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六祖壇經心得偶記 93. 法即一種,見有遲疾
2010/04/16 20:33:24瀏覽518|回應1|推薦11

93. 法即一種,見有遲疾

祖師居曹溪寶林,神秀大師在荊南玉泉寺。於時兩宗盛化。人皆稱南能北秀。故有南北二宗頓漸之分。而學者莫知宗趣。 

   師謂眾曰:法本一宗,人有南北。法即一種,見有遲疾。何名頓漸。法無頓漸,人有利鈍,故名頓漸。

   然秀之徒眾,往往譏南宗祖師不識一字,有何所長。

   秀曰:他得無師之智,深悟上乘,吾不如也。且吾師五祖親傳衣法,豈徒然哉。吾恨不能遠去親近,虛受國恩。汝等諸人,無滯於此。可往曹溪參決。

   乃命門人志誠曰:汝聰明多智,可為吾到曹溪聽法。汝若聞法,盡心記取,還為吾說。志誠稟命至曹溪,隨眾參請,不言來處。

   祖師告眾曰,今有盜法之人,潛在此會。  

    南能北秀,南北二宗都是忍大師傳下來的,都是見性之法。的確「見」有遲速,在「見」有天份的人,很容易就能「見」。在理工、文學、音樂、美術、工藝有天份的人,「學」起來就是快,容易有「收穫」,容易有成就感,容易樂在其中,更願意花時間精神,相得益彰。在講究教學法的現今,除了因材施教也重視「引起興趣」,「苦學苦修」要改為「樂學樂修」,如何「樂在道中」、「樂在法中」?在「見性法門」就要樂在「見」中!樂在「觀」中!樂在「發現」!

    在教育不普及的時代,「識字」就很值得驕傲,有些人也常看不起不識字的人。團體中總有好有壞、有高有低,「不識一字,有何所長」是世俗的習慣。有了歸屬感、認同感後,對師門外會產生排斥感,口不擇言,是正常,人嘛!凡夫嘛!但是不應該。

    法在「心中天」,不在語言、不在文字,學到什麼就要破什麼。是在語言文字之前,有個說法叫「參話頭」,一個心念轉化成語言之前。「看」得到的人拿去用。不是「學」來的,所以是「無師之智」。不要想太遠,其實社會上,任何領域的頂尖,不也都是自己去「發現」,都是「無師之智」。只是法在「心中天」是比抽象的情緒、心念更深入。有事時觀不到情緒、心念,只在沒事時,做文章,就成空談,於己於人都沒幫助。

    「吾不如也」令人佩服,放得下自己的矜持,鼓勵弟子們,放開心胸,屏棄門戶之見,前往學習,是高明老師的表現。好老師會鼓勵學生去好的地方,學習這裡學不到的部份。

    人總希望在最高明的老師的門下學習。想上博士班也要有聽得懂的實力。想學見性法門,先要有「見」的能力啊!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pachiese&aid=3949409

 回應文章

止善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法有何可盜?
2010/04/17 12:26
能否請溥新會長解說﹐法有何可盜?能盜嗎?

「祖師告眾曰,今有盜法之人,潛在此會」有何深義?

拱揖頂禮
溥新(apachiese) 於 2010-04-17 20:14 回覆:

歡迎您

請不要頂禮  不敢當

沒有告知 就出席聽法 於禮不合 故意用盜法來說

法是看得到的人拿去用     教 也只是指個方向 弟子們也得自己看

法還是在那

祝福您

法界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