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3/04/16 10:57:21瀏覽2013|回應0|推薦25 | |
形容”創世紀”卻與啟蒙時代息息相關的交響曲《宇宙四象》(原譯"元素"), 1737-8,堪稱巴洛克時期最”前衛創新”的交響曲目!
這個首演因為疫情一等就是3年。拋開疫情最早的渾沌未明,5月即將由寺神戶亮大師來台【亮大師終於來了】 領銜首席小提琴並指揮"福爾摩沙巴洛克古樂團",帶來疫後的和諧。 這個重要的曲目,向來是巴洛克樂團證明自己實力的標竿之一。 過去幾十年對巴洛克音樂的重新重視,雷貝爾(Jean-Féry Rebel, 1666-1747, 或稱羅貝爾)再度被提起,公認為是當時代真正具有創造力的人物,他既重視新穎性,又重視傳統。 Les Élémens《宇宙四象》是他的最後一部作品。 在此影片陳漢金教授先簡述元素的概念:
【但它前衛在哪裡呢﹖】 全曲為組曲形式,包括: 1. Le Cahos混沌初開; 2. Air pour les Violins: La Terre Et L’Eau [Earth and Water] 土與水; 3. Chaconne: Le Feu [Fire]夏康舞曲/火; 4. Ramage [Bird Songs]: L’air 鳥鳴/風; 5. Rossignols [Nightingales]夜鶯; 6. Loure – La Chasse路爾舞曲/狩獵; 7. Tambourins I & II 鈴鼓舞曲; 8. Sicilienne 西西里舞曲; 9. Rondeau: Air Pour L’Amour 迴旋曲/獻給”愛”; 10. Caprice 隨想曲
音堆(Tone cluster國家教育研究院定義): 一群密集的音程,這群音程同時發音,並造成一種極不諧和的聽覺效果。 序曲”混沌初開” (Le Chaos)的一開始以d小調齊奏的音堆出現,乍聽會以為是現代樂曲。雷貝爾在此的調性是d小調”和聲”音階(Harmonic minor scale, D–E–F–G–A –降B–升C)。 音堆又稱音叢、音簇、音調簇,曾被大量使用於現代音樂。 二十世紀作曲家考埃爾(Henry Cowell)提出Tone cluster這個詞彙與觀念,形容以手掌或手臂按壓於琴鍵之上,而創造出豐富的織度(texture)與聲響。 波蘭作曲家潘德瑞斯基(Krzysztof Penderecki)名作《廣島受難曲》(Threnody for the Victims of Hiroshima) 中也使用於一開始,見下影片譜記 ,活生生就是雷貝爾序曲”混沌初開”翻版~~ 許多人認為這屬於現代音樂概念,不知1737年就已經出現在法國作曲家雷貝爾腦袋中。
【從混亂到和諧】音樂與大自然、情感 古希臘的四種基本構成世界的元素,即土 、水 、風、火 (Classical element - Wikipedia ),可追溯到前蘇格拉底時代,並貫穿中世紀進入文藝復興時期,深深影響歐洲的思想和文化。其實這些看法與埃及或兩河流域相似。 這四個成份也用於古希臘醫學"體液論"Humorism - Wikipedia ,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認為體液間保持協調才能身體健康。蓋倫(Galen)以這些元素來描述與四種人體相關的體液:黃色膽汁(火)、黑色膽汁(土)、血液(空氣)和痰(水)。 其後哲學家更認為與人的情緒個性相關: 多血質者人樂觀(sanguine)。 痰多者冷靜冷漠(phlegmatic)。 黃膽汁過多者易怒(choleric),黑膽汁過多則憂鬱(melancholic)。 17世紀巴洛克音樂在歐洲其實每個地區發展不盡相同,義大利的Peri, Monteverdi, 稍晚18世紀的Vivaldi, 巴赫,都受笛卡爾情感論影響,把情感(affections)的轉變運用於音樂。這點在歌劇最被體現。畢竟人也是自然的一部分。 在巴洛克時期屬於啟蒙運動早期(1650-1750),但這些情感的悲喜愛怒等轉折,聽眾其實是帶著理性距離欣賞,和浪漫主義聽眾融入音樂是不同的。 其實巴洛克音樂上常模擬大自然的聲響(暴風雨、地震、鳥鳴等等),而許多不和協音廣泛存在於大自然裡。 影片中陳教授也指出,巴洛克時期對大自然音樂的描繪,屬於客觀的欣賞; 而浪漫時期如田園交響曲或標題音樂中,對大自然音樂的描繪,作曲家本自內心,聽眾也屬於主觀的欣賞。 雷貝爾承襲巴洛克這樣的精神,找出以音堆的不和協音(全音階)方式,回歸創世紀,描繪太初混沌,利用音樂呈現元素混亂而後協調統合的狀態,既聰慧又具時代傳統。 早期版本的《宇宙四象》,一說是1721年他就為太陽王舞蹈而寫,當時只注重布景與服裝, 1737 年 9 月 27 日公開演出時與舞者一起表演,都沒有“Le cahos”。 直到雷貝爾改從一個完全不同的角度反過來創作,1738在巴黎皇家音樂學院 (Académie Royale de Musique)(歌劇院)首演才成就鉅作! 這種對音色的關注,在當時很罕見,甚至早於拉摩 ! 他自知觀眾可能被冒犯的風險很大,更不要提長期處於路易十四的”秩序”下的法國貴族們。雷貝爾特別寫給王子(或聽眾)的曲目說明如下: 「該交響曲的介紹源於自然:”混沌”本身,即是(四象)元素們在自然法則支配前歸位的那一刻的混亂。 我選用約定俗成的觀念來描述這種混亂下各個特定元素(指始於希臘時代的觀念,世界架構乃由土、水、風、火形成)。 低音通過整堆音符相疊(tied notes註:即今日所指音堆tone cluster)表達大地的聲音,這些音符以搖動的方式演奏。長笛及其上升和下降的線條模仿水的流動和雜音。形容風是以長音隨即以短笛收尾。最後,小提琴以其生動活潑,代表著火的敏捷。 在”混沌初開”段落,以上這些特質可能單獨或部分出現,分別或混合出現,猶如各元素嘗試著相互分離。而”混沌初開”段落第七次出現時,前述狀態會逐漸減弱,因為秩序開始確立出來。 這個最初的想法使我更斗膽進一步,將“元素的混亂”與音樂上的”混亂”概念聯繫起來。我冒著交響曲一開始便將所有音符同時齊奏的風險,或說,所有音符都以相差八度音階演奏同時齊奏出一種聲音。」 以上作曲家自己所說明的序曲部份,整個過程也就是創世紀”混沌”時期的轉化,以不同樂器象徵不同元素(土~低音弦樂;水~長笛;空氣~短笛;火~小提琴),音樂則是從不協和音走向和諧的華彩,自混亂歸於秩序的過程。 序曲長6分多鐘,佔全曲1/4, 七個”混沌”的混亂段落,被視為創世紀的那七天,世界逐漸進入整理轉化的七個階段。 據說演出”混沌初開”當日觀眾並不覺得突兀,且逐漸被公認相當傑出。 完整曲目上最後還描繪 Lamour(愛),James M. Keller 認為有如進入第五元素(Quintessence 或 Ether)的經典概念,由神聖或精神品質超越了物理元素。 Rebel: Le cahos (Chaos), from Les Élémens (sfsymphony.org) 下面是序曲”混沌初開”最開始的原稿,充滿難以辨認充滿資訊。Eduthèque - Les Éléments de Jean-Féry Rebel (philharmoniedeparis.fr)
更下圖重製過的稿則明顯可見,所有樂器d小調每個音上齊奏時的不同音符(橘色框),為 6 個音符組成的音堆。待最上方的笛聲加入A音,變成7個音的音堆。
而我們可見音堆的速度越來越密集,有如打擊樂器般越來越快,直到後來,"聲響的混濁"更加上"速度的混濁",不由得感覺到,這是預示著史特拉汶斯基《春之祭》最後那不可思議的悸動節奏啊﹗ 譜上調性見左下紫色框,以【數字2~7 +D(Re)音符】表示,自下至上依序為【7#-2-3-4-5-6b-音符Re】;7#即升c, 6b即降b。
Savall指揮版本(全部) 【擺脫潮流,器樂抬頭】 Jean-Féry Rebel雷貝爾 (1666-1747) 家族長期是宮廷音樂家,父親讓·雷貝爾 (Jean Rebel) 於 1661 年成為法國皇家禮拜堂的男高音,同年路易十四剛好親政。雷貝爾自小受教於掌控路易十四宮廷音樂的大師盧利(Jean-Baptiste Lully, 1632-1687),學習小提琴與作曲,處於法國音樂的中心受其滋養孕育,因而也成為大師之流。 雷貝爾在路易十四(~ 1715 )和路易十五攝政時期創作。1705 年成為路易十四管弦樂隊 Les 24 Violons 的小提琴手,最終升任管弦樂隊&歌劇院指揮(和馬雷一樣 batteur de mesure) 。 1726 年,接替姐夫成為國王的室內作曲家。 為迎合路易十四的喜好,他最著名的作品是在芭蕾舞領域。 十八世紀的巴黎,器樂一直是歌曲或芭蕾舞的配角~~如果沒有歌曲或舞蹈,單獨器樂演出是不可能的! 而作曲家雷貝爾竟然讓《宇宙四象》最終成為器樂至上的曲目,即便沒有舞者,它依舊如標題音樂般地,帶領著聆賞者去想像那個他要描繪的世界。 那時巴黎盛行”芭蕾歌劇”(opera-ballet, 陳漢金教授稱芭蕾為"舞劇/舞蹈"),而雷貝爾早就發展一種以”音樂表現”為重心的”舞蹈交響曲(陳漢金教授: 當時屬於合奏曲)” "dance symphony", 降低歌舞的比例,也不與文學作品相關聯。 原本《宇宙四象》的創作也是這樣的形式,雷貝爾特別稱之”新式交響曲/合奏曲”,甚至不需要作詞者。 由於自知序曲太過於”前衛”,他還很慎重地以上述那段文字:“尊敬的卡里尼安王子(Prince of Carignan)殿下…..”解釋他”驚人”(嚇人)之處的創作理念。當時路易十五攝政期間不注重宮廷音樂(路易十五在雷貝爾退休後於1743年方掌權),音樂家需依賴其他財源,雷貝爾身為宮廷音樂家族,《元素》由卡里尼安王子所贊助。 1737年《宇宙四象》在法國皇家音樂學院(Royal Academy of Music)登台,作曲家自己註解著: 盧爾舞曲 I使土和水出現 / 夏康舞曲使火出現 / 鳥鳴使風出現 /鈴鼓舞曲 I 使水出現。 數個月後,《宇宙四象》的序曲”混沌初開”, 便破天荒拿來單獨演出~~除了擺脫太陽王路易十四帶來的芭蕾舞時代影響力、擺脫大眾對歌舞的喜愛,更因其創新與違背十八世紀音樂潮流,將器樂表現推向高峰,不同的舞蹈節奏,終於可以轉化與內化成”樂音之舞” ~~而序曲”混沌初開”的樂音也成為法國器樂的歷史標竿! 當時法國器樂得以開始走出配角身分的混沌,以本身品味為架構,接納了義大利的技法,洗練得更為精純豐美! 我們也得以在疫情穩定時,感受樂音最後的和諧 ! ►本次《宇宙四象》Les Élémens (Rebel) 演出選粹如下與美聲男神馬克摹雍 歌劇選粹同場: 混沌初開(Le Chaos) / 盧爾舞曲之一 - 「土象與水象」(Loure I - "La Terre et LEau")/夏康舞曲 - 火象(Chaconne - "Le Feu")/鳥鳴 - 風象(Ramage - "LAir")/西西里舞曲(Sicilienne)/鈴鼓舞曲(Tambourin) ►成為福爾摩沙巴洛克古樂團之友(加入Line) 音樂會購票可打85折喔 ! ►所有演出資訊見下: ★演出1: 法國宮廷音樂會—無疆界的室內樂 & 導聆講座
★演出2 :巴洛克的璀璨與奇幻─歌劇選粹 & 導聆講座 ( 陳漢金教授 , 王寶祥教授) 4/15, 4/22, 5/6 ►本周末4/22 下午2:30-4:30將有陳漢金教授直播介紹《宇宙四象》 |
|
( 休閒生活|音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