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敝人《追憶》【小樂段】之於凡德伊奏鳴曲/七重奏 "全文pdf" 公開
2025/02/14 18:12:46瀏覽478|回應0|推薦17

6年了? 是福至心靈嗎? 懷疑 原來這篇正經寫完的"非正式小論文" 已經完成修訂剛好6年了....2019年1月19日初稿再修改至2月15日以圖檔公開。

以圖檔原因很簡單,希望被閱讀能有回饋,但又怕當時越來越紅"普學”被熊生拿去抄來當報告。這是老師當久的本能,但也心知肚明,如此恐會因閱讀不易,使同好難以過目、回饋。其實我猜也沒有人真正友時間閱讀、最多是參考吧!

去年8月失去老友華格納圖書館(協會) 推手詹益昌醫師、9月再失去圖書館推手後的推手樂評家與華格納協會駐歐代表、於我如兄長的鄭德東先生。

6-7年前寫稿時那幾年,努力將心緒從雲霄飛車逐漸駛入靜巷,正如今日,十數年不再過情人節,改用公開pdf, 作為及時對樂友書友的真情告白。

前文【在鍛花茶與瑪德蓮小蛋糕之前】補充前論文"不自主記憶與主導動機之始",但尚未提及下一層次。亦即:

  • 原始的”名歌手動機" 代表不自主記憶Ivolumtary memory與主導動機 Leitmotif之發想
  • 其後Proust 在書寫《追憶》時已經把崇拜"不自主記憶”以瑪德蓮小蛋糕沾椴花茶等以味覺、視覺、甚至閱讀( 棄兒弗朗沙友如母愛代表)、聽覺(火車停靠時敲打的叮噹聲是旅行的興奮感)表達。
  • 音樂雖屬聽覺但具備複雜的結構與背景,作者時常拿某段音樂作為戲劇推進的方式、或是以樂喻景(如女囚之早晨) : 敝人整理過【普魯斯特追憶書中的音樂家們】(pdf請點此)
  • 以音樂喻心則以”凡德伊奏鳴曲之小樂段”為崇拜"主導動機"代表、並進化為愛情與音樂創作境界之討論”凡德伊七重奏”
  • 某些音樂或作曲家Proust 即便很喜愛卻於書中絲毫不提,如法蘭克四重奏等,咸信正是因為屬於小樂段原型之故

《追憶似水年華》【小樂段】之於凡德伊奏鳴曲、七重奏–來源與意義 請點連結入全文pdf. (連結無法保證永遠存在)尷尬(本文亦見於"普魯斯特的家"udn)

( 休閒生活藝文活動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lbertineproust&aid=181787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