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菩薩戒的第一堂課
2012/07/18 21:32:11瀏覽9684|回應1|推薦7
※後學在佛陀教育基金會聽法師講《菩提道次第廣論》,法師在〈上士道—發菩提心〉講完後,在課程安排上,接著補充「菩薩戒」的部分,以下是根據「菩薩戒」第一堂課的上課錄音內容,記錄出來的(節錄):

在講菩薩戒之前,我們要先介紹菩薩戒的種類,請各位翻到最後一頁(如下之「六種菩薩戒對照表」)。在漢傳佛法裡面,菩薩戒主要有六種


第一個是《菩薩瓔珞經》。菩薩瓔珞經裡面,它有十重戒,不殺、不盜、不婬、不妄語、不說四眾過、不酤酒、不自讚毀他、不慳、不瞋、不謗三寶這十條。輕戒,是八萬威儀。所攝受的根機,是「通道俗」。這個「道」,就是指出家眾,「俗」指在家眾,所以是出家、在家眾都適用。

第二種菩薩戒是《梵網經菩薩戒》。它也是十重戒,輕戒有四十八條,也是僧俗二眾通用的。

第三本是《善戒經》,是八重四十八輕。這個「局僧」就是局限於僧,是針對出家人的菩薩戒。

第四本是《優婆塞戒經》。它是六重二十八輕戒,是針對我們在家菩薩。

第五本是《瑜伽菩薩戒》。它是四重四十三輕,也通於出家、在家。

第六本是《菩薩戒本經》,也就是我們現在要介紹的這本。是四重四十一輕戒。其實,《瑜伽菩薩戒》跟《菩薩戒本經》是同一本,都是出於《瑜伽師地論》,是同本的異譯,它也是通於僧俗二眾。

漢傳佛法的經典裡面,主要有這六種菩薩戒。現在我們所傳授的菩薩戒,主要有三種:一是《梵網經菩薩戒》,二是《瑜伽菩薩戒》,三是《優婆塞戒經》的菩薩戒。

雖然菩薩戒有不同本,但是發了菩提心的菩薩,應該六種菩薩戒,乃至整個大乘法都應該學習。因為菩薩戒,它不同於聲聞戒。聲聞戒,就是在家五戒,出家的沙彌(尼)戒跟比丘(尼)戒。它是有部派之分,看你是受哪一部派的戒,有它特定的內容。而全面的菩薩法,它是在散佈在大乘經論裡面,所以我們應該廣泛地學習。

過去我們在受菩薩戒的時候,都是受梵網經菩薩戒,現在也有受瑜伽菩薩戒。因此在半月半月誦戒的時候,有些道場,就兩本菩薩戒本都誦。因為不同期受戒,有些受的是瑜伽菩薩戒本,有些是受梵網經菩薩戒本。為什麼過去傳授梵網菩薩戒,現在有些傳授瑜伽菩薩戒呢?因為瑜伽菩薩戒主要它的內涵,是攝受凡位的菩薩,比較容易行持,也有清楚的開遮持犯的內容;而梵網經菩薩戒,它非常地圓滿,我們說以瑜伽菩薩戒為基礎,以梵網經菩薩戒為究竟,因為梵網經菩薩戒它是地上菩薩的境界,雖然非常殊勝,但是有一些是我們凡位菩薩還做不到的。因此,有一些大德建議,提倡瑜伽菩薩戒。

那麼,為什麼六種菩薩戒都要學習呢?我們常常講,受了菩薩戒的在家菩薩,於六齋日要持八關齋戒,這是出於優婆塞戒經裡面,它的戒條裡面有這樣的要求。又如,在我們漢地,受菩薩戒,是要點戒疤的,出家眾是點在頭頂上,在家眾是點在手臂上,雖然你可能受的是優婆塞戒經的六重二十八輕,可是你還是要點戒疤,為什麼?因為它是根據梵網經菩薩戒中,有講到要燃身、燃指供佛,也就是燃身供佛這件事情是出在梵網經菩薩戒。雖然現在我可能是受瑜伽菩薩戒,或者是受優婆塞戒經的戒本,但是因為梵網經菩薩戒有這樣一個制定,中國傳統以來,即使是在家菩薩,也要點戒疤的。所以它不只是限制於我所受的戒本講的,我只持這個,不是,而是所有的菩薩戒,你儘量都能夠行持,這樣是比較圓滿的菩薩。

還有包括受菩薩戒,要求要吃素。如果是三歸五戒,它不要求,可是菩薩戒要求,為什麼呢?因為在梵網菩薩戒本裡面,有要求必須「不食眾生肉」,雖然不是其他的菩薩戒本都有,但是因為菩薩戒它是融通的,所以它也同樣地要求說受菩薩戒一定要求要吃素。所以我們說各本菩薩戒,乃至於大乘經典裡面的菩薩行,我們都要去學習

現在所講的《菩薩戒本經》,我們剛剛說了,它是屬於瑜伽菩薩戒,通於在家、出家,不管我們是在家菩薩或者是出家菩薩,都可以學習。過去蕅益大師,他對於戒律也有研究,也讚歎這本戒本的好,不管出家、在家的菩薩戒的弟子,應當半月半月地來誦持這本戒。

因為這本戒跟其他的戒本不一樣,它把「什麼是犯」、「什麼是不犯」「什麼是染違犯」、「什麼是非染違犯」,把戒相的開遮、輕重,分別得非常清楚。我們學習之後,有一個很明確的持守軌範,才能夠把戒持好。也能夠明確地知道,什麼樣的狀況之下,是染污心所違犯,什麼樣的狀況之下,他雖然犯,但是比較輕,因為沒有煩惱的雜染,我們就可以清楚地明白。

接下來,我們要先解釋它的經題:《菩薩戒本經》。這本戒本它是出在《菩薩地持經》裡面,也叫做《地持經》。它是在《瑜伽師地論》的〈本地分〉裡面,有一個〈菩薩地〉,〈菩薩地〉裡面的〈戒品〉,它裡面專講菩薩戒法。這位曇無讖法師,他所翻譯的《菩薩地持經》,就是出自於《瑜伽師地論》的〈菩薩地〉中的〈戒品〉。為了讓受菩薩戒的人,能夠有一個受持、讀誦、誦戒的方便,他特別把這一品取出來翻譯,單獨成立一本來流通,就是現在各位看到的《菩薩戒本經》。

菩薩,是「菩提薩埵」的簡稱,中文的意思就是「覺有情」。簡單地說,發了無上菩提心要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大心有情,我們稱他是菩薩,他能夠自利利他,能夠自覺覺他,悲智雙運,所以我們稱為覺有情,能夠自覺又覺他。

這個「戒」呢,梵語是尸羅(sila),中文的意思是戒,或者我們說叫律儀。就是佛所制定的一條一條的,這件事情可以做,那件事情不能做,這個是律。對於佛所制的律,我們能夠奉行而不違背,在我們的身口意上就能夠顯現一種清淨的威儀,我們說如法如律的威儀,所以叫做律儀,這就是戒的意思。

這個「本」呢,本就是根本。戒經是我們戒行的根本,持戒修行的根本,在華嚴經裡面講:「戒為無上菩提本」,這是一個意思。另外,事相上面,我們受戒要有戒本,誦戒也要有一個本來讀誦,所以這裡做「戒本」來解釋,也是可以的。

「經」呢,梵語「修多羅」,翻成「契經」,簡稱就是經。「契」就是契理、契機,佛所說的法,不但契合眾生的根機,符合我們的程度,又能夠契合佛所覺悟的智慧的真理,所以它是最正確的。因為它符合真理,又符合我們的程度,所以我們有能力來學習,這個是經。

接下來,「慈氏菩薩說」。在《瑜伽師地論》的〈戒品〉裡面有講,佛沒有很完整地在一部經裡面來宣說菩薩戒,他是在處處的經中散說的。彌勒菩薩就把這些有關菩薩戒的部分,把它綜合在一起,所以把它集在戒品裡面,所以叫「慈氏菩薩說」。

「慈氏」,就是彌勒菩薩。「彌勒」,是音譯,翻譯成中文的意思就是「慈」。因為慈是姓氏,所以我們說「慈氏」。菩薩的名字是「阿逸多」,翻成「無能勝」。在佛陀時代,我們知道彌勒菩薩是示現一位比丘相。在《中阿含經》裡面講,佛為彌勒菩薩授記,說彌勒菩薩將來要在人壽八萬歲的時候,來世間成佛。所以雖然在佛世時,他示現的是比丘相,但他是屬於菩薩位。

「慈氏」這個名號的由來,就是這位菩薩,他最初發菩提心的時候,所遇到的這一位啟發他發心的佛,就是彌勒佛,所以他當時發願,將來成佛的時候,也要叫做慈氏如來,也就是我們說的彌勒佛。再者,彌勒菩薩當初是聽聞佛陀教導,依法修行而得證慈心三昧,所以在還沒成佛之前,生生世世他都是以大悲心來利益眾生,所以成佛時就稱為慈氏如來。

這個「說」呢,這本經宣說的時間,是在無著菩薩的時代。因為這本本子是無著菩薩把它記下來的,所以我們必須要把他們的關係先做一個交待。通常講佛滅度後九百年,無著菩薩出世在印度,最初在小乘的佛法裡面出家,修學的是小乘的空觀,但是一直不能夠契入,他就想到要自殺,因為他有善根,與過去宿世的因緣,所以這時候,在東方世界的賓頭盧尊者,他知道了這件事情,就來這邊開導無著菩薩,為他宣說空觀的道理。

無著菩薩聽了開示之後,就依據尊者的開示,修小乘的空觀,就修成功了。但是無著菩薩覺得佛法應該不只是這樣,他又感覺到不滿足。他知道彌勒菩薩正在兜率天宮說法,所以他就運用神通力上到兜率天,去請教彌勒菩薩,彌勒菩薩為無著菩薩宣說大乘空觀的道理。無著菩薩學習之後,回到人間來修行,就成功了。他本來是學小乘佛法,現在回小向大。但是在他那個時代,還有很多人只是學習小乘法,不相信大乘佛法。所以他就發心,想要請彌勒菩薩來人間宣揚佛法,彌勒菩薩也答應了。就在夜間的時候,到無著菩薩所住的地方,來宣說佛法。於是無著菩薩在夜晚聽講,然後白天把它記錄出來,就是這本《瑜伽師地論》。

我們現在這個戒本,剛剛講,就是出在《瑜伽師地論》的《菩薩地》的《戒品》裡面。而「慈氏菩薩說」的這個「說」字,雖然是慈氏菩薩說,但跟無著菩薩有這樣的一段因緣,所以說是在無著菩薩的時代。

接下來,譯者是「北涼天竺三藏曇無讖於姑臧譯」。北涼,是古時候南北朝的時代,晉宋之間的十六國之一。天竺是地方,就是指印度。三藏法師,是能夠通達經律論三藏,而且他還能夠弘揚三藏的人。在古代的時候它是分得很清楚的,如果你是通達經藏叫做經師,如果是通達律藏叫律師,通達論藏叫論師,經律論三藏都通達才能夠稱為三藏法師。像我們現在也可以看到有一些專門弘律、持律的大德,我們就稱他某某律師,倒是經師跟論師就比較少了。現在也有某某禪師,因為大乘八宗的弘揚,它有不同的稱謂,過去就是以經律論三藏來分別。

曇無讖,是這位翻譯法師的名字,這個是梵音,「曇無」就是我們說的「達磨」,意思是「法」,這個「讖」,它的意思是「豐」,合起來就是「法豐」。這位法師六歲的時候,父親就往生了,他的母親是做地毯生意的。他母親看見一位法師很有道德,修行很好,也得到很多人的恭敬供養,她覺得這樣很好,於是她在法師七歲的時候,就鼓勵他出家,把他送給那位法師做徒弟。所以,曇無讖法師七歲的時候,就被他的母親送去出家了。

法師也不負所望,他的記憶力非常好,一天能夠背誦一萬字,這不簡單,那麼小的年紀。比如說法華經有六萬多字,他大概七天就可以背下來,我們現在恐怕不行,七天誦一部就不錯了,可見這法師腦筋非常好。在他出家之後,總共背誦了二百多萬字的經論,所以他博通經論。

最初,這位曇無讖法師也是學習小乘佛法,後來遇到一位白頭禪師,與他辯論,受到禪師的啟發而回小向大,之後,他就受持大乘菩薩的戒法。那時,他想要到中國來弘揚佛法,所以他就到了姑臧這地方,翻譯了一些經典,包括這一部《菩薩地持經》的戒本。另外,他也是《大般涅槃經》的主譯者,就是現在流通的《涅槃經》,北本有四十卷,南本有三十六卷,都是曇無讖法師所翻譯的。

至於這位法師的道德,在《高僧傳》裡面有一個典故,因為中國在當時候,有些人一出家學習佛法,最初接觸就是小乘,可是也有人發心,希望能夠受持大乘的菩薩戒。其中有一位道進法師,也在涼州這個地方,就來請求曇無讖法師為他傳授菩薩戒。曇無讖法師一看道進法師,認為他的根性、程度還不夠,就拒絕他說:「你還有障礙,不能受菩薩戒。」這位道進法師就很誠懇地要求:「我現在不能受,應該怎麼樣能受?」曇無讖法師就跟他講:「你必須要回去拜懺。」道進法師回去之後,精勤地禮懺七天,到第八天他再去見曇無讖法師的時候,曇無讖法師就故意示現瞋怒,故意表現發脾氣的樣子,就把道進法師給趕走了。

道進法師回去之後,發了大慚愧心,他一面拜懺,一面修禪、修止觀。經過了三年,努力地修行,最後這位道進法師,在定中見到釋迦佛跟其他的佛菩薩來為他授戒。之後,道進法師再去拜見曇無讖法師,還沒有開口,曇無讖法師就恭喜他:「善哉!善哉!恭喜你已經得了菩薩戒。」所以可想而知,曇無讖法師他修持的工夫也是不簡單,在道進法師還沒開口就知道他已經得了菩薩戒了。之後,曇無讖法師又領了道進法師,在佛前為他宣說戒相,非常地殊勝、非常地圓滿。這個是曇無讖法師的一個典故。

還有一件事情就是,《大般涅槃經》的傳譯,有一個「生公說法,頑石點頭」的典故。最早《涅槃經》傳來中國的時候,因為本子不全,所以佛性的思想,在裡面沒有明顯地表達出來。道生法師在研究簡本的涅槃經之後,認為:一切眾生都有佛性。可是他提出這樣一個觀點的時候,被當時的佛教界大力抨擊,認為這個是邪說。因為那時候對於一闡提(指斷善根,沒有佛性) 的思想非常昌盛。之後,一直到曇無讖法師把比較完整的涅槃經,帶到中國翻譯出來之後,才確立了一切眾生都有佛性,乃至一闡提都有成佛的可能,這樣的一個思想,把它明顯清楚出來,所以它是非常重要的。

而這位曇無讖法師,因為四十卷的涅槃經,其實還不全,它只有前分,還有後分沒有翻譯,而且當時候也沒有梵本傳來中國,所以曇無讖法師一直想要再回到印度,把後分的涅槃經梵本請到中國來翻譯。但是那時候北涼的國王沮渠蒙遜,對這位法師非常仰仗,因為法師不但懂得佛法,也懂得天文地理軍事政治這些,是屬於博通五明的菩薩。所以沮渠蒙遜不捨得讓法師回到印度,因為他已經把法師當作軍師了,很多軍事上、政治上的問題,都請教法師,因此不願意他走,而且有其他強國想要把法師請去,所以北涼的國王,他心裡就慢慢起了一個惡念。

而曇無讖法師,他不願意受政治上的利用,他還是想要回到印度去把後分的涅槃經請來,堅持要回印度。沮渠蒙遜沒有辦法,只好答應,在途中就派人把法師給暗殺掉了。因為他怕法師如果在途中,被其他的國家請去的話,會對他有所不利。因為法師在北涼已經有一段時間,對整個北涼國防的情況都非常清楚,所以國王就做了這樣一個事情。

可是當曇無讖法師臨走的時候,其實他已經知道他會被暗殺,沒有辦法回到印度。但是因為他的發心、他的心願就是這樣,一定要回去。雖然他身邊的弟子也勸他:「既然局勢不好,何不就留下來?」法師就講,他知道他這一次去,是回不到印度,他自己講說:「這個是我自己的業感,不得不接受。這一次我回去,是沒有辦法回到印度了,所以後分的涅槃經也沒有辦法請來中國,但是將來會有人把這部經給請過來。」這也是法師一個特別的地方,至少有一點通力,他的修行有一定的工夫。

「於姑臧譯」,姑臧就是當時涼州的首都,它是在甘肅的武威縣,法師就是在這邊翻譯這一部經。

接下來就是要解釋正文。按我們這一本戒本的段落,總共它是分為三段。第一段是「歸敬述意」,第二段是「正列戒相」,第三段是「結示宗趣」。這三段裡面,只有第二段的正列戒相,才是彌勒菩薩所說的,是在《地持經》裡面節錄出來的。

第一段的歸敬述意跟第三段的結示宗趣,它是印度當時候弘揚菩薩戒的人,為了誦戒的方便,就加上前後,成為有序分、有流通分而成就的這個戒本,這兩段是結集的人所加的,不是論文本來有的。第一段「歸敬述意」就是這段偈文,從「歸命盧舍那,十方金剛佛」到「是故諸菩薩,應當勤護持」,這個是第一段的歸敬述意。之後下面的這個戒文,就是「正列戒相」。第三個「結示宗趣」是在12頁這邊,「諸大士!我已說菩薩四波羅夷法,…」,這個是第三段。中間的四重四十一輕就是我們的正文。

(最後法師開放同學提問。某同學覺得既然聽法師說《瑜伽菩薩戒》跟《菩薩戒本經》實際上是同一本,又看到「六種菩薩戒對照表」上有四十三輕戒跟四十一輕戒的不同,於是問道:「到底兩者的差別在哪裡?」以下是法師的回答。)

這兩本是同本異譯,同樣的本子,由不同的人翻譯。我們現在講的這一本《菩薩戒本經》,是由曇無讖法師譯。而《瑜伽菩薩戒》,就是從《瑜伽師地論》裡面的〈菩薩地〉中的〈戒品〉裡面取出來,是玄奘法師所譯。大致上都一樣,我們可以去對照一下戒本,戒文有一點點的不同,可是內涵都一樣

這個四十三輕戒跟四十一輕戒,它其中的差別就是四十三輕戒,多了對性戒的開許。先前,我們也一直在抉擇說,是要講瑜伽菩薩戒本,還是菩薩戒本經?因為,境老和尚,他過去講瑜伽的菩薩戒,他是選擇這一本《菩薩戒本經》。為什麼呢?

因為法師在跟佛學院的學生開示的時候,講到一點就是,因為《梵網經》雖然非常地殊勝圓滿,但是我們剛剛講,它是為登地的菩薩所宣說的,有些地方,凡位菩薩還做不到,所以它要求比較嚴格;而瑜伽菩薩戒呢,它又比較寬,因為它對性戒,也就是殺盜淫妄開許的部分,恐怕有一些人他對戒文的理解有所偏差,以致於濫用,所以長老他選擇這一本《菩薩戒本經》,或者稱為《地持菩薩戒本》來宣講。

但是我想,如果說我們能夠有一個正知見的話,這個瑜伽菩薩戒本我們也應當要去學習,因為它裡面的文也很詳細。因為,當初曇無讖法師在取擇的時候,對於性罪開許的那部分,他就沒有把它取進來。我們常常聽到說,登地以上的菩薩(就是已經見性的菩薩),在某些特殊因緣之下,他可以殺盜淫妄,事相上好像犯了根本的性罪,可是不但沒有罪過,反而還有功德,我們常常聽到這個部分,就是出於瑜伽菩薩戒本裡面。但是你要怎麼理解呢?就怕你誤解,所以老和尚選擇這個,當初可能曇無讖法師,他沒有把那一條戒翻譯出來,可能也是這樣的用意。

如果你去研讀瑜伽菩薩戒本的話,其實也寫得很清楚;但是有些人他只講前半段,沒有講後面有一些描述——怎麼樣的狀況它是可以開許的?這個前提是你必須要見性。可是我們現在常常會聽到一句話,「你怎麼知道他有沒有見性?就看你對這個老師有沒有信心?」,這樣子來講的話,它的範圍可能就太寬了一點。你今天一旦覺得心裡有懷疑,可能旁邊的人會告訴你說:「哎唷!你就是對師父沒有信心。」所以它可能會有一些過失存在,因此有一些大德,他就是選擇沒有用那個部分。

但是我想,我們後面還是可以補充這個部分。因為我們到現在,已經學習佛法有一段時間了,也有一定的正知見,比較不會有混淆的現象。就怕有些人,他不是先學習菩薩戒,先學習發菩提心,然後才受菩薩戒,他是先受了戒再說,然後回去有沒有時間學,不知道。很多時候就是人家講一句,抓了就走,然後只要一句話,就說「看你對老師有沒有信心啊?他如果是登地的菩薩,就殺盜淫妄沒有問題,因為他有智慧的攝持,他能夠觀察宿世的因緣,他有攝受眾生的方便。」你就沒有一個依持的準則了。

如果說我們現在就能夠先學習,其實我們看戒經裡面,它的意思也是希望我們能夠先學習,先學習之後,發了心,覺得我真的好像可以來受持,我也願意來受持、來做一個真正的菩薩,那時候你再發心來受菩薩戒,可能會更圓滿。
◎註:此文稿從錄音檔謄錄出來後,感恩法師慈悲給予校對及潤飾。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uMin0121&aid=6646706

 回應文章

雅筑 清淨蓮台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感 恩
2012/07/30 13:19

  末學本來要受菩薩戒,

但是一家大小, 我仍然不能遠庖廚!

因緣不具足下!!

只好等待更好的緣份 !

  祝福您

  夏安

                      雅筑 合十


普賢行願品:

眾生至愛者身命,諸佛至愛者眾生;

能救眾生身命,則能成就諸佛心願。 雅 筑 合十
jing皆大歡喜(YuMin0121) 於 2012-07-30 15:27 回覆:
後學也尚未受菩薩戒,希望在聽完菩薩戒的課程之後,有因緣的話再去受,在未受戒之前,在戒條上自己能做到的儘量做到。
如同上課法師說的,一般戒會可能只有幾天的時間,在這麼短的天數,扣掉演禮的時間,要把戒法講清楚實在不容易,往往要在受戒後,再自己學習。如果不是這樣,先學習後再去受戒也是一個方式。
師姐雖尚未受菩薩戒,但已具有菩薩的慈悲心腸了,已發了菩提心,所行的也是菩薩行了。
每每看到先進前輩的修行,後學不禁感到慚愧,後學從師姐的文章中獲益良多,應向師姐學習的地方還有很多。
後學學佛資歷尚淺,有時候可能難免有不如法的見解,還望師姐不吝指正。
感恩師姐!
    淨思 合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