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10/18 17:10:21瀏覽5495|回應0|推薦3 | |
※在《菩提道次第廣論》的下士道課程裡,講到「酒戒」時,法師補充了《佛說分別善惡所起經》裡提到的「飲酒的三十六種過失」。期望人人知道這些過失之後,能儘量不飲酒,不然的話,容易害人又害己,犯下難以彌補的過錯。 請先拿我們上一次上一堂課,「酒戒」有發的這一張講義(請點擊這裡看講義),還沒有講。這是從《佛說分別善惡所起經》裡面所摘錄的有關飲酒的三十六種過失。我們看文:「佛言人於世間喜飲酒醉,得三十六失。何等三十六失?」就是我們飲酒,有三十六種過失,一一地、清楚地來為我們說明。 第一呢,「一者,人飲酒醉,使子不敬父母,臣不敬君,君臣、父子無有上下。」也就是說沒有倫理、沒有分寸。過去中國的這一種家庭倫理非常地重視,有些人他們平常在家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可是酒醉之後,卻跟兄弟吵架,互相對罵,甚至父母親出來調解勸說,也說出不敬的話,等到酒醒的時候,他的妻子趕快告訴他的時候,「哎呀!真是後悔唷!」後悔莫及,趕快要去跟父母親叩頭懺罪,讓父母親能夠消怒。就是這個飲酒有這麼多的過失。乃至有一些…過去(我們上一堂課有講到)像李白,李白他也曾經在朝中作官,但是他喜歡喝酒的習慣、這個嗜好,還是都沒有放棄過,所以曾經也是醉醺醺地讓皇帝跟妃子來伺候他,都有這樣的例子。就是喝酒使令我們倫理跟分寸都失去。 「二者,語言多亂誤。」就是我們講的「酒後失言」。 「三者,醉便兩舌多口。」喝醉酒就兩舌、多嘴。 「四者,人有伏匿隱私之事,醉便道之。」這二、三、四都是在口上面,就變得比較放任跟隨便,就是別人他那些隱私嘛(所謂隱私可能就是不想讓別人知道、不欲人知的、不體面乃至不光彩的事情),那我們就把它公諸於世了,讓對方感到羞慚。我們講說,中國人說「家醜不可外揚」,可能本來是至親好友,他跟你講的隱私事,但是在酒醉之後,就把人家全部就把它講出來了,讓人家非常地難堪,這個是口。 那第五呢,就是「醉便罵天溺社,不避忌諱。」就是因為他酒醉了,所以就指天罵地的,甚至在公共場所隨意大小便,百無禁忌,就是一種不敬、不恭敬;乃至他可能會觸犯鬼神。因為過去古時候我們講說 ,有這個灶神,床有床神,乃至我們這個門,還有過的這個門檻不能踩,都有神明的。其實在古老的民族,或者原始的信仰裡面,大部分多半都是屬於這一種多神性的崇拜,對於這一種花草樹木,乃至風雲雨雷,乃至山河大地,都會認為是有神祇在管理,就是這一種過去時代的人,對未知的一種敬畏感。這樣的一種敬畏感會使令我們的言行不會造次、不會胡來,也就是我們在儒書《禮記》裡面講的一種「無不敬」的精神,沒有什麼是不恭敬的。 對佛法而言也是這樣子的,像我們看很多大修行的人,他經常都是行止非常地專默,非常地專一,非常地靜默,然後動作非常地輕巧,踩地就怕地會痛,就是一種禮敬的表現。同時我們之前在學「三惡道苦」的時候,我們也知道在這些無情物上面,雖然它沒有情識,但是它也可能有眾生依附而住,它可能有一些我們看不到的有情的眾生依附而住,所以我們不只是對有情,乃至無情,那個恭敬是有它實際上的意義的。像釋迦佛他在因地修行的時候,他曾經誓願(就是發願),希望在他成道的時候,「情與無情,同圓種智」,他就是一種對有情跟無情,一切都禮敬的一種態度。所以在他證道的時候,就感得樹木(山林樹木),就是屈身枝幹跟佛陀行禮。雖然樹木它是無情物,但是因為他對樹木這樣一種禮敬的心情,這樣的精神招感連無情物都對他展現它的恭敬心,所以這邊講的就是一種我們的一個敬意。在酒醉之後,就失去了。 那六呢,「六者,便臥道中,不能復歸,或亡所持什物。」就是倒臥,因為酒醉了嘛,倒臥在馬路上,連家都走不回家裡,直接就在半路就睡了,然後帶的東西也都丟掉了。 第七是「醉便不能自正」。酒醉之後,他沒辦法端正其身了。 第八是「醉便低仰橫行,或墮溝坑。」這幾個都是,都是這樣,因為他爛醉如泥嘛,什麼叫爛醉如泥,就像個爛泥巴,醉到像個爛泥巴,連站都站不穩,雙腿不聽使喚。因為我們上一堂課講說,因為他這個腦神經…酒精的作用,使令他腦神經受影響嘛,所以腿軟無力,肌肉也不能自主,所以腳也沒力,身體也沒力,走路就是橫七八豎的這樣子。 那第九呢,「醉便躄頓,復起破傷面目。」這個「躄」唸「必(ㄅㄧˋ)」,就是跌倒的意思。因為前面他已經就是走得東倒西歪的啊,所以很容易他跌倒了,跌倒之後,又被地上尖銳的東西戳到他的臉、甚至眼睛,我們就說破相。這幾個(六到九)就是說,行路沒辦法,行路不正,就是他已經醉到不能,連走路都沒辦法好好走,然後有這些糗態,最後走路都沒有辦法。 第十是「所賣買謬誤妄觸觝」。就是因為常常我們商業午餐…可能他是做業務的,或者是公司的經理、老闆,他跟人家談生意的時候,吃飯嘛…喝酒,但是酒醉了之後(因為急於想要趕快跟人家簽合同、簽約,就是希望能夠得到這一筆生意),但是喝酒醉之後,什麼條件都答應了。售後服務,什麼什麼什麼,然後維修期多久,就是很多的令他不敷成本的一些條件他也答應了,胡亂地答應,甚至跟他的職業守則有相抵的、相違的,他也答應。甚至他這麼胡亂答應之後,醒來之後又不記得,可是約已經簽下去了,就是會有這樣的一個過失。 那第十一呢,「醉便失事,不憂治生。」這也是同一類的,因為他酒後誤事嘛,隨便答應,隨便講話,只要能夠令對方高興,同意讓我們拿到這一筆生意。但是因為他誤事之後,可能失去了生意,乃至他可能失去了工作。因為他可能簽了一個對我們自己公司非常不利的一個合約之後,老闆生氣之後,可能就把你解雇了。因為他當時候醉得太厲害,也沒有想到說,當下沒想到說「哎呀!又被解雇了!」也沒想到說,沒有這一筆生意或這份差事之後,他可能他生計馬上就出現問題,生活馬上就出現問題,都沒有想到這些。 那十二呢,「所有財物耗減」。就是他酒醉之後,可能亂買東西,或被別人…被騙錢、被偷,或被誘拐去做賭博…種種種種的這些事情。因為他酒精迷亂的關係,就任人擺布,到最後一文不名,都有可能。 那第十三呢,「醉便不念妻子飢寒」。也沒想到家裡有妻兒要養,就把錢都花光了、敗光了。這個就是在經濟上面,有這樣的一個過失。十到十三,就是生計上面的問題。 那第十四呢,就是酒醉之後,便「嚾罵不避王法」。這個「嚾」唸「歡(ㄏㄨㄢ)」,它的意思是喧鬧的意思。就是他酒醉之後,就喧鬧、謾罵,乃至做人身攻擊,謾罵執政者、政府政策,結果就觸犯法律,可能被人家告。被人家告說毀謗,好像法律上不是叫毀謗,就是類似這樣子的,破壞名譽這樣子。 那第十五呢,醉了之後,便「解衣脫褌袴」。這個「褌」唸「昆(ㄎㄨㄣ)」,也是褲子的意思。「裸形而走」,這個就是叫裸奔啦,不知羞恥的一種行為,根本就不自覺。因為喝得醉醺醺的時候,酒精在身體的作用不是就發作了嗎,發作之後,不是酒精它發熱嗎,所以如果是夏天的時候,他一熱就這裡也脫,那裡也脫,結果也沒想到自己做了這麼難堪的事情。 那十六呢,「醉便妄入人家中,牽人婦女,語言干亂,其過無狀。」這個是很嚴重,像過去的時候,因為大家都是比鄰而居嘛,所以可能隨時都可以去鄰居家,現在就沒辦法,因為大家都是沒有像過去這樣門戶大開,可是這個過失,可能甚至會引來殺身之禍。因為以前婦女名節很重視,貞節很重視,你這麼一做的話,可能會非常觸惱對方家的男主人,或者他胡思亂想,想說可能你是不是跟他家的妻子有什麼樣的來往,就造成很多很多的過失。尤其是有一些人他個性…他喜歡、愛喝酒,平常又喜歡開玩笑,很喜歡戲謔的,這要特別注意,在歷史上有很多這樣的例子。雖然現在我們比較沒有這個機會跑到人家家裡,去牽著人家,但是還是有,那什麼狀況呢?比如說在一起吃飯,宴會喝酒的時候,你看這個長官明明平常是一個我們要尊敬他的,可是他可能一酒醉就拉著他的女職員、他的屬下,跑去跟人家敬酒,就做也是類似這樣子的一些行為,等到酒醒之後,你看平常多麼高高在上,現在酒醒之後,「哎呀!無臉見人!」 所以在過去也有這樣的一個例子。在福建有一個讀書人,他平常就是以教書為生,他平常律己非常地嚴格,常常他就是教導他的學生要戒色。可是有一天喝酒醉之後,就跟他的朋友,在吵著爭奪妓女(以前的人不是上酒樓就是有女孩子陪酒,或者是在那邊彈琴、彈古箏的都有,或唱一些歌,都有),跟他平常所言的就是相左嘛。所以他酒醒之後,就非常地後悔,尤其愧對學生。「怎麼老師平常講這樣子,結果酒醉後就是…怎麼還甚至跟人家幾乎要大打出手。」所以這個老師他就閉門悔過,靜思三天之後(像我們軍中犯錯也要關禁閉),靜思悔過,就蒐集了古今一些飲酒受害的例子,來警惕自己,然後這本就把它集出來,叫做《百悔經》,非常地悔恨。你看做老師的尊嚴,就在一次酒醉之後,可能就這樣子破壞了。 那第十七呢,「人過其傍,欲與共鬪。」就是人家從他旁邊經過,就要跟人家打架了。這個我們現在也看到很多,有沒有,甚至很多社會事件都是這樣的,你只要看他一眼,甚至連看都沒看,只是走過去,他就要找人打架。這一種可能就是他平常內心有一些壓抑的不滿、不悅的情緒,或者是自卑心結的人,在他酒醉的時候,就把它釋放出來。可是很多人他會以為說,酒醉的時候一些醉言醉語,旁邊的人比較會以一種寬容的態度,會想說「他就是喝醉酒了嘛」,比較不會計較,就借酒裝瘋;可是沒有想到說,這樣的放任,很可能會闖下大禍,可能會觸犯法網,有可能傷人,傷害人家或者是殺人,乃至自己被殺,造成終身的這種憾恨,都有的。所以我們講說,想要借酒消愁或者借酒澆愁的人,這樣的人可能就是有一種隱憂,因為你不知道他酒醉之後,不知道他會做出什麼樣的事情。 那第十八呢,「蹋地喚呼,驚動四隣。」這個「蹋」就跟腳踩的這個「踏」(踏步的踏)是一樣的意思。就是說他的動作非常地粗魯、粗暴,可能在街巷裡頭大聲唱歌、對空喊話,讓他的鄰居驚慌不安。這個就好像夫妻吵架,尤其是過去的這一種村舍,像那種眷村,或者是我們所謂的胡同,或者是公寓房子,都還是彼此音聲都會相通的,那夫妻吵架的時候,其實街坊鄰居都不安寧不安心,因為你不知道在雙方都劍拔弩張的情緒之下,會不會失控做出那一種傷害性的行為。然後有的這個失控可能就是見到人就砍,到最後自盡,好像最近也有那個社會新聞(我是沒有看,好像路過的時候有瞄到一下),就是把家人都殺掉了。就是在意志,這個情識混亂的時候,他的神識混亂的時候,就是一種失控性的行為。 那十九呢,「醉便妄殺蟲豸」。「蟲豸」是昆蟲的意思。我們大一點就是濫殺路上的流浪貓啊、流浪狗啊,或者是虐待牠們,都有的。 那二十呢,「醉便撾捶舍中付物破碎之」。這個「撾」唸「抓(ㄓㄨㄚ)」,就是跟抓東西的「抓」是一樣的,「捶」就是捶打的意思。就是在房舍中、在家裡面,拿到什麼東西就砸就摔,可能你這個家裡面價值非凡的古董就這樣子報銷了。所以有些人他酒醉的時候,或者他生氣的時候,他有這種習慣,家人都要把那種容易碎的東西,平常都要藏起來;或者看到這個人,可能大部分男眾比較多吧,就是開始在發作的時候,就趕快收、趕快收,這個都是有的。這個非常地傳神嘛,非常傳神。 那二十一呢,「醉便家室視之如醉囚,語言衝口而出。」「家室」就是家庭裡面的人(家裡面的人或者是夫妻之間),就是家人看這醉鬼整個已經失控,我們前面講,又爛醉如泥啦,又隨便大呼小叫的,乃至虐待動物,什麼事情、難堪的事情都做出來了,又搞破壞又亂罵人,然後做出那種種種令家人又氣惱又難堪的事情,所以衝口而出的一定是不客氣的話,都是不客氣的話。那什麼叫做「囚」呢?這個「囚」,我們說囚犯,「囚」它就是不自在的意思,為醉所囚嘛,不得自主。所以他講話、行為都是顛三倒四的,所以難免家人要說一點重話。 那二十二呢,是「朋黨惡人」,就是跟惡人結黨。 二十三呢,「踈遠賢善」。這個「踈」就跟疏離的「疏」是同一個字,同一個意思。我們說「人以類聚,物以群分」嘛,你常常喝酒,神智都不清楚,當然善友就是會遠離啊,一定是惡友接近啊。因為他看有機可乘,他就趁火打劫,佔你的便宜。 那二十四呢,「醉臥覺時,身體如疾病。」就是他酒醒之後,起來身體覺得很不舒服、很累,就像病了一樣,虛脫、軟弱,也很疲倦。因為我們可能在醉了之後,還吐了一場嘛,吃的東西都吐出來了,然後酒精後續的作用…所以常常說酒就像毒藥,是有道理的。就是說它對身體健康而言,它是耗損、是傷害,而不是利益的。 那第二十五呢,「醉便吐逆,如惡露出,妻子自憎其所狀。」「惡露」就是指身上不淨的津液,就像膿血、屎尿、痰這些液體的東西。「露」就是指津液的意思,「惡」就是指令人嫌惡的。就是他因為醉得太厲害,吐得滿身都是、滿地都是,就好像身體的不淨物流出來,連最親愛的妻子也都嫌惡你這個樣子,所以這邊會用「妻子」,也就表示可能大部分是男眾比較多吧。 二十六呢,「醉便意欲前蕩,象狼無所避。」就是他酒醉之後,就行為放縱,也不避危險。這邊惡象跟狼,指的就是兇險的對境,它可能對我們會有所傷害。比如說你在路上遇到惡犬、惡狗,對我們叫,結果平常的時候,我們都趕快離開了嘛,但是這時候不但不避開,還跟牠對罵,牠在那邊叫,你也在這邊叫,那個結果就是可能會被咬傷。我們現在如果到印度,你有時候在路上會看到牛在走路,象在走路,還是會碰到,因為有一些動物跟車乘是同樣用一個馬路的…就借酒壯膽嘛。 那二十七呢,「醉便不敬明經賢者,不敬道士,不敬沙門。」因為他心智迷亂嘛,醉了之後,心智迷亂,慚愧心就生不起來,所以對於有學養、有修行的人,就不知道要恭敬,更不用說什麼是慚愧心。就是崇重賢善嘛,你就是對賢人、善人,你就是會尊崇他、恭敬他;可是你在酒醉的時候,已經失去了慚愧心了,剛才前面也講,甚至他裸奔都有可能。 那二十八呢,「醉便婬妷,無所畏避。」這個「妷」跟放逸的「逸」是同樣的意思。就是荒淫放逸,非常地放逸,也不管是不是觸惱別人,或者是做出違背禮教的事情,乃至於觸犯法網,都有可能。 那二十九呢,「醉便如狂人,人見之皆走。」就是我們說的這個人好像發了酒瘋一樣,瘋狂得沒有什麼兩樣,旁邊的人看到他,都避之猶恐不及,怕被他傷害。像我們平常看到精神病患,是不是也會很害怕,因為他不知道他是不是屬於攻擊性的。那這個酒醉也是這樣子。 那三十呢,「醉便如死人,無所復識知。」就是他醉到不醒人事了,怎麼叫他,怎麼搖他,或者是用水潑他,他也不醒,就像昏死過去。這是酒精過量造成的作用,如果他長期而且很嚴重地酗酒的話,那就有可能因為酒醉而死,醉得太厲害就死了。甚至我們也看過有這樣的新聞,就是他可能喝太多之後,酒精的含量過高,所以他在點火的時候,或接近火源的時候,他這個腹部燃燒,整個是破腹而死的。你想想看,這樣的死多痛苦啊,整個就是等於是被燒死,從體內燒起來。這樣子死的,他能夠往生善趣嗎?應該是不會。這樣的一個死、往生,就非常地痛苦。 那三十一呢,就是「醉或得疱面,或得酒病,正萎黃熟。」就我們前一堂課講的,他可能會得到種種的慢性的乃至急性的一些病症,肝啊、或者是腎啊、或者是心臟、或者是胃…都會出問題。 那三十二呢,「天龍鬼神,皆以酒為惡。」因為天龍鬼神他們有的是嫉惡如仇的,通常就是會護佑善人,所以他不歡喜酒,如果我們常常飲酒的話,貪杯中物的話,他們就會遠離這樣的人。其實我們不論是行於世間,在世間,或者是出家修行,都是很多要得利於護法善神的保護。在經論中也都有提到,其實我們很多的善行,乃至我們的修行功課,都是有這些力量的加護,使令我們能夠生起這一種想要精進、想要行善的心,但是如果要能夠得到這些護佑,還需要我們各人的福德來招感。所以不是說我們做善,或者是我們要做一個修行,要做一個精進的事情,想做就可以做的,有時候我們心力不足,我們歡喜心不足…這個都是要有這些…其他無形精神力量的庇佑。如果說你是一個非常虔誠的修行人,乃至修行有成績的修道者,你可能就可以得到佛菩薩的庇護,這是有可能的。要靠自己的力量,是真的很不容易,非常不容易的。 三十三呢,「親厚知識日遠之」。就是跟我們交情深厚的善知識,漸漸地就會遠離他。因為他可能勸你一次,勸你兩次,勸你三次,都勸不動你,那他沒有辦法,暫時就先離開你,等到你有一天夢醒時分的時候,真正想要回頭的時候,他可能再回頭;可是你如果說一直執迷不悟的時候,一直耽著於杯中物的時候,連跟我們很有交情的、友誼深厚的好朋友,可能都要離開我們。 那三十四呢,「醉便蹲踞視長吏,或得鞭搒合兩目。」「蹲踞」的意思就是張開雙腿蹲著,這個形像各位應該可以想像出來,蠻難看的,蹲在那裡,腿開開的。這個「搒」(唸「朋(ㄆㄥˊ)」)就是鞭打的意思,抽打的意思。這個意思就是說,這個人酒醉之後,就張開兩腿蹲著,瞪視著尊長(長輩或者是官員),或者他可能手就拿到這個鞭(什麼鞭呢?可能草鞭、皮鞭,就是他隨手可得到的長的、軟的…可作為鞭用的東西),向空中,或者向地,或對著對方抽打,讓對方不自主地或害怕地一直眨眼睛,有沒有?像有時候老師拿籐條(籐條不是很細嗎),他只要這樣子,稍微這樣比一下,你看那學生是不是就嚇得一直…,不自主會一直眨眼睛,有沒有?拿著鞭這樣抽打的時候,是非常無禮、非常挑釁的行為。你看酒醉之後,對於長輩啊,對於官員啊,我們應該是要有一定的禮貌的,可是卻非常無理而且挑釁。是不是很傳神?胡來嘛,酒醉之後,就是這個樣子。 那三十五呢,「萬分之後,當入太山地獄,常銷銅入口焦腹中過下去,如是求生難得、求死難得千萬歲。」就是在他往生之後會墮地獄裡面,然後銷銅就是鎔化的銅汁(就是鎔銅汁),它入口,入了口之後 ,因為太熱太燙了,穿腹,整個焦爛,整個胃啊、腸啊、整個肚子就是焦爛穿破,之後又復原,再反覆地以鎔銅汁…非常非常地痛苦,這樣子要千萬歲。 那三十六呢,「從地獄中來出,生為人常愚癡,無所識知。」這很重要,就是愚癡的果報。「今見有愚癡、無所識知人,皆從故世宿命喜嗜酒所致。如是分明,亦可慎酒!酒有三十六失,人飲酒皆犯三十六失。」第三十六就是他在地獄果報結束之後,來生為人的話,他也是常常愚癡,愚癡性很重的。像我們上一堂介紹的莎伽陀尊者(就是周利槃陀伽),他為什麼那一世這麼地愚癡,就是第一個是他過去世吝法,慳吝於法,不肯施捨法於人;第二個原因就是因為飲酒的關係,因為飲酒的關係,使令他愚癡。你看結夏安居三個月,九十天,一個偈子四句偈都背不下來,我想我們在座不可能有人有這樣子的狀況嘛,這個是太愚癡了,愚癡性太高了。 那時候在經典上就講說,連旁邊放牛的人都已經背下來,因為聽得滾瓜爛熟了,聽得已經爛熟了,結果這個周利槃陀伽還沒有背下來,所以最後他的哥哥也只好放棄他。最後是佛大智慧地把他宿世善根發顯出來,讓他能夠在一生成就阿羅漢果,也是因為他有這樣的一個福德因緣,才能夠值遇佛,不然你看多可惜。你說像蘇東坡,他也是在歷史上有記載,過去也是修行人,也是出家修行很好的,可是他這一世來的時候,沒有修行的時候,也是貪杯中物,都不能自主的。 還有一點就是說,我們說喝酒,現在有很多像創作者,不管他是文學的創作者,或者是藝術的創作者,或者是音樂的創作者,常常會說…假藉酒來激發他的創意,就是在微醺的、醉淘淘的、很舒適的時候 ,他這個靈感很豐富,其實這樣子的創意,實在是不可取。因為我們知道酒最重要它是使我們智慧泯滅,沒有辦法開發智慧,其實這不就像我們說吸毒的人,他為什麼一定要吸毒。酗酒的人他因為依賴酒精嘛,跟吸毒的人一樣,他有這種依賴性,他成癮了之後,他吸下去的時候,他是不是也覺得飄飄然,如入神仙之境?所以一次一次希望到達那種境界的時候,他的癮就越來越深,就好像你吸毒去引發創意,這樣的創意是不可取。 我們再說白一點,前一陣子也有演藝人員買春,他說是什麼?…他創作的靈感來源,說這膾炙人口的歌曲,還不是都靠著這樣子創作來的。這個很明白的,就是我們之前講的,你就把世上的這些邪知邪見,錯誤的這種觀念、想法拿來當作…覺得很正確、很正點,是奉為圭臬的,這是不對的。所以很多…很多這一些文藝人,他可能他喜歡喝酒,藉著這個來…這不好的,不要把它當成…其實酒對我們來說,真的不是一種能夠幫助我們的東西,所以不要把它浪漫化,好像很瀟灑、很帥氣。 所以其實我們從這個三十六過失來看的話,其實從自己…如果我們曾經酒醉過的人,可能看看三十六個裡面,可能會有幾項?或者是我們身邊親朋好友曾經有這樣子,就是有這種…我想應該都有吧,因為現在酒流通量很高嘛,還有專賣洋酒店,應該都是有。那我們要怎麼勸他?你現在已經非常清楚酒的過失跟醜態的,那我們就是讓他了解它有這些過患,有這些你醒後難堪的事情。甚至現在還很方便,當然這個是有點過了,如果各位方便的話,當你要勸說的親朋好友正醉態百出的時候,把它錄下來,等他醒來的時候,請他看一看,「你看是不是跟我們今天講的一模一樣?三十六種,符合了幾種?」這樣他自己看了都不好意思,是不是? 像我們有時候,要勸說脾氣不好的人,他每次發脾氣,撇青著臉,他自己看不到,因為他沒有看到他自己的相貌,他只知道他很生氣、他很憤怒。可是你把他照下來,他下次…如果真的讓他看到他在大吼大叫的時候,或者跟狗兩個在對罵的時候,那種樣子的時候,他肯定下次要發脾氣或者要去喝酒的時候,要稍微控制一下,想說「這個給人家看到,多麼難為情的事情?」對不對?「不小心被流通出去,怎麼辦?」因為我們現在也常有…所以大家了解一下,也可以作為勸說人的一個資料。 ◎註:整理一些難字的發音如下
|
|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