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5/10/09 17:58:21瀏覽3449|回應0|推薦0 | |
自孩子的書架上發現這本依然嶄新的書。 生於海島,成長於驅車一個小時以內就能抵達海濱的土地,我們,究竟對海洋了解多少? 從一個片面的觀眾、帶著距離的美感連同畏懼感的讀者如我,海洋是另一個世界,可載可沉可包容可摧毀,它的面貌隨天候轉變順四季輪迴,除了知識性的理解之外,廖鴻基先生以一個視海為家的海港子民的身分,帶領我們一親海的芳澤,同時也揭開許多長期被誤解或受隱匿的海的面紗。 《鯨生鯨世》是一段紀錄花蓮海域鯨類生態計畫研究的副產品,在沒有具體書寫計劃因被迫履行出版合約的狀況下,突發奇想且快速完成卻意外造成廣大迴響的一本書。這樣的迴響持續了好多年,我的孩子所就讀的中學,就是被迴響蔽蔭的團體之一吧? 閱讀第一遍時,海之於我是距離、也是畏懼,它的深遠莫測、它的廣袤多變、它的錯綜複雜、它的變幻多樣……它是一幅畫、是一個遠方,更是一場夢境,從來都不會是能與身體長時間同生共處的真實。 但廖鴻基不同,他所成長的環境,海就是家,家就是海。 一個自小就熟捻的環境,險峻是存在的,但作者比一般人具備更多的能力,是對海的理解。 我在溽夏放下《鯨生鯨世》,那時還在旅途上。 暑末回到學校圖書館,我試著翻找更多關於這本書的前身與後來,於是讀到似散文如小說的《討海人》,沉迷書中面對海洋生態的人心與人情,許多無法言語的情緒在那樣的航程中被海解讀、因海釋放,我從人物的描述與反應之中,慢慢地喜歡作者眼下心底的那一片海洋。 《討海人》是作者的第一本著作,收錄包含幾篇在1993-1996年間參加文學獎比賽的得獎作品,文字簡單但語意真切,對於一個有文字癮的讀者而言,這本書是我讀作者的前幾本著作中,最為讚嘆的一本。 對於一個勤奮且專情的漁夫作家而言,不是在海上就是在格子上的日子,成就了一篇又一篇真情流露的海洋文字,寫進海心也敲進旁觀一切發展而跟著血脈湧動的讀者心底。 書中『海湧伯』的人生智慧都在面對汪洋大海、判斷海象中釋出,而第一人稱的『我』則是在海上見習生態與建構謀生能力的見證者,那一樁又一樁在切浪漁船周遭上演的海事,是霎那也是永恆,讓人措手不及卻件件刻骨銘心。 《漂流監獄》中寫: 身體是一只容器,如同漁船,每個人一輩子其實都在航行途中。 p.5 這是另一本書寫海人、海事、海情的書,人、事、物之外,從海上到陸地,從海裡到心裡,寫一群人、寫一種生活,話意是真的,語氣是直的,而人心,沒有黑白不分。 寫到黑白不分,我想起作者在三十五歲那一年排除眾議決定回頭討海的心情,那種決心,確定是將黑白切割得十分清楚的。 有一段文字重重敲著我的心: 請問廖鴻基先生,你在出海時,有沒有想過父母?p.222 那是一段海與親情拔河的日子,在一場新書發表會上,舉手提問的人,是作者的父親。 如果沒有超越一切的渴望與需要,一個曾在塵世中打滾討活求生的中年男子,如何能抗抵這樣的親情叩問? 從這樣的基礎出發,作者筆下的海洋,已經與大部分人心中的海洋,有所不同。 如果說海,是作者在塵世混濁的人情世故中受挫後的避風港,那麼,也會是他再次有勇氣回到陸地生活的力量泉源。 常常聽人說起海洋的寬廣和深邃,多年海上生活後,我才驚覺到自己心胸也漸漸張若一片海,也才了解到過去太多顧忌,太多潔癖,往往是自己給自己的太多壓力和限制。p.79 《來自深海》 《來自深海》是作者在當過全職海人之後重新回歸陸地、面對人世,再回首省視這一路的人海因緣、塵世種種的心情反芻。 在廖鴻基的眼中,海是母親,也是新娘;他是魚,也是海的新郎。 在海上,所有的鯨、豚與魚類,都是他的同伴,是親人。 用這樣的眼光探向海,心寬靈潔意志堅,在海的面前,能讓人懂得謙卑、學會柔軟、掙脫束縛。 一路順著出版順序閱讀,我又回到《鯨生鯨世》。 很奇妙,書中的鯨與豚彷彿也曾和我交手過,二讀的時候,隱隱然有一種熟悉與親近的感覺在我的心海上沉浮。 我讀這本書最大的享受是從一個深愛海洋的作者筆下,感受濃烈湧動的『愛』、對一件事全心全意投入的『真』,那是一段美好的,雖不能親歷,但讓人無限嚮往的人生體驗。 參考書籍資料(相關文字來自博客來網路書店) 鯨生鯨世 出版社:晨星 出版日期:1997/06/30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564484 討海人(新版) 出版社:晨星 出版日期:2013/04/12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582222 漂流監獄 出版社:晨星 出版日期:2012/03/14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537520 來自深海 出版社:晨星 出版日期:2012/04/13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