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電影《心理醫師》觀後感
2011/07/28 19:01:06瀏覽945|回應0|推薦0
  看似心理醫生是主角,但我覺得最後是一本劇本貫穿所有在這故事中角色的一切,心理醫生因為妻子自殺,影片中他看起來很堅強,諮詢病人時有那樣般的水準,但私底下的生活,他是個糜爛於煙癮,甚至大麻等毒物來壓抑自己悲傷的情緒,而心理醫生周遭圍繞著一些病人,恰好是構成故事交織的節點,如一位作家(編劇家)、好萊塢女明星背負著丈夫的花心、年邁的導演,似乎在兩極端遊走;喪母之痛又愛好電影的女學生(雖然影片結束後仍未交代關於他母親的事情,但可以看得出她的悲傷)、有嚴重潔癖及帥氣的電影製片商老闆,甚至故事發展到因為那位作家(編劇家)將心理醫生身邊的人,所觀察的一切所寫成劇本,原本大家覺得被出賣而憤而對他生氣,但在電影製片商老闆的肯定及還是有些人願意慢慢得他的劇本,終於被這份劇本感動,而即將開拍。



  我很喜歡裡頭背景音樂,靈魂樂及新爵士樂交織的曲調(雖然我對音樂沒什麼研究XD),甚至融會了多元族群的元素,影片中沒有我們對於白人與黑人間有隔閡的刻板印象,也出現了柔道,韓文字等等,而鏡頭方面,有一場製片商老闆去找他旗下的明星,進入一個正在開派對的屋子及庭園,那人多的場合竟用一鏡到底方式頗令人驚艷,還有片中似乎很容易看見演員們的特寫,讓臉部表情突出,使觀眾意感受到他們的內心呈現,或有一場,因為心理醫生其實也對於自己和病人無法達到妥協而感到描寫,導演特別用了一個影片常出現的屋外景象,而心理醫生卻在其中一小角落抽煙(也許是吸食大麻),此為表達心理醫生對於自己內心肯定卑微及渺小,不言自明。




  也許吧,每個人都有最脆弱的時候,也有最美麗的一面。誰都無法當戒掉悲傷的隱君子,然我們至少可以嘗試與自己對話,作自己的心理醫生。
( 心情隨筆雜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22773tim&aid=5477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