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10/09 11:25:19瀏覽2861|回應1|推薦7 | |
※以下內容是後學從法師2011年《十善業道經》課程的最後兩堂課的錄音裡,記錄下來的,有關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的部分。本篇先講十力及四無所畏部分,下一篇開始是十八不共法的部分。(抱歉!這個課程,後學只錄了最後兩堂課,前面的沒有錄。) 日期:2011.09.27 我們上一堂介紹「十力」,已經介紹到第四。(點擊這裡看講義) 第一是「是處非處智力」,就是說我們見到這一個人,這一世他不論是行善或是造惡,我們不能以眼前這一世來做定論,只有佛他有這個智慧,能夠觀察到他將來是要到善趣還是惡趣,也知道他為什麼到善趣或惡趣。 第二個「業智力」,就是講到說佛他能夠觀察眾生他的業,他是造善業或者是惡業或是無記業,他是要這一世受報、下一世受報,還是多少生以後才受報,這三種業、這三種報,佛都能夠清楚地觀察。 第三「定智力」。因為禪定有正定、有邪定,禪定會有一些錯誤的境界,我們可能會有一些誤入歧途的狀況,或者是說我們修禪定能夠平步青雲地得到禪定的成就,這個佛也能夠清楚地觀照得到。 第四「根智力」,就是這個根性…我們說眾生他根性有上根、中根、下根,就是有利的跟鈍的差別,或者是根據他的根性,他是信根或者是定根,就是他的性向不一樣,佛他也能夠清楚地觀照而給予他合適的教法。 所以我們說「十力」,它主要是佛他度眾生的一個方便,因為他能夠…佛通過這一些…就是眾生的過去現在、他的根性,還有他種種、種種的…業障啦,他才能夠給予適當的一個教法。 那今天我們從第五「欲智力」。這個「欲」呢,它的體性就是希望,希望為性。佛的智慧力能夠了知眾生他有什麼樣的欲,就是他的希望,他好樂什麼樣的法,他就為他說這樣的法。比如說在佛世的時候,摩訶迦葉尊者他就是「頭陀第一」,因為他好樂頭陀,所以佛就教他十二種頭陀行,因為適他的性,他歡喜、他好樂,所以他成為頭陀第一。阿難好樂多聞,所以他就成就「多聞第一」。舍利弗他好樂智慧,就成就「智慧第一」。這些第一,就是因為佛有智慧來了解他弟子歡喜什麼樣的法,他好樂哪一方面的修行,他就給予他合適的教法。 我們看摩訶迦葉尊者,他們家是富可敵國,家境非常非常地富裕,一般富有人家的小孩,通常生活總是會比較奢華,可是在這樣環境長大的迦葉尊者,他卻完全沒有染上享受的、奢華的這種習氣。不但出家之後修頭陀行,一直到老都堅持苦行,就是因為他宿世熏習的根性,他好樂歡喜這樣。我們也看到有一些修行的大德,住持一方,其實他已經成為道場的住持,修行上面他可以…生活上面可以放鬆一點,但是他就是堅持要行苦行,精嚴持戒。那他在家也是家境非常富裕、非常優渥,可是他出家來修行,他走到佛門裡面,他就能夠行苦行,而且不以為苦,就是他宿世熏習出來的根性,他好樂這方面的修行。這樣的一個苦行,對他來講是樂在其中。 我們看祖師大德像虛雲老和尚,他們很多的苦行是我們所不能夠行的。密勒日巴尊者…種種這些,像廣欽老和尚他們都是…我們說難行能行,可是他們卻能夠安然地苦行,那就是佛能夠觀察的出來,眾生他的好樂。 第六是「性智力」。這個「性」指的是我們的習性、我們的習氣。佛的這種智慧,他能夠了知眾生他是哪一個習氣比較重,是貪的煩惱比較重,還是瞋的煩惱,還是癡的習氣。了解之後,他就知道這個眾生他現下、現世是不是可以得度,什麼時候可以度,是要用鼓勵的方法、讚歎的方法,還是要用折伏的方法?我們說有一些方法是要懷柔的、懷愛的,有一些方法是要增益,增益他的資糧,或者有些時候我們的狀況是需要息災的,有種種種種不同的方法。 有一些貪愛心比較強的人,他歡喜被讚歎,當他做一件事情你就讚歎他,或他修行你讚歎他,他很歡喜,他就會很好樂地來做,就很精進地來做,所以他就能夠成就這個法門。可是如果對瞋恚心、慢心很重的,你越讚歎他,他就越貢高我慢,然後他可能對老師,心理上面就會覺得可能老師程度也是還跟我差不多,或者甚至還沒有我這樣的境界,所以老師要這樣讚歎我。如果碰到這樣一個瞋的習氣,這種驕慢性的,可能老師就用折伏的方式,不然他連老師說什麼法,他在下面都覺得也不怎麼樣,沒有把善知識看在眼裡。這種狀況可能老師他會顯現他的…甚至在他面前示現一些神通力或者是威德力,來折伏這樣的一個眾生。 所以對於不同習性的人,你要給他不同的教法,不然反而會增大他那一方面的習氣。如果說真的貪心重的,用折伏的方式,他可能被挫折之後,他就整個提振不起來了,因為他是需要鼓勵型的,多多鼓勵,越鼓勵他越有力,可是你呵責他的話,他整個就癱下去,就沒有辦法提振起來。 第七是「至處智力」。「至」就是到達的意思,「處」是處所,也就是說佛的智慧,能夠了知我們修什麼樣的道,修什麼樣的法,就能夠達到哪一處。舉個例子來講,我們如果行的是善道,我們行的是十善業,就能夠到達人天善處。如果我們行的是惡道的話,就會到達三惡處,就是三惡趣、三惡道。如果我們行的、我們修的是無漏的解脫之道,就能夠證得涅槃解脫之處,所以他這個智慧就是教導眾生,他怎麼樣能夠到達解脫的法門。 第八是「知宿命無漏智力」。這樣的智慧,就是了知眾生他宿命、就是過去世。一般講禪定能夠證得宿命通,能夠了知眾生宿命的智慧,就是眾生他過去世,一世、兩世乃至百千劫所有的內容,他能夠詳細地知道,這只有佛才能夠做到。因為他的智慧跟他的神通力,能夠圓滿到這種程度,比如說他在唐朝的時候,在漢朝的時候,他是出生在什麼人家,姓什麼,叫什麼,家境狀況如何,活多久,他都能夠巨細靡遺、完全地了知,這個是佛才能夠有的。我們一般講宿命通,那個是通外道的,他的通是有限的,只能知道他過去是哪裡受生,可是不能這樣詳細清楚地知道,這是佛才能夠那麼清楚。宿命力就是知道眾生他過去的事。 第九個「天眼智力」。我們剛才講這個宿命是知道過去,那要知道未來就要靠這個天眼,我們一般講千里眼,這裡的天眼是包括時間跟空間。時間來講,就是天眼的智力,它能夠知道未來,就是從這一世死了之後,他下一世會到哪裡,也是很詳細地知道,他不管是生善趣或者是生惡道,他相貌怎麼樣,長在什麼人家家裡,都能夠清楚知道,這是天眼智力,這是時間來講。在空間來講的話,一般講天眼通他能夠看很遠的地方,我們一般肉眼看,1.2、1.0已經算很好,他能夠超越空間的限制,還能夠看到更遠,這是空間上的天眼。 第十是「漏盡智力」,就是佛這種智慧能夠了知佛自己跟其他的眾生是不是已經證到漏盡,就是清楚地知道自己已經證得解脫,在這上面沒有絲毫的疑惑,不會去問「師父你看我有沒有開悟了」、「師父你看我是不是已經到什麼樣的境界了」,不會這樣子。他能夠很清楚確定自己已經證得解脫,而且不但知道自己,也能夠知道眾生是不是已經得到漏盡,這是漏盡智力。所以佛可以觀察他的弟子,誰已經成就了,誰還是凡夫的階位,誰已經證得初果,誰已經證得四果,這個是佛的漏盡智力。 這十種智慧力,是專門針對度化眾生來用的,所以佛度化眾生,靠這十種力量就足夠,因為他可以非常詳細地觀察眾生,應該怎麼樣來度,什麼時候度,能夠詳細清楚地知道,然後能夠正確地去引導弟子。 接下來「四無所畏」。「四無所畏」就是指佛在大眾中說法的時候,他沒有任何畏懼,講出世間法,沒有任何畏懼。為什麼能夠無所畏呢?因為佛智慧圓滿的關係,因為佛的智慧已經圓滿成就,所以能夠做到沒有絲毫的畏懼。我們有的時候為什麼會恐懼,因為我們就是對於未知,茫然、不能把握,佛他沒有,他完全清楚明白,所以他沒有絲毫的畏懼。 第一個是「一切智無所畏」。因為佛遍知一切法,所以當佛對大眾宣說「我是一切正智人」的時候,他是沒有畏懼的,也沒有半點心虛或者是不能夠把握。這個正智人就是說,我是一個真正有智慧的人。這個「一切」呢,我們要清楚,這「一切」…不管是在佛法裡面的修行,或者是外道,外道裡面也沒有一個人他的智慧能夠超過佛。因為佛他的智慧已經圓滿,能夠遍知一切法,只有佛跟佛之間能夠了知彼此。這個「正知」呢,我們說「正」不同於「邪」,相對於邪,佛證知的一切法,它不同於外道的邪知,所以佛他敢這樣講,「我是一切正知者」,這是第一個無所畏。 我們不敢這麼說嘛,不敢想像這樣的境界。今天我們已經學佛了,如果有人來問,親戚朋友有時候遇到困難說,你學佛這麼久,你們佛門裡面怎麼樣怎麼樣,想要請教你一些問題,我們可能一聽到要問我們問題,心裡馬上就開始緊張,然後可能會先謙虛地…說是謙虛,其實心裡也真的有一點惶恐…「我們才疏學淺」、「我接觸不久」、「我學得有限」、「我其實蠻孤陋寡聞的」,就開始緊張起來。為什麼?因為我們心中沒有十足的把握,也不知道他問出來的問題,我能不能夠應付,如果不能夠應付的話,是不是他就會退失信心或者好樂心?我們說還沒有進到佛門,還沒有皈依三寶之前,他可能…我們用慕道來講,就是仰慕這個道,可是我們的回答,可能不能夠滿足他的需要的時候,是不是他就退失了?心裡就是會有這種怖畏,所以我們就沒有這種「一切智無所畏」,連阿羅漢也不敢說「我是一切正智者」。 從這個問答(白板上有寫,請點擊此處)就是,如果在佛世的時候,有人請教阿羅漢問題(佛弟子阿羅漢比丘),總是禮貌上會請問說:「是不是可以請示尊者一些問題?」這一位尊者,成就的阿羅漢就會說:「隨汝所問,知者當答。」就是隨你所問,我知道的話,我當然會告訴你;那佛境界就不一樣,「恣汝所問」,這個「恣」就是隨你,你怎麼問,「當為汝說」。他沒有但書,他就是你問我什麼,我就會告訴你,只有佛敢這麼說嘛。所以我們從他們的問答裡面,就可以知道佛境界跟阿羅漢的智慧是不一樣,即使阿羅漢的境界,他知道我還是有限的,所以我知道的,我當然應該要回答你,不知道的,那就沒有了。所以可以看得出來,佛跟阿羅漢智慧的不同。 第二個無所畏是「漏盡無所畏」。我們剛剛前面的「十力」裡面也講到,這個「漏」就是煩惱的意思。我們說有漏,就是有滲漏,還是有煩惱,那「漏盡」就是窮盡三界的煩惱,佛他已經證得無漏,就是三界中(欲界、色界、無色界中),一切的煩惱還有一切的習氣,都完全斷盡了。所以他在跟眾生宣說「我已經證得無漏,已經斷盡一切的煩惱跟習氣」的時候,他是心裡非常地坦然無畏的,他不怕別人批評「佛你也沒有斷盡煩惱,習氣也沒有斷盡 」,佛他不怕別人這麼講。我們就不一樣,因為我們煩惱跟習氣都有嘛,所以我們心裡面都會有所怖畏,怖畏什麼?就是很怕人家批評我們,「你這修行人習氣還這麼重」、「你煩惱還這麼多」、「你都佛弟子了,還會生氣呀」,我們心裡很怕人家對我們有這方面的譏嫌,那就是因為我們的確煩惱跟習氣都還在的關係。 第三種無所畏是「說障道無所畏」。這個「障道」就是障道法,就是它只要是能夠障得我們證涅槃得解脫的法,就是屬於障道法。佛他開示,對弟子宣說有哪些是障道法,就是要讓弟子去除這些障道法,當這些障道法他都去除了之後,我們才有可能證涅槃,不然我們菩提道上都是障礙,一定要清除這些障礙才可能開悟解脫。因為佛對於一切障道法已經如實了知,所以他在這樣宣說的時候,他沒有擔憂或者是害怕別人會說「你說的這些法,其實並不會障礙涅槃,我一樣行這些法,一樣可以得到聖道」,因為那是不可能的。佛他親身經驗,所以他講的這個障道法都是非常如實的。 我們說哪一些是障礙我們證涅槃得解脫的法?就是煩惱,還有一切有漏的法,包括善法跟惡法。比如說,我們現在講業果,惡法跟不善法,我們知道就是十惡業,它會使令我們墮三惡道,連人天的果報都不可能,你也不可能修行,更不用談說他能夠成就解脫涅槃,所以它是障礙解脫、障礙涅槃的,這個是惡法。那有漏的善法,什麼叫有漏的善法?我們說有滲漏,就是這個善法它有滲漏,它不圓滿。因為我們在行善的時候,它是有我執、法執,有這個執著跟煩惱,所以我們行的雖然是善業,但是它是屬於有漏的善業,它得到的也是人天的果報,一樣不能夠出離三界,所以它也算是障礙涅槃跟解脫的法。 比如說,如果我們布施持戒,只是我們的動機或者我們的發心,是為了求得今生的安樂,還有來生的利益,希望來世我可以得到富有的人家、暇滿的人身,或者是到天上去享福,如果是以這種心情的話,有所求的這種心,那就是屬於世間的利益,它不能夠解脫三界,所以這一個善是屬於有漏的善,它也是障道法。或者我們行十善業是為了…我們看了十善業有這麼多功德,我們行善是為了要求功德,求將來的樂果,這樣也是一樣不能解脫,因為你有所求的心,它總是在三界裡面,只是它可能是一個比較好的境界吧,但是它也是暫時的。 乃至我們修禪定也是這樣,我們佛法三學是戒定慧,禪定…我們修禪本來是為了要開發空性的智慧,使令我們能夠趨向解脫,出離三界的輪迴,如果說我們不能夠確定這樣的目標,在修禪定的時候,我們耽著在種種禪定的覺受或禪悅的境界當中,我們不可能趨向解脫之道,因為你耽著在裡面。 比如說我們精進用功,都已經證到初禪的時候,初禪的那一種歡喜(初禪的快樂已經上升到色界了),不是我們欲界粗糙的五欲樂能夠相比的,所以這個時候,他這種身心的輕安,快樂得無法言喻,不捨得放棄,如果是這樣的話,他耽著難捨這樣的境界,那往生之後,他就是會生到初禪天,也沒有解脫三界,還是在色界裡面。如果再精進用功,乃至到了三禪的境界,我們說三禪是大樂的境界,三界中最樂的一種境界,當然就更難捨了,無法形容的快樂,這時候如果你沒有確定你最初的發心的時候,你要他放棄,非常地困難,所以到這個境界的時候,一定會耽著難捨,那死後他就生到三禪天,所以他也是不能夠解脫。所以如果我們修定,他又耽著在禪悅當中,那這個定就是一個障道法,障礙他解脫,障礙他涅槃。那也有的人修定是為了要求神通感應,的確也是有人有這樣的一個發心,這一樣是障道法,因為神通感應,它一樣不能夠出離三界,它就是身心的一個變化。 所以佛在宣說這些障道法的時候,他也不怕別人來踢館說「你怎麼可以說十善業是障道法,禪定是障道法」,你說煩惱跟惡業是障道法,可是這些應該不是障道法,佛他很清楚了知它為什麼障道,它是如何障礙解脫涅槃,佛很清楚,所以他不怕任何的批評跟反對,他可以絲毫無畏。 第四種無畏是「說盡苦道無所畏」,就是當佛對大眾宣說「只要行我所說的聖道,就能夠斷盡一切的苦」,說這樣的話的時候,佛是沒有任何的畏懼的。因為佛他已經通過自身的修持,證得聖道,窮盡一切的痛苦,這是佛親身的體證,所以他不害怕別人說「照你所說的來修聖道,是不能夠證涅槃解脫的」,所以我們只要行佛所說的聖道,就能夠解脫離苦,這是佛親身經驗。 世間的眾生…就是我們前面講的四個,是佛對大眾說法的時候,他的四種無所畏。相對於出世間的無所畏,世間也有許多其他的怖畏,大致上世間有這五種怖畏:第一個是「弊家生」,一個「弊生處」,一個是「惡色」,第四個「無威儀」,第五個「粗惡語」。這個「弊」就是衰敗的意思。 第一個我們看…世間的這些怖畏,第一個是出身低,「弊家」,就是衰敗的家庭、家族裡面出生。我們知道當時的印度有四姓的階級(四種種姓),它也是高下之分,最下層、最底層就是首陀羅(賤民),如果我們是生在賤民階級的人,他一輩子不可能出頭的,不可能有出息的,因為他一輩子都是抬不起頭來,他的工作、職業都是被限定的,他只能夠從事像抬死人、除糞、養雞養豬、打獵、屠殺這些屬於賤民的工作,只能夠從事這方面的工作。因為他出身卑微,在大眾中他就會感到自慚形穢,會有所怖畏。 我們社會上也是,如果他出身的家庭是造惡的,我們剛才講,他所從事的那些職業,其實就是我們講的在家居士的十六種邪命的內容,我們也是…如果說我們今天我們這個家族家長,他做了一些可能作奸犯科或者殺人搶劫的事情,那他的孩子可能他的整個成長的過程,就是有很多的怖畏。所以過去像我們在台灣有一個綁架、殺人撕票這個案子,父親已經處決了,那孩子沒有辦法在這邊過,後來就送到美國去讀書,因為在這裡,你不管在學校裡面,老師怎麼教導,學生家長怎麼教導,甚至有時候學生家長也看不起你,所以在台灣已經沒辦法過下去,就送到美國去讀書,就是因為出身的家庭使令他有所怖畏。佛都沒有這些問題。 第二個是「弊生處」,就是他出生的地方,或者是窮山惡水,或者是偏僻落後的地方。這個也容易引起…比如說我們學生的時代,像高中、大學不是都要聯考嘛,尤其是大學生,有的是從中部、南部,有的是北部,各方來的,如果同學問「你家裡住哪裡?」如果他是家裡住在首都的精華區,是在精華的路段,那他講話可能就很坦蕩很大聲,如果他是住在鄉下落後的地方,就會覺得不好意思,好像怕人家會瞧不起,所以講話就很小聲。 像有的人就是我是以哪裡人為傲…「我宜蘭人為傲」、「我台南人為傲」,有些人覺得出生在這裡很有優越感。我們學生時代就可以看到有這樣一個現象,那出了社會之後,乃至於將來出國,都會…就怕說 ,有的他會怕說,「你家鄉是哪裡啊」,有些很認同我們自己民族的,「我是中國人,你是哪裡人,我是中國人」,他很怕,「你是韓國人?」「不不不!我是中國人!」就有一種中國人的驕傲。如果他是在落後國家,不是文明開發的國家,可能聲音就會比較小聲,就是對於他出生的地方,他也會覺得會有自卑的心情。 第三個就是「惡色」,指說他相貌長得比較不好,就是長得比較醜陋。可能他的相貌不好,然後身材太胖或者太瘦,或者是身材比例明顯地不對稱,總之就是他的外形不是這麼討喜,就是讓人家看了,不歡喜親近。這樣的人在大眾中也是會有自卑感,也是會有所怖畏。所以我們看現在美容業會這麼盛行,甚至整容,在自己臉上又挖又割的,因為對自己的容貌不夠滿意。以中國人來講,是非常忌諱這樣子的,因為這叫破相嘛,反而是不好。你維持你原有的相貌…像淨空老法師,他早年的時候,自己也知道,家族傳承都是…男丁都是很早就往生了,四十五歲走,所以他早年的時候,有一些老師或者善知識來跟他講,你這個相貌看起來很聰明,但是短壽,可是過了幾年,經過講經說法,弘法的功德很大,可能相貌就變了。 在中國人來講,你要修你的德來改變你的相貌,我們現代的人來不及了,而且也看不出來,不會看,就是割這裡的肉來補這裡,把整個臉弄得…整容很可怕的,打架的時候就把鼻子打歪了,因為之前已經裝了一個什麼東西進去,就是因為對自己不滿意。像這個黑人的明星,已經是屬於世界級的超級巨星了,他就算是紅的,人家也沒有意見,可是還要拼命地美容漂白,就是表示他對自己的外貌還有所不滿、有所怖畏,就怕別人輕視他是黑的,所以他要這麼做,所以相貌也是會使令我們有所怖畏的一個原因。 第四個是「無威儀」,就是我們說的站沒站相、坐沒坐相,就是他行住坐臥的威儀不好。他如果長期是屬於這種狀況的時候,在比較正式的場合裡面或者在眾目睽睽、大家都看著他要講話的時候,他會覺得手足無措,不知道他的手腳要放在哪裡才好,就非常不自在,一下這裡放放、那裡放放,就怕自己會出洋相,這也是一種怖畏。 第五是「粗惡語」。粗惡語不是只是講粗話,它包括我們的音聲不好聽、不悅耳。有的它是因為聲帶受傷,聲帶受傷也會影響他的自信心,他講話…雖然他講的內容也很好,可是聽到他聲音不歡喜,就是對他講的話,認同度會打折扣,久而久之就會影響他的自信心。像我們有一個師父,因為她早年運動傷害,聲帶受傷,所以她聲音特別地中性,有時候要參加一個活動,打電話去尼眾的道場的時候,人家不敢收,人家講說:「我們是女眾道場,都是尼眾法師,怎麼會有男眾師?」「不是!我是比丘尼。」那還要再考慮一下…因為聲音這麼中性,是不是性情也會有中性的傾向,就會遇到很多的挫折,所以聲音也是會使令我們自信心打折。 或者是講話含糊,有的人是咬字不夠清楚,或者是他口吃,講話結結巴巴,不是很流利,或者有些人他講話很快,講話太快別人聽不清楚的時候,有時候一聽就覺得很不耐煩,因為不知道你在講什麼,有些人是講話很慢,吞吞吐吐的,旁邊聽的人滿頭大汗,急得要死,尤其在趕的時候。或者是話太多,性情很聒噪的,也是不是很討人喜歡。有些人他是很悶,你問他、詢問他的意見的時候,他其實不是沒有意見,但他悶不坑聲,這不是很好相處,有溝通上面的困難。或者我們有的時候會覺得有表達障礙,不擅於表達,就是我們想的可能很多,可是說出來的很少,或者是我想的是這樣,可是講出來,沒有辦法淋漓盡致,不能夠講清楚,所謂的辭不達意,他是有這種表達障礙的。 有一些他是非常擅長表達,他想一個,他可以講十,可是他這樣的狀況,就落入一種有時候講話比較輕浮,有時候講話太快,或者是講話會比較刻薄,因為他圖快嘛,喜歡搶話,這些都是屬於語業的過失。這個粗惡語它的範圍也是非常地廣,凡是他只要開口講話,不管是從他的音聲,或他講話的速度,或者是他講話的內容、口氣,都讓人家不歡喜的,這個都是屬於粗惡語。這些問題都會使令他在大眾中,他要開口講話,會有心理障礙,就是會有所怖畏。 所以他在大眾裡面,他儘量不開口,如果說一定要開口的話,他心裡會有所畏怯、會顧慮、會有擔心,害怕我這個話講出去,不知道會有什麼後果,會不會大家馬上臉就拉下來、就不耐煩了,因為他有這些怖畏,這是因為我們過去口業不是很清淨,才會有這一世的這些障礙。為什麼要提這一些呢?這五類,就是反過來,佛他都沒有這些世間的障礙。他出身,還有他生的地方,還有他的容貌、他的威儀、他的言語,都是非常地圓滿,所以佛對於這些世間法,他都無所畏懼,更不用說對我們講的出世間法,他在宣說的時候,他是完全無畏的。 ◎下一篇: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二) |
|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