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7/12/03 06:26:11瀏覽2008|回應1|推薦33 | |
讀——鄭愁予〈古南樓─大武山輯之三〉 終日行行於此山的襟前 森林偶把天色漏給旅人的目 而終日行行 驀抬頭 啊 那壓額的簷仍是此山冷然的坐姿
諸河環掛 且隨山的吐納波動 銀白 光白 髮之白的蕩漾 是一剪青絲融於雲的淨土
而此山 親手把殿門推開 剃度的唄聲自晚課中來 旅人哪 九仞之上是無路的千古 且看 螢火搖曳着 如是接引的沙彌魚貫着
(注)台灣諸岳,常年沐於雲海,若群鯨南遊, 而大武導之。大武山為東屏間群峰之主, 海拔萬尺,稱南嶽。風城,古南樓皆岳麓 排灣族部落名。北嶽與大武祠並出天表, 猶峨嵋之擎金頂焉。
一、主題:終日行行於陰暗的森林中,感受到光的流盪,最後在剃度的唄聲中雲開見月。「智根生在何處?」,於此,詩人或有頓悟!? 二、結構:四段,各段句子四(起)三(承)四(轉)一(合)的結構。 三、音樂性: (一) 斷句。以一句為斷句標準。然「銀白光白髮之白的蕩漾\是一剪青絲融於雲的淨土」,本當是一句,但主詞子句過長,所以斷成兩行。「啊 那壓額的檐仍是此山冷然的坐姿」,其實應該也可斷成兩行成「啊 那壓額的檐仍是此山\冷然的坐姿」,強調山的冷然;驀抬頭應該換行,有驀抬頭的動作效果,如此第一段節奏感覺更疊沓: 終日行行於此山的襟前 森林偶把天色漏給旅人的目 而終日行行…… 驀抬頭 啊 那壓額的檐仍是此山 冷然的坐姿 (二) 用韻:無。 (三) 內在節奏: 1.最後一句空了四格,「且看螢火搖曳着\○○○○如是接引的沙彌魚貫着」,空格即休止符,伏筆了底下「沙彌魚貫着」的情緒。 2.類疊:「終日行行…而終日行行」;「此山的襟前…此山冷然…而此山…」是疊句的運用。 3.排比:「銀白 光白 髮之白」,依坡三折,使氣勢增強。 4.對偶句:「螢火搖曳着\…沙彌魚貫着」 四、意象運用: 1.這首詩作者運用了一些景象,表達了陰冷幽微之意,如:偶把天色漏給旅人、壓額的簷、冷然的坐姿、晚課、無路、螢火搖曳,陰冷中光的蕩漾則又象徵著光明。 2.「而此山親手把殿門推開」,此動態視覺表達了山的巍峨與寺廟的高聳,如後記所說「猶峨嵋之擎金頂焉」,有豁然開朗的意象。 3.「剃度的唄聲自晚課中來」,是聽覺意象,行行復行行後,予人恬靜的感覺。 五、藝術技巧: (一) 修辭 1.擬人化: 「此山的襟前\此山冷然的坐姿\而此山親手把殿門推開」三句擬山如人(大佛)。彷彿這座大山即是巨人。 2. 借代:青絲為三千煩惱絲的借代。 (二) 象徵: 1.「一剪青絲融於雲的淨土」、「剃度的唄聲自晚課中來」,此二句象徵遁入空門,追求佛教的極樂之境。 2.「 終日行行於此山的襟前」,暗示著行行復行行,不過是在表層裡轉,象徵佛法之深。 (三) 語言鍊字: 作者擅長將依些文言古字鑲進白話詩中,增加了語言的深度與凝練。如九仞之上的仞,漏給旅人的「目」,「諸」河環掛。 六、結論: 這是作者五嶽記的最後一首。說是五嶽,其實作者寫了六座山,即北嶽南湖大山(七首)、中嶽玉山(二首)、西嶽雪山(二首)、南嶽大武山(三首)、大霸尖山(三首)和大屯山(三首)共二十首。寫作年代則如下: 中嶽玉山(二首)一九五七 北嶽南湖大山(七首)一九六二 西嶽雪山(二首)一九六二 大霸尖山(三首)一九六三 大屯山(三首)一九六四 南嶽大武山(三首)一九六五 鄭愁予曾擔任臺灣青年登山協會常務理事,足跡幾乎踏遍台灣名山,是劍及履及之作,非一般的臥遊書寫,因而十分深刻。二十首除了寫景外,諸多人生感懷、山間傳說孕於詩中,詩情忽而活潑,忽而沉鬱,忽而神祕,忽而清朗,忽而繁複,忽而舒緩,轉折豐富,更重要的昰形象準確邏輯有序。「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想想身在此山亦無法窺知真面目,何況只是臥遊書寫呢? 20171115 |
|
( 創作|詩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