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入流亡所
2007/06/28 12:47:14瀏覽989|回應3|推薦9

在《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卷第六有一段經文如下:

「爾時觀世音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世尊憶念我昔無數恒河沙劫。於時有佛出現於世名觀世音。我於彼佛發菩提心。彼佛教我從聞思修入三摩地。初於聞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動靜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漸增。聞所聞盡。盡聞不住。覺所覺空。空覺極圓。空所空滅。生滅既滅。寂滅現前。忽然超越世出世間。十方圓明。獲二殊勝。一者上合十方諸佛本妙覺心。與佛如來同一慈力。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眾生。與諸眾生同一悲仰。」

這是一段我非常喜愛的經文,喜愛的原因除了與之相應外,也點出菩薩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慈悲心!觀世音菩薩的耳根圓通法門,著重在聽聞上下功夫。在《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中也有提到:「妙音觀世音。梵音海潮音。勝彼世間音。」這也就是菩薩在因地時的修行與悲願,聞聲救苦!

菩薩從聞思修入三摩地(定),也就是以音聲做為修行的入門。初於聞中,入流亡所!剛開始聽聞各種聲音的時候,很容易被影響,甚至執取它。但只要細細觀察這音聲的本質,時日久了必然有所獲。這所獲並不是能得到什麼,而是因不貪著或害怕,能不被其所惑。這一點至關重要!

這聲音剛入耳根時,你便發現再也找不到它的蹤跡。既入根門,亡其所在;來無所從、去無所至(這一點用在其他四根門都是相通的)。

手指撥動一根琴弦,是琴弦發出聲音呢?還是手指發出聲音呢?如果是琴弦發出聲音,那手指沒有撥動它的時候,琴弦也應該自己會發出聲音。如過是手指發出聲音,那手指不需去撥動琴弦也能自己發出聲音。如此觀照思惟下,我們便會了解琴聲是沒有自性的。琴弦與手指都是業因,因為想要撥動的意念作用下成為助緣。這才有琴聲這個結果出現,只是當它的效力結束的時候,這琴聲便會消亡!

當然!要發出琴聲也必須琴弦能有發聲的能力;而我們要聽到琴音,我們的耳根也要有能感受聲音的能力。這些眾多的條件都相符了,也才有琴發聲,耳聽聞的結果。

再進一步觀照思惟,如果琴弦不能發出聲音,我們的耳根便不能聽到,琴聲何在?如果我們的耳根不能聽聞音聲,琴弦發出聲音,琴聲又何在?這聲音與聽到聲音兩者,誰發出聲音,聽到聲音的又是誰。

相傳觀世音菩薩最初是聽聞海浪的浪潮聲,再慢慢擴及到十方世界的音聲。有聽過的人都知道,海浪聲是一聲接著一聲的,那麼哪個是它的第一聲?哪個又是最後一聲呢?這個浪潮聲是從何而來的呢?又會到什麼地方去呢?這一聲一聲的潮音,那一個又是它呢?這些答案要自己去找,不要問我,也不要告訴我!

有了這樣的認知,我們便能逐漸的跳脫聲音所帶來的貪執或恐懼。對於其它的眼、鼻、舌、身四個根門也是一樣,如此觀照思惟你所感受的一切,你便能逐漸的了解事物的實相,也就不會再被它所迷惑。不再因貪愛而患得患失,也不再因排斥而討厭害怕。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中有二段經文也可說明了解:「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須陀洹名為入流。而實無所入。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是名須陀洹。」

於六根觸受中能不貪著執取妄想顛倒,就是無所入,能不著六塵,這便是無所住而生其心。當然!理解是一回事,要做到如此境界,可不是一生就能成就。不然菩薩累劫修行豈不是吃飽撐著,自己高興活受罪。不過!如果是菩薩的悲願,那就另當別論了。凡夫俗子的我們能夠息滅粗漏,就已經相當了不起了。

加油吧!畢竟誰知道我們已經修幾劫了呢?

( 心情隨筆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floatwood&aid=1054477

 回應文章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畢竟空與聖義有
2007/06/29 22:55

如初八大哥所言,中觀與唯識,畢竟空與聖義有,兩者可謂以無為法而有差別說。小弟一開始先接觸的是中觀的般若思想,對於其使用因明中[宗,因,喻]的立論與破論方式覺得甚有趣。在觀因緣品第一中,有句話:因是法生果,此法名因緣。讓我思量許久。

至於唯識部份,小弟先接觸的是玄奘大師的八識規矩頌,像初八大哥這樣努力的K成唯識論真是令人佩服。其他如瑜珈師地論,現觀莊嚴論等等,都知道很重要,但都還沒開始碰。

其實小弟大學與碩班唸的是哲學,不過卻是專攻西洋哲學方面。要像初八大哥這樣有紮實的佛學知見與修證,不知還要花上多久時間。

初八(afloatwood) 於 2007-07-01 21:58 回覆:

擋頭兄謬讚了!小弟資質魯鈍,光是「六因」、「四緣」、「五果」之類名相,就已經被弄得頭昏眼花。龍樹菩薩的「諸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不共不無因,是故知無生;如諸法自性,不在於緣中,以無自性故,他性亦復無。」到現在都不敢說真正了解呢!

小弟很喜歡《大品般若經》,看了原經幾次始終無法看完,《現觀莊嚴論》卻無緣拜讀,一直深以為憾!如果有機會與擋頭兄研討一番,倒是人生一大樂事!

滔滔於耳不覺聞,默默無言轟一聲;世尊饒舌豈有心,煩惱菩提同一音!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空病比之有病難醫
2007/06/28 22:07

我很認同初八大哥的看法,記得有位祖師這樣說過,有如火,空如水,避火何必去投水,不被燒死卻被溺死。

還有初八大哥所提到的止觀是很重要的,所有的修行法門都不外止觀。止是定的因,定是止的果;觀是慧的因,慧是觀的果。如果粗淺的解釋止的話,就是一念專一,制心一處。不管你的修行方式是由哪一根入手,止觀的功夫都少不了。相對於默照邪禪的話,就只是坐在那邊,腦袋空空啥都不想,好像置心一處,作意等等都是多餘,久了也覺得自己得了境界。根據祖師大德的告誡,這種情形很容易墮入畜生道中。

至於初八大哥所建議的解深密經小弟還沒拜讀過,而禪宗用來印心的楞枷經小弟並沒有細讀,只有就其中釋尊所答的真識,現識,分別事識的部分與唯識學來比對參照。

還有太多東西要努力了,與初八大哥一起共勉~

初八(afloatwood) 於 2007-06-29 20:48 回覆:

《解深密經》是唯識學所依據的經典之一,因為看擋頭兄有提到過《俱舍論》以及對能所的了解,所以這才貿然相問!

世親菩薩與無著菩薩兩兄弟是瑜伽派的代表人物,小弟也是很喜愛的。只是唯識名相繁複,釋義繁瑣,研讀起來吃力的緊!僅是《成唯識論》就研讀了快一年,常常需要消化一下。現在《瑜伽師地論》還在案頭擺著呢!

不過研讀唯識學如果能再揉合中觀思想,那就能比較完備了!這是小弟的淺見,與擋頭兄共勉之!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一根既返元,六根起解脫
2007/06/28 14:51

初八大哥說的這段真的很重要,依文殊菩薩對這25種無學法門的總結,觀音法門是最容易成就的。

如果說的白話一點,就是在[根,塵,識]中,先以作意的方式不受到[識]的影響。在這邊作意是很重要的,不論是25種法門中的哪一種,都有其必須專注作意的一點。如果作意功夫不足的話,很容易淪為默照邪禪,就是大妄想好像沒有,小妄想卻又不斷。又如果有些人認為修行來說連作意都是多餘的話,很容易成為自然外道。以上這兩種情形的人,都很容易走入頑空之境。如果把圓覺經中對善知識的四種標準[任,止,作,滅]來比對的話,或許可以說是犯了[任]病。

如果是以[能所]來簡單區分的話:

1.[所聽]歸於[能聽]。此即所謂入流者,亡[所]也。

2.[能]與[所]俱亡。

3.亡其所亡。連亡都了不可得。

簡單心得與初八大哥分享之~

初八(afloatwood) 於 2007-06-28 20:57 回覆:

擋頭兄的知見果然不凡!

如果只知禪坐,卻不具佛知見,不知次第而行。確實會認為不需斷生死、不必求涅槃!這也為什麼會有祖師大德認為修默照禪,易斷菩提種的緣故!

其實默照與止觀是同義異名的,就像經典常說的;奢摩他(止),毘鉢舍那(觀)!只是後來的參學者心性高傲(這是古時文人的障礙),佛法的基礎知見不夠,便趕時髦的跟人去參禪,殊不知參的盡是外道禪。有一點心得了,便學祖師呵佛罵祖的戲碼來。這也容易得了「止」與「滅」的障礙!

禪修是佛陀當時印度各外道的共同修行方式,現在的印度教,耆那教等一樣都有禪修指導。所以如果把參禪打坐就當作是佛法修行,那是大錯特錯了!

如果擋頭兄沒有看過《解深密經》與《楞伽經》的話!小弟倒是蠻建議擋頭兄去看的。至於初學的大哥們我就不建議看了,甚至是《圓覺經》也是,許多大乘的經典我都建議基礎夠了再看!除非有善知識教授,不然會有許多障礙的。(其實佛說只有唯一佛乘,其他是方便說,但是這也表示了次第的概念)

寧起我見如須彌山,不起空見懷增上慢!

有根立千年,無根逐波遠;落葉可歸根,浮萍沉泥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