若,便不知離忍辱法相。 不離法相,則生瞋恨。忍辱之功行破矣。可見般若是 與餘度共行之法,非別行之法也。」這是舉例說明, 我們學佛要學忍辱。世尊在此經說六度,其中布施、 忍辱,說得特別多,其餘省略,說得少。布施是修 福,忍辱能保持,只修福而不能忍,即使修得再多也 保不住,最後都落空。此經末後,佛說,一切法得成 於忍。一切法的成就,第一個因素就是忍。無論佛 法、世法,能忍一定能成就。不學般若,就不知修忍 辱要離忍辱的法相。不離忍辱的法相,表面上勉強忍 耐,心中不平。若其中有般若波羅蜜,將忍辱的相捨 離、化解,則忍辱變成無限度。有般若,忍辱之中生智慧、生法喜、生福德,得如此殊勝的效果,真正不 可思議。

   如果說不離法相,而著相修忍辱,表面忍,心中 仍是瞋恨,從瞋恨生報復,有報復就造無量的罪業, 破壞忍辱的功行。故沒有般若波羅蜜,不能成就忍 辱,可見般若波羅蜜,與其他一切法(餘度)共存共 行;並非離一切法,別有個般若波羅蜜。所以,佛教 的教旗以六度設計的,前面五條,每一長條代表事, 五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後面一條是 由五種顏色雜於其中為一條,代表般若波羅蜜,合計 六條。般若不能離前五度。見到教旗,就想到菩薩的 六波羅蜜,說明理與事關係非常密切,理不離事,事 不離理。

 . 般若空也,餘度有也。空有本來同時,不可離也。 所以當二邊不著,會歸中道。

   「般若空也」,般若說空,理空,與性體相應。 「餘度有也」,五度與現相相應,有體就現相,體能 現相。前五度與相相應,般若與體相應,這是從體、 相、用說明。「空有本來同時,不可離也。」性相是 一,不是二,體相從來不離。由此可知,佛教我們的方法,與自性完全相應。心中絲毫不執著,與體相 應;生活中凡事都做得很圓滿,與相、用相應,這是 順性,即隨順自性。隨順自性是諸佛與大菩薩們的生 活,我們就是要學過佛菩薩的生活。

   凡夫迷失了自性,生活行為與自性相反,不順性 就是著相修福,著相造業,於是自性現六道輪迴之 相。這些相是眾生業力變現的,如果一切隨順法性, 所現的相是一真法界。西方極樂世界依正莊嚴就是離 相所現的,自性顯現。

   三界、六道,一切眾生的福報都是斷惡行善修來 的。而華藏世界、極樂世界,諸佛菩薩的富貴不是修 來的,是自性自然變現的。六祖惠能大師說得很好, 「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能生萬法」。一 切眾生都有自性,都有一真法界,因為妄想、執著, 自己將一真法界變成十法界,並非他人變現給你受 的。理本來是一真法界,如今變成十法界、六道、三 惡道,都是自己用妄想、分別、執著,貪、瞋、痴、 慢才會變。佛將道理為我們說明白,只要我們將這些 能變的都放下,一真法界就現前。一真法界是本有 的,十法界是虛妄的、假的,因為有妄想分別執著, 才有十法界;離妄想分別執著,就沒有十法界。

   永嘉大師說得好,「覺後空空無大千」。何謂 覺,一切放下就覺,有絲毫放不下就是迷。般若是 覺,離一切相就覺。所以說「好事不如無事」,無事 就覺,好事就迷。

  「所以當二邊不著,會歸中道。」中道這個名 詞,我們體會其意義即可,不能執著。如果執著有個 中道,中道與空有又變成對立,仍是落在一邊。古人 說得好,「二邊不立,中道不存」,這才乾淨,有中 道就錯了。佛經上常說的權教菩薩就是執著中道,所 以不能見性。雖然修六度萬行,空有二邊不執著,卻 著了中道,障礙他見性。所以,經上教我們,不要執 著名字相,中道就是名字。我們要體會佛所說的真正 義理趣向。

 . 菩薩行以般若為主,即以空為主也。所以雖不應壞 有,仍不應著有也。雖會歸中道,中亦不著。此佛 菩薩所以以大空三昧為究竟。以無智無得為得阿耨 多羅三藐三菩提。

   「菩薩行以般若為主,即以空為主也。」般若是 說空,空不作無解,否則即錯解般若的義理。我們 一定要了解透徹,空是有,不是無,然後才能修菩薩行。菩薩行以般若為主,決定不離般若,否則即非菩 薩。世尊在此經說,「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 相、壽者相,即非菩薩」。有四相,則沒空。必須將 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都空掉、捨離,方是菩 薩。這四相的事相仍在,空掉心中執著的事相,而不 是空外面的事相。外面的相理事無礙,性相一如。性 不離相,相不離性,是理事一如,理事不二。不但理 事不二,而且事事不二,事事無礙。

   《華嚴經》云,「芥子納須彌」,大能入小,芥 子(芥菜子)可裝入三千大千世界,芥子沒有放大, 三千大千世界沒有縮小,這說明事事無礙。因為每件 事都是法性,性融通無礙,性所現的相,沒有障礙。 離一切妄想、執著,就是無障礙之境界,即《華嚴 經》上說的「不思議解脫境界」。

  般若是智慧,即心中不著相,因為體上雖沒有 相,體會現相。體是理,相是事。我們心中沒有牽 掛、妄想、分別、執著,與體相應,就是見性,與性 相應。事上不必離開它、破壞它。「所以雖不應壞 有」,有是自性變現的,相就是性,性就是相,不須 破壞。

   諸佛菩薩,如《普門品》所說,「千處祈求千處 應」。千不是數字,千是十的擴大,十個十就是一 百,十個一百就是一千,十表圓滿,將此圓滿擴大, 所以千代表大圓滿。盡虛空遍法界,何處有眾生念觀 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就起感應。觀世音菩薩應化在 十法界、六道,不但不破壞六道的相,菩薩自己還會 現相,應以佛身而得度者,即現佛身而為說法;應以 聲聞身得度者,即現聲聞身而為說法。感應道交,不 可思議!所以沒有壞相。雖沒有壞相,「仍不應著有 也」。般若的空就在這一句,不應執著。

   「雖會歸中道,中亦不著。」中道不存,中道也 不能執著。心裡執著中道,就錯了。心想我現在二邊 都不執著,其實已著了,二邊都不執著,就是著了中 道。由此可知,一起心、一動念就著了。我不起心、 不動念,已經著了不起心、不動念。六祖云,「本來 無一物」。如果有一個「本來無一物」,仍是執著。 六祖雖然說這一句,但他確實沒有執著。他說本來無 一物,他真的無一物;我們說本來無一物,已經著了 這一物,此即我們不如他之處,達不到六祖的境界。 六祖真的一切皆空,而我們一切皆空,還著了個一切 皆空,障礙在此。

   我們學大乘佛法,總是著相。學有,著有相;學 空,著空相,此即何以生生世世修學,連初果須陀洹 都未證得之原因。過去總認為小乘人著相,大乘菩薩 不著相,讀了此經才恍然大悟,小乘須陀洹已不著須 陀洹的相,才能證得須陀洹果。

   佛在此經確實為我們大家授記,我們的善根非常 深厚。我們聽此經,不驚、不怖、不畏。因為無量劫 來,我們曾經供養無量無邊諸佛如來,累積的善根福 德不可思議。何以連小乘初果也沒證得,原因在於心 不乾淨,總是有執著,並未真的放下。這種狀況之 下,除念佛往生之外,沒有第二條路;仍有這微細的 執著沒放下,稱為帶業往生。由此可知,過去生中我 們雖然遇到淨土法門,可以帶業往生,但是對這個世 界有貪戀,房地產、金銀財寶、家親眷屬放不下,所 以阿彌陀佛也不能強迫你去。這說明,能放下這些 粗重的貪、瞋、痴、慢,決定往生;而修學其他的 法門,沒指望了生死。江味農居士說過,他學《金剛 經》四十年,寫出《金剛經講義》,可說是歷代《金 剛經》註解的權威,無人能超越他,他自己仍老實念 佛,求生淨土。淨土法門之外,禪、教、密,都難。 所有大小乘經典都能幫助人得三界有漏的福報,但無 法了生死、出三界。

   「此佛菩薩所以以大空三昧為究竟。以無智無得 為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此話確實說到究竟處, 在佛法中是上上乘法,所謂大乘之大乘,了義之了 義,真的是究竟法。「以大空三昧為究竟」,人空、 法空、空亦空,稱為大空三昧。三昧是梵語,譯成華 文是正受,正常的享受,即大乘經說的正知正見。切 記,是在心上一空到底,而不是事上。 在事上,佛教導我們修三福、六和。三福第一句是 基礎的基礎,修「孝養父母,奉事師長」,事上沒有 空掉。要盡心盡力孝養父母,心地清淨,不能著相。 心中乾乾淨淨是真心,真心離念。真心裡沒有妄念, 用真心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永恆不變。用妄心孝養 父母,時間久了便嫌棄;真心裡沒有妄念,佛菩薩用 的是真心。由此可知,事與理是一,不是二,有事必 有理,有理必有事,這才是菩薩道、菩薩行,大三空 三昧,究竟圓滿。 學佛人所求的是究竟圓滿的智慧,佛門術語稱之 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意即無上正等正覺,尊 重不翻。究竟圓滿的智慧,《心經》的總結論「無智 亦無得」,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果有智有得, 與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距離遠之遠矣。同學們學講 經,因為有智又有得,所以很困難。如果無智亦無 得,展開佛經,喜歡如何講就如何講,長說短說,深 說淺說,得大自在,關鍵在此。 佛在此經教我們看破、放下。一放下就看破,一看破 更容易放下,兩者相輔相成,得大自在,要真的照 做。無量的智慧福德,是由看破、放下之中得來。 >>續載中 《金剛經講義節要述記》講於1995.5新加坡佛教居士林及美國, 華藏講記組恭敬整理。

http://www.amtb.tw/magazin/edu541.pdf

( 休閒生活網路生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rongsh&aid=133365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