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金剛經講義節要述記(256)世尊。我今得聞如是經典。信解受持。不足為難。
2019/12/25 15:30:52瀏覽123|回應0|推薦4

金剛經講義節要述記(256

七六、約當來勸 慶今勸後 自慶

世尊。我今得聞如是經典。信解受持。不足為難。

其實『信解受持』四字,因為須菩提尊者深解義趣,

所以不難;但於我們而言,確非易事。

1. 信解受持一語,明其不但能信能解,且能解行並

進而不退也。

  如果能解行並進不退,成佛不需三大阿僧祇劫,

學佛最可貴之處在此。果然能保持,甚至不必去西方

極樂世界。原因是許多菩薩都想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就是因為西方極樂世界保證不退轉。憑什麼保證?沒

有退轉的條件。佛法說緣,西方極樂世界沒有退緣;

而十方諸佛剎土,退轉的條件太多。因為我們內有煩

惱,即貪、瞋、痴、懈怠,這些都是本具的;外有五

欲六塵的誘惑,內外一接觸,沒有不退轉的。

  精進不易,若無精進的條件,懈怠、退轉是必然,

精進在六度之中排於第四位,前三位就是它的條件。

六度:第一、布施,是真正放得下。第二、持戒,真

正守法。第三、忍辱,能守法的人,才能忍耐,能忍

才能精進。第四、精進,世出世間一切法成就皆在精

進,一門深入。精是純而不雜。譬如學得多而雜,即

無前三條,精進無從談起。廣學多聞,是為已破一品

無明、證一分法身的法身大士而說,有六波羅蜜的基

礎,才能論及普賢十願。所以解行不退,的確要從六

度扎根,六度是成菩薩;然後才能提升至普賢行,普

賢行是成佛。

2. 長老身值佛世,聞法證果,能解空義。此所以

自慶不足為難。正顯末世之十分為難。

  「長老身值佛世」,須菩提尊者出生與佛同一時

代,同一地區,有緣親近佛陀。「聞法證果,能解空

義」,佛說的第一義空即真如本性、實相理體,須菩

提尊者能明白,他親證,自己真正入此境界。會入的

關鍵在於,只要一切法是一不是二,就證入了。入的

人決定是萬法一如。若仍我、人、眾生、佛,及世法、

佛法,此人決定沒入,是世間凡夫,不是聖人。可成

為現代人所謂的佛學家,雖然研究佛法明瞭很多,但

是仍在二,不是一,二沒有歸到一。「此所以自慶不

足為難。正顯末世之十分為難。」我們是真難,如果

心真正清淨,一定平等,萬法一如。我們與一切大眾

相處,仍有憎愛,心就不清淨、不平等。

  我們做一切法會,用意皆為接引廣大群眾。往往

真修行人不注重表面工作,真正修行是在心地功夫。

表面工作並非不對,明瞭其用意所在,即有無量的功

德。此即十大願王的「稱讚如來」。

  《金剛經》所說的理論與方法真好、真高、真妙,

但做起來卻真的不易。並非不能做,而是肯不肯做,

譬如布施是放下,是否肯放下?捐錢,沒有捐的念頭,

才是真放下。有也好,沒有也好,心中沒有放下的念

頭,才是真的捨了。五欲六塵、名聞利養全都放下;

世出世間法,一切都放下,若真的全都放下,就成佛

了,不需學佛。佛與凡夫不同之處,凡夫放不下,而

佛全都放下,一定要從此處下功夫。一開始須練習,

因為妄想、分別、執著是我們無始劫來的習氣。說易

行難,一定要認真努力學習鍛鍊。

3. 末世眾生,既不遇佛,甚難得聞、甚難信解受

持者,而竟得聞、竟能信解受持。彼真難能可

貴。其根性必遠勝我,其鼓舞後學之心,拳拳

極矣。

  此段義理牽涉到下一段經文。末法時期,我們去

佛很遠,沒聽到佛、菩薩及真正善知識說法。說法的

人說不明白,聽法的人怎能開悟!除非聽法之人心真

清淨,確實一塵不染,世出世間法真的全都放下,也

會開悟,即所謂會說不如會聽。由於人人都有妄想、

分別、執著,故需真正善知識開導。沒悟、沒相應的

人,自己認識不明白,縱然依照古大德的註疏說,因

為自己沒有透徹明瞭經義,所以說不明白。由此可知,

必須真正修行實證,講經才能講得好。

  我們今天開始學,要踏著古人的足跡走,決定遵

守古人的註解,我們踏在前人的肩膀上,必須認真才

能出人頭地,即《金剛經》上說的「受持讀誦,為人

演說」。受持,簡言之是依教奉行,否則即非受持。

《金剛經》教人離名字相,離言說相,離境界相。此

經說了三個境界相:微塵、世界、身相。境界裡小而

微塵,大而世界。身相,佛舉的三十二相,故受持《金

剛經》必須將身心世界一切放下。須菩提尊者生在佛

陀住世時,所以信解受持不難。而末法時期,距離佛

已二千五百多年之後,若有人雖未遇佛,但遇到《金

剛經》也能明瞭,且依教奉行,此人善根福德一定超

過須菩提。

  因此今人的修持,如果能成就,決定超過往昔的

祖師大德。蓮池大師在《竹窗隨筆》中記載一段公案。

同一時代,有一位很有名氣的修行人,四眾同修非常

敬仰。他在山上住小茅蓬,修得非常好,戒律精嚴,

與社會不接觸,故身心清淨。由於遇緣,被請到都市

弘法,在都市住不久之後,生起名利心,貪瞋痴慢都

起而墮落了。由此說明,人如果禁得起誘惑,就成功

了。絕大多數人禁不起外境的誘惑,心中的煩惱就起

現行,令人十分感嘆。面對現前的花花世界,及加倍

誘惑的下一個世紀,現在年輕的出家眾,要度下個世

紀的眾生,定功、智慧必須超過我們這一輩。能在魔

境界中如如不動,是高段的功夫。故此處所說並非謙

虛,句句皆是實話。

>> 續載中

《金剛經講義節要述記》講於1995.5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及美國,

華藏講記組恭敬整理。

( 休閒生活網路生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rongsh&aid=131288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