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這年寒假,讀了幾本書
2014/02/14 23:20:14瀏覽753|回應0|推薦2

第一本,《我所緘默的事》

 

這是另一本生日書,也是另一本湊巧又與母親有關的書。

比起上一本《最後的讀書會》

這本書,我讀得很慢。

 

除了那個複雜的時代背景之外

更複雜的人心與親情關係

讓人不斷想起『緘默』的含意

 

能公開的,不一定是真的

那些沉默不語的,常常是最接近真實的

真與假

說與不說

這之間有太多轉折

很難擇一而為

 

最末段,作者寫到與母親之間糾結又相互依賴的一生

愛與恨拉扯並存

有幾次

我心裡幾處以為被撫平的角落

又起了皺褶

 

書中有一句引用自作者與其父親一生奉為聖經讀的《列王記》中的一段

 

詛咒與祝福將被當做同一件事。

隱藏的事比公開的事更糟, p.301

 

還有一句

我想了許久

 

擁有是失去的先決條件 p.351

 

作者與母親之間,有許多衝突,有許多非恨即愛的角力現場,她恨了母親一輩子,也愛了她一輩子,到後來,她被後輩子孫形容成一個長得最像母親的人。

 

有些事,得自己去體會才能懂,一點一點,一絲一絲,不能急也不能慌,特別是思念這件事。

 

我想起又罷工許久的紀錄母親的文字,我想起自己與母親幾十年的愛與被愛,我想起童年時光的滴滴點點,我想起母親如何成為一個母親,如何又不得不是,一個母親。

 

我佩服作者的勇氣,我更羨慕她可以這樣正視這段過去,至親家人的緘默的過去,包括她自己的。

 

PS. 我還沒讀過作者另一本暢銷的書《在德黑蘭讀羅莉塔》,也許,該把它也找來讀一讀。

 

關於本書:

我所緘默的事

Things I’ve Been Silent About

作者: 阿颯兒.納菲西

原文作者:Azar Nafisi

譯者:朱孟勳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11/02/21

第二本,《午間女人》

 

旅行的時候帶書上路

當成一項行李

安心

 

年前去日本

我帶了兩本書

兒子們也各帶了他們想看的書

 

回台時

我的書看到尾聲

無法繼續

太苦

太艱難

那故事

教人想停下來

讓心休息

 

我在回程的飛機上

戴上眼鏡

眨著乾澀的眼睛盯著最後一篇文字看

身體有某些變化

翻攪

滾盪

是一個女人面對環境不得不的選擇

那是自己的選擇

造成的反射

在我身上

默默潛伏

 

回台之後

開始胃疼

自小最自豪母親為我打造一個硬朗的胃

同學們常胃疼

三餐定時定量

母親為我們四姊妹的身體定型

定成可以在生活中往前奔往前跑

往前追尋不彎腰

的體魄

 

可是我胃疼

 

書放下

胃仍持續悶疼

採辦年貨與趕辦積壓數日的細瑣

讓我精神

忙碌是一種藥

讓人暫時忘記許多細節

包括

面對內心底若隱若現的聲音

 

我錯過這本書的讀書會

相信讀書會時老師的講解與分析肯定精彩萬分

我在後來的時間允許時自己攬書閱讀

女人的故事

女兒的故事

母親的故事

那麼糾結

那麼繁複

那麼必須割捨與必須療癒的人生不能

 

真好看哪

 

愛與恨

棄與守

有那麼多那麼多經緯交錯

如果不說

你如何能知恨的背後

是那麼大的愛

你又如何能知

用愛包裹的糖衣

嘗起來

那麼苦

滿溢恨的口涎

 

大推這本書

女人啊~~

妳的心怎能這麼硬

又這麼軟?

妳怎能這麼冷

又這麼熱?

 

關於本書:

午間女人

Die Mittagsfrau

作者: 茱莉亞.法藍克

原文作者:Julia Franck

譯者:闕旭玲

出版社:商周出版

出版日期:2009/01/02

 

第三本,《黑暗咖啡廳的故事》

 

假期讀這本書

文字直捷樸實

反而更能由心體會

 

劃了幾行字

想了幾件事﹏

 

一切表面上看來碰巧或偶然的事,底下都是有跡可尋的。p.16

 

人在這世上,孤獨是很自然的事。p.20

 

世上的大部分事,都被假相所蔽,所以我們更須仰賴智慧。p.32

 

屈從這個對她不是很公平的命運,表示她性格上是卑弱的。p.60

 

因為預見了幸福,會想要確定擁有,預見不幸,總想要設法去避免,尤其是有關自己的事。p.85

 

太緊密因為焦距過近,反而看不清。p.97

 

人要自由就得丟掉他身上的一切所有,……人要得到生命真正的自由,必須遺忘過往與未來,不論是自己的或是群體的,生命的意義僅只於當下。p.129

 

看得到的不是真實,還有些是遺漏掉的,我知道遺漏的比看到的更為重要,p.151

 

片面的知識與全面的感情,往往是『人的枷鎖』p.179

 

只要有懸念,人就無法獲得真正的自由 p.195

 

在人身上看到最偉大的表情是憂傷p.253

 

成功失敗在是否留下典範,而不在是否建立了一個國家。p.257

 

騙子就是因為有一群鄉愿,騙局才可以得逞的p.265

 

註:這是最近一本讀得最快的書了,文字行走如同一場愉快的談話,讓人想讀願聽,不累不疲,眼睛甚喜。

 

關於本書:

黑暗咖啡廳的故事

作者: 周志文, 顏睦軒/攝影, 周悅如/攝影

出版社:印刻

出版日期:2013/09/13

 

第四本,《享受吧!一個人的旅行》

 

能掌握文字的人,下筆如同作畫,甚至比畫更能傳遞意在言外的況味。

 

這是寒假的第四本書吧?

《享受吧!一個人的旅行》閱讀之前摻入電影畫面的成見,閱讀的動力減弱許多,一旦攤開後,許多先入為主的比較與驚喜,一再一再地,讓我從心裡笑,從眼角,流露瀅瀅閃爍的目光。

書比電影更生動,傳遞的精神更深沉更直截,那是文字的魅力,讓你在閱讀痛苦的時刻,能嗅出疼痛與悲傷的背後,襯著若隱若現的亮光,讓你迷濛,也讓你忘記正在面臨的一切,超拔出讓自己精神與盼望的力量。

我最愛作者文字裡的自問自答,幾段對不同語言的嘲諷式解讀,在痛苦中對自己喊話、對峙的提問與做答,顯我與隱我在文字中較勁,火熱又勁爆,下筆處處使力,讓人讀了暢快,也備感文字的魔法,我對作者的文字能力,五體投地。

 

讓我舉幾處讓大家體會:

那天晚上我走回家時,感覺空氣穿透我,好似我是一條在晾衣繩上迎風飄揚的乾淨麻布,好似紐約本身成了紙絹做成的城市──使我輕盈地跑過每一戶人家的屋頂。 p.32

 

關於念力,這本書有許多許多令人驚奇的發生。

這部分我很能體會,《牧羊少年奇幻之旅》這本書曾寫過類似這樣的文字,當你一心盼望一件事的時候,天地萬物都會為你而努力。我相信念力,我相信動心起念之後的力量,我也相信只要真心期盼與努力,所想之事、所盼之人,終會以你最期待的方式,與你相逢。

這本書其實傳遞了許多信仰的細節,我在筆者的經歷裡體會信與仰的力量,那同時也曾在我的生命裡經過,但我沒有她那般的勇敢,勇於承認錯與失,勇於任悲傷與痛苦在身體、心裡竄流。

 

再來看一段,

悲痛有時宛如一個特定地點,時間地圖上的一個座標。當你站在悲傷之林,你無法想像自己走出林子,去到某個更好的地方。但若有人告訴你,他們自己曾站在相同的地方,而今已走向新的生活,這有時會帶來希望。 p.88

 

關於想像力,我真想用仰慕的眼光一字一句讚美妳,伊莉莎白‧吉兒伯特〈本書作者〉。

有興趣的朋友請自行翻書,p.85 作者閉目,以想像力翻譯球場看臺上為足球比賽賽況咆嘯的義大利老男人的尖聲詛咒。譯者的功力也不遑多讓,這一段譯文,讓我的閱讀過程閃過好幾朵罕見的,如同花枝亂顫的笑容。

 

再來,p.160 作者和自己的頭腦對話,那麼逼真、那麼詼諧,即便她正在描述一段多麼難以承受的清晨四點鐘開始的禪坐時間。

 

我的閱讀習慣,文字與內容必須與自己的生活掛勾,也許正因為如此,我很難享受奇幻的文字,我很難在擺明了是虛幻的文字當中牽動肺腑或者拉開臉部的表情。

如此這般的書寫習慣與閱讀心得,很危險,你很容易透漏你所處的世界,你的藍天你的黑夜。

 

甚麼人讓你難受,甚麼事讓你難過,那就是磨練你的時候。

我在閱讀的時刻讀到這個,生活中偶爾讓自己難受難過的時候,這句話點醒了我,讓我開始在難處淺笑,在過程中持續使力,不放棄。

 

有一句話,讓我想起自己在生活中慣性的趕。

流水看不見倒影,止水才行。 p.206

我開始想像靜坐的美好,那種與自己的身體脫離,與自己的精神合一的經歷。

 

關於信仰這件事,有一段我想起立鼓掌、並且敬禮。

 

「妳如果遇見信不同宗教的人想與神爭論,我有好的想法。我的想法是,聽這人說有關神的一切。別跟他爭論神的事。最好說:『我同意你。』然後妳回家,隨心所欲的祈禱。這是我的想法,讓人們平心靜氣對待宗教。」p.289-290

這本書,讀到許多透過相信得到的力量,信與不信,得透過自己的親身經驗,才能讓人真心同意,但關於信仰這件事,我所看待的,就是平靜面對每一個人心中的神,有依有盼,就是神力所在。

 

從愛上義大利語開始走進義大利;從禪修與自我對決而起意走進印度;從讓『顯我』與『隱我』相抗衡進而相扶持,走進印尼。

 

這不是一本旅遊書,這是一本直視自己內心的書,勇於承認、勇於解決,即便遍體麟傷,也無悔。

 

最後,我想在一句話裡結束這次的閱讀筆記,當成對大家的,情人節的祝福。

「我們是否該談場戀愛,小莉?妳說呢?」p.342

 

「如果,我把妳當成我的女朋友,妳覺得如何?』

那是個巨大歡樂的場景,不論是在幾年前的印尼‧‧‧‧‧‧

還是在將近三十年前的淡水河畔。

 

關於本書:

享受吧!一個人的旅行(作者簽名紀念版)

Eat,Pray,LoveOne Woman’s Search for Everything Across Italy,India and Indonesia

作者: 伊莉莎白.吉兒伯特

原文作者:Elizabeth Gilbert

譯者:何佩樺

出版社:馬可孛羅

出版日期:2013/07/06

第五本,《天使走過人間》

 

這一本借來的書,遞給我的時候朋友對我說:

這本書適合妳看,先借妳。

 

借來的書放在案上,總覺得每天盯著我瞧,瞧到某一天,突然忘了它是怎麼來的。

 

於是我開始翻,文字平順,不賣弄也不太琢磨,是不傷眼力的那種,也不至於會翻兩頁就想睡,於是我開始讀。

 

這是一本自傳書,以鼠、熊、野牛、鷹等四種動物,將作者的一生,分成四大部。

一個生下來不被看好能活的三胞胎之一,不但活了下來,還活得很用力,用一生所有的精力,完成她行醫救人的夢想,一步走一步重,腳印愈印愈深,直到再也走不動。

 

很容易讀,因為文字不重,它重在描述一個人如何面對生活裡的挑戰與抉擇,如何用自己的毅力與不妥協順從自己的心,走出想走的路。

因為心無比堅定,她做了許多當時讓人匪夷所思又不得不萬分佩服的事,在一個仍然封閉仍然保守與不平等的1940年代的社會,她與性別抗衡,也與她的家庭精神與家園價值觀念拉鋸。

那是一個男孩的心裝在一個女孩的骨子裡,在我所處的社會裡,有人會這樣形容一個野心勃勃又勇於接受挑戰的女生。

作者,就是這樣的一個人。

 

無巧不巧,這也是一本探討信仰與愛的書。

作者的慈悲心,做了許多將愛放在第一考量的事,到戰爭前線、到受傷寒肆虐的戰區營地、到語言不通的山間部落、到民不聊生的貧民社區,她用自己所有的愛與智慧,為素昧平生的異國同胞,傳遞源源不絕的愛與力量。

 

出生在和平的國家瑞士,生長在美好、健全的家庭,一輩子從未嘗過貧窮、飢餓和種族歧視的滋味,她在她所服務的地區,遭受質疑。

書中有一句話這樣寫:

我們每個人內心中都有一個希特勒。p.84

這句話衝擊很大,希特勒不是一開始就是希特勒,每一件事的背後,都有一段冗長的故事,每一個故事的背後,都住著一顆被事件淬鍊過的心。

 

關於信仰,書中有一句話,我相信:

你也許得不到你追求的東西,但是,你需要的東西,上帝肯定會賜與你。p.130

 

書寫到作者送父親上路的那一段,剛失去母親半年的我,不得不與自己的經驗對照。p.146

那一段,對於臨終安排的堅持,搓了一下我的心。

 

作者的工作,有許多許多時間與臨終病人相處,因為這樣的經驗,她更深刻地體會『死亡』這件事在生命中的價值與意義。

聆聽垂死病人的心聲,你會更加了解人生。p.158

一個人怎麼死,得瞧他平常怎麼活。p.178

 

難免不了會遇到讓人無法忍住悲傷的場景,特別是面對早夭的美好生命。

上帝讓你接受最嚴格的考驗,就像老師把最難的題目留給班上最聰明用功的學生。p.180

這句話,在一定的程度上,撫慰了受安慰與出口安慰的人。

 

關於臨終的那個章節p.201,我很想請我的妹妹們都來讀。

 

母親在醫院睜著眼睛沉睡了24天,閱讀這本書的時刻,幫助我肯定我所相信的事,母親在那段時間是安詳的、平靜的,她在為即將上路做準備,她在休息。

沒有一個人是孤伶伶死掉的。不管他們死在那裡,不論他們死亡的原因是什麼,他們都能夠以閃電的速度,旅行到他們想去的任何地方。p.236

這半年來,所有的悲傷來自思念,而不是因為母親無法在人間多享福氣。這是我一直以來所相信的,人與人之間,緊抓著手不放的人,最受苦。

我對書中一大段描寫我所無法想像的類似靈與媒的文字無法貼上小貼貼,不質疑它的真實性,但也不沉迷於書中所寫的神奇與不可思議的奇幻與靈異事件。

但是,這卻是讓作者在人生遭遇重大挑戰與苦難的時刻,助她渡過的重要力量來源。

 

作者也會死,她也曾在死亡邊緣徘迴。

她寫:

死亡來臨時,我會從今世的痛苦煩惱過渡到安詳幸福的來生。p.351

 

最後,一句話來自當時已經數度中風的作者筆下:

人生最難學的一課是無私的愛。P.354

 

這一生,她把磨難當成功課,一樣一樣完成,一樣一樣地從失去中獲得,即便對以離婚的方式離開的她的丈夫,自始至終都沒有一句惡言,唯有愛。

一個四處宣揚愛的人,愛,是對她一生最貼切的形容詞。

 

這本書,帶領讀者認識死亡,那是一件美好的事,所往的世界並非孤獨無助,那是一個超脫所有苦難與束縛的所在,有愛有自在,比生時,更美、更好,如果你已做完『生』的功課。

 

關於本書:

天使走過人間 - 生與死的回憶錄 (2)

The Wheel of Life - A Memoir of Living and Dying

作者: 伊莉莎白.庫伯勒-羅斯

原文作者:Elisabeth Kubler-Ross, M.D.

譯者:李永平

出版社:天下文化

出版日期:2009/04/27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lienach2002&aid=11140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