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9/07 14:53:23瀏覽672|回應0|推薦2 | |
再來,我們今天大家來學習這一部《天台小止觀》,我們是為什麼而來?為什麼要來學靜坐?我們的目的是什麼?這個動機跟發心很重要,因為它關係到我們將來的結果,因為我們發什麼心,將來就有什麼樣的果。今天我為什麼要來修學《天台小止觀》?我到底發什麼樣的心跟動機?我為什麼而來?請大家說說看。(你為什麼要來?你想得到什麼?你為的是什麼?) 有沒有人是為了身體健康來的?有,一定有嘛。因為禪修,身體健康是必然的、一定的、一定可以得到的結果,但是不是我們的目的,不是我今天來修學《天台小止觀》的目的。但是這樣的結果是一定可以得到的,因為你氣脈通暢之後(阻塞的地方,才會痛嘛,才會病嘛),通了之後就不會痛也沒有病,沒有錯。還有沒有誰願意分享…有沒有為神通而來的?舉手,不敢講,很想,對不對… 神通也是有禪定之後,加修,或者有些是自然…有定之後他能發神通,沒有錯,也是對的,但是我們也不是因為神通而來。所以大家知道有禪定的人,他不一定都是正知正見的佛教徒;有神通的,他也不一定是正知正見的佛教徒。還有沒有人願意分享… 有沒有願意…就是希望能夠把這句佛號念好,能到一心不亂,所以我來學習《天台小止觀》的,有沒有,舉手?有。願意發願往生西方的,可是這句佛號老是念不好,所以來修學止觀,是不是,是非常好的觀念。因為很多大部分念佛的同修,都認為說止觀跟我沒有關係,禪宗的、坐禪的才去修學止觀,我只要把一句佛號念好就好;實際上不是這樣子,我們把《天台小止觀》好好修學,保證這句佛號一定會念得更好。因為二十五前方便,裡面統統告訴我們,有二十五件事情需要注意的,這個是修學一切大乘法門的根本、基礎,你把這個東西顧好之後,你修學哪一個法門,都容易成就,這是正確的觀念。當然如果我們今天不識字,年紀也大,也不能盤腿,也不能做其他的,你把這句佛號顧好是對的,沒有錯。如果今天像各位身強體壯的,就應該多學習,因為每一個法門,它都是相通的,最後一門通,全部都是相通的,都是互相增上的,互相可以幫助。 是不是還有人希望學習止觀之後,來對治我們自己的煩惱?說我脾氣很壞,常常發脾氣,我來修學止觀,聽說脾氣會變好,有沒有這樣來的,有沒有?有嘛。…有沒有人希望學止觀之後,把它學好,將來開班授課?… 剛剛舉的就是很多一般人,希望能夠從止觀當中獲得的。有的希望利益眾生啊,有的希望開發智慧啊,或者對治煩惱,能夠治病、健康長壽,甚至了脫生死、跳出輪迴,或者是用止觀的功夫,加深自己念佛的功力,讓自己的往生更有把握,或者面對日常生活種種境界,比較能夠伏住自己的煩惱,增長定力,不容易隨著境界轉,或者是想藉著止觀的修學,能夠更了解佛法,理論跟實證功夫互相配合的話,能夠對佛法有更進一步的了解。這個都是我們一般人,不外就是這幾個目的,希望來修學止觀,達到這樣的目的。但是,這樣聽起來,這些動機都很好,還有沒有…有人的動機是超出我剛剛講的,有沒有… 我們底下就要講「什麼是錯誤的發心?」「什麼才是正確的發心?」不正確的發心有以下十種。我們剛講發心很重要,今天來修學止觀,我們就希望把我們的動機跟發心先正確,先看看哪十個叫做「不正確的發心」。 第一個發的是「地獄心」,就是為了利養的緣故,我來發心修學止觀。心裡想我如果能夠成為大禪師,我一定有很多很多的供養;或者是我今天我剛講的開班收徒,我一個人收五千塊,看這邊收收多少錢,這樣子每個月每天我都不用去上班,我就教止觀就好,現在工作不好找,要找到一個又近又輕鬆、錢又多的,不太容易,這個稱為發地獄心。因為地獄的眾生,就是喜歡豐厚的供養,所以我們大家都不是為了豐厚的利養來修學止觀的。這是第一個。 第二個發的是「鬼神心」,就是我們為了名聞稱歎。名聞就是為了要得到好的名聲、好名,這個發的就是鬼神心。因為鬼神都好名,我們供養他,常常稱讚他,他會歡喜,所以我們去求他什麼,他都會幫助我們,所以我們常聽到哪一個廟、哪一個宮很靈,這個實際上我們拜的就是這些鬼神,因為鬼神好名。譬如說,我就心裡想,我希望成為世界聞名的大禪師,所以我現在吃點苦頭沒有關係,我一定要好好熬我的腿,這樣我學個三年五載,我一定有很大的成就,希望成為非常有名的大禪師,發這樣的心。這個稱歎,我們說名聞稱歎,稱讚、讚歎的意思,就是希望別人稱讚我、讚歎我很有禪定,功夫好,我一聽就很歡喜,這就是好名的心,希望別人稱讚自己有禪定的功夫。這是第二個,發的是鬼神心。 第三個發的是「畜生心」,是為了眷屬而發心修學止觀。這個眷屬的意思,就是希望我今天蓋個大大的道場,然後廣收徒眾。我們說孔子弟子三千,這三千算什麼,我要三萬、三十萬、三百萬,最好徒眾越多越好,全世界都有分會,每個分會都有很多很多的徒眾;假設有一天我要做什麼的時候,各式各樣的人才都有,隨時都可以來聽我的使喚。如果是這樣來發心的話,發的就是畜生心。為什麼?因為畜生都是喜歡有眾多眷屬圍繞,我們看看Animal Planet影片,動物的這些電影、電視,都可以看到成群成群的,裡面可能有獅子王、有猴王、有象王,然後牠們都喜歡佔地盤,地域是我的,誰都不能進來。我們看看小狗就知道,牠為什麼走到哪裡尿到哪裡?牠就是要佔地盤。常常我們會聽說,這個是我的弟子,如果他去別的道場,去親近別的師父,就心裡不太舒服、怪怪的,然後會跟他說:「你就好好跟著師父就好,好好護持這個道場就好。」如果發這樣眷屬的心,就是我們現在這裡講的發這個畜生心,希望他的眷屬越多越好。這是第三個。 第四個發的是「修羅心」,是為了嫉妒別人。看到別人禪定功夫很好,或是修行修得很好,他不但不讚歎,還心生嫉妒,發誓說我一定要用功努力地學習,要把某某人比下去,我一定要勝過他,那發的就是修羅心。我們知道阿修羅是最好鬥、好勝、好強,善於嫉妒,這個就是阿修羅的特性。所以我今天想,我乖乖地閉關三年沒關係,我一定要忍耐,等我出關之後,我一定爭這一口氣,要把現在禪修最好的某某師兄把他比下去,這個發的就是修羅心。這是第四個。 第五個發的是「人心」,為了害怕惡道的苦報,三惡道的苦報(地獄、餓鬼、畜生,苦不苦?苦啊!),希望止息一切的不善業。這個就接近我們剛講的,希望能夠對治煩惱。因為只要我們還有煩惱的話,有煩惱就會造惡業,有惡業就要受惡報;今天如果我能夠斷煩惱,能夠斷煩惱他就不會造業,沒有惡業,自然我就不會墮惡道,不會受惡趣的苦,三惡道的苦就跟我沒有關係,因此我希望能夠學習止觀來斷煩惱。怎麼樣能夠斷煩惱?除非我們修定,把煩惱伏住。所以我是希望能夠把煩惱伏得好好的,然後斷十惡業,進而修十善業,這樣就不會死後墮到惡趣受苦,因此我才發心修學這個定。 我們都知道定力可以伏煩惱,八識田當中,每個人的第八阿賴耶識裡頭,它有很多善惡業的種子,尤其是惡業的種子,今天我雖然還沒有把惡業的種子淨除,但是如果我定力修得很好,我可以把這些惡業種子伏得好好的,讓它不起現行。今天假設有一個人破口大罵,他毀辱我、修辱我、罵我,我都可以不為所動,因為我的定力很好,我把它伏住,讓我的瞋心不起現行。如果我們修十善業的話,我們也知道,它就是能夠得到人天的果報,所以我們說他發的是人心。這是第五個。 第六個發的是「六欲天心」,希望能夠得到善心安樂。我們知道欲界天,就是每天耽著在五欲六塵裡面、這個樂裡面,所以我們為什麼打坐,因為打坐有喜悅的感覺,全身舒暢,所以他非常地耽著在這種樂受,坐起來很舒服,這個舒服絕對不是世間哪一種快樂可以相比的。他非常喜歡打坐,他只要坐得身體很舒服,氣脈很通暢,然後身體健健康康的,心非常地寧靜安詳,每天開開心心地過日子。所以他的目的只是為了身心的安樂,我們說身安樂就是健康,心安樂就是沒有什麼煩惱,他每天這樣身心安樂的過日子,他就很滿足。你說他會不會有什麼不好的念頭?不會。因為他心很善良,日子過得很安逸,身心很快樂,覺得人生就這樣,非常滿足,我們看看周邊的六親眷屬、親朋好友裡面,現在社會也有不少這樣的人。但是如果他耽著在這種樂受,他發的就是六欲天心。因為我們知道,六欲天的天人,每天就是追逐五欲的快樂。我們今天來修學禪定,不是為了自己身心的安樂。如果為了身心的安樂,發的就是這一個六欲天心。這是第六個。 第七個發的是「魔羅心」。如果我們是為了得到大的勢力,又能夠神通自在(因為神通由定發嘛,所以想要得神通,先來修禪定、學禪定,因為沒有禪定,沒有辦法開發神通),所以希望自己能夠修學禪定,希望自己有大的勢力,能夠神通自在而發心修禪的話,那麼這個就是發所謂的魔羅心。我們都知道欲界的大自在天,就是魔王波旬,他就是喜歡有大勢力,然後他能夠統御所有的欲界眾生、這些眷屬,有種種的神通自在。所以如果我們是為了這個目的,希望很有威猛,很powerful,為了這個來修學禪定的話,希望有神通,你這樣一發心的時候,魔羅馬上會來找你;他會隨著你的心念,你想要什麼,他就給你什麼,你想要神通,他就給你神通,你想要有大勢力,他就給你大勢力,所以你很快就會成為魔的眷屬,然後你會誤以為自己修成了,其實不是,都是魔王波旬給你的加持力,讓你很快就得到你想要的這些,這些都不是你自己的力量,但是你不知道。 這是為什麼剛剛師兄提的,很多人修禪定為什麼會走火入魔的原因就在這裡,因為他發心不正確。我們說「因地不真,果遭迂曲」,因地不真的意思,就是你今天因地的發心是錯誤的,那麼你的果一定是迂曲的,它不可能修成正果。所以你一面修禪定,一面心裡想要的是得到種種的神通或者是種種的境界,每次一上座就是求這個,希望能得到什麼樣的能力,這個就很容易著魔。所以我們先把這些錯誤的發心,統統要認識才好。 第八個是發「外道心」,是為了開智慧,我才來學禪定。要看是什麼智慧?如果是為了得到聰明利智,反應非常地敏捷,像大家常常看的政論節目,這個說這樣,那個說那樣,每一個口才都很好,能言善道,非常地羨慕,希望能夠有一天像他們那樣,靠這隻嘴巴吃飯就好,吵來吵去,這個發的就是外道心。因為外道他就是很喜歡把對方辯倒,來證明自己的理論,或者證明自己的修行是最好、最正確的。所以他們其實都不是鈍根的,都是利根的,很聰明,反應很快,而且善用言詞,他就是用這樣的能力把對方擊倒,這是他最喜歡的事情。憑著自己的能言善道,思慮非常地敏捷,反應很快,你說這樣,他馬上用一套理論把你壓下去,你說那樣,他又有另外一套理論把你辯倒,就是這樣子。 所以如果我們今天修禪定,只是希望自己擁有這些能力的話,那就跟外道一樣。所以什麼叫做「外道」,就是心外求法,這個叫外道。他往外去求,求聰明才智,求能言善辯;他沒有往內求,不知道一切的智慧德能,都是我本自具足的,問題在哪裡:「怎麼樣把它開顯出來?」,所以所謂的外道就是心外求法。我們佛法般若空性的智慧,是不用你到外面去找,我們自家其實樣樣都俱全,你哪一樣都沒有少。所以我們現在不往內求,拼命往外去找,這個發的就是外道心。 第九個是發「色界、無色界天心」,發色界的天心,還有無色界的天心,為了想要生在梵天。這種現象就是我們常常也碰到過,打坐的時候,他常常有光明,明明我是晚上坐,燈也是暗暗的,可是為什麼我一坐下去就滿室光明,好像大白天一樣;或者明明是陰天,可是我一坐下去就覺得陽光出來了,就是有一種放光或者見光的覺受。有些人他就很喜歡這種光明的感覺,他每一座都希望坐下去就獲得這種光明,喜歡見光、放光、發光,這樣的感覺。那他發的就是色界心。因為色界天人的特性,就是他的身上會放光,他們沒有語言溝通,他們溝通就是放光。你說我們欲界,你說「我喜歡你」,我們有幾個字來形容「我喜歡你」這件事情?「我喜歡你」、「我很喜歡你」、「我非常喜歡你」,再下來我已經講不出來,可是在色界天,他就放光,這光波、各種各種長短長短的光波,非常非常多的層次,不一樣的,光明主要就是色界天的特徵。 另一種他是希望做到無念,清清淨淨的,什麼念頭都沒有,他覺得那個就是究竟,或者認為那個就是涅槃,那個就是所謂的解脫,發這樣的心就是無色界的發心。因為無色界天,它最主要的特徵就是無念。所以我們今天修禪,如果只是為了要達到這些境界,發的就是色界無色界的心,死後就生在大梵天這些地方。那色界和無色界的地方,有沒有解脫啊?並沒有解脫,也不可能開悟,更不可能成佛,因為他是錯誤的發心。所以我們說一般修禪定,如果沒有正知見的話,他大部分,百分之九十,他所要求的就是樂(樂受),然後明(光明),還有無念,這樣子的境界。 樂受就是我們剛講身心的喜樂,做到身心輕安喜悅,這個是欲界。希望能夠看到光或者是放光,不管它是什麼樣的光,他都不管,就是希望能放光,這個就是色界天的發心。希望做到無念,止息一切的妄想,我念佛老是妄想不斷,非常非常地討厭,就是希望把所有的妄想止息,這個就是發無色界的發心。在色界、無色界、欲界,都是沒有離開三界,我們就知道這樣的發心,它是不能夠解脫三界的,不管你追求的是樂、是光明、是無念,都是錯誤的發心,我們今天來修學禪定,不是求這個來的。 最後一個是發「二乘心」。比如說我修學禪定是為了了生死出三界,我希望解脫,我總沒問題了吧,是不是?多麼偉大的目標「了生死、脫三界」…這個發的是二乘心。二乘就是聲聞、緣覺。小乘的發心,為了自己的解脫,這個也是錯誤的發心。因為我們現在修學的法門不是內觀禪,不是小乘的法門。如果我們今天修的是小乘的法門,那我說我要自我解脫,那個是目的,沒有錯;可是今天我們修學的是《天台小止觀》,它是大乘的禪法,大乘的禪法它注重的就是大乘的發心。所謂大乘的發心,就是為了幫助眾生解脫,發願要成就佛道,這個才是大乘菩薩的發心。所以他想要自我解脫,他發的就是二乘心,不是大乘的菩提心,所以我們也把它歸在十種錯誤的發心裡頭。 以上我們說的就是十種錯誤的發心。它有善惡的不同,我們看到前面的地獄、鬼神,還有畜生、阿修羅(修羅心),前面這四個是惡的發心;從後面的人心(第五個)到第九個,它是善的發心。也有束縛跟解脫的差別,前面九個是束縛的發心,後面第十個是解脫,解脫三界的,可以證果,證阿羅漢或者辟支佛果位的,可以解脫三界的。雖然是有這樣種種的差別,但是不管你是善惡,你是束縛是解脫,都是屬於錯誤的發心,都不能和我們現在要講的這個禪波羅蜜相應。這是因為他的發心錯誤,他不管怎麼樣修禪定,都不可能成就禪波羅蜜。 那什麼樣才是正確的發心呢?就是大乘的發心才是正確的發心。大乘發的是什麼心呢?發的就是菩提心。什麼叫「菩提心」?就是「為了度眾生,我要成佛」,這個叫做菩提心。所以我今天來修學禪定,絕對不是為了自己的利益,不是為了自己的利養,不是為了自己的名聞,不是為了要有廣大的眷屬,不是要有大勢力、大神通,也不是為了自己身心的安樂,更不是為了自已要求聰明才智、求種種禪定的境界、光明、清淨、無念,不是為了求這個,我才來這邊學習,發心學習這個禪定,更不是只為了個人的解脫。 我是為了能夠度眾生,所以我要成佛,因此我才來修學禪定,這樣的發心才跟禪波羅蜜相應,這樣的發心才能夠成就佛道。所以什麼才是正確的發心,就是清淨的菩提心,才是正確的發心。為了要度眾生,所以我要成佛,這個就是我們希望做到的最正確的發心。 其實這樣的發心,它可以用在其他的大乘法門。今天是修淨土的,它也是講「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都是發菩提心。適用在任何的大乘法門,也是我們在這堂課初開始的時候,對各位同修的期許,希望大家都能夠這樣子來發心,未來我們在幾個月當中,共同來學習,互相勉勵,互相來精進,互相切磋,希望未來各位在止觀,都能夠有一些成就。 因為我們知道,佛四十九年說法,都沒有離開止觀的範圍,不管祂說什麼樣的法門,都沒有離開止觀的範圍。念佛法門,念這句佛號,成就「止」,就是所謂的「一心不亂」嘛,還是「止」;你觀想念佛,你觀像念佛,就是在「觀」嘛,所以統統在止觀的範圍內。所以序文才會說,如果我們今天佛弟子想要窮究萬法的根源,想要考證諸佛的修證,沒有比研究止觀更恰當的。因此只要我們自己成就止觀,才能夠真正、真實地來利益一切的眾生,這個是很重要的,不然我們嘴巴講「想要利益眾生」,但是沒有能力。這個就像不會游泳的人,看到溺斃的人,你怎麼辦?你沒有辦法救他。 所以這個是我們今天在進入正題的時候,非常重要的觀念,先跟各位溝通溝通。第一個就是要發心來學習佛法,建立正知正見,不管我們今天是學戒、學定、學慧,都是一樣的。第二個就是要有大乘菩提心的發心,因為要度眾生,所以要成佛,為了要成佛,我來修學這個《天台小止觀》。
|
|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