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從《吐司,敬!美味人生》,聊親子關係到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
2012/06/26 16:55:44瀏覽1160|回應0|推薦24
[歡迎按讚分享]

兒時缺乏哪一塊的滿足與需求,

日後終會在生命中,

用不同的方式去展現和取得,

以填補人生中的需求或缺憾。

《吐司,敬!美味人生》看了這部影片,2011台北電影節開幕片,
也進柏林影展參展,故事改編自英國廚師兼作家史奈傑的回憶錄。

主角史奈傑的母親不擅烹飪,又有個極為嚴厲、脾氣暴燥的父親,缺乏美食與對父愛的渴望,在母親過世、父親結識一位擁有高超廚藝的清潔女工後,更轉向投入對烹飪的研究,用以和後媽PK爭奪父愛,也思念母親,並滿足渴望,乞求得到父愛的補償。

史奈傑日後是否成為同性戀,我沒再追究,但一直思考,為什麼童年經驗會引導他日後的發展,無論是烹飪或戀愛傾向。

最後我用Maslow(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來解釋,兒時缺乏哪一塊的滿足與需求,日後終會在生命中,用不同的方式去展現和取得,以填補人生中的需求或缺憾。

許多學科都會用到Maslow的這個理論,行銷管理學、消費者行為裡講到,人類透過交換、購買的行為,來滿足生理、心理、認同、自尊等需求;中小企業管理裡,講到自行創業也是一種自我實現......,Maslow的需求層次理論被廣泛解釋與應用,自有其道理。

有些親子專家也用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來解釋孩子的成長。

如果家裡的哥哥常不時會欺負一下弟弟,擰一下、拐一腳,惹得弟弟大哭告狀,最後父母用責罵來結束這場紛爭,暫時止住了爭吵,但真正的原因是什麼?其實家長可以進一步和哥哥聊聊他心理的想法。

在弟弟未出生前,哥哥是家裡的寶貝、大王,是大家注目的焦點所在,等到弟弟出生,這光芒被掩蓋住了、被分散了,自己不再吸引眾人的目光,弟弟的可愛得到媽媽的呵護和擁抱。

無法表達內心失落的哥哥,有些會產生「退化行為」,要和弟弟一樣躺著喝牛奶、和弟弟一樣要爸爸媽媽抱、要和弟弟一樣要進嬰兒澡盆洗澡。照顧一個寶寶已經夠累的爸爸媽媽,看到又來一個小Baby,心裡發出的怒氣,又讓哥哥更加沮喪。

其實,哥哥只是希望滿足被關愛、尊重的需求呀!父母沒有滿足孩子這個層次的需求,他自然會用不同的方法表達出來。

或許還有更多的例子,不妨也可以從Maslow的需求層次理論來思考。

傾聽孩子的心聲,瞭解他們的需求,滿足他們的生理、安全感、社交、尊重和自我的需要。不僅在孩童階段如此,進入青少年期時,對社交、尊重和自我的需求會更加強烈,則是家有青少年的家長更該留意的。

看完《吐司,敬!美味人生》,想想自己是哪一種爸爸或媽媽?
是不是曾在言語上刺傷孩子,或如劇中的母親一樣,無法提供孩子一頓溫馨的家常菜…。

我始終相信,家常菜能帶給人安定的力量。尤其是在開始進廚房烹飪後,更漸漸體會這一點,先生不在台灣,我做菜其實自由些,但偶爾外食幾餐後,心裡會出現罪惡感,於是會乖乖地進廚房,為孩子料理幾個愛吃的菜。

做的不是最美味,但我相信孩子日後會想起那些「媽媽的味道」,想起家裡的溫暖。或許,這也是滿足人性中最基本生理對食物的需求,更何況,這食物理還蘊含了家人的愛與關懷,更提升了需求的層次。

家庭是滿足個人需求層次的最初場所,父母則是提供這些滿足最關鍵的人。給孩子充份的安全感、關愛、尊重和自我,能協助孩子成為更完整的個體,能在他們成長的路上,給予他們更多的勇氣與支持。

不過,從另一個角度思考,如果史奈傑沒有遇到這些挫折,就不會激發他追求心靈滿足的渴望,或許英國會少一位家喻戶曉的廚師和作家?

當然有此可能,但,當現代父母擁有更多資訊、瞭解更多方法、知道更多在孩子成長中會造成的錯誤和陰影時,我們不必重蹈覆轍,而能夠自省,從中找到最適合孩子、最符合自身理念的作法,不是更好嗎?

延伸閱讀:馬斯洛(Maslow)的需求層次理論 (維基百科)

    《吐司,敬!美味人生》簡介

安淇.

( 心情隨筆家庭親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ngelchung&aid=6576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