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9/12/15 20:59:32瀏覽3385|回應1|推薦25 | |
前陣子倫敦的台灣人圈發生了一件事,所幸許多人熱心幫忙,情況已經穩定下來. 身為局外人,我不了解事件經過,也不想讓當事人增加困擾,請恕我不詳述事件本身. 我想說的是這件事,讓海外遊子的精神壓力躍上檯面,許多人在討論能怎麼給予幫助的同時,同時反思自身海外生活的困境,或是與心理疾病掙扎的心路歷程,因此許多人都感同身受,積極的想幫助素昧平生的同胞,這樣的熱情讓人很感動. 倫敦的台灣人圈不大,我很少參加台灣人的活動,但還是在不同的場合認識了一些同鄉. 我發現六度分離理論(Six Degree of Separation)完全可以應用在這裡: 每次新認識一個台灣人,對方一定認識我認識的某個(某些)人. 我曾經有一個在台灣社交圈裡很活躍的鄰居,只要告訴剛認識的人我住哪裡,對方經常回答:”喔我認識XX,她也住那附近耶!” 後來我乾脆直接說:”你認識XX嗎? 我就住她樓上.” 這樣說我連住哪區都不用提對方就知道了,圈子就是這麼小,此招屢試不爽. (後來鄰居搬家,我也就從台灣人的座標圖上消失了.) 因為圈子小,事情傳得快,好處是隨時可以找到相關資訊和資源,需要時互相取暖; 壞處是人多嘴雜,大家想法不一樣,處事態度也不同,因此偶有一不小心就擦槍走火的狀況. 長期觀察下來,我覺得有很多衝突其實來自生活裡無從發洩的挫折感: 有人把異鄉生活的不如意歸咎到外界,覺得別人語帶嘲諷,因此反應非常強烈; 有人則是缺乏自信與目標,必須靠炫耀與貶抑他人建立自我感覺良好的優越感. 當然大部分人並不是這樣,大家都認真的過日子,努力面對異鄉生活的高低起伏,然而每個人都有脆弱和情緒化的時候,在這樣低潮裡,如何排解鬱悶而不傷人傷己,是個很重要的課題. 在台灣,大家都很羨慕住在國外的人. 沒出國之前,我也曾經以為國外的生活比較好,不懂住在國外的親友為什麼會抱怨. 來倫敦之初,我的確覺得一切都很美好,但是慢慢的,生活,學業,感情上都遇到意料之外的挫折,我才赫然發現異鄉生活畢竟也是生活,使用另一個語言,不同的文化背景,難度只有提高沒有減低,路還是要靠自己走下去. 那段時候,在課業壓力和感情問題雙面夾攻下,有一陣子我非常低潮. 因為家族裡有憂鬱症病史,我懷疑自己也得了憂鬱症,就去掛號看家庭醫生. 女醫生聽我說完困擾後,很認真的從頭到腳看了我一遍,溫和但有信服力地說: "妳剛來一個陌生的國家,用非母語念學位,過生活,談戀愛,這些都不是容易的事,妳會壓力大,感到憂鬱和沮喪是正常的,我要是妳也會這樣覺得. 要是妳在這樣的情況下還不覺得憂鬱,我會更擔心,但是我看妳穿著得體,化了全妝,看起來氣色不錯,而且妳知道在這樣的情況下尋求專業協助,我覺得妳沒有到憂鬱症的程度. 妳需要的是調適心情,善待自己,找出影響你心情這些事的優先順序,一件一件的理出頭緒來. 如果妳覺得妳還是需要見心理諮商師談一談,我當然可以轉介妳,妳覺得呢?" 聽完醫生的話我恍然大悟: 我的負面情緒是完全正常的,我不需要因為有這些情緒而感到羞恥或罪惡,把自己脆弱的一面展現在陌生人面前,是一件很有勇氣的事,而我做到了. 踏出這一步,我覺得接下來的路似乎也沒有那麼難了. 我沒有要求轉介,因為我想試著用自己的力量走出來,如果真的不行,我知道我隨時可以尋求專業諮商,僅僅是這樣的認知就讓我感到安心許多. 在那之後,我還是花了一段時間才把心情拉回常軌,但是我一直記得醫生那番話. 後來遇到其他的低潮時,我認真的照顧自己,做喜歡的事情讓自己開心,或寫文章來梳理心中的千頭萬緒,就這樣慢慢地適應了異鄉的生活. 留在倫敦是我自己的決定,而且是非留下來不可那樣強烈的渴望,所以沒有任何身不由己. 在英國住了十六年,英文過得去,文化算是融入,也有穩定的朋友圈,即使這樣,在遇到生活中難免的挫折時,我都還是覺得很委屈很憤怒,鬼打牆似的想我到底為什麼留在這個鳥地方受這個氣? 對一些人而言,來英國是一個意外的轉折,或是非自願的選擇,也許是為了學業與工作,也許是因為感情或婚姻 — 總之是懷著那麼一點無奈與掙扎的來了. 因為不是預期中的人生,語言和文化一下無法接軌,我可以體會他們遇到困境時的無助: 向家鄉親友訴苦,大家普遍都用欣羨的語氣談論”國外的生活”,人在他鄉的寂寞與疏離,不是親身經歷難以體會,說起可能換來幾句安慰,或是一句身在福中不知福. 在異鄉沒有近親,交友不易,想找人說話不知從何找起,想離家散心也無處可去,反覆壓抑的情緒,很容易把人逼到死角裡無法自拔. 這樣的現象其實不分國籍,很多其他國家的人也有相同的狀況. 我在聽其他外國人抱怨英國怎樣怎樣,自己有多無奈多委屈的時候,總是很想告訴對方: 你會在這裡,一定是這裡有你想要的什麼東西 – 學業,工作,自由,婚姻,小孩教育或是其他 – 如果是這樣,用感恩的心看待給你這個東西的國家,試著去欣賞和喜愛她. 人生無論在何處都不盡完美,光是抱怨而不試著做出改變,只是在負面情緒裡無限迴旋而已. 身為資深留英人,我覺得要在英國(或其他異國)過得快樂,可以試著從下列幾點來著手:
第一, 改變心態,既來之則安之,接納而不比較. 有些人因為心理準備不夠,或是對英國生活期望過高,出國以後發現和自己想像的不同,適應上有困難,就開始埋怨英國大小事,上至氣候交通,下至飲食物價,什麼都要跟台灣比 (兩個國家本來就不同,基準不一樣,這樣比有什麼意義?),開口閉口都是台灣好,英國不好,動不動就說想回家過好日子. 在台灣生活當然比較容易,不需要適應全然不同的環境,但是既然有機會來到另一個地方,就把這當作人生的新章節,以樂觀的心態往前看. 如果老是回望來時路,又怎麼能看見身邊俯首即是的美景? 想家是理所當然的,但是不要讓這樣的想念困住了腳步.
第二, 遠親不如近鄰,不要只在同文同種的族群裡交朋友 這不是說不要交同文同種的朋友,而是”不要只在”同文同種的族群裡交朋友,當然也不用刻意排斥. 海外華人圈子小,好事壞事都傳得快,有熱心助人的同胞,也不乏某些存有競爭心態的人搞小圈子. 交朋友首重投契,語言文化相同不代表想法接近,在台灣你不會刻意去交來自同一個城鄉的朋友,到了海外其實也是一樣. 如果遇到聊得來的人,當然要交朋友,但是不要自我設限,覺得只有同鄉才能取暖. 當然交外國朋友需要一點語言能力,但是台灣人的英語多少有點基礎,只要有勇氣跨出去用英文交談,就會慢慢進步,而且對方可能也不是英文母語,雞同鴨講比手畫腳也是溝通的方式之一,主要是看有沒有那個意願去嘗試. 我自己的經驗是,生活上有接觸的人,無論語言文化,變成朋友的機率遠高於透過網路或其他管道認識,卻不住附近的同鄉. 住得遠要建立友誼很不容易,無論多聊得來,沒有共同的生活圈,見面的機會少,就難培養深厚的情誼. 當一個人有情緒的時候,身邊有傾訴的對象有很大的幫助,不要覺得對方文化背景截然不同,不會了解自己的心情,其實很多感覺與困境處世皆同. 同文化的朋友或許與你觀點相同同聲出氣,異文化的朋友可能提出另類觀點與解決之道,各有其存在的必要,所以不自我設限,多認識人,是很有幫助的.
第三, 參與活動,建立人際關係與融入地方團體 接續上一點,很多人可能不是沒有意願融入,而是不知道如何著手. 如果在求學或是工作,同學和同事就是很好的交友對象. 如果是空降英國,沒有既有的人際網絡,那就從住家附近開始,參加社區活動,報名興趣課程,加入義工團體等等. 如果有小孩,常去公園,學校,托兒所,圖書館,兒童活動中心,也能認識其他家庭. 只要多與人接觸,就會有某扇門為你打開.
第四, 學經歷放一邊,歸零重新開始,創造人生第二春 很多人在台灣有不錯的學歷和工作經驗,但是移居國外後可能因為語言能力或是其他因素(女性大多需要照顧家庭),在工作和經濟上沒有辦法達到過去一樣的標準,因此覺得自己虎落平陽,懷才不遇,或是浪費了過去輝煌的學經歷,心中十分鬱悶. 其實人生有得就有失,新的生活或許困難,不如理想中的順利,但是這並不表示自己會一直待在這個階段. 如果是因為育兒的因素必須成為全職媽媽(爸爸),盡量充實自己,和社會保持接觸,幾年後孩子上學,還是可以重回職場,或是做自己想做的事. 轉個念想,換個位置換個角色生活未必不好,怎麼知道未來不會柳暗花明又一春呢?
第五, 情緒低潮在所難免,適時尋求專業協助與心理諮商 在台灣心理諮商不普遍,很多人在有情緒困擾的時候不會想到尋求專業諮商師的協助,或是覺得心理諮商是件很丟臉的事. 其實心理的不舒服和身體一樣,不面對不處理只會越來越嚴重,只有認真正視內心的需求,勇敢打開心中的結,才有可能慢慢好起來. 如果沒辦法靠自己的力量走出來,向親友傾訴也得不到紓解,尋求專業幫助並不可恥. 如果語言是障礙,沒辦法適切表達想法,可以找中文諮商師; 如果找不到中文諮商師,台灣有些諮商師可以線上談話,有需要的話,也可以跨海約談. 總之不要憋在心裡,讓情緒惡性循環. 第六, 懷抱好奇心,涉獵當地歷史地理人文,把旅居當旅遊,把異鄉當家鄉 既然來了英國,就把這裡暫時當成家,好好認識一下居住城鄉的史地人文. 對當地文化背景了解越多,越能對陌生的土地培養感情,與當地人的互動也能較為深入. 閱讀當地報刊,看地方新聞等等都是方式之一. 當然用母語追劇看新聞容易得多,但是不要把所有資訊和娛樂的來源都限制在網路取得的中文資源,這樣雖然與台灣同步,但是相對的也讓人與英國脫節,如果可以的話,盡量取得一個平衡點. 如果已經在英國待上一陣子,對日復一日的固定生活模式感覺厭煩,不妨想像自己是來此旅遊的觀光客,跨出平日的生活圈,造訪一些從未去過的景點,或是參加觀光行程,用不同眼光看待熟悉的環境,. 每個城鄉都有美麗的地方,試著發掘它,善用並珍惜身在此地的時光.
第七, 適性順心發展,認清自己決定前路,勉強留下不是福,打道回府不可恥 台灣社會普遍覺得能住在國外是一件很光榮的事,然而並不是每一個人都適合異國生活,勉強留下來卻過得不快樂,只是蹉跎光陰而已. 對我而言,留在倫敦是夢想,所以一路上吃苦當是吃補,耗費的時間也充滿美好的回憶. 但如果這不是我想要的,這樣的投資就太血本無歸 – 因為青春只有一次,人生不能重來,快樂的過日子,比什麼都重要. 當年我死賴著留在英國時,遇過一個畢業後就能拿畢業生簽證留下來找工作的台灣女孩,她因為想家過得很痛苦,所以書一念完就連忙回家. 年輕的我覺得真是浪費,我想拿那一紙工作簽證想得要命,她卻毫不考慮地放棄. 現在成熟一點再回看,她其實很有勇氣,早早知道自己不適合,毫不眷戀的放手,回去過喜歡的生活. 我不知道她後來怎麼樣,但是應該比留在英國開心得多. 腳跨兩個土地,心懷兩個國家,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對某些人來說是極大的拉扯. 國外的月亮沒有比較圓,只有讓人每逢佳節倍思親. 在台灣或是世界其他什麼地方,過日子也是一樣的柴米油鹽,頂多包裝上寫的是不同語言. 不用羨慕長居海外的人,異鄉的人生不是閃著玫瑰金的夢幻,而是適者生存的一關又一關. 如果你有親友在海外,請多關心他們的生活,傾聽他們的心情,不要覺得國外的生活鑲金包銀,只把對方當羨慕或是代購的對象,忽略海外生活的不易. 如果即將出國讀書工作或生活,用樂觀的心情去面對,積極加強語言能力,學習異國文化,做好離家獨立的心理準備,不要讓想家變成包袱. 如果已經在國外,記得人生只有一次,沒有人知道走了另一條路會看見什麼樣的風景,不要覺得自己犧牲或是錯過了什麼,專注眼前的景物,且行且珍惜. 如果異鄉生活讓你不快樂,想辦法改善或求助,萬一真的水土不服,回家也能走出一條寬廣的路. 耶誕在即,年關將至,希望海外遊子們都平安快樂!
PS.寫這篇時,我的腦海中經常響起剛澤斌的"妳在他鄉",其中的歌詞: "妳在他鄉/是否無恙",剛好很切合這篇的主題,就借來當標題了. 但這是我那年代的老歌,年輕人應該不知道出自哪裡(哭). 沒聽過的話請自行估狗一下,老歌很耐聽的.....(對我是老人......) |
|
( 心情隨筆|雜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