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04/11 22:32:52瀏覽533|回應0|推薦0 | |
第二節 善無畏與金剛智的開拓 善無畏與金剛智 純正密教的初傳中國,是由善無畏及金剛智兩位三藏的移植,也即是說正確意味的中國密教之基礎,是由於他們兩人的開拓。現在探討他們兩位的傳略背景,從而窺見當初純正密教在中國的情景。
善無畏的出身及其家系 善無畏三藏(註一),梵名戍婆揭羅僧訶(C̣ubhakarasimha),略稱輸波迦羅(Çubhakara)。直譯為淨師子,義譯為善無畏。西元六三七年,唐太宗貞觀十一年,生於東印度的烏荼國(註二)。追溯他的遠祖家系,則出於釋尊的叔父甘露飯王(Amritodana)(註三),故為釋迦族的後裔。其先祖曾為摩揭陀之王,後以國難,分割而為烏荼國,即今之奧利薩王。其國王名為佛手(Buddhahasta),推行仁政,愛撫庶民,極得民心的歸仰。善無畏,便是佛手王的皇太子。
善無畏即王位及其出家 等到佛手王崩,依遺命,自諸王子中,特以提拔善無畏,繼承王位,據說當時的善無畏,年僅十三歲。即位後,守其父王遺志,施仁政,深獲軍民的愛戴,可是諸兄嫉其能,構兵作亂。善無畏鎮定督戰,身中流矢,傷頭頂。諸兄暴虐雖理無可逭,然仍慈忍大赦,遂避王位,讓與兄,自身則以出家之旨稟其母后並告群臣,毅然決然,委身佛道。(註四)
修學及遊歷 善無畏於退卸王位之後,南行至海濱,修法華三昧,接著以水路交通,遊歷諸國,密修禪觀。然後從陸路,入中印度摩揭陀國,謁見國王,因為王妃係善無畏之姊,所以國王及王族們,皆厚遇禮敬。當時的那爛陀寺,有一學者,叫作達摩鞠多,通達密教,已得悉地,屢屢示現不思議事。善無畏即投身師事,專心窮研密教的奧義,即日受灌頂,成人天之師,號稱三藏。從此,巡錫大覺寺、靈鷲山等的聖跡,駁擊橫行跋扈於印度當時的諸種外道。一日,達摩鞠多告訴他說:「汝與震旦有緣,今可行矣。」三藏便銜其師命,走上了來到中國開闢密教的旅途。
到中國來的旅程 善無畏之來華,是由迦濕彌羅國(Kac̣mira),出烏仗那國,由此越印度國境之山區,進入中央亞細亞,至突厥干汗居住的素葉城(Sūyab)(註五),講《大日經》(註六)。當時,通過吐蕃(即今之西藏勢力範圍之內)的天山北路,抵達西州。自此東行之說,出於中國所傳,唐之睿宗皇帝,勅僧若那(Jñāna)及將軍史獻,出迎善無畏於玉門關。玄宗皇帝開元四年(西元七一六年),以八十高齡,始到達長安。
其譯經事業 勅住於興福寺南院,後移住於西明寺。開元五年,更移於菩提院,從事翻譯,奏請邀集精通華梵語文的學問僧,參加譯場。同年譯出《虛空藏求聞持法》一卷。開元十二年奉詔,隨駕入洛陽,住大福先寺。由這一年至翌十三年(註七),與沙門一行,以無行請來的梵本為根基,譯出《大日經》七卷,同時,沙門一行親從三藏聞得此經的口訣,撰成《大日經疏》二十卷。此實為密教中無二之寶典。其翌十四年,三藏更譯出了《蘇婆呼童子經》及《蘇悉地羯羅經》各三卷。
其入寂與付法 開元二十年三藏請歸印度,帝下優詔不許;二十三年得疾,是年十一月七日,奄然示寂,享年九十九,僧臘八十夏。由三藏付法的弟子,以嵩陽寺的一行阿闍梨(註八)為首,另有溫古(註九)、智儼(註一○)、義林(註一一),新羅之玄超(註一二)、不可思議(註一三)等。這些弟子們,侍於殯宮者六年;開元二十八年十月三日,葬之於龍門之西山;再經五十五年,於唐德宗貞元十一年(西元七九五年)四月十七日,建碑於塔院之傍,俗弟子李華撰文,明其事蹟。
金剛智的家系及出身 教善無畏三藏遲了四年(即開元八年)來中國,與善無畏並肩,將純正密教傳來中國的人,是金剛智三藏(註一四)。他的梵名叫作嚩日羅冒地(Vajra-bodhi),是中印度(註一五)之國王伊舍那靺摩(Içana-Varma)的第三王子。由於金剛智來華之際,南印度之國王曾遣將米准那(Madhyna)來向唐朝推薦了金剛智,遂有以為他是南天竺人之說。三藏生於高宗咸亨二年(西元六七一年)。
金剛智的出家‧修學‧朝禮佛跡 金剛智年始十歲,即往中印度的那爛陀寺出家,隨從寂靜智學聲明論。十五歲至西印度留學,四年後歸那爛陀寺,二十歲受具足戒。從此,修學大小乘律,及《般若燈論》、《百論》、《十二門論》,以大乘之空門為主,研修八年,至二十八歲,赴迦毘羅城(Kapila Vastu),跟勝賢論師,修學《瑜伽論》、《唯識論》、《辨中邊論》,研究大乘有門的教義達三年。三十一歲時往南天竺,師事龍智阿闍梨,修學密教達七年,鑽研《金剛頂瑜伽經》、《大日總持陀羅尼經》等,深達其堂奧。於此,辭別龍智阿闍梨,還歸中印度,巡禮佛跡靈塔。 南天竺王之皈依及巡錫錫崙 當時南天竺的摩賴耶國(Malaya)氣候不調,風雨不順,大旱連三載。其王捺羅僧伽補多靺摩(註一六),遂迎請金剛智三藏入宮祈雨;三藏精誠祈雨,果有效驗,天降大雨。是以君臣尊信,為之新建一寺,請三藏住持。三藏留此三載期間,曾至印度南端,登摩賴耶山脈之一部的補陀洛伽山(Potalaka-giri),詣觀音菩薩示現之靈場,不料蒙受靈告,便決定到中國開拓密教的弘願。遂得到摩賴耶國國王的勅許,率領道俗弟子共六人,先至錫崙島(今之錫蘭),入其首都安努塔羅城(Anura-dha-pura),國王厚遇三藏,留住於無畏山寺(Abhaya-giri-vihāra)且載。又登東南之楞伽山,禮山頂之佛足石,巡歷島內之諸寺,先後在錫崙共計了一年之後,再回南天竺之摩賴耶國,奏聞國王,再申其前來中國傳教的弘願,獲得勅許。
經海路來唐 終於在捺羅僧伽補多靺摩王的許可下,金剛智三藏向王辭行東來,王遣其將軍米准那,與三藏同行,帶了《大般若經》之梵本及七寶之器具等許多方物,獻於唐之朝廷。三藏則另搭船舶,於一日一夜,抵達錫崙,受到國王室哩室邏(Crī-cīla)厚待,住於王宮一個月。然後泛海航行一個月,至佛逝國(Bhoja)(註一七),遇惡風阻止,空留五個月,始北進而入中國海。時有暴風襲擊,同行的商船皆遭破難,獨三藏所乘的一艘,得免於難。當時,三藏自己齎有《金剛頂經》(註一八)之梵本一部,惜為無智的水手投棄於海中。以此,自印度出發以後,費三年的歲月,於開元七年終於到了大唐的廣州府。其時,當地節度使發動小船數艘,乘載官民三千人,奉迎三藏於海濱。開元八年(註一九),始至東都洛陽,而得親謁玄宗皇帝。
其譯經與教化 自此,三藏成為大唐之國師,常隨龍駕,往返於洛陽與長安之間。開元十四年,翻譯其攜來之梵本經典,先住於長安的資聖寺,與沙門一行,及弟子不空等,共同譯出《金剛頂瑜伽中略出念誦經》四卷。自此繼續譯經不輟,並且宣揚密教不遺餘力。若其自住於寺,必建金剛界大曼荼羅之灌頂道場,為四眾灌頂,或受勅為國祈雨(註二○),或為公主加持除病(註二一)等,普施種種的教化。
其入寂與付法 開元二十九年金剛智三藏奏請准其還歸本國,七月二十六日,勅許其所請,然至洛陽廣福寺得病,遂於八月十五日奄然遷化,世壽七十一,法臘五十一。九月五日,勅葬於龍門。天寶二年(西元七四三年)起塔於龍門,逸人混倫(註二二),撰文刻其傳略,又有其灌頂之俗弟子杜鴻漸(註二三),撰作〈碑文〉,中書舍人呂向(註二四),撰寫其〈金剛智三藏行記〉。三藏之嫡傳弟子,除了不空之外,尚有一行、慧超(註二五)、義福(註二六)等人。
奠定了純正密教的基礎 就是這樣,金剛智三藏從海路來華,善無畏三藏由陸路來華,幾乎同時到了中國,由他們兩位的共同努力,將純正的密教宣揚於此土;在翻譯出各種祕密經典的同時,也從實際修行中顯示其靈驗,故使朝野皈仰,並為純正的密教,在中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註解 註一 參照唐李華撰〈玄宗朝翻經三藏善無畏贈鴻臚卿行狀〉(《大正藏》五○‧二九○頁上);同人撰〈大唐東部大聖善寺故中天竺國善無畏三藏和尚碑銘並序〉(以下略稱〈善無畏碑銘〉)(《大正藏》五○‧二九○頁中);《開元釋教錄》卷九(《大正藏》五五‧五七二頁上);《貞元錄》卷一四(《大正藏》五五‧八七四頁下);《宋高僧傳》卷二(《大正藏》五○‧七一四頁中);《續古今譯經圖記》(《大正藏》五五‧三七二頁上;《大周刊定眾經目錄》(《大正藏》五五‧三七二頁下);《佛祖統紀》卷四○(《大正藏》四九‧三七三頁中);《略付法傳》(《弘法大師全集》第一輯六二頁);《真言傳》卷一(《大日本佛教全書本》八頁);不可思議撰《大毘盧遮那經供養次第法疏》上(《大正藏》三九‧七九○頁上)。 註二 今據李華撰之〈善無畏碑銘〉及《宋高僧傳》。在不可思議的《大毘盧遮那經供養次第法疏》、《開元釋教錄》、《貞元錄》等,都說他是中印度人。 註三 在《大毘盧遮那經供養次第法疏》(《大正藏》三九‧七九○頁中),說是淨飯王的子孫,海雲的《兩部大法相承師資付法記》(《大正藏》五一‧七八六頁中)則說是斛飯王的五十二代孫。今據李華的〈善無畏碑銘〉及《宋高僧傳》之說。 註四 《宋高僧傳》(《大正藏》五○‧七一四頁中)說是「昆弟嫉能」。今據李華的〈善無畏碑銘〉(《大正藏》五○‧二九○頁中)。《大毘盧遮那經供養次第法疏》(《大正藏》三九‧七九○頁上)說其父王有四子,善無畏最幼。 註五 在善無畏之當時,於土耳其斯坦附近,為土爾喀民族的勢力範圍,屯兵各地,實行武力統治,相當於今之伊西庫鳩耳湖(Issyk-kü)之西的素葉城,那時由土爾喀族(即是突厥族)的部將所管轄。干汗(Khan)是部將之稱號。參照《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卷二,堀謙德氏的〈善無畏三藏の開教〉(《密教》第一卷第一號五五頁)及《解說西域記》九八頁。 註六 吐蕃,即是西藏人。參照堀謙德氏的《解說西域記》九八二頁等。 註七 從《開元釋教錄》卷九(《大正藏》五五.五七二頁上)及《宋高僧傳》卷二(《大正藏》五○.七一五頁中)所見者,是開元十二年譯出。《貞元錄》卷一四,則說:「第七一卷,是念誦法,開元十三年,於東都大福先寺譯。」(《大正藏》五五‧八七四頁下)今據宥快的《三部經聞書》等,說是在開元十二年至十三年之間,譯成。 註八 一行雖被算作真言宗第八傳之一位祖師,但他在譯出《大日經》之後二年,於開元十五年,得病於華嚴寺,十月八日入寂,世壽四十五歲,逝於善無畏之前。 註九 溫古是中國崇岳之沙門,傳記不詳,嘗與同學智儼,共同再治《大日經疏》,成為《大日經義釋》。 註一○ 智儼是于闐王的質子,受善無畏付法,住終南山,為至相寺之上座,嘗與溫古共同再治《大日經疏》。 註一一 義林受善無畏付法,將法傳予靈嚴寺順曉,依據傳教大師的《內證佛法相承血脈譜》等,說此人於德宗貞元二十一年(西元八○五年)頃,尚在新羅弘法,時已是百三歲之高齡云。 註一二 玄超的傳記不詳,住保壽寺,大曆二年(西元七六七年),傳胎藏之大法等給惠果和尚。 註一三 不可思議,隨善無畏聞《大日經》,開元之末,著《大毘盧遮那經供養次第法疏》,乃是新羅靈妙寺之沙門。 註一四 混倫翁的〈大唐東京大廣福寺故金剛三藏塔銘并序〉、呂向的〈金剛智三藏行記〉,均被收於《貞元錄》卷一四(《大正藏》五五‧八七五─八七七頁)。其他可參照《宋高僧傳》卷一(《大正藏》五○‧七一一頁中);《開元釋教錄》卷九(《大正藏》五五‧五七一頁中);《續古今譯經圖記》(《大正藏》五五‧三七二頁中);《祕密曼陀羅付法傳》(《弘法大師全集》第一輯一○頁),《略付法傳》(同前書五五頁);《真言傳》卷一(《大日本佛教全書本》六頁)等。 註一五 今依據混倫翁之〈大唐東京大廣福寺故金剛三藏塔銘〉(《大正藏》五五‧八七六頁下)、呂向之〈金剛智三藏行記〉(《大正藏》五五.八七五頁中)等。《開元釋教錄》卷九則說他是摩賴耶國人,是婆羅門種;《宋高僧傳》卷一(《大正藏》五○‧七一一頁中)則云:「南印度摩賴耶國人也,華言光明,其國境近觀音宮殿補陀落伽山,父婆羅門,善五明論,為建支王(Kānci)師」等。 註一六 摩賴耶國,都於南天竺的香至國,捺羅僧伽補多靺摩是帕喇婆王朝的一王。《舊唐書》卷一九八〈天竺國傳〉說,開元八年,南天竺國王,尸利捺羅僧伽補多靺摩(C̣ri-narasimha-potavarman),以戰象及兵馬,請討大食及吐蕃,請為其軍命名,玄宗甚嘉之,以懷德名其軍。九月,這位國王,為國造寺,上表乞寺額,勅賜歸化為名。由此可知,皈依金剛智的國王,與唐朝之間,有親密的交往。此王都於建支國(Kānci-pura),統治摩賴耶國等。參照高桑駒吉氏的《東南印度諸國の研究》二九一─二九二頁、四○二頁等。 註一七 佛逝國,又稱室利佛逝國(C̣ri-bhoja),普通是把它當作蘇門答拉(Sumatra)島的帕楞邦(Palembang)。藤田豐八氏把它算是蘇門答拉的羌別(Jambi),參照藤田氏的〈東西交涉史の研究〉南海篇,四七─六八頁。 註一八 依據《金剛頂經義訣》(《大正藏》三九‧八○八頁中)。 註一九 《金剛頂經義訣》(《大正藏》三九‧八○八頁中)說,開元七年至西京,因此,七年抵西京長安之後,翌八年至東都洛陽。 註二○ 開元十四年正月至五月不降雨,三藏奉勅築壇,畫七俱胝菩薩像(準提觀音之異名),祈雨。參照《宋高僧傳》卷一(《大正藏》五○‧七一一頁中)。 註二一 為玄宗皇帝最鍾愛之第二十五公主加持重病,出於《宋高僧傳》卷一(《大正藏》五○‧七一一頁下)以及《祕密曼陀羅付法傳》等。 註二二 混倫的傳歷不詳。 註二三 杜鴻漸是金剛智的俗弟子,是故相暹之族子。安祿山作亂之際,勸肅宗即位於靈武,廣德二年(西元七六四年)為尚書右承,大曆元年,兼任劍南四川節度使,四年十一月卒,諡文憲。參照《舊唐書》卷一○八,《新唐書》卷一二六。 註二四 呂向,涇州人,字子回。學通古今,最精草隸之書。開元十年,召入翰林,進侍太子,受金剛智之灌頂。參照《新唐書》卷二○二。 註二五 慧超是新羅國人,開元七年,十六歲,師事金剛智三藏,不久,往遊五天竺,經十五年歸唐,撰《往五天竺傳》三卷。開元二十一年以後,再度師事金剛智,金剛智寂後,師事不空,為不空門下的六哲之一。參照《慧超傳考》等。 註二六 義福住京師慈恩寺,以祥法聞。開元年中,慕金剛智之德化,執弟子禮。開元二十年寂,諡大智禪師。其對金剛智執弟子禮之記載,出於《宋高僧傳》卷一(《大正藏》五○‧七一一頁中)等。其傳記則出於《宋高僧傳》卷九,《佛祖歷代通載》卷一三等。 |
|
( 知識學習|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