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金剛經講義節要述記(264)
2020/04/05 20:27:32瀏覽94|回應0|推薦4

金剛經講義節要述記(264

.此節經義,深極要極。第一波羅蜜三句,正是說明

不驚乃至希有之故。

  「此節經義,深極要極。」深到極處,重要到極

處。「第一波羅蜜三句,正是說明不驚乃至希有之

故。」何以不驚不怖不畏?為何稱之為第一稀有?因

為明瞭相是性顯現的。性相一如,性相一體,原來相

就是性,所以絕對不生驚、怖、畏,自然成為第一稀

有,因為凡夫、二乘、權教菩薩都做不到。

.般若稱第一波羅蜜者,因其為諸度之母故。諸度因

有般若在內,皆稱波羅蜜。是諸度不能離般若,般

若亦不能離諸度而別有存在。雖不別有,非無第一

之名,故曰是名。皆明不可執著耳。

  「般若稱第一波羅蜜者,因其為諸度之母故。」

母是比喻能生之意。「諸度因有般若在內,皆稱波羅

蜜。」諸度是指前五度。布施因為有般若,所以是布

施波羅蜜。切記,般若是離相,總綱領「應無所住,

而生其心」,應無所住就是般若,而生其心,生什麼

心?布施。應無所住,而行布施,因為無住,才是布

施波羅蜜。應無所住,而持戒律,離相、無住,就是

持戒波羅蜜。如果持戒仍有住,即非波羅蜜,只是世

間的善行,果報在三善道。應無所住,而修忍辱,就

是忍辱波羅蜜。由此可知,應無所住就是般若波羅

蜜,就是第一波羅蜜。

  「是諸度不能離般若」,諸度,這五度是綱領,

展開就是無量法門。菩薩無量無邊的法門,歸納為六

大類,稱為六度。由此可知,一切法都不可著相。所

謂一切法,就是我們一生中全部的生活,實際上包括

生生世世過去無始、未來無終的所有活動。就菩薩而

言,是菩薩萬行,萬行歸納成六度。明白此義,方知

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修行。修行要掌握綱領,般若波羅

蜜是總綱領。日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要學無住、不

著相,稍有一點分別執著,即不是學佛,而是在世法

中修一點善法。此善法是真善或假善,是圓滿的善或

偏邪的善,是滿善或半善,須仔細觀察才知。世間許

多人將假善當作真善,果報仍在三途;唯有修真善,

來生才能得人天福報。單說善,有真假、虛實、大小

之不同,不能含混。世法尚且如此,何況佛法。

  佛法,若無真實智慧,如何能得到!真實的智

慧,一定從清淨心中生。此經說得很好,「信心清

淨,則生實相」,實相般若。心不清淨,焉能有智

慧。心如何清淨?離一切相就清淨,只要一絲毫仍未

離,心就不清淨。心不清淨就會造業、墮落。這是何

以世尊在此經上,自始至終強調離相的重要性。「般

若亦不能離諸度而別有存在。」這是說明兩者的關

係,般若是理,前五度是事,事與理分不開。從事顯

理,理一定要由事表顯出來,方能體會。

  「雖不別有,非無第一之名,故曰是名。皆明不

可執著耳。」總而言之,全不能執著,事、理、假名

都不能執著。學道之人,一定要令自己的心於一切

時、一切處、一切境緣之中都保持清淨。境是物質環

境,緣是人事環境,可不拘形式,方是真用功,真正

學佛。中國古代有位濟公活佛,完全擺脫形式,是真

修行。一般人看不出絲毫的跡象,只見此人瘋瘋顛

顛,可是他的心真清淨,於一切境緣中都不染著。濟

公確有其人,要真正了解濟公,須看《高僧傳》中的

濟公傳,勿為小說所欺騙。

.佛所說法,無有一法能離般若。則菩薩道、菩薩

行、五德、三福、六和、三學、六度、十願。日用

尋常處世待人接物,一一無非般若也。由是可知,

法法不離般若,法法皆圓,皆可名第一。則般若之

稱第一,乃是假名也。當由悟得說非,說是名。無

非空其著相之病,並非壞其相也。

  「佛所說法,無有一法能離般若。」此句是世尊

四十九年說法的總綱領、總原則,正所謂「說而無

說,無說而說」,就是沒有離開般若。四十九年為我

們說得太多,世尊沒有執著一個字,沒有一句話有分

別。世尊不是從分別心中說出,不是從執著中生出。

其實佛沒有意思,我們所研究的都是自己的意思,此

乃佛經難懂之處。

  正因為佛經沒有意思,故佛說的字字句句都含無

量義。若是要是有意思說,則就只有一個意思,不會

蘊含第二個意義。譬如世間人所寫的文章,只有一個

意思,不能做第二種解釋。一切佛經,古來大德若一

百人做註解,就有一百種說法,因為它有無量義。雖

同樣讀《金剛經》,一年比一年看得深、看得廣,發

現其義趣不同,可見它有無量義。經若只有一個意

思,則不會出現此境界。所以,學佛之人如果專學《

金剛經》,從初發心直至成佛,念上三大阿僧祇劫,

遍遍都有新意、悟處,讀得開心喜樂,不疲不厭,法

喜充滿。工作會感覺累,是因著了我的身相、我的工

作之相,讀誦一遍此經就恢復。因為念「無我相、無

人相」,沒有我,也沒有人,沒有工作,所以不累。

人有妄念就沒有般若,才會疲厭。

  「則菩薩道、菩薩行」,此經說道,多半是指存

心。菩薩道就是菩薩心,菩薩行就是菩薩的行為。「

五德、三福、六和、三學、六度、十願」,這是淨宗

學會成立時,我們提倡的修行五項綱領,以後加上五

德,成為六個科目。五德是學生讚歎孔子的五種好德

行:溫、良、恭、儉、讓。孔子無論對人、對事、對

物,溫厚、善良、恭敬、節儉、忍讓。世間聖人具足

這五種德行,而佛超出世聖太多,所以我們以五德為

基礎,從五德建立佛法。

  佛法的建立,第一是《觀無量壽佛經》上所說的

淨業三福。第一條,「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

殺,修十善業」;第二條,「受持三皈,具足眾戒,

不犯威儀」;第三條,「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

大乘,勸進行者」。世尊說這是「三世諸佛,淨業正

因」,此話非常重要!三世是指過去、現在、未來,

三世一切諸佛是如何修行成佛?這三條是正因。由此

可知,三世諸佛絕不是修一個法門成佛的。但無量無

邊的法門,都建立在三福的基礎上,可見此乃共同之

基礎。若不能做到這三條十一句,念佛不能往生,因

為沒有從基礎上修。這正是何以許多念佛人,念了一

輩子依然不能往生的原因。

  六和是六和敬。六和是六條與大眾相處的基本戒

條,若不遵守,不是佛弟子。真佛弟子,必須真正依

教奉行。第一是「見和同解」。這是人與人相處最重

要的一條,所謂建立共識,即大家對事、對人的看法

與想法要接近,沒有爭執,意見就相同。一切糾紛,

乃至於發展至戰爭,即因見解不同。世尊教我們將名

字相、言說相、境界相全都放下,每個人心中乾乾淨

淨、一塵不染,就是建立見和同解,非常高明。

  第二是「戒和同修」。六和與六度所說的戒都是

廣義的;而五戒、十戒、比丘戒、比丘尼戒,都是

狹義的,有戒條。廣義的戒就是守法,我們不但要遵

守,佛在一切經論中的教訓,都是戒(即教誡);除

此之外,社會有組織規章,國家有憲法、法律,地方

的法規、法令,及不成文的風俗習慣、道德觀念都要

遵守。一個守法的人,一定得到當地大眾的歡迎,方

能共住,及將佛法傳授、教導給他們。

  第三是「身和同住」,也是廣義的,必須隨順潮

流,才能同住,否則不為社會大眾所接納。身和同

住,即普賢行願的隨喜功德。佛教傳到中國,弘法的

大德們,將印度的服裝換成中國的服裝,建中國宮殿

式的道場,所以佛法到中國來傳教,沒有絲毫障礙,

受到朝野普遍的歡迎!因為他們做到了身和同住。佛

教恆順眾生、隨喜功德,完全沒有界限。到一個國

家,要與該國的國民及歷史文化同住,佛法才能生

根、發揚光大,利益一方眾生。

  第四是「口和無諍」,即沒有是非,沒有爭論。

第五是「意和同悅」,大家在一起共修,歡歡喜喜。

即使不是共修,與整個社會大眾相處,一團和睦,才

能影響這些地方,潛移默化,移風易俗,這是佛法教

化的功德。

  第六是「利和同均」。財富分配要平均,差距勿

太大。但是財富決定是不平均,因為每個人過去生

中造的業因不同,故果報不同。佛的教化令人明白此

理,了解此一事實,勸導富者幫助貧窮之人。利和同

均,並非勉強,而是令富貴之人,明白是過去修的善

因;令貧窮之人了解,自己過去世沒有修,不怨天尤

人,積極修善因,社會就會安定。唯有佛法才能徹底

解決全世界任何國家、民族複雜的問題,佛法確實能

救世間,挽救劫運。

  三福、六和是基本戒條,必修科目。無論修學任何

法門,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這是必修科目,一定

要在此處扎根基。然後戒、定、慧三學,《般若經》上

的六度,《華嚴經》上的十願才能落實。這是我們修行

的綱領,要切記,而且每天反省自己做到幾分,要認真

努力去做。

  「日用尋常處世待人接物,一一無非般若也。」這

些都是指事,以清淨心修,全都變成波羅蜜。「由是可

知,法法不離般若,法法皆圓,皆可名第一。」世尊在

此經一開端表現的著衣持缽,日常生活中穿衣、吃飯,

點點滴滴皆是第一波羅蜜。學了《金剛經》,應學會穿

衣吃飯、處事待人接物,點點滴滴都是第一波羅蜜,如

此在《金剛經》會上方真正得受用。

  「則般若之稱第一,乃是假名也。」這些言說,緣

生的,名相也是因緣生法,當體皆空,了不可得,都不

要執著。「當由悟得說非,說是名。無非空其著相之

病,並非壞其相也。」沒有破壞一切現相。佛教我們離

相,不是離事相;佛教我們離一切名相,並非不要名詞

術語;佛教我們離言說相,並非終日不說話。離的是心

中的執著之相,事相擺在面前不礙事。《華嚴經》上明

白的說,「理事無礙,事事無礙」。性不礙相,相也不

礙性,是理事無礙;不但性相無礙,相與相也無礙,稱

作事事無礙。障礙在自心的分別、執著、妄想。

  由此可知,捨離心中的妄想、分別、執著,就天下

太平,什麼事也沒有。諸佛菩薩示現於人間,與我們的

生活融成一片,我們處處有礙,諸佛菩薩則處處無礙。

在生活上完全一樣,然在心中迥然不同。諸佛菩薩的心

清淨,一個妄念也沒有;而我們的心不清淨,隨著外面

境界打妄想,分別、執著,貪瞋痴慢,患得患失,憂慮

牽掛,自尋煩惱。所以,佛教導我們,將著相的病去

除,外面境界自然就事事無礙,而不必破壞外面的境界

相。

.若於般若義趣未明,雖讀其他圓融經論,既未在根

本義上用功,其見地何能徹底。見未徹底,又何能

圓融。

  譬如中國人特別愛好的《華嚴經》、《法華經》、

《楞嚴經》都是圓融的經論。這些圓融了義的大經,若

無般若的基礎,我們讀經、聽經都不明其義,當然更不

能落實。沒有般若,不能透徹的了解,縱然讀誦這些大

經,也不能明瞭義趣。我們要以《金剛般若》打基礎,

然後這些大乘圓融的經論就不難。

  《金剛經》的好處在於經文短,只有五千八百個

字,容易讀誦。經文雖短,無論理、事,皆講得很

透徹,簡單明瞭,容易受持。中國古來,不論任何宗

派的祖師大德們,多半在《金剛經》上得受用,而後

再選擇法門,即不難體會。修行能有成就,能弘揚佛

法,利益眾生,幾乎不可否認,根基都是在《金剛般

若》上奠定的。此經教導我們唯看破、放下而已。

 >>續載中

《金剛經講義節要述記》講於1995.5新加坡佛教居士林及美國,

華藏講記組恭敬整理。

( 休閒生活網路生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rongsh&aid=132326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