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1/03/20 04:22:08瀏覽2085|回應0|推薦15 | |
2007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竊聽風暴>(The Lives of Others/他人的生活)的數位修復版,前陣子在台灣重新上映,廣告海報讓我想起當年看這部電影的震撼與感動. 部落格裡一篇起了頭的觀後感始終沒寫完,十幾年已經轉眼過去. 我把片子找來重看一遍,發現許多場景十分熟悉,這才發現是在現居柏林的先生哥哥家附近(Frankfurter Tor/法蘭克福門)拍的. 這個位於前東德的住宅區,近四十年來沒有太大改變(因而2006年拍片時可以直接取景,十幾年後的現在看起來也差不多),變的是政治環境與時代演進 – 柏林圍牆的遺跡還在不遠的地方,這個城市的命運早已不同. (下有劇透,還未看過電影的讀者請斟酌閱讀.) <竊聽風暴>的故事發生在東西德分裂時期. 東德有名的作家Georg和美麗女演員Christa-Maria Sieland (下文以她被監聽的代號CMS簡稱)於公於私都是伴侶. 位高權重的文化部長意圖染指CMS,派秘密警察(Stasi/國家安全部)監聽兩人的公寓,旨在找到Georg對東德政府有異議的證據陷他入罪. 行事認真,代號HGW XX/7的秘密警察Wiesler奉命執行這項任務. 他每天待在Georg和CMS公寓樓上的閣樓,仔細聽著屋內的一舉一動,同時鉅細靡遺的打報告. Wiesler是個孤獨的人,沒有家人也沒有愛人朋友,每天只是一成不變的盡忠職守,效命黨國,很小心的不流露任何情緒. 然而隨著對Georg和CMS的生活越來越了解,Wiesler開始感到內在的空虛,對兩人產生了複雜的情感,也對祕密警察的作為感到質疑. 不久,Georg受了朋友自殺的打擊,決定寫文章偷渡到西德刊登,向世人揭發東德政府迫害的真象. Wiesler竊聽得知,卻未向上級報告,甚至暗中掩護Georg,並現身勸說CMS不要忍受文化部長以權勢相逼的性侵. 他從監聽者變成了守護者,終至賠上自己的情報生涯. 雖然<竊聽風暴>並非真人實事改編,就我對GDR時期的東德非常粗淺的了解,類似的故事不是不可能發生. 多年前第一次到柏林,第一站就是查理檢查哨(Checkpoint Charlie),和旁邊的博物館. 本來只打算到此一遊,卻在博物館裡看照片讀註解,直到關門被請出去. 後來幾次去柏林,陸續參觀了更多關於東西德時期的景點和博物館,以及<竊>拍片場景之一 — 過去的祕密警察總部,現在的Stasi Museum – 所有的圖片史料,都讓我對那段歲月充滿敬畏的好奇. 圍牆分隔德國的近三十年間,有數不盡的人試圖逃出東德,成功的成了傳奇,失敗的賠上性命. 極權統治的政體下,沒有人擁有自由,沒有人保有隱私,公眾場所的言論必須字字斟酌,家門關上也可能隔牆有耳,面對國家這個龐大而無所不在的機器,人民顯得如此微不足道. Wiesler正是國家機器裡的一個零件,沒人知道他的成長背景,無人關心他的情感需求,他只是認分的存在著,不曾思索缺少了什麼. 直到他有機會近距離觀察一個他從來沒看過的世界,那裡有愛情,友誼,夢想,正義,文學,音樂…..許多他不知道存在,或從來沒有接觸過的美好事物. 他偷了詩集,讀得津津有味;他聽著耳機裡傳來的交響曲,熱淚盈眶. “聽這音樂,我是說,認真聽的人,怎麼可能會是壞人呢?” (“Can anyone who listen to it. I mean, really listen to it, be a bad guy?”) 樓下公寓裡,Georg對CMS這樣說.
Wiesler的確不是壞人,他只是不知道有其他的可能. 自從<竊聽風暴>上映以來,已經有許多文章探討其歷史背景和政治面向,在此暫且不多著墨. 一些影評著重在Wiesler的覺醒和善良,第一次看的時候,我的感動也來自這兩者. 十幾年後重看,角度稍有不同: 我揣想他保護Georg和CMS的動機,或許也在維持這對金童玉女的完整,他嚮往擁有那樣的生活,希望被愛被包容,有意反叛權力壓迫,但是他對己身處境無能為力,藉由掩護他們,他得以與兩人的人生融為一體. 這個故事中,Wiesler對“他人的生活”的”旁觀者迷”,在許多文本和電影,甚至現實世界中,都有類似的,源自某些缺陷與欣羨的迷戀: 儘管時空背景與故事主軸截然不同,<竊聽風暴>和1999年,由Marc Behm小說The Eye of the Beholder (台灣中譯小說書名: <守護者目光下>)改編的電影<迷情追緝令>(伊旺麥奎格和艾許莉賈德主演)中,監視者化身”守護天使”的主題十分相似: 私家偵探The Eye受雇追蹤以不同外貌誘惑男人,並謀財害命的黑寡婦Joanna. 本應是獵人的The Eye,追隨Joanna橫越美國,因為寂寞,迷戀,愧疚,補償等等情感,轉而對獵物產生保護心態,終至走上不歸路. 近期廣受喜愛的影集<追殺夏娃>(Killing Eve),也有類似的中心命題: 被派追查連續殺人事件的情報人員Eve,在追捕職業殺手Villanelle的過程中,因後者狂妄不按常理的行事作風,和對自己明目張膽的愛慕,逐漸被其吸引,兩人之間產生一種共生互依,相愛相殺的奇特迷戀關係. 而在網路世界裡,因為長期關注/仰慕某公眾人物而產生情感寄託,企圖以一己之力捍衛對方,期望一切符合期待的粉絲(鐵粉?),懷抱的其實也是相同的”旁觀者迷” – 微小的自己依附於更好更有魅力的人物之下,彷彿也成了那個主體的一部分. 由迷戀延伸的行為,現實生活中可能遊走在道德與法律的邊緣(共犯/跟蹤狂/網路駭客……),但是在<竊聽風暴>裡,它既是毀滅(文化局長利用權勢佔有CMS),也是成全(Wiesler守護兩人)的力量: Wiesler的迷戀與善意,終究改變了Georg的命運,也救贖了自己. 最後一幕,他走進書店翻閱Georg的新書<給好人的奏鳴曲> (Sonata For A Good Man),看見扉頁上寫著”獻給HGW XX/7,滿懷感激” (To HGW XX/7, in gratitude.),他拿到櫃檯結帳,店員問他是否要包裝,他壓抑著內心的激動,由衷的說:”不用了,這是給我的.” Wiesler知道他再也不是國家機器裡的零件. 他是一個懂得聆聽奏鳴曲的,有血有肉的人 – 書中描述的那個”好人”.
<註> 值得一提的是,飾演男主角Wiesler的德國演員Ulrich Mühe,本人也曾經是被Stasi監控的對象,他在兩德統一後,才赫然發現結婚多年,育有一女的第二任妻子竟然就是Stasi的眼線. 2006年<竊聽風暴>上映後,獲得極佳好評與眾多獎項,然而隔年七月,他便因胃癌過世,這部片也就成了他以真實經驗詮釋角色的最後代表作,正所謂人生如戲,戲如人生. |
|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