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5/09 11:48:31瀏覽4793|回應15|推薦230 | |
薄撐~~~ 總在現實與虛幻之間游移的我,望著天遺憾的心,老豆過世也5~6年了。 前幾天在LINGNY那 ( 引用文章娘惹糕與咖椰土司 ) 撬開深藏已久的記憶,母親節即將到來想安慰84歲的老母親,做些她老人家愛吃的小點,記憶中完完全全是媽媽的味道。 在以前物資不豐又貧乏,零食小吃很少的年代裡,一般家庭廚房裡只要簡單食材,花點心思便能做出美味的餐點;巧思者更是變化萬千,鹹甜酸辣,滿足一家大小的味蕾與口腹慾望。與北方的蔥油餅很像當小吃,所以南方吃巧與北方吃飽的吃向迴異。 廣東人傳統上有米餅無麵餅,薄撐便是其中一種。混合糯米、粘米及水,調漿煎成圓薄餅,薄撐係粵語發音,鹹薄撐加鹽及胡椒粉調味,再放入蛋、蝦米、蔥或韭菜、蕹菜及碎肉等拌成米糊,是嶺南傳統美食。鹹薄撐所放的材料並無特定,隨個人喜好而增減。薄撐是油煎米餅,薄脆是高筋麵粉調成糊烤製成薄酥脆餅,兩者不同!不能混淆。 薄撐的由來聽老豆講過,找到的資料不多;廣東靠內陸一帶流傳一則故事,農曆正月十九,家家戶戶煎薄撐“補天穿”,相傳從前天上破了個大窟窿;雨水氾濫成災,天昏地暗,人員牲畜發瘟,後來人們想到以糯米漿煎成薄撐來拜神,以示修補天穿,結果上天憐憫而雨過天青,風調雨順;於是正月十九煎薄撐,便流傳下來成了傳統習俗。 . 薄撐是米類點心,會越吃越愛就停不了口,而這「撐」字是米字邊,應該是個「米牚」的字樣,舊式的“薄撐”粉漿是拿糯米粉調開水而成,質地細緻黏稠,倒入少許粉漿於鍋中需以文火慢慢焙,翻面~鍋鏟不斷壓平撐開,再翻面~再撐開,而這個壓的動作在粵語中便稱之為“撐”,把粉漿一圈圈的撐薄撐圓,邊煎邊撐,便取名為“薄撐”或“月亮薄撐”。少量油,煎焙得好是薄香脆,不含油,不膩口更不膩腸胃。
調好的粉漿.倒少許入鍋.... *
翻面再撐...... 少油慢慢炕熟 *
撐開後.明顯可以看到外圍一圈~ * 甜的粉漿加蛋摻水加糖攪勻成漿,粉皮染成很南洋的斑蘭綠,內餡使用椰糖將椰絲給炒香,甜的粉皮捲上椰糖絲(碎),橫切件一圈圈螺旋狀,非常懷疑以前的娘惹是從廣東海南島的家常“薄撐”變化出來的。英文Pan Cake其實就是 “薄撐” 的廣東音譯,多年前看過一本旅遊秘笈,說明早期星馬華人的分類法則 “方言群認同”,提到有關百年前喬治市的廣東族群分佈,很肯定的知道廣東人曾佔有超過20%以上的人口,檳城街市裡的Ketayap為“薄撐”是也。 難怪以前幫忙帶歸國僑團的時候,會回來參加國慶的老僑,十之八九都是講廣東話的,幾個熟識的從星馬來的僑生,也是以廣東族群的人居多。 薄撐已漸漸走入記憶的洪流裡,卻是我與老豆聯繫最深的美味,甜薄撐是唯一還能勾起已癡呆的老媽驚叫的傳統小吃!更是那對老家念念不忘的老母常常引誘我回家的超強武器。 唉呦!我投降啦 ~ ~ ~ * * 鹹薄撐 材料: 糯米粉 2/3 C 在來米粉 1/3 C 冷水 1/2 C 熱開水 1/2 C 楜椒粉 少許 蛋 1個 蝦米 適量 糖 1 T 鹽 少許 韭菜 or 空心菜 1小把 (切小粒備用) 碎肉 少許 做法: 1. 先調粉漿,粉類混合+鹽+糖+胡椒粉+冷水 攪拌均勻. 2. 再拿熱開水以劃圈的方式,沖燙粉漿,再攪拌均勻,稍涼後. 3. 再打一顆蛋撈勻,再放入其他的食材撈勻後,靜置20分鐘 少油小文火,烘煎成略有金黃色即可起鍋 2009 5 9 兩忘煙水裡 |
|
( 休閒生活|美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