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2014以戒為師
2014/05/01 20:06:03瀏覽785|回應2|推薦5
            

           2014以戒為師


       以前讀到佛遺教經:『佛世時,佛弟子依佛為師。佛涅槃後,須以戒為師。』總是不解。佛陀講法49年,那麼多有成就的弟子,難道找不到「衣缽傳人」來繼續弘法的工作?再則「戒」是佛陀講過的各種法中的一種,又怎能代表全部?


       今年2014甲午年正月十五日啟沙壇  老祖在訓文中告訴弟子們『正揭示道不在多言多問。在平靜默。蓋人能守空即靈。能守虛即明。不平不靜。不空不虛。皆昧蔽也。輾轉流於慾。相爭相戕。亡無日已。是分界。全在靈正覺清。不在言語論斷。使心用意。便隔霄壤。是曰差之毫釐。失之須臾。有修人。明斯旨。清正坦然心自在。如如心無波。品清性立。執範正行。被尊稱為阿闍黎(眾僧模範)。而為後學之傳授戒律師。今諸方守道規。立道範。亦皆為六萬年後之阿闍黎祖也。』。又是只提到「戒」,其中是不是有重要的玄機?


      有種說法: 「戒」可以生「定」,「定」可以生「慧」?怎樣的「戒」可以生「定」?是只要守著某些戒,不犯這些戒,就可以生「定」?可以生「慧」?一直生下去?還是從五戒、八關齋戒、菩薩戒一直戒下去?到甚麼狀態可以生「定」?是特殊的人才能「定」?是少數人?是多數人?是每一個人都可以生「定」?生了「定」會是怎樣的結果?


     有種說法:守戒要守心戒,要自淨其意。當然不是說只要心不去想,不必管行為做不做。而是內心想都不會想,自然不會去做。不過這樣論述是有問題的,假如人事物變遷,環境變化,是不是受得了引誘?會不會棄甲投降?不是有這種說法:每個人都有他的價碼。這種觀念是指出每個人在某個數量的金錢(酒氣財色貨利位名)前面,就不再堅持他的原則。我們自己的價碼是多少?也有這種說法:每個人都有他的弱點,在弱點上也不再堅持原則!面對我們的弱點時,我們還有原則嗎?只有遇上了才知道喔!心戒是甚麼?


     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我們要做的事,無論任何場合、對象的影響,我們都會去做。我們不做的事無論任何場合、對象的影響,我們都不會去做。前面說的是「道」,「道不可須臾離。」。是正面表列。我們有甚麼事一定會去做?如果沒有,那我們是不是「無道」?找出一個我們自己不計代價都願意遵守的,由一個兩個漸漸增加,就是我們的「道」。後半說的是「戒」,。戒的基本原則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堅定的戒在於無慾,無欲則剛。也包括對於修行有成就的慾求。錯誤的觀念,以為修行有成就應該得到眾人的尊敬頂禮膜拜,卻因此做了不該做的事,說了不該說的話。我們每個人都可以選擇哪些是自己要「有所為」,哪些是自己要「有所不為」。是正面表列也好,是負面表列也好,都是我們自己選擇願意遵守的言行規範,是「戒」也是「定」。不懂的人把道德規範當作教條,當做行為限制,當作束縛,是他自己的事。是正面表列也好,是負面表列也好,一則則的檢查,每件以一年或一月為期,「吾日三省吾身」,開始養成「反省」的習慣,這時候會發現自己為應該反省的事「自圓其說」,原來自己不會願意面對自己的過失。 有這種發現,即是「反省」的功夫有了火候了。不斷的要求自己是否「反省」,常常提醒著自己要「反省」。正當在計畫去做一件事情時,就能夠「反省」,而不只是在做事的當時能「反省」。內心對於反省的需求增加,原來「吾日三省吾身」是基本動作,「反省」的能力漸漸增強。講話時,話一出口就能反省,這種「回音自問」就叫做「言口」(這是   中和真人在真經的註解的訓文中,對於「言口」這個字的解釋。恭錄原文『中和真人自妙山奉   至聖命來。回音自問是「言口」意。醒醒夢夢得適心。由躁而靜銜接易。自吾體充有彀生。』)。子路聞過則喜,平時縝密的檢查,自己找不出過失、缺點、瑕疵,卻明知自己功夫未到,遇上有人說出我們缺失,當然是又有可以進步的機會,所以高興。是位賢人。我們聞過則怒,是「忠言逆耳」,是受到詆毀,是惡意中傷,是名譽受損,所以生氣,是得失比「道」重要。是凡夫,是沒有「言口」的功夫。


    末學當初求修時,經訓都看不懂。幸運的是確知從懂得的做起,要做「四勿誡」。   老祖在經中告誡弟子們不要矜躁偏急,末學愚魯一直做不好。運氣好的是還摸索出:『「誠」就是不自欺』。長年來就在日常生活中,「不自欺」的試著去發現自己的矜躁偏急。培養出自我反省的「警覺心」。一位修人初階段的功夫是好是壞,與「警覺心」的強弱成正比。一般人都以為反省是反省自己的錯誤,卻常常失敗而不自知。因為人是不願意承認自己的錯誤,更是自己找出許多理由對別人說、更對自己說:「我沒有錯」。隨著我們的社會經驗增加,我們自圓其說的能力跟著增強,眼看著事情一件一件的成功,有這麼強的做事能力,我們當然自認不容易犯錯。在現實生活中,承認錯誤是要負責賠償的、是會被追究責任的、是會影響財務的、是會影響升遷的、是會影響名譽的、是會被看不起的、是會沒完沒了的。您見過有人主動承認錯誤嗎?那時候您的反應是甚麼?「不誠則無物」指的是如果我們自欺成了習慣,反省成了白做工,不會有功夫。持戒的重點是發現自己犯了戒,練出警覺心,剛開始重點不在自己會不會犯戒。矜躁偏急是  老祖獨特的發明。是心戒,是幫我們訓練觀察自己心念的課程。習慣於面對自己的錯誤,時間久了會發現自己越來越不在乎面子。也不去努力使別人對我們有好印象,不在乎別人對我們的看法!不自覺中修人最初要面對的難關-假我。順理成章地有了進度。這裡的「假我」指的是別人印象裡的我,只要是好的都樂於接受,是不是跟「我」一樣,我們不在乎。說些話、做些事、捐些錢為了使別人對我們有好印象,都是在經營「假的我」。不是全然不好,如果連假都不願假一假,不就壞到骨子裡了嗎。不過只有真正的我,才是真正要努力而且能實際進步的對象。試想想真人、真君、真子不都有個「真」字,是不是教修人們不要做假,面對真正的自己?要是連自己都不願意承認的缺點,怎麼有可能去改?我們同修隨身帶著修寶上刻有「誠」字。經訓中常常見到「堅誠恆」,誠就是真,要我們面對真的自己。每天填「默過表」---缺點自己知道就好,不必公布,放膽去反省---就是在訓練反省能力,越反省發現毛病越多,才是功夫越好。誤認為毛病越少越好的人,會不敢面對自己那麼多的毛病,因此會掩飾毛病,回到「經營、修飾假我」的狀態,就不再進步了。當然自認為沒有缺點的人必是沒有反省能力。真經上說:『吾道以正為正』,不斷的調整才是正。反省的妙訣不是在是非對錯,而是在有沒有矜躁偏急。先不要在是非對錯去分辨,因為心情不同、對象不同、立場不同,程度不同,對於同一件事會有不同的判斷。將來會怎樣,留給緣起緣滅、聚散輪迴,讓有司神差、龍天護法去決定。自認為沒作奸犯科,自認是好人,又何必去擔心!


    查字典,「矜」有兩種解釋,一為矜持,一為驕傲。擔心受到恥笑,該問不敢問,該說不敢說,該做不敢做,叫矜持,也有人美言為害羞。或許我們有許多方面比對方優秀,每當自認為我們是優越的,而且很需要對方認為我們比對方優越的時候,在言行上會展現出「驕傲」。沒有家世、財富、學歷、外貌、社會地位、修行境界前,沒有可以炫耀的,沒得「驕傲」。有了以後就有可能「驕傲」。修人常常展現出驕傲,必是警覺心不好,自己反省不出來,或是不懂經文中「誡需常讀」一句---時時提醒自己不要犯誡---的意思。其實矜持與驕傲都是自卑感產生的「不自在」的狀態。現今競爭的社會上,要抓緊機會表現自己。我們常常把在社會上的行為習慣、思考模式帶進道場。「驕傲」比較容易發現,「矜持」比較不容易發現。主動反省檢討找出自己的「驕傲」,在佛法上稱為「尋」。「驕傲」一出現自己就能發現,稱為「伺」。尋伺當然不限於用在「驕傲」。「伺的警覺心」比「覺的警覺心」強非常多。「有警覺心 」比「沒有警覺心」強更多,沒有就沒得比,沒得比當然差更多。經訓中常出現「矜能」一詞。告訴我們最常出現的矜,就是誇耀自己的能力,或在不需要的時候,表現自己的才能。發現別人的毛病,國中小的學生都做得到。發現別人「矜能」比較容易,發現自己「矜能」才是反省的開始。這幾年寫有關修行的文章時,末學常自問是不是「矜能」。


     四書中『大學』這部經教我們學習「大學問」,在學習當時心理狀態的五個階段「定、靜、安、慮、得」。「躁」就是「不定」。「躁」就是第一階段都還不是。東忙西忙、過動兒是身不定。靜坐坐不了十六分鐘,是心不定,必是「躁」。不耐煩參加誦經必是「躁」。參加坐誦卻不耐煩是心不定。心定不了在一件進德修業的事情,當然流連在享樂中,不再進步。心停留在一件事還沒有足夠的時間,還沒起變化就離開;猶如水壺裝著水一會兒放爐上、一會兒放地上、一會兒放桌上,根本不能叫做燒開水。時時「躁」中的修行,根本不能叫做修行。靜坐有個作用是練習「不躁」,每天靜坐要求自己不到十六分鐘無論甚麼事發生,都不起來。剛開始會坐不住,然後會發現我們自己會找理由要起來,漸漸的就坐得住。靜坐也不是越久越好,重點先要養成天天靜坐的習慣。每次不必超過六十四分鐘。先練出「不躁」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喔!先要求每天靜坐十六分鐘。沒那麼多時間,是把時間用在別的地方,每個人每天都二十四小時。輕重緩急,時間如何分配由個人決定。「不躁」經由「定、靜、安、慮、得」的學習階段,人起了變化。柔弱的人變成剛強。不知該做什麼的人長了智慧,有了努力的目標。


     日常生活中,我們把急躁一起用,不去區分。不耐煩就是急躁。佛法中有一個字「忍」,一般都解釋成忍辱;假如有人辱罵我們我們不接受,我們就沒有被罵,「默摒」不理她,哪裡有辱要忍。修行是自己內心的事,與別人無關。個人自然流露個人的程度,有的只是我們反應錯誤,不管別人行為是否錯誤。「忍」就是忍住自己心中的不耐煩、「忍」就是忍住自己心中的急躁。「躁」發生在事情的前半,所叫「躁進」。「急」發生在事情的後半,所以叫「急功」。「躁」得很嚴重,事情進行不了,「急」來不及產生就結束了,就不會有「急」。當大家合坐合誦時,心裏想起「現在幾點鐘?」、「要結束了沒?」、「這樣坐誦有用嗎」,就是「急」。剛開始修行時,做甚麼都不知道對不對,不知道自己有沒有進步,很想要有進度,產生的不耐煩是「躁進」。自覺修得很好,希望有個「果位」(私下心裡很想,雖然不敢承認),產生的不耐煩是「急功」。不僅如此,太過於努力,也是急。過猶不及,該急不急,不該急倒反而急,都不好。


    粗淺的思考,會認為「偏」是不正。其實「不正」是屬於比較細膩的了。粗糙的「偏」是偏私。在世間處處都看得到偏私。剛開始「你挺我,我挺你,相輔相成,相得益彰,雙贏,太棒了」,甚麼時候變成「結黨成群,利益掛勾,休戚與共,歷史共業。」。這是在判斷事情時,首先考慮到自己利益、私人交情導致的。資本主義經濟掛帥的思考模式,想的是物質的利害關係,總要讓人人有飯吃,總要讓人人活下去。人人都希望得到公平對待。當父母的,都希望對於自己生的子女公平,但是常常不能公平。人人都認為自己是正義的一方。人人都認為自己善養天地正氣。「你」錯了,「我」對的。認為自己是「對的」的人,卻不知道自己「偏」了。能夠知道自己「偏」了,靠的是敏銳的反省,靠的是「言口」的功夫。真經:『南離火相。而道之大原。滾滾不息。多易遷改。北極冰地。多偏不悟。自畫半玦。不能圓滿。皆偏過也』。火性者處於南方(適合火性的時空),熱情多禮。禮多人不怪,處處有善知識,但是「父子騎驢」,少了「堅誠恆」,面對許多「真理」,不知如何選擇,不知現在該做甚麼好!水性者處於北方(適合水性的時空),冷靜多智,但自認聰明,自以為是,畫地自限,考慮未必周延。一個偏多,一個偏少,兩者都是「偏」。這種修行上的「偏」,影響就又深又遠。


      誡是告誡。告誡弟子們這些事情不要做。戒是除去、防備。可以自行規定,上對下規定這些事情不要做。都是範圍限制。「定」也是範圍限制。別以為定是定住在一點上。世界上是沒有一個不動的點,原子的電子是在軌道上繞,原子怎會是個點?沒有一個不動的點可以讓我們的心去停啊!「定」也是範圍限制。如同放大鏡、顯微鏡,觀察的範圍越小性能越好。外界的影響越單純,越能歸納出它的特質與變化。我們就會知道接下來該怎麼做。所以「戒」可以生「定」,「定」也可以生「慧」。


    喜怒哀樂是情緒,附帶在我們各種心念中,心念的產生是因為我們的價值觀對於外界的色、聲、香、味、觸、法的判斷(「法」指的是我們前一個念或是念的特質。)。佛法唯識學有一門功課『百法名門論』,研究百種「心念的特質」,雖然某些名詞(「法」的特質的名稱)在定義時有歧見,不過可以個人訂個人的,何必有標準答案。喜怒哀樂是最常見、最容易發現的「法」。『中庸』中「喜怒哀樂之未發」指的是一種警覺心的敏銳度,喜怒哀樂將要產生還沒產生的時候就已警覺到。分辨已經發生的心念情緒是喜怒哀樂的警覺心叫做「尋」,分辨正在發生的心念情緒是喜怒哀樂的警覺心叫做「伺」,分辨將要發生的喜怒哀樂的警覺心叫做。發生的喜怒哀樂的控制力,使得「發而皆中節」叫做「和」。「中」做不到時,退而求其次,做「和」,名為「致中和」。不是只有喜怒哀樂可以「致中和」,換上矜躁偏急也可以「致中和」。喜怒哀樂是附帶在心念的情緒的特質,我們容易受影響,比較容易察覺。矜躁偏急是心念直接的特質,較難發覺。觀察的能力需要更強。再進一步時,就有能力直接觀到自己的心念。吃得到食物,就能察覺食物的味道,就能分得出美味,就能享受美食,做出美食。端看自己有沒有仔細去察覺。觀得到心念,就能察覺心念的「味道」,就能察覺心念的「美味」就能享受美的心念,調整出美的心念。功夫夠了,對「修行是修改起心動念」這句話就產生會心一笑。



       修行的「開水」幾時會開?人起了變化,即是。日坐日誦,每天誦經一百分鐘,靜坐三十二分鐘日子久了就有機會,人就會起變化。每天「作意」在修行---心念在修行這件事。時間一定要夠!「離開世間的事,不想世間的事,不用人的思考模式」的時間要夠久才會起變化。去年癸巳年封沙壇   孚聖在訓文中教我們『是經坐不只是誦過便罷。也不是坐了便是。』,『首要先找回自心』,『要見得真。養得定。』。沒找到方向與方法,或是自覺沒有進度,或是自我感覺良好。道德經:『為學日增,為道日損。』。入寶山不空回,是「學富五車,深入經藏」?是『法尚應捨。何況非法。』?是「收穫滿滿喜洋洋」?還是「放下塵緣心自在」?是有一顆心叫心臟,並不是有一個心叫做「自心」。心念如瀑流,在如瀑流的心念中確定發現哪些心念,這些心念即是我們現在的自心。金剛經:『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指出修行的方向。如果不是在自心上用功,來道院也和在世俗時一樣,追求貨利位名,枉費   老祖以及神佛們的苦心,也浪費了自己這次難得的機緣。




               

   
(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pachiese&aid=12970738

 回應文章

*惜ㄦ*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4/06/01 14:14

祝好友端午節Happy~''( ◕◡◝= )~


相片:祝福好友端午節Happy~''''( ◕◡◝= )~

溥新(apachiese) 於 2014-06-02 07:52 回覆:

哈哈  歡迎您

粽子好吃  哈 也祝您佳節愉快

                        溥新合十


山居的隱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4/05/16 00:05
 

佛所說法皆不離「定慧三學」,「戒」教我們要克制,能忍耐一切,這是修學的基椿,下的功夫越深,如根深柢固,根深自然能穩定心性,因心性生定必能降伏五陰熾盛世塵的一切煩惱,轉為心中安定平順。直到開慧圓覺後,面對著世間的一切苦,便能輕易轉為菩提了,因為煩惱與菩提是一不是二。更能能永脫生死輪迴即達涅槃彼岸,是故生死與涅槃是一不是二。「以戒為師」能達到如此圓滿究竟的大智慧,是真實不虛。

  最高智慧的大總持法門,即是專制一心,光中極尊,佛中之王,乃至究竟圓滿的大般若。即是念佛三昧,諸經三昧之王,十方三世諸佛如來之讚歎,就在是指「佛是誰念?念佛是誰?」。

  隱士合十淺見感恩祝福

溥新(apachiese) 於 2014-05-17 08:15 回覆:

隱士您好 歡迎您

行為規範的戒 是初階 停在框限的狀態就可惜了 心戒是起心動念縮小範圍 起心動念縮小範圍就是定的真義 所以說  戒可以生定    定如果是不動 定就成了卡 卡住了生不了慧  起心動念縮小範圍到不是因五蘊而起 即是五蘊皆空 可以度一切苦厄 所以說定可以生慧 所以我們不斷問自己[我]還在不在  所以我們不斷問自己念佛是谁 放下了[我] 才是解脫 才是慧   末學努力中       淺見與大家分享

             感恩                                                      溥新合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