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23/05/15 10:05:15瀏覽1987|回應0|推薦18 | |
什麼樣的巴洛克曲目讓搖滾天王"史汀"都要翻唱? 即將演出後面見曉 ! 古樂團在法國宮廷音樂會系列,實以天王級的組合,呈現出庫依肯流派的詮釋,節奏與音量靈活變化,對比出法義差別,強調情緒的收放,既能輕盈柔美又顯現對位追逐的活潑!![]() 宮廷室內樂樂評:
今晚過後,聽覺將從優雅走向絢麗。
![]() 古樂團終於疫後全員到齊。歌劇樂團規模,自然比第一輪巡演宮廷室內樂大,更有巴洛克男神來賦予人聲華彩。
![]() 古樂團首度請到日本國寶古樂大師「寺神戶.亮 —魅力亮大師」在台亮相....他從歐洲紅回日本、進而風靡亞洲,帶著古樂先驅庫依肯弟子的光環,也指揮歌劇、樂團演出。 數位首席請見【四大歐洲教授樂手加持】福爾摩沙巴洛克告別演出《法國宮廷音樂會》。
★演出時間本周末★
英、法語演出,中文字幕
【巴洛克美聲】天”聲”麗質的聲樂男神
![]() 歌聲部分由精通巴洛克樂聲唱腔的摹雍,以其天生特有的寬廣音域與多變表達,上至男高音下至男低音都難不倒他,在巴洛克時代歌手只看能力不硬分音域。
★前文提及四大歐洲古樂高手教授,加持演出—
其中還是要特別介紹,大家不太熟悉而歐洲古樂界已很熟悉的寺神戶亮,古小提琴大師兼樂團指揮。
【亮大師的魅力】Ryo TERAKADO 細緻又熱情的日本國寶
![]() 自1987,寺神戶亮大師與許多著名巴洛克樂團如繁盛古樂團(Les Arts Florissants)、法國皇家禮拜堂合唱團(La Chapelle Royale)、古樂名團根特聲樂合唱團(Collegium Vocale Gen t)合作。目前他仍是古樂最重要先驅樂團小樂集古樂團La Petite Bande首席。
1994起,亮大師以指揮身份,演出蒙台威爾第、普瑟爾、拉摩、葛路克、海頓和莫扎特歌劇。1999創立合奏團與室內樂團巡迴演出。
1990-1992在巴黎音樂大學教授巴洛克小提琴。 目前,則自 1991 年起在荷蘭海牙皇家音樂學院和日本桐朋音樂學院任教。
誰知疫情搗亂,苦苦多等了3 年。但亮大師的南美性格,讓他繼續於疫情中活躍。
以下為曲目預習:
1.【巴洛克最前衛交響曲羅貝爾《元素》,台灣首演】點入為解說
說是台灣首演,其實團長與教授們歐洲演出很多次了..
預習版本見下,可見到韓岱教授夫妻長笛的精采表現,"長笛琶音"代表元素中之"水"產生了…我相信,承接庫依肯風格的大師們,會讓此曲有別於Savall的版本
![]() 2.【普瑟爾《精靈之后》通稱仙后】
全劇The Fairy Queen by Henry Purcell at the Castell de Peralada Festiva, Spain, July 2022
Act 2. Song. "Come All Ye Songsters of the Sky" 精靈王后準備入眠之場景"全飛過來吧天上的鳴鳥" Act 4 - Song And Chorus: "Now Winter comes Slowly"
春天重來(春-夏-秋-冬)之假面舞劇
這曲子有名到Sting都拿來remix
![]() 很特別的王寶祥教授推薦版 (超冷版from普瑟爾的"亞瑟王")
Act 5 - hymen scene 婚姻之神場景
Act 5全劇 前奏曲+ 28:40 My torch indeed (See I obey) 好吧我就順從大家
Rutgers University-Camden on April 27th, 2014. 學生趣味版
以下演講會提及的重點:
普瑟爾作曲時空背景 / 何為semi-opera /英國特有的假面舞劇 masque/英國音樂配合語言特色特有的”逆附點” 音韻 + 長音/ 劇情/為何歌唱的音樂都來自神仙精靈(非人類)
#私房講座第三單元:巴洛克式的奇幻,絢麗,異國情調與中國風格—羅貝爾的舞劇《宇宙四象》與普瑟爾的歌劇《精靈之后》-陳漢金老師主講
【內容綱要簡介】 奇幻、絢麗的劇情,如何激發作曲家們的想像力,使他們藉著聲樂與管弦樂,將巴洛克精神渲染的多彩多姿,淋漓盡致?十七、十八世紀之交,在怎麼樣的社會背景之下,盛行著所謂的「異國情調」與「中國風格」?它們如何為這些音樂劇作,増添了珍稀的色彩? 普瑟爾根據莎士比亞的劇作《仲夏夜之夢》,創作了他的歌劇《精靈之后》,羅貝爾在他的舞劇《宇宙四象》裡,嘗試表達出西方古代思想中,「土、水、風、火」四象的變化。普瑟爾的「英國特質」,與羅貝爾的「法式格調」,如何大異其趣?
3.【拉摩《異邦戀情》】參見夏爾克的音樂故事曲解與劇情
下面時間參見全劇 (Willian Christie)
16:00 戰爭女神貝隆娜:榮耀女神讓英雄們不朽
35:59 第一齣戲:寬宏大度的土耳其人歐斯曼:愛情勢必消逝…接續暴風雨音樂
1:33:39 第二齣戲:秘魯的印加人祭司烏亞斯卡(每段聲樂風格不同, 莊嚴與內心感覺 …接續地震音樂) : 烏亞斯卡:太陽神,人們已將祢的聖所摧毀 /太陽神崇拜的前奏曲/ 烏亞斯卡:燦爛的太陽神/ 輪旋曲形式的盧爾舞曲 /烏亞斯卡:白晝的星球,請讓祢的光芒高唱吧 ! / 嘉禾舞曲之一與之二/地震/烏亞斯卡:火焰又再燃起
2:28:38 第四齣戲:野蠻人:阿達里歐:對手們,情敵們/ 阿達里歐:去除可悲的驚慌/2:48:00和解之舞 - 輪旋曲(本劇最有名的一段音樂)/齊瑪:平靜的森林 (背景仍然是輪旋曲)
#私房講座第四單元:「美好野蠻人」概念的音樂體現 — 拉摩的舞蹈歌劇《異邦戀情》—陳漢金老師主講
【內容綱要簡介】 西方開啓航海時代,與遙遠的海外有所接觸之後,歐洲的知識份子、藝術家們,在十八世紀以後,對這些「東方」、「化外」的區域、民族,逐漸產生一種「美好的野蠻人」(bon sauvage) 的嚮往;拉摩(Jean-Philippe Rameau)的舞蹈歌劇《異邦戀情》(Les Indes galantes)充分體現了這種理想化的憧憬。 「福爾摩沙巴洛克古樂團」將以他們精緻、敏鋭的奏唱,首開風氣之先的,為國內帶來這部稀罕、奇妙的歌劇選曲。拉摩如何受到整個十八世紀前半,新的時代風潮的影響,而創作出與先前盧利時代「音樂悲劇」(tragédie en musique)不盡相同,卻更加活潑生動、色調鮮明的「舞蹈歌劇」(opéra-ballet)?
|
|
( 休閒生活|音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