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20150702基本動作
2015/07/06 13:44:33瀏覽1040|回應0|推薦6

                        

           

                  基本動作

學任何東西 ,學問 、技術都要有 好的基礎 。

學任何運動, 都要有好的基本動作。

修行學道的基礎是什麼?是知識?是動作?是條件?

一個人會想要修行,由觀念的形成,到變成行為。有的人想離苦得樂,有的人想消災解厄,有的人為了升官發財,有人為了尋求靠山,有的人為了事業發展,有的人想成就自我,有的人為了更上層樓。形形色色,個個不盡相同。來了就有來的緣。修行不是只要修一輩子,許多人都來來去去好幾回。想不想這輩子做個了結?還是保持這樣來來去去?是輪迴?是倒駕慈航?谁說的算?出發點不一樣,方向不一樣,結果也會不相同。



道是路,是自己這輩子生活中,不計較眼前的得失,甚至於一直到永遠,都願意遵循的真理。絕對不是學來準備將來要用!絕對不只是學來講給別人聽是因為自己受益,因此願意分享。也不是我對你錯,拿來辯論。



不同程度遵循不同的真理,適合不同程度的講法、道理是可以允許存在。可是為什麼在新聞中常常聽到宗教醜聞、神棍騙人?因為講道理的人,希望聽眾全盤接受,因此誇大形容,稱之為「不可思議」,讓你知道你想都想不到,〔真正的含意是:不可以去想〕,當然不許搗蛋,不許有意見。留下許多想像空間,讓聽眾自己去發揮,越傳越離譜。反正來參加、來交錢、團體越興旺,都歡迎。



不對的經營領導,使得「信眾」變得沒判斷力。到處跑的「信眾」,如果去到有不正確心念的地方,就上當受騙。



大部分 的人認為:「對的」我就遵循。其實我們如果能分辨對錯,這些東西就不值得我們花時間、花心血去追求,不是嗎?我們能分辨是非好壞的,就在我們能力範圍內,何必去學。能超越、能突破才值得努力。



如果只要求「知道就可以」的程度,那學得怎樣就無關痛癢,反正沒人當面拆台,到時候也可以發揮語言能力,應付過關。



本文標題選用「基本動作」,而不是「基本概念」。因為末學認為,只是「概念」,是不起什麼作用的。讀者把修行學道當成一門學問,當成以前在學校時的一門功課的「概論」一樣,去研習,不會有太大的成果。不會能有多少可以對我們的生命產生影響。至少應是「能力本位」的學習,一級有ㄧ級的表現,雖然不是壘壘分明,也能分得出大概。我們的稱之為「功候」----下了功夫得出的火候。基本能力的訓練稱為基本動作。



至聖先天老祖教弟子們的昰什麼?有沒有基本概念?有沒有基本動作?末學認為 至聖把該講的都講了,不需講的也透露了,加上諸多神佛的註解,非常豐富。只是太深了,適合聖神仙佛聽的〔弄不懂所以這麼說〕。

為什麼 老祖設立的修行場所稱為「道院」。末學的解讀:老祖說我這裡就是真理、我這裡就是道!



在太乙北極真經〔未奉准修 不准翻閱;請尊重智慧財產權,願意修行者,歡迎求修〕裡:『不能以本經認為讀本。』,末學的解釋是:不要像世俗的讀書方法一樣的研習真經,不是了解、思考、記憶等方式來學習。在真經中六箴裡有警思箴,體會看看,為什麼思還要警?為什麼『惑我者思』?為什麼不是「我思故我在」?為什麼禪師會說:「不要想,一想就錯」?



在真經裡:『但求能悟默斯可耳。』。要先能進入「默」才算是「可以了」。

「默」有三個層級。一個是產生語言之前,一個是產生心念之前,一個是產生情緒之前。舉個常見的例子:是不是常常話講出來,才發現「我不是這個意思」。這是當時 在產生語言之前還沒弄清楚,話就已經說出來了。所以不要急著說什麼!

「默」!產生語言之前先控制好!最好話講出來時就控制好!至少減少講錯話的次數!



是不是常常有不應該的想法?怎麼辦?

「默」!產生心念之前先控制好!最好心念產生時就控制好!至少減少生起不適當心念的次數!



是不是常常有生氣了才後悔?怎麼辦?

「默」!產生情緒之前先控制好!最好情緒產生時就控制好!至少減少生起不適當情緒的次數!



有ㄧ次是一次的功夫,有ㄧ秒是一秒的功夫。

這三種情形是常有的事,只是我們不知道該怎麼辦!只是我們不知道該怎樣才能做得好?



第一種有個名詞稱為「參話頭」,話怎會有頭?照字面去想,不知話有沒有鼻子、眼睛?還有一個名字稱為「言語道斷」。.要講出話時,先整理整理,思考一下,自己的意思是這樣嗎?



第二種有個名字稱為「心行處滅」。心念還沒起,無從判斷,除非已經掌握到各種心念產生的來源。不過我們可以檢討:有這種念頭,是我該有的水準嗎。



還有一個稍微簡單些,是情緒的頭。名字叫「中」,中庸這部經提到:喜怒哀樂之未發。



有沒有方法,達到這三種境界?有沒有方法,覺知這三種狀態?有沒有方法,調整這三種狀態?總稱為:改變起心動念,換個大家熟悉的說法 :修行學道〔由修改心念、觀念,因而修改行為合乎真理〕。簡稱:修行。



有沒有基本概念?



我道院弟子求修(類似入門、皈依、受洗)時,有一張願文(原文為直式)

──────────────────────

具願文弟子 今蒙

至聖先天老祖判准進修謹具願言願修功行願

造上乘願得真諦願度眾生如背願言

上天是鑒

太歲 年 月 日具願文弟子

──────────────────────

簽名時須加一「誠」字。願文在儀式中火化,自此登錄天上的道籍(登記在天上學道的註冊簿)。我們常以「書誠求修」強調以「誠」求修,誠心誠意來修不是隨隨便便有如兒戲。文中沒有要聽誰的話,沒有要相信誰,沒有發誓詛咒。

願文這兩個字的意思是求修的人表達出文中的四個願。我想一般人都和我一樣,糊裡糊塗的念完。如果沒有再承辦新修的求修事宜,根本不知道文中昰什麼?這是第一堂課,「四願」、「誠」這兩個基本概念。

道院不是宗教,是學校。一開始就教我們最重要的字「誠」。末學二十六歲求修,二十八歲才有靈感要把「誠」弄清楚,做做看。那時候老修們都很鼓勵我,說我虔誠。聽多了反而會想「我是虔誠還是迷信?」。弄清楚就不「迷」啊!

我願意學,講到我接受,不要強詞奪理,不要硬ㄠ,不要翻臉。至今仍不願被強迫接受還不瞭解的道理。因我知道的「誠」,意思是:不自欺,也不欺人。「誠」也是「真」,可以委婉,不可以違反啊!這時「誠」已經從基本概念,提升為基本動作。

願文中「願修功行」的功行與道德兩字意思相同 ,都是「遵循自己知道的原則來做事」。無論是自己會減少收入,還是有所損失。展現出自己認為自己應該有的表現。隨著自己的進步,也展現出自己應該有的表現。由四個字的基本概念,變成行為,即是基本動作。

經訓中常出現,日坐日誦。如果連想到 慧聖、 孚聖都日坐日誦。是基本概念。自己也想要日坐日誦。是基本概念。付諸行為是基本動作。斷斷續續,沒甚進展,是基本動作不好。進步連連,收穫滿滿是基本動作良好,放下越多基本動作越好,得分越多。

看到神佛菩薩,小心,往往是幻,可能是識神變幻出來的。依賴成性,失去判斷力,是禍不是福。我們放下越多,用功時,直登上帝之堂,直接意化心觀,何需形象!何須語言!

道院修人每天填默過表,朔望日農曆初一十五日常儀禮中有一環節為行求赦禮。知道有這件事,行禮如儀,是基本概念。填默過表,想到的是別人的錯,是基本動作不好。發現自己的缺點努力改進、懺悔求赦,是基本動作良好。經云:『不在事理,沉通自明。』。不同程度有不同的對錯標準。要能隨緣變化。

最好的默過是檢討自己的『矜、躁、偏、急』才是 老祖的法。發現自己的矜躁偏急是基本動作良好。已經修到沒有矜躁偏急,是胡說八道。自己千萬不要相信自己。

至聖先天老祖教導弟子們:無欲、無求、無私、無我—北極行修真經中稱為初修。知道這八個字是基本概念。深入了解其中含意,是基本動作良好。發現自己言行不合這八個字,是基本動作良好。認為自己已經達到這八個字,千萬不要相信自己。對於「修行」的基本概念,與基本動作。 恭錄太乙北極行修真經卷四故不知我者乃能言修。知我為幻者乃能言行。』。與大家分享,請讀者自行參研。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pachiese&aid=25471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