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5/06/28 14:24:26瀏覽1079|回應0|推薦7 | |
20150628 漫談『空』 拜讀水師對於『空』的心得論述, 讚嘆不已。如此廣泛的範圍,當知水師對於空的運用自如,靈活自在。把原文貼下便於讀者閱讀: 雯麗:水師昨日上課解析, "把口行修好 ,聖經:,管好舌頭是完整的人。" 清淨解脫是空。 空:1無相的東西。 2凡夫貪瞋癡黏住了。 性空:不取不捨不染,解脫狀況是空。 自性無所住,不被染是空,不去染境是空 。參考。 「 談空 」非「空談」 作者:水師 讀山居隱士的 空空大千 ,讀後心中放大光明。那篇真是生命學習的關鍵文章。今早將心得先寫一部分,盼望有後繼者接棒再寫。 只說不做,空談誤國。不「談空」誤己。真「談空」後一切全有。 空 不是虛無, 空是實有, 而且是無限的全有,這是空。 空 無有邊畔,心中永遠還有一個角落容納別人,這是空。 空 不以為自己已經全知道了;願意持續的探索,這是空。 空 永抱希望,不以為是窮途末路;隨時願意再試一次 try again ,這 是空。 空 事無定局,諸多變化;端看自己如何察覺、如何引導自己,這是 空。 空 實無生滅,永恆都在;只不過換個身心臉孔再重新來過,這是空。 空 是愛你的仇敵,為逼迫你的人禱告。這是空。 空 愛以待人,總覺得付出的不夠,還可以再給,這是空。 空 看著別人,總會找到他的好處;正面找不到,就從反面找, 這是 空。 空 遭遇困頓,累了,歇一會,又能起來再走,這是空。 空 如大海不棄涓滴,似大地不別淨垢,全部包容,這是空。 空 如種子隨風飄揚,老樹雖枯,新幹已在遠處緣起,這是空。 空 令菩薩乘願再來,不捨輪迴;雖娑婆有苦,再難不辭,這是空。 水師 基本上是這個意思,任何事物都是緣起的。 凡夫都被境所染, 而覺者不被境所染,對每個因緣能清楚,又能不取不捨亦不染著。 這時候「自性」不被一物所牽掛,是為空。 原文經典佛是說,心喜、清靜、解脫是名為空。 非「空談」三個字有深意,不是學來談談而已,而是下過工夫實證的成果。要怎樣下工夫才能講得出這些結果?一字不漏的全背起來,是用功的方法之一,卻也是最不好的方法,最後自己都糊塗了,和同修們討論,全都會講,自己內心卻知道自己的不是實證。這情形就叫做空談。 google「空」得1. 不包含什么,没有内容:~洞(a.没有内容的;b.物体内部的窟窿)。 2. 没有结果的,白白地:~跑了一趟。~口无凭。 3. 离开地面的,在地上面的地方:~军。~气。~投。~运。照字面去想,想破頭也寫不出水師對空的心得。 空是緣起性空的簡稱。如果以前見過這名詞,而收穫滿滿,那很恭喜。如果以前見過這名詞,只增加一個名詞的知識,沒有特別的感覺。請您考慮參考下面的說法。 在這之前,先請「歸零」,先請放下以前所學過的任何知識觀念。不要急於下結論。試著體會末學的:重重疊疊的聚聚散散中。 凡一切都在聚散的過程中。在聚散的過程,以人的角度來說明,所以有「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此生故彼生,此滅故彼滅」。生滅不一定是生死,如果翻譯成「此存在所以彼存在,此不存在所以彼不存在,此成形所以彼成形,此散解所以彼散解」。範圍就擴大了。不過很容易被說成「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在此兩件事是不是互為因果,能肯定嗎?如何確定? 末學的方法稱為「觀聚散」,觀察到聚散的變化。聚的形成,散的分解,有些聚,同時有些散,聚中有散,散中有聚,聚了一些又散,散了一些又散... 等等的不同。我們會看到某個時空成為因果的,換了時空卻不相干。可能我們會不想用因果這麼確定的名詞來說他。試試換成「影響」來說明。 有形物﹝器世間﹞的一切都在變化中,變化當然是聚散。聚散變化中的東西,有還是沒有?沒有〔不存在〕,那變化的昰什麼?那為什麼說是空?所有聚散變化中的東西,當然不是永恆不變,有成、住、壞、空的不同,簡稱為空,換成行話 稱 不實有。我們的肉身也是變化中,有生、老、病、死的不同,換成行話 稱「無常」。 成、住、壞、空也好,生、老、病、死也好,都是無常。自然就出現三法印的第一個:「無常」。法印的意思是怎樣的真理,都必須合乎法印的檢驗,第一個是「無常」這規則。如果有論及「永恆」的,必有商榷的必要。 由觀物質的聚散,得出「無常」的結論。謹慎的人會去找,有沒有永恆不變的。會千方百計,千錘百鍊的去挑戰:「無常」是不是真理?真理是不變的?不變的真理,是不是「常」?那到底是「無常」還是「常」?找出是「無常」的有哪些? 「法」就在那裡,看的到的人拿去用。觀得到聚散,觀到緣起性空,得出「無常」的結果。這就是用。 物質是聚散中,不能永遠持有。就把它做適當的處置,前陣子學到一句話:「大惠施君子,小惠及常人」。提供大家參考。肉身也是物質,食衣住行育樂,柴米油鹽醬醋茶,吃喝拉撒睡,都要用到錢,可以降低水平,千萬不要衝動,捐出去要不回來。 肉身也要適當的處理,要用時間精神去照顧,不能說早晚一定會死,就任由他去。有重於泰山的事,可以犧牲。只是平常雞毛蒜皮的事,千萬別糊塗。 適當的處理也是法,一樣:看的到的人拿去用。學來的不好用,用不好。這時觀得到聚散變化,就會知道怎樣調整,或知道還不是調整的時候。 空是性空的簡稱。有著不永恆存在的特質,我們千萬不要想讓什麼永遠不變,不要想天長地久,海枯石爛。想著未來,比不上好好面對每一個當下。愛、取、有、喜、怒、哀、樂....精神領域的部分也是聚散變化中,「觀」得到才算數,觀一個是一個, 想像的、學習的不算。不會深刻,沒能力往深入探討。 「我」除了肉體以外還有情緒觀念,還有沒有別的?是不是也「無常」?「無常」的「我」,怎麼說?自然叫它「無我」囉! 是不是第二個「法印」出現了?是不是:「法」就在那裡,看的到的人拿去用。 當我們看到變化中的狀態,了解更深入,我們就會去調整我們原先的觀念。這一調整,原來的希望改變了,原來的煩惱也改變了。煩惱不見的當下,是當下的解脫。或許煩惱又來了,或許是換成別的煩惱,那就繼續「觀」聚散的變化,繼續觀緣起性空,繼續調整,繼續解脫。 解脫的當下稱為涅槃寂靜。是不是第三個「法印」出現了?是不是:「法」就在那裡,看的到的人拿去用。 第三個法印告訴我們,解脫才是我們學法的首要目的。越學越煩惱一定自己在學法修行上出了什麼問題。應另找高明。應另找出路。 由「緣起性空」可以「生出」三法印。由「緣起性空」可以「看到」三法印。用在解脫。還有沒有別的? |
|
( 心情隨筆|心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