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04/06 22:22:02瀏覽11805|回應8|推薦10 | |
一個故事最重要的是什麼呢?我想,《蒸汽男孩》這部動畫片給了我部分答案。 本片最有價值的地方在於其動畫的細膩程度。據說大友克洋花了八年的時間來處理裡面的人物線條、光影、3D動畫特效,所以人物的光影、物件的反射、場景事物的物理反應等等,都令人嘆為觀止,尤其在後面許多戰爭場面、破壞、爆破畫面,襯著極為壯闊的背景音樂,相信進入戲院欣賞時,一定是令人震撼的視覺饗宴。 然而,在看完本片後,我朋友卻說還不如看《霍爾的移動城堡》,雖然《霍爾的移動城堡》的畫面細緻度不如《蒸汽男孩》,雖然《霍爾的移動城堡》的戰鬥場面不如《蒸汽男孩》來得震撼,但,他仍比較喜歡《霍爾的移動城堡》(其實也包括我),為什麼呢?因為《霍爾的移動城堡》故事比較有意思。 怎麼說呢?先從故事結構與性質來談。本片是標準的直線順敘法,片頭開始便是一場意外,或許是整個事件的緣起,因為這逼近生命的意外,讓主角爺爺和父親對科學的信念產生分歧,導致後來兩人給主角南轅北轍的價值觀,一個堅持科學必須在某些價值理想才能正確地運用,另一個則純然的科學,認為科學本身就是價值,而後者則成為被商人利用的戰爭機器。 這樣的矛盾不只展現在爺爺與父親兩人對科學的態度上,也展現在單一的角色。例如剛開始似乎是好人的史蒂文生,後來為了捍衛國家,也做出和戰爭武器商人同樣的動作;又或如看似任性自我的武器商大小姐,一邊對著戰爭喊道「要打贏喔」,一邊卻為「把博覽會弄髒」感到遺憾,然而,即使她後來成為幫助解決「移動城堡」的推手,但與其說是為了信仰、理念、價值觀的改變,還不如說她是形勢所逼、是因為喜歡男主角而行動,雖然她似乎不希望有人死亡,但也看不出她願意改變「為了賺錢總要有人犧牲」的想法。 至此,善與惡的分野純然模糊化,是的,這便是本片產生的效果──模糊。 簡單來講,《蒸汽男孩》的主旨就是在談科學害人與助人,利用兩種對照的價值觀來形成反差或是對照,然而,這最初的用意在不甚清晰的劇情之下,不僅混淆了主角的概念,也讓觀眾產生了疑惑。我們的確看到了戰爭的惡,但過濾主角看到的世界,似乎僅在乎「人命」,尤其是自己爺爺和父親的生命,而生命真的是科學害人或助人的唯一標準嗎?好像又不是,因為提倡科學至上的父親可以「忍耐不逃跑」一起協助爺爺將快爆炸的機器移到泰晤士河,但這又不表示他改變信仰,因為片尾的畫面暗示這父親最後成為科學的獨裁者,協助引發第一次世界大戰。 《蒸汽男孩》的故事設定一直走在一個平衡點上,他想讓兩個極端各自表述,所給的份量因此相當,自然而然就產生一種「模糊」的灰色地帶。然而如果說他的目的是要講「灰色」,故意讓兩邊「平手」,好像又不對。至少在故事主體中,純然讚揚科學的父親失敗了,可是,我又看不到代表「具有哲學理念的科學才能帶給人類幸福」的這一方獲勝,最初製造的兩個極端,在故事結尾攪和在灰色的模糊地帶,這個危險平衡到最後依舊存在,換而言之,就是看不出作者究竟讚許哪邊、譴責哪邊,也就是沒有信仰。 若拿小說來譬喻,或許說他是一部筆鋒極其華麗、但故事性卻不足的小說? 因為華麗的筆鋒(畫面),吸引了觀眾去欣賞,然而,故事裡的矛盾感不是讓欣賞者產生相對應的思索,而是覺得這故事「講得不明不白」,想說很深刻的道理,但故事劇情不足以承載,唯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精美的畫工,因此,看了一次,不會想再看第二次。 《蒸汽男孩》給我蠻大的省思。在追尋「營養筆鋒」的同時,也應該注意故事本身的戲劇張力,如果沒有讓人印象深刻的情節,就算整篇故事的營造氣氛都相當好,就算擁有說教般的大道理,仍然是淺淺的、船過水無痕的故事。或許,觀眾無法記得《霍爾的移動城堡》的所有內容,但一定會記得女主角變老、對懦弱男主角的「欺凌」,或許《霍爾的移動城堡》的描繪細緻度不如很多動畫,但男主角在「飛翔」時,戰爭帶來的「痛」,依舊讓人印象深刻。 或許,一個好的小說,不在於他想說的道理深厚與否,也不在於他的筆鋒華麗與否,而是在足以承載的文字中,展現令人心悸的故事? |
|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