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很多佛學專家,他可能還不相信佛法
2011/02/06 11:49:36瀏覽647|回應0|推薦1

※以下是我在佛陀教育基金會聽法師講《佛說阿彌陀經》時,講到三十七道品中的四正勤時,其中一段的開示,以下是根據上課錄音內容,記錄出來的(節錄):


  已生惡令斷、未生惡令不生、未生善令生、已生善令長,就是斷惡修善,所謂的「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我們也講眾善奉行裡頭,在佛法來講,就是所謂戒定慧三學的功德,善法功德,三個善法功德我們能夠讓它生起,不外乎就是這個戒定慧。那戒定慧我們修習的次第,一般人我們會看到是先學戒,由戒生定,由定來發慧,這個是一般的次第,這三個次第都是需要聽聞,然後你才知道怎麼來操作。你要持戒,那戒的內容,五戒、菩薩戒的內容、八關齋戒的內容是什麼,你都必須要追隨善知識來學習。學習正確的知見以後,才能夠做得到。三學裡頭,還是以慧為重要,因為將來我們是慧解脫;你持戒持得再精嚴,沒有慧的話,也不能解脫,頂多就是人天善法,這個大家都要有的一個觀念。

  這個慧呢,就是聞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最後不管我們怎麼聽怎麼思惟,一定要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確實把它做到,做到之後,我們才能夠真實得利益。如果沒有得利益的話,你沒有做到,只是聽聞,那就是停留在「佛學」。很多佛學專家,但是他可能還不相信佛法--他自己不相信佛法,他是講佛法來藉著...,教佛法可能只是他工作的一個項目而已,他來養活自己的一個能力技巧而已,但是他本身不相信他講的內容,很多,尤其現在末法,很多,就像他講他教經濟學一樣,他教會計一樣,可是他自己不受用,為什麼?這個就是佛學專家,本身不是學佛的。我們千萬不要變成這樣子

  李炳南李老師以前就講,學佛的人最忌諱,就是你不要學古人的蘇東坡。蘇東坡就是佛學專家,但是自己用不上,到往生的時候,人家請他念佛求往生,他已經來不及,沒辦法自主,沒辦法自在作主。不要學今人,今人是誰,梁啟超。梁啟超也是民國初年的佛學大家,寫很多書,寫很多批評的文章,但是自己不是真正在佛法上精進用功。精進用功的話,最大的不同就是,我們要在日常生活中把佛法實踐出來,我們才能夠真正受益,你做一分你就得利一分

  斷惡修善在家庭教育裡面,我們各位都曉得,如果現在的教育完全靠學校教育還有社會教育,是不可以的,是不會令你滿意的。假設我們家裡面有小朋友,還有自己有小孩有家庭的,就應該注意,父母親是小孩子的第一個老師,所以我們要教自己的孩子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的時候,就是要以身作則,我們把自己的身口意,在佛法規範裡面來做,這個小孩子將來受你的影響,他也會這樣做,不管將來學校有沒有碰到好的老師或者他社會上有碰到什麼樣的朋友或者是上司同事,你在家庭給他的最好的教育就是他將來最大的本錢。

  所以呢,我們看佛他來這個娑婆世界示現八相成道的時候,他為什麼不是以國王身來教化娑婆世界的眾生?他為什麼要出家,現一個出家相來教化眾生?大家有沒有想過,為什麼不當一個國王,一樣可以說法度眾生啊,為什麼要現一個比丘相?然後來托缽乞食,過這麼清苦的日子,為什麼?這不外就是說他把他這個教化的因緣,化作這個比丘相托缽乞食,其實就是一個乞士,一天日中一食,夠讓所有最低下階層的人都可以接觸到他,那佛才有因緣說法四十九年,把正確的觀念,讓跟他有緣的眾生能夠受益。一旦我們的正知見在我們的觀念裡面,能夠真正把我們錯誤的觀念轉過來的時候,我們的身口意才能夠符合佛法裡面所講的,才能夠真正離苦得樂;否則的話,你一個國王高高在上,幾個人能夠見到你。所以這個也是佛用心良苦,為什麼不為國王來教化眾生,要現一個比丘相。

  最重要就是,佛法是一個教育,這是老和尚常講的,是一個教育,它不是宗教,教育的目的就是把人家轉凡成聖。我們現在是個凡夫身,為什麼,人人都具有佛性啊,為什麼佛是佛,我是凡夫呢?就是因為我們的妄想、分別、執著障礙著我們的佛性不能開顯。既然是這樣的話,佛就讓我們把這個障礙去除,怎麼樣去除,告訴我們道理,然後,我們一步一步按照佛所講的道理來修行。所以三十七道品就是這個意思。按照佛講的這三十七個支分來修行的話,慢慢我們可以把我們的障礙去除,就可以轉凡成聖。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uMin0121&aid=4858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