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讀--鄭愁予〈風城─大武山輯之一〉 
2017/11/19 11:32:07瀏覽2703|回應0|推薦14

讀——鄭愁予〈風城─大武山輯之一〉 


漫踱過星星的芒翅

琉瓦的天外  想起

響屧的廊子

一手扶着虹  將髻兒絲絲的拆落

而行行漸遠了  而行行漸渺了

遺下  響屧的日子

 

漂泊之女  花嫁於高寒的部落

朝夕的風將她的仙思挑動

於是  涉過清淺的銀河

顺看虹  一片雲從此飄飄滑逝

  

一、主題:風城」,為排灣族部落名,詩寫女子如風如雲,一去不回。女子花嫁於高寒的部落而後逝去,「一片雲從此飄飄滑逝」,惆悵之情油然而生。

二、結構:本詩十行,以六\四分兩段,但根據內容的前後因果,文意結構是縱線三段式,即A原因(花嫁於高寒的部落…),B所以(漫踱過星星的芒翅/琉瓦的天外想起…),C結果(一片雲從此飄飄滑逝),作者將順序調換了一下為BAC。

三、音樂性:

(一) 斷句。這首詩在斷句上落差較大,短句五字,長句有十四字,且多為長句。設定每句閱讀起來使用的時間一樣,那麼長句讀來急促。

(二) 類疊對偶:「而行行漸遠了 而行行漸渺了」 (類句) ;「響屧的廊子\響屧的日子」(類詞) ;「絲絲」、「飄飄」(疊字)。類疊與對偶均產聲聲音上複沓的效果。

(三) 聲母部分作者使用了塞擦音 (ㄗㄘㄓㄔㄐㄑ) ,包括「翅、起、子」頭三句句尾不押韻卻押聲。

(四) 兒化韻:髻兒,兒化韻可使音節響亮活潑。

(五) 內在節奏:現代詩因為使用白話,因此在音尺或說音頓上無法像每句上二下三的五言或上四下三七言那樣恭整,只能根據意頓或者閱讀者呼吸的節奏去感覺字與字、句與句或段與段之間的呼應。「響屧的廊子」、遺下/響屧的日子」,這兩句很短,卻是情緒轉折處,此時因帶有懷念和遺憾,朗讀時需是慢板,一手扶着虹  將髻兒絲絲的拆落」,從前句的慢板,忽然變成十四字(包括空格)的快板,「而行行漸遠了  而行行漸渺了」雖是漸遠漸渺,但合成一句,意味著該仙女走得很急。這首詩若拆成恭整的短句,則在情緒節奏上沒有那麼突出的效果。

四、意象運用:

1.星星的芒翅 (象) ,表達出锋芒飛爍之意。

2.琉瓦的天外 (象) ,表達出天外黄色琉璃瓦所呈現的宮殿肅穆之意。

3.響屧的廊子、響屧的日子都是聲音意象,表現出回首人去樓空唯有音存,悵惘的情意。

4.一片雲從此飄飄滑逝 (象) ,有遺憾,逝者不可追之意。

5.高寒的部落,部落為象,高寒為意,暗喻高處不勝寒的寥落與寂寞。

五、藝術技巧

(一) 修辭

1擬物化:屬轉化修辭的一種,以此物擬彼物及化抽象為具體。如「星星的芒翅」中星星彷如有翅的小昆蟲。

2.擬人化:朝夕的風將她的仙思挑動,風→挑動仙思。

3.借喻:一片雲從此飄飄滑逝,一片雲是漂泊之女的借喻。

(二) 典故:

響屧的廊子,指春秋時吳王宮中的廊名。遺址在中國江蘇省蘇州市西靈巖山。宋范成大 《吳郡志·古跡》:「相傳吳王令西施辈步屧,廊虛而響,故名」。「屧」,是古代鞋的木底,可以代指木屐鞋子。響屧廊是走廊的地下挖空的,用無數空甕填滿,上面用木板鋪平,宮中美女玉足金步從此經過,發出清脆悅耳的聲音。相傳西施跳響屐舞時,裙邊繪綴滿鈴噹,經過響屧廊時,鈴聲、木屐聲、大缸的迴響聲,交織一起十分悅耳。

(三) 語言

1.漫踱過:漫是沒有目標的漫遊。「漫踱過」為起手式,幕起的動詞與詩尾「飄飄滑逝」息息呼應,

2.芒翅:芒、翅,均有細小朦朧的感覺,芒翅形容星星,可見星星很遙遠。芒與茫相關,產生蒼茫意象;翅與刺音略同,亦產生細翅如芒刺的暗示。

3.琉瓦、髻兒、屧,均為古詩詞字眼,作者擅於將一些文言鑲進白話詩中,產生凝練的古典雅緻。

4. 仙思:仙字點出仙女的情貌志氣。

六、結論

大武山,即北大武山(排灣語:Kavulungan)位處於台灣的屏東縣泰武鄉與臺東縣金峰鄉交界,標高3,092公尺,為中央山脈南段最高峰,是排灣族及魯凱族的聖山傳說魯凱族是百步蛇的後裔,一名美少女,在撒拉灣瀑布邊遇上了幻化人身的百步蛇,織出遭族人歧視的愛情故事。而這詩中花嫁之女是誰呢?是否就是那名美少女,「漫踱過星星的芒翅」,自琉瓦的天外」而來呢?還是作者爬大武山之際,朝夕的風讓他忽忽想起西施的典故

( 創作詩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ingFu&aid=109101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