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貝多芬是如何與Anna歡樂的?
2007/04/02 00:41:56瀏覽2936|回應8|推薦133

引用文章當貝多芬寫下遺書時【維也納行腳】 

 




雖然彈得不好,鋼琴卻是自小最熟悉的樂器。 

在生命的低潮,25歲許罷,貝多芬的最後一首鋼琴奏鳴曲(Piano Sonata No. 32 in C minor, Op. 111 Listen早就取代熱情(Piano Sonata No. 5 in C minor, Op. 10 Listen)成為心中與巴哈郭德堡變奏曲一樣的頂級曲目。32號鋼琴奏鳴曲則是對命運最強力的抗議與行動。彷彿,自己也和作曲家一樣,逐漸驅向對於真正平和與素樸之情感依託,而不再幻想把人生樂章託予狂喜。 

郭德堡變奏曲是對於心靈最大的撫慰,而旋律雖非貝多芬之最長,但在許多早期奏鳴曲與幾首協奏曲,其實都有漂亮得不得了的旋律線。但為何他逐漸擺脫激烈變動的音符而偏好對旋律線之賦格或節奏上之新創,試圖脫離古典樂理的節制,電影其實作了特別的交待,不論所為為何,於我,這是比情節發展更重要的對貝多芬的詮釋層面。 

貝多芬並非過世於郊外,而是在現今已拆舊城牆外的Schwarzspanierhaus (上圖,貝多芬喪禮圖右方為其住屋),由此,可知電影『快樂頌』打一開始根本便沒想要非常遵循史實。更不用說,劇本發明了一位不存在的女抄譜員Anna Holtz,片頭馬車經過城郊貧民區與大片樹林奔往瀕死的大師,而片尾貝多芬剛過世時Anna走出房屋,竟然走入一片不可能存在的草地~~雖然這種安排就算意象化也屬平平無奇,雖然意在呼應劇中貝多芬告訴Anna要追求"草原間的寧靜"(Silence between the meadows....如果沒聽錯的話)~~『快樂頌』是個屬於意念的故事,而非全然傳記。

大體而言,本片被美國影評罵到幾乎一文不值。其中我比較無法接受的是一些沒有必要的制式或反覆的笑點--如貝多芬洗浴必讓樓下鄰居餐桌滴水至少出現兩次,如貝多芬蓄意對Anna露臀戲謔,以及時而平庸的對白。

但是你可能也會問,虛構Anna Holtz是否真是僅為好萊塢票房?雖然飾演Anna的德國女演員(Diane Krugertroy中海倫)演技依然平平,在九號交響曲首演的拍子打得超爛一看就知從沒正眼看過指揮先生,外景略有參差不齊,尤以片尾草原的景粗糙得可惜。但幾個女導刻意安排的元素還是相當深刻,室內的燈光攝影則相當細膩,而我的偶像Ed Harris在貝多芬的詮釋上可說精彩之至。美國對於來自波蘭受訓布拉格的女導演顯然極不友善,連編劇也罵,但其實本片的剪接攝影與基本劇本並不算差。

片頭馬車經過之處與背景四重奏的賦格,當然是對後來劇情中貝多芬試圖說服Anna與當代人創舉的孤獨的引言,那一段的攝影取景維也納邊緣貧苦移民與吉普賽人,以及對於大師無比重要的自然小徑與田野,直到Anna奔向瀕臨氣絕的貝呼著:「大師我懂你的賦格(那種突兀節奏要說的發自內在腸管自腦至屁眼的真情)了」,我越想越感動(註:根據記憶此段是大賦格曲的一開始)。

貝多芬集音樂"古典時代"大成卻又開啟"浪漫時代"先河,對於音樂的鑽研努力可見一般。但雖然需要被王公貴族供養或曾經非常依賴貴族供養,來自庶民的他,音樂是為了庶民而寫。當時作曲家最穩定的收入是曲目被演出時的抽佣,然而當音樂越不輕鬆流行,越忠於自我理念,越可能失去收入。這是羅西尼音樂品質不穩定的原因之一,也是貝多芬越來越窮困的原因之一。

當貝多芬對Anna說妳可能是上天的使者時,忽而脫除上衣、閉目躺下,而Anna猶豫之後為他拭淨身體,這是否是情愫?  當導演過份且大量地讓Anna在貝九首演場景不斷出現,甚至於唱到『快樂頌』Ode to the joy中最聖潔超脫的樂段Seid umschlungen, millionen(Be embraced, ye millions)時,臉部表情詭譎,極為相近之顏面交疊,是否有如性愛進行般的宣示?

這首歐盟的盟歌,音樂的世界遺產,到底在說著那一種「快樂」?

Seid umschlungen, Millionen!

Diesen Kuss der ganzen Welt!

Bruder, uber'm Sternenzelt

Muss ein lieber Vater wohnen.

Seid umschlungen,

Diesen Kuss der ganzen Welt!

Freude, schoner Gotterfunken

Tochter aus Elysium,

Freude, schoner Gotterfunken 

Be embraced, ye millions!

This kiss for the whole world!

Brothers, beyond the star-canopy

Must a loving Father dwell.

Be embraced,

This kiss for the whole world!

Joy, beautiful spark of the gods,

Daughter of Elysium,

Joy, beautiful spark of the gods 

顯然不是情愫,Anna從未與貝多芬有實質肉體接觸,擦拭肥碩衰亡中的肉體,更像是作為上蒼信差之責幫助貝多芬,使他得以對上蒼"死亡宣告"全然接受,正如片尾Anna要幫他記下那首為大病初癒感恩所寫的讚美詩hymn(弦樂四重奏第三樂章molto Adagio,Op. 132 string quartet),他自己在這樂章註明了"Holy Song of Thanksgiving by a Convalescent to the Divinity, in the Lydian Mode(四級調式)",電影中讓貝多芬先說了:「感謝老天讓我來得及完成這音樂。」這是他作取生涯最優美而氣定神閒的樂段之一,也像是對上帝的真心話語。 

至於貝多芬在『快樂頌』中想要表現的是何等層次的快樂呢?從席勒在哲學與德人的角色來看,他是人本且偏向唯心的,而眾多考據與友人信件,指出貝多芬想把『快樂頌』放作品當中蘊釀長達30年之久,放的曲子、版本也不斷修改,但無論他是表現作曲家內心的崇高、或是對於作曲生涯的天鵝之歌、或是藉此表達音樂藝術與人性昇華的密切,都是出自超俗的意圖,無關風月。席勒自己的意圖,更是無庸致疑,追求社會變革後屬於烏托邦的境地。 

因而你或可把Anna當作貝多芬晚年等待的謬思、上帝之聲、或是他孤獨內心對知音的期待。

一度被維也納分離派會館(下圖) 的Klimt根據華格納詮釋的貝九壁畫所困惑 ,感謝詹益昌醫師Charile給了我華格納所著"Art-work of the Future"英文資料,我才得知會館中,五位代表藝術的女性唱著Be embraced, ye millions!This kiss for the whole world!時,接續而來的男女擁抱(This kiss for the whole world)並非肉欲式lust的,就算Klimt想強調異性之擁,華格納可不如此認為。

.

音樂藝術的擁抱代表對於人類苦難之被解決的擁抱,最後的榮光。擅長以女性之愛為救贖終點的華格納,此文中仍認為貝多芬利用器樂表達人類的苦悶與狂暴,以基督教的和諧精義、無垠無盡的圓滿與不止歇的追尋動機,劈開了自由的羈絆(His power it was, that took the basic essence of the Christian's Harmony, that bottomless sea of unhedged fulness and unceasing motion, and clove in twain the fetters of its freedom.)。當然,這個自由是指心靈的自由,也是縈迴作曲家心頭數十年當代被階級拘役下的民權自由 

在已經對席勒再熟悉不過的德國人心中,這最後的擁抱象徵旋律與和諧

當初"貝九"首演的Karntnertortheater劇院與城牆相連(下圖),已然被拆,就在今日"維也納歌劇院"旁。然則這首交響曲帶來的震撼始終不曾消逝,甚且與日俱增!

.

影片破到"下雨即將下檔前趕著看,並寫下心得,為著對於樂聖不變的敬崇。

維也納分離會館

維也納分離會館地下室克林姆的圖根據華格納詮釋繪製"貝9", 此為右牆的"快樂頌"

Karntnertortheater劇院

電影:快樂頌 Copying Beethoven ; 導演:Agnieszka Holland;提名西班牙Goya獎、獲San Sebastia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最佳影片

http://www.copyingbeethoven-themovie.com/home.html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lbertineproust&aid=863354
 引用者清單(1)  
2014/10/04 17:07 【udn】 這有相關產品!大師 貝多芬 奏鳴曲 變奏曲比價

 回應文章

西蒙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感謝醫師
2007/04/03 23:57
讓我見識到分離派會館了^^
「人是風景的轉瞬即逝的夢。」_______《收集夢的剪貼簿》

麥芽糖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Thank you for explaining the music
2007/04/03 00:18






■♀醫楊曉萍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藝青年
2007/04/02 23:31

厚厚厚...小弟, 俺聽到32還會不聽前頭咩?

不過大二生就聽會彈, 當然表示你是文藝青年, 多感美少年, 當代才俊之一啦



宋銘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我要推薦
2007/04/02 23:22

醫姐姐聽貝多芬的悲愴奏鳴曲

是我大學二年級的實習音樂會上演奏作品

尤其第三樂章

我彷彿記得有幾個月的時間我出不來

宋銘


金紡車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這片子我還沒看過
2007/04/02 22:43

可能,學過西洋古典音樂史的我,是無法接受片中那些「異想天開」的情節吧!

不過對貝多芬晚年愛好賦格形式,確實有多種說法,我也無法推測,

但華格納對貝多芬的評判,雖然是極度浪漫主義的,但我非常認同:

因為他看出了貝多芬意圖突破傳統,展現人類自主精神的熱情,

和完全不受貴族與階級的束縛之精神。而「第九」,

恰好就是他心目中最完美的典範。


■♀醫楊曉萍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偉人的故事
2007/04/02 19:38
偉人的故事總是無味卻又悠遠流長

筆記阿本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繪寫併作
2007/04/02 13:33
嘿....... 寫得挺好,圖文並茂.

Frances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在過程裏
2007/04/02 03:07

貝多芬或許未能來的及擁抱"快樂",但最終,轉而讓全人類擁抱"幸福"

讓人感動!謝謝妳豐富的介紹與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