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金剛經講義節要述記(258)
2020/01/10 09:11:50瀏覽73|回應0|推薦0

金剛經講義節要述記(258

5. 居末世而得聞深經,必具勝因,方能得遇勝緣。

聞便能生信開解,持戒修福。持戒是斷絕染緣,

此自利之基。修福是發展性德,亦利他之功也。

自他兩利,必蒙諸佛攝受。自於此經能生信心,

以此為實,解真實義也。

  「居末世而得聞深經,必具勝因。」末法時期,

眾生業障深重,幾乎隨時隨處都能明顯見到造惡,其

惡報是大劫難,是一切眾生的共業。如何能避免?在

一個地區,若有人弘揚大乘經典,此處眾生的緣一定

很深,絕非偶然,才能遇到勝緣。「聞便能生信開

解,持戒修福」,這兩句就是照應上文的必具勝因。

若無殊勝的因,遇不到佛法,縱然遇到佛法,也不能

開解、受持。必具勝因是無量劫來供養諸佛如來,因

深厚。既然無量劫供養諸佛如來,何以仍未證果?無

量劫至今仍流轉六道輪迴。這一生再遇,若依然放不

下,仍然不能出三界,又必須待來生。果真覺悟,過

去生生世世吃虧,現在決心真正徹底放下,此生就功

德圓滿,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作佛。不但放下兒孫及財

產,而且要學龐居士「好事不如無事」,做好事仍是

有事,無事才能出輪迴。

  發心講經的同修們,要說而無說,無說而說,就

不礙事。如果著了講經的相,依然繼續流轉六道輪

迴。不著講經的相及功德,說與沒說一樣,若無其

事,就能自在。「持戒修福」就是能開解,是真做。

  「持戒是斷絕染緣,此自利之基。」持戒就是修

清淨心,修定,必須讓心中一塵不染。「修福是發展

性德,亦利他之功也。」持戒之中有利他,以自利為

主,自利決定利他,因為戒律清淨的人是一切眾生的

好榜樣,人見即生歡喜心、尊敬心而效法學習就是利

他,「自他兩利」。此經說得明白,著相修福就不是

自利,當然更不能利他,果報仍在六道輪迴。如果持

戒著相修福,福報可能在人天;若破戒修福,果報一

定在三途,到畜生道、餓鬼道享福,大錯特錯。

  一定要遵守此經的原則,「應無所住,而生其

心」。應無所住是身心世界一切放下,生心是生持戒

修福之心。應無所住,心地清淨一塵不染,不著有;

持戒修福,不著空,空有二邊不住,方是菩薩行。由

此可知,如果心中有妄想、分別、執著,持戒修福就

墮在有邊,不能出三界。如果心中無住,清淨一無所

有,不持戒、不修福就墮在空邊,果報在四空天,仍

不能出三界。菩薩行的是中道,墮在任何一邊都不

行,必須二邊不住,就是中道。此經教我們行中道。

  「必蒙諸佛攝受。自於此經能生信心,以此為

實,解真實義也。」此修行人二邊不住,真正做到佛

在此經上一而再,再而三,多次苦口婆心勸導的「應

無所住,而行布施」,不住色聲香味觸法布施,持戒

修福就是布施。此人定得諸佛攝受護念,龍天善神保

佑。具足此根性之人,接觸這部經典一定能生信心,

明瞭佛的教誨是真實不虛,而能接受,依教奉行,這

是善根、福德、因緣三個條件,在這一生中同時具

足,方能成為第一稀有之人。阿羅漢、辟支佛、菩薩

焉能不佩服!想想自己是不是這樣的人?不能說不

是,否則不會遇到此緣,不可能參加《金剛經》這一

會。能到這個講堂就是有緣,雖能聽明瞭,也能解,

但暫且仍做不到,是善根福德因緣差一點。所差的部

分,一用功努力就立即補足。因為相差不多,所以大

家一定要努力做到,依教奉行。

七八、釋顯其故 正顯不著有

何以故。此人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

1. 上言是人便是第一希有。何以便得如此,此下

三節,正釋明其所以然也。

  此段經文,解釋為何此人是第一稀有。佛法中,

一定要說明稱讚的理由,才能令大眾真正相信。由此

可知,諸佛菩薩每句話都不是即興而說,都有事實的

依據。以下三段經文是解釋其所以然之理。

2. 末世眾生,必宿具般若根性,我法等執較薄。

方能於濁惡世中,得聞此法,超出常流,信解

受持也。

  信解受持的確不易,佛說,其遠因是過去生中、

無量劫來所種的善根。並非僅過去一世、二世、三

世、五世的淺薄,決定無此緣分。《無量壽經》記

載,阿闍王子與五百長者,過去生中曾經供養四百億

佛。我們現在聽佛講經,仍不願意求生淨土,是很正

常之事,因過去生中善根、福德不夠深厚。如果聽到

此法門就肯發心求生淨土,其善根、福德、因緣絕不

僅供養四百億佛。如經云,過去生中曾經供養無量無

邊諸佛如來,才有如此深厚之善根。所以,聞法即能

信解受持者,絕非普通人。佛在經上說明,因其我

執、法執比常人淡薄,雖有,但容易放下。

  佛在經上常說念佛法門是難信之法,實在說,真

是難信。我們所見到的少數往生例子,是無量劫來的

善根、福德、因緣在此時成熟,一聽勸導真能放下,

才能於五濁惡世中聞得此法。現在是五濁惡世,今人

的執著、妄想非常嚴重,習氣很深,不容易放下。而

真正能信解奉行的人,是超出常流。「常流」是指普

通人,超出一般人,所以能信、能解、能行。

  《般若經》上的受持,是身心世界一切放下,方

是受持金剛般若。切記此義,絕非每日早晚讀誦一遍

《金剛經》就是受持。若有絲毫放不下,即無般若之

氣分。不僅世緣要放下,佛法也要放下。對於佛法起

了執著,法執。我執與法執是一個執著,只是執著的

對象不同而已。即使弘揚或流通佛法,只要執著,都

是造六道輪迴業。

  功德是清淨心上一絲不掛,若仍著相修行、修

福,則是造輪迴業。因此事要做,但不能有心去做。

佛法一切隨緣,不可攀緣。佛門中修福並非易事,沒

有智慧、福德,修福修不到。譬如有人布施許多錢財

印經、建道場而不具名,才是真正修福之人。此人或

自己讀誦大乘經典,或聽經聞法,明白覺悟了,所以

能修真實的福報。唐朝龐居士說,「好事不如無事」

,無事是第一德。

  中國禪宗以《金剛經》為最主要的依據,《金剛

經》云,「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近代虛雲老和

尚四處建寺,修復古老的寺院,是生心;建好就交給

有修行的人,不再過問,是無住。真做到無住生心,

所謂是作而無作,是我們的模範。切記守住經典的教

訓,認真努力修學。此段經文說明為何他是第一稀

有,因為已離相,法相、非法相皆離。

>>續載中

《金剛經講義節要述記》講於1995.5新加坡佛教居士林及美國,

華藏講記組恭敬整理。

http://www.amtb.tw/magazin/edu533.pdf

( 休閒生活網路生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rongsh&aid=131468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