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6/02/26 16:10:17瀏覽1185|回應0|推薦66 | |
聖恩堂文鸞聖訓 歲次丙申年端月十八期
心者為人生不可離之靈明,生物心源起於性,性者源起於天,天者至虛至靈,無聲無嗅之體,故性體為清淨無為也。若因心性一迷惘,便無法明通事理,執念妄行,無法把握情緒,胡作非為,無法定靜,心神沉淪災行,心性之迷亂,心猿意行,徬徨失依,故心性不可迷惘也。但因世人墜落塵世,受自塵染使心性漸離本真,越離越遠,迷惘添愁無以回頭,故心性不修百禍之根也。 故欲成正道者,必要先正其心,心不正則道已邪之,道者本無正邪,心有公私,何以辨別之?縱有正道而邪人得之,其道變邪;如有邪道,而正人得之,則其道變正。故道海無邊,如像一利刀,善心持之用來切菜割草,惡心持之用來殺人行刺。故知「道」之應用,隨人心而變,修道者當要悟之修心也。一切禍福皆由自心,自心養善令人安樂,自心造惡令人困苦。 聖賢仙佛皆有此心而修,所修者如能保持心性靜淨則可踏實生活,不會失落自我;安慮定神,不會驚恐失措;可明辨是非,不會莽撞妄為。心性之保持遵依倫常安份守己,可安真內裡,靈性光明,可修身煉性,安頓自身,可煉道養德,崇高自我,可安身立命,精進道程。如此能存大公無我之心,見苦必救、見道助道,摒除門戶籓籬,開通光明大道,開竅智慧靈窗,天人合一,則可成就無上之道,得証正果而証大道也。 心性是先天的境界,先天本是虛而靈,真空卻無所不含;煉心性,在清靜無為,一念動時皆是火,萬緣寂處即為春。這「一念」,即包含是非、人我、分別之執…,見諸相有相的一念而數念….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若見諸相非相,何來有念? 然,這無念,並非指六門不出之無念,若要斷一切思,即為法縛,對眾亦難有所益。所以仙佛恩師言「清靜無為」,並非是無所作為,而是在能夠「把握住情緒」的當下,該提起的時候就提起而用,不該提起的時候就放下莫執,心中了無罣礙,物來悉照,物去即滅,不迎不隨,此為不住不執之無念,無念之念方是正念,才能親近佛性。如果一直”回想”剛剛發生的讓自己感到開心的事(喜),讓自己感到生氣的事(怒),讓自己感到悲哀的事(哀),讓自己感到快樂的事(樂)…那麼便是執住了,仍有滯留,靈台就無法清淨。 如何是把握情緒? 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此乃中庸之道,亦是在所處之千變萬化之「象天」去體悟「理天」的內涵,學著在千變萬化的喜怒哀樂”一氣收放”之中,體悟「理天」的「中和」。佛法無離世間覺,每天的與人應對,就是在煉性。煉字「柬為請,請火來煉」,生鐵百煉方成鋼。 聖人之常,以其情”順”萬物而無情;有所執、有所求,爭執就會發生、動怒,一念瞋心起,百萬障門開,破了貪瞋癡的戒,都是因為還有一個”我”的存在。人,不必要去當別人的主人,也無法去當別人的主人,因為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有自己的思想與習性;但自己要當自己的主人,掌控好自己的七情六慾,不要變成七情六慾的奴隸,為其所囚。。 所以外離相為「禪」,內不因七情六慾傷己為「定」,禪定越深,智慧越高。先持「戒」,「定」住自己,才能生「慧」。亦是知止而後能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但,要控制七情六慾,有那麼容易嗎?很多時候,當逆境來,火在燒時,不是能轉念就能馬上轉念。那麼,就「止念」好了。止念比轉念來得容易,而且效果更好,馬上戒住那個念頭。什麼方法呢?念佛號。當專注南無阿彌陀佛1.南無阿彌陀佛2….一直念到南無阿彌陀佛100,重複這樣,身心口意就清靜了。還有更易止念的方式,背誦「心經」。當深入經藏,一句又一句的法喜充滿,一次又一次在腦海裡重複背誦,外在的一切火煉,彷若化成了一株小火苗,投入汪洋大湖中,瞬即消滅,根本起不了任何作用。 情緒的穩定在「倫常」尤為重要。最親密的家人,往往是最容易起衝突的對象。沒有修持自己的時候,會覺得受委屈..會起口角,會想解釋,會流淚..會傷心..當對方完全不理會,嚴重時還會覺得活著不知有什麼意義..。若當成自己前世的業,今世來還,心裡不會有恨,但,悲痛難免,這即內有所傷,已是非「定」。若持戒定慧,一直默背心經,就會發現不太容易被外在的火象虛景所考倒,反而因為清靜,看得到事情的癥結。該做的用心去付出以後,不管對方對自己的態度是如何,自己的內心,依舊是沒有波瀾自己,這便是無對待、無所求的清靜。 如此實踐一段時間後,會發現,內心越來越平靜,丟進湖泊裡的石頭並沒有減少,可,內心已不太容易激起漣漪,那是因為在修行的過程中,心量越寬廣的關係。
|
|
( 心情隨筆|心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