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沒有福報,要修行修不來,不僅要努力修福,而且要修清淨的福
2012/06/09 11:37:50瀏覽6898|回應0|推薦7
※以下是後學在佛陀教育基金會聽法師講《佛說觀無量壽佛經》時,有關如何修福的一些開示,以下是根據上課錄音內容,記錄出來的(節錄):

我們現在差不多要進入這一部經最重要的重點,就是下面的這十六種觀想。當然我們進入到這個部分,如果能夠隨我們各人的根機,多分到少分,來修這十六種觀想的話,都能夠讓我們身心,比我們不修的時候,還要能夠安定跟自在,少煩惱也少造業。我們能夠這顆心少煩惱少造業的話,我們的福報將來就會越來越大。因為福報這件事情,對我們的修行,關係很重大。我們說這個福報關乎自利跟利他,都非常地重要,如果我們福報不夠的話,我們說福報太薄,那就是我們前生沒有修好的關係,這一世又沒有很積極來修福的話,這輩子來修行就會很辛苦。

那佛教呢,佛法開導我們的,都不是叫我們宿命論。宿命論就是說,你這輩子窮,你就該窮,你就得忍受,安心忍受。佛的教法不是教我們宿命論,佛法是教我們「命自我作,福自我求」。我們今天福報薄,是因為前世沒有培福,就是我們過去世對於布施、持戒都做得不好。但是我們現在知道以後,我們除了懺悔之外,我們今生可以積極地來做培福的事情。你說我懂得佛說要布施、持戒是修福的,那我可以今生來加緊努力地來做來修,今天還來得及,今年還來得及,今生還來得及。

沒有福報,我們要修行修不來,實實在在講是修不來。因為我們一修行,想要用功,那個病不知道從哪裡來,統統跑出來,就是因為沒有福報的關係。在生病的時候,因為又沒有福報,你連醫藥費在哪裡都不知道,你說那怎麼修行?

所以這個東西,我們很多,就把修行的障礙分成幾類。第一個就是病魔。不修行、不用功沒有病,進到佛門之後,想要積極用功一點,全身的病統統跑出來,等一下這個,等一下那個,就是因為福報薄,這個叫病魔。那福報不夠呢,想要修行不能修,就是因為福報不夠,生活非常地艱困,非常地困難,因為經濟不充裕,你就得去謀生,為三餐而忙,為五斗米而折腰,從早忙到晚。一整年、一整天下來還是不夠三餐吃飯,這種為謀生而辛勞做事,做得筋疲力竭,也沒辦法修行

還有這個煩惱魔。煩惱的意思是什麼?煩躁惱亂,使我們的身心不安,心不安,你說怎麼修行?貧窮的佛弟子,我們說前生沒有修到福,今生福薄、貧窮,只有這輩子極其努力來修福。你說怎麼修呢?

第一個我們就要精進地來持戒。我們知道持戒就叫我們防非止惡,不要做十惡業,要積極地來做十善業。不再為非作歹,就是不造罪,我們這顆心不造罪,回轉過來就能夠造十善業,就是可以培福。

第二個就要讀誦大乘經典。我們身為一個佛弟子,每天多多少少也有自己的日課,發願每天來讀阿彌陀經也好,或者無量壽經,或者你相應地藏經的,把它當成日課都非常地好。這些大乘經典就是讓我們培福用的。其他的呢,你說不識字的呢,你可以拜佛,你可以念佛,這個都是可以做培福用的。這些功課都是不需要花錢的,就能夠培大福報,我們都應該好好去做。

至於說布施,我們知道…常常佛弟子問道,有財布施、法布施。你說貧窮的佛弟子,既然福報不足,能不能行財布施啊?可不可以?可以嘛。因為有人常常聽到修福啊,聽到財布施啊,就跟錢聯想在一起,其實不是這樣的。經濟不允許的,可以多做法布施,將你自己在課堂上學到的佛法,很善巧方便地轉給別人去聽,你的六親眷屬、你的同事,都可以,這也是不花一塊錢的法布施。

至於財布施一樣可以做,就看你的發心,你這個心發不發。像淨空老法師,我們知道他常在講經的時候提到,他二十六歲學佛的時候,去見章嘉大師,章嘉大師就跟他講,叫他從布施做起。年輕的老和尚,當時的老和尚就跟老師說:「我每個月的薪水,很節省很節省地用,這樣子才夠我每個月的開支,我這麼窮的小子,你叫我怎麼布施?」老師說:「你有沒有一毛錢?」他說:「有!一毛錢是有。」「有沒有一塊錢?」「一塊錢也有。」「好!就從一毛一塊做。

結果後來老和尚,就是到了寺院當中,就是隨喜人家。以前印經、放生,一本功德簿隨你填,樓上其實也是(後學加註:此處指佛陀教育基金會三樓櫃台處,也備有一本簿子,平時不主動拿出來,有人要隨喜布施的話,才拿出來讓人填寫,不限金額大小。),你要填一百、兩百、五十沒人管你,你就是填,他就是這樣一點一滴慢慢地做,做到現在。你看八十五歲的老和尚,是不是真的是越施越多?我們從民國初年印光祖師的一生來看,其實印光祖師做的也是這件事情。所以利益眾生來看,按世間法,你說沒有錢的人是真的沒辦法做,什麼都沒辦法做;可是在佛法裡面,就看你的發心,你說很窮很窮,也一樣可以做。

現在我們在中學、小學、高中,不是都有營養午餐嗎?有一所私立中學,它這個營養午餐,全校一兩千人,這個營養午餐吃下來,不是每天都有剩的嗎?就有一個慈善機構就去跟學校談,把剩菜剩飯…你要處理還是很麻煩,學生吃完之後,我來處理。他來處理之後,把菜飯一包一包分裝之後,整理好,中午整理好之後,到了三四點的時候,到天橋下面,去發放給遊民,你知道多少人來領啊?

我們今天坐在這邊吃穿都無虞,你可以想像在台北市內,就有多少的遊民每天都來領?然後還有去找麵包店的,麵包店很多就是今天做的、出爐的,今天賣完,那今天沒賣完的,他去收,把它也是乾乾淨淨地一袋一袋裝好,然後配合著沒有吃完的營養午餐,把它發給遊民,每一個遊民拿在手上,他就可以飽餐一頓。

所以真正在佛法裡面,你說我沒有錢、福薄,那我可以在好好用心之下,有錢出錢,有力出力。一樣,你一發心都可以培福的,這個方法都有的,最起碼你也可以掃街巷的道路啊,把它弄乾淨啊,這個都是培福的,就看我們願不願意做,存乎我們的發心。

講到這個發心是非常非常要緊的,我們一定要注意。我們常聽人家說,某某人他現在安靜下來,想要來靜坐念佛的時候,就忽然會見到種種的景象,千奇百怪、無奇不有,你說為什麼會有這個現象呢?你說我平常不念佛沒事啊,靜下來念佛之後,等一下看到很乾淨的衣服,或者甚至有人看到很莊嚴的出家法師在為人家說法,你自己就坐在那邊聽,或者看到大大的園林或者是家宅、很漂亮的房子等等,甚至看到很漂亮的馬車。有的人在定中,他都會看到種種的這些東西,這是怎麼回事呢?

這其實就是跟我們過去布施的東西有關係,就是說我們過去所修的那些功德,有關的那些內容的景象,在我們靜下來修行的時候,不管你是修定也好,或者你念佛也好,它就會現出來。這是舉一個例子。

有的人他是布施,有的人是持戒,有的人是孝順父母、恭敬三寶,也有的人是喜歡聽聞,或者是讀誦大乘經典,因為我們每個人的根性不同,過去所修的功德、所種的善根也各各都有差異。所以現在我們靜下來修止,或者是修觀的時候,你靜坐念佛的時候,觀想十六觀的時候,就有很多很多不同的現象會發生,就看我們發的是什麼樣的現象,你看到的是什麼,就知道我們過去世曾經薰習過哪些善根的內容,修過哪些種種的功德,就會因為我們現在靜坐念佛,心清淨的力量,這些過去所造的功德景象,它就會發出來。

這也是有些同學經常會問到的,他說…有的人在念佛在修定的時候,他會見到剛剛講的這種種的景象,但是很奇怪的一件事情,就是他那個善心不會被開發出來,也就是說這個人他每次靜坐念佛,雖然看到種種的景象,等一下看到很乾淨的衣服,很大的我們說精舍也好,或者很漂亮的花園等等的,但是就僅此而已。每次都是現這些境界而已,但是他那顆善心就一直開發不出來,發不出來。什麼菩提心啊,什麼慈悲心,他就是發不出來,有人是這樣子的,這又是為什麼呢?

我們就知道,從這樣的現象就可以知道,他這個人過去著重在哪一個部分來修功德,就是說這樣的一個人他過去所薰習的善根比較少,所做的、所修的功德比較多,而且這個功德是有相的功德。譬如說我們現在都常常會…各位都久修了,都會鼓勵人家說,你要多放生,如果你生病了,還是說哪一位長輩現在病危了,你要幫這個長輩求長壽的話,你就應該多去放生,這些都是有相的功德。因為布施有功德,所以我才去布施,因為行善有功德,我才去行善,而且非常著重在行善的相上面。

「哎呀!一定要好好迴向。」「迴向要怎麼迴向?」這個記得非常清楚。然後迴向完說:「哎呀!我剛剛忘了跟他講我家的住址。」「是幾號?是99號,還是190號?」就非常非常地depressed說:「這個沒講,那個又漏掉了。」這個迴向非常重要,非常著重在那個相上面,就是因為過去就是這樣薰修的,所以到這一世,你在靜下來要用功的時候,在定中你所看的,就是你過去所行的那些種種的功德相貌,這個時候它就會被呈現出來。可是因為你善根沒有被開發,所以他的善心這個時候很難發出來。就是說我們在行善的過程當中,都只是著重在行善的相貌上,但是並沒有因為行善的過程當中,把我們這一顆菩提心開發出來,沒有,並沒有達到這樣的目的。

這個我們也常常看到,經常有人這個山拜什麼懺,那個山拜什麼法會,拜那個懺、拜那個懺,每天拼命拜。拜了之後,你看他,他的煩惱有沒有因此而減少?還是他的習氣有沒有減少一點?如果他脾氣一樣大,煩惱一樣重,習氣一樣是這麼煩煩惱惱的,我們就知道他雖然在修這一些表面上的功德,但是他的內心並沒有改變,現在講的就是這種情況。

所以我們也說過,大乘的權教菩薩,他是非常執著的、很著相地在修行一些功德,所以他靜下來修行,發的都是…他看到的都是他過去做過的種種的功德現象而已。所以我們才會說,我們今天學佛要像實教菩薩一樣,能夠做到「三輪體空」,這樣子來行六度萬行,就是所謂我們在經上常常看到的要「離一切相,修一切善」。

你修善可以,但是我們沒有著重在相上,就要離一切相,行一切善,這樣的話,就不會有剛才我們說的那樣的過失,我們的善心才會慢慢慢慢地被開發出來,才不會只是在行一些表面上的功德、事相上的功德。所以我們才會一直強調說,要注意發心跟動機,是非常非常地重要,它的原因就在這裡。

所以就看我們這一世福報的薄、還是淺,我們就多在持戒跟讀誦大乘,多多地用心。發心很重要,最好最好應該著重在這個心、這顆心的發心,要日常當中,都要適切地去把它檢視檢視,有沒有經常做到三輪體空,要慢慢地練習,提醒自己。

這就是我們聽到《十六觀經》說要修三福,如果我們是自利利他,福報會越來越大,結果得到的果報就是將來能夠成佛。三世諸佛都是從培福做起的,才能夠成佛。前生培的福有多少,我們自己不知道;今生栽培的,我們是自己可以做得了主的。總之,佛就是希望我們能夠努力修福,而且要修清淨的福,這個就是淨業,將來才能夠成佛。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uMin0121&aid=6530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