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讀--鄭愁予〈浪子麻沁─雪山輯之二〉
2017/09/06 06:41:04瀏覽3885|回應0|推薦20

讀——鄭愁予〈浪子麻沁─雪山輯之二〉 

  雪溶後  花香流過司介欄溪的森林 
  沿著長長的狹谷 成團的白雲壅著
 
  獵人結伴攀向司馬達克去 
  採菇者領著赤足的婦女 
  在高寒的賽蘭酒 起一叢篝火 
   
  修好所有的籬  結新的筏 
  起得早早的小姑娘  在水邊洗日頭 
  少年的泰耶魯唱出冬藏的歌 
  而卻不見了 那著人議論的 
  那浪子麻沁 
   
  他去年當兵  今年自城 來 
  眼中便閃著落漠的神色 
  孤獨  不上教堂  常在森林中徜徉 
  當果樹剪枝的時侯 
  他在露草中睡覺 
  偶爾  在部落中賒酒  向族人寒 
  向姑娘們瞅兩眼
 
   
  三月的司介欄溪,已有涉渡的人 
  雪溶後柔軟的泥土  召來第一批遠方的登山客 
  浪子麻沁  該做嚮導了 
  該去磨亮他尺長的蕃刀了 
  該去挽盤他苧麻的繩索了 
  該聽見麻沁踏在石板上的 
  勻稱的腳步聲了 
   
  而獵人自多霧的司馬達克歸來 
  採菇者已乘微雨打好了槽 
  少年和姑娘們一齊搖著頭 
  哪兒有麻沁 那浪子麻沁 
  「哪兒去了那浪子麻沁!」 
  面對著文明的登山人 
  全個部落都搖起頭顱 
   
  全個部落都搖起頭顱 
  無人識得攀頂雪峰的獨徑 
  除非浪子麻沁 
                             除非浪子麻沁 
  無人能了解神的性情
 
  亦無人能了解麻沁他自已 
  有的說  他又同城 當兵去了 
  有的說  雪溶以前柔軟的泥土 
  是否  春來流過森林的溪水日日夜夜 
  溶雪也溶了他 
  他那  他那著人議論的靈魂 

一、主題:這首詩透過原住民青年麻沁的人生轉變,透視關心原住民同胞。麻沁是一位高山嚮導,他是「了解神的性情」,除了他,「無人識得攀頂雪峰的獨徑」,這樣的人物,必定成為登山客間的傳奇,但三月雪溶後,第一批登山客已經涉水渡來,卻找不到他。村民回憶起他,說他原本是雪一溶,就「磨亮他尺長的蕃刀、挽盤他苧麻的繩索、腳步勻稱」地,準備帶人入山,可是「他去年當兵  今年自城裡來\眼中便閃著落漠的神色」,他不再是腳步勻稱、認真工作、生活有節度的麻沁,他放浪形骸,落漠、孤獨、不再信教,大家忙著剪枝時,「他在露草中睡覺」,他甚至賒帳買酒,整天無所事是,只是和族人「寒暄」,連可愛美麗的姑娘,他也是「瞅兩眼」而已,最後他失蹤了,成為「著人議論的靈魂」。他去年當兵,究竟發生了甚麼事呢?這正是詩背後要探討的主題。 

二、結構:這首詩四十二行,以五\五\七\七\七\十一\的行數安排分六段。整首詩都沒有用標點 ( 唯「三月的司介欄溪,已有涉渡的人」,中有個逗號,不知是否印刷之誤?  ),句中僅用空格區分子句。篇章是採取縱式結構直向書寫。縱式結構即按照人物的經歷或事件發展的過程來順敘編排,中間穿插倒敘、插敘和補敘。此詩一開始寫山中雪溶後的現況,獵人、採菇者、農忙的婦女和小姑娘少年先後登場,但唯獨不見了麻沁(起因)。第三段插敘他當兵之後回來的狀況,第四段先回到現況,再插敘他原本應該如何(承,發展),第五段又回到現況,描寫獵人、採菇者農忙結束回來了,所有的人還是沒有找到他(轉,高潮) ,最後登山客和族人均一籌莫展,兀自猜著他怎麼啦(合,結局)。

三、音樂性:

(一) 斷句:大部分依句意分行。空格加字數,最長的一行是「雪溶後柔軟的泥土  召來第一批遠方的登山客」20字,此句「雪溶後柔軟的泥土」是主詞,「召來」是動詞,召來「第一批遠方的登山客」是受詞,因為句式完整,而或許為了強調登山客絡繹不絕的視覺節奏吧?這句就鶴立雞群一般;另一句是「該聽見麻沁踏在石板上的\勻稱的腳步聲了」,明顯該是一句,但為了強調「勻稱的腳步聲」,所以另列一行;「而卻不見了  那著人議論的\那浪子麻沁」,也是如此,為了強調「那浪子麻沁」,所以拆成兩行。  

() 用韻:第四段七行, 用了四個加上的、客,有六行押他的註冊商標韻,加上一連四個字,有一詠三嘆的效果。

() 類疊:就是製造聲音的重複,這是自詩經已來就有的音樂性表現

  1. 類字:同一字隔離的使用。「那著人議論的\那浪子麻沁」那字、第三段一連二個「向」字第四段一連四個「該」字和第六七段的
  2. 類詞:同一詞隔離的使用。「無人」用了三次,「有的說」用了二次。
  3. 類句:同一句隔離的使用。「哪兒有麻沁 那浪子麻沁」、「哪兒去了那浪子麻沁!」哪兒、浪子麻沁,中間做點小變化,交叉使用,更見靈活;起頭「雪溶後花香流過」、中段雪溶後柔軟的泥土」、末段快結束時的「雪溶以前柔軟的泥土」,「溶雪也溶了他」,雪溶二字不只前後呼應,也有變化。
  4. 疊句:「除非浪子麻沁」上下句疊了二次。

() 頂真:「全個部落都搖起頭顱」,為第五段之末,第六段之始。

() 內在節奏:

  1. 排比:「該去磨亮他尺長的蕃刀了\該去挽盤他苧麻的繩索了\該聽見麻沁踏在石板上的」,一連三句類似句法,這樣的平行結構,有助節奏感。
  2. 「除非浪子麻沁」上下句疊了二次,下句還用七隔空格表示尋不著,眾人焦急疑惑的情緒。

四、意象運用:這首詩的主要意象是人物,背景意象是雪溪水和花香

  1. 主要人物是麻沁,作者用對比的手法,呈現他的過去與現況。過去他總是早早「磨亮了蕃刀,挽盤他苧麻的繩索,踏在石板上的腳步聲,非常有精神,所以勻稱,除了他無人識得攀頂雪峰的獨徑,無人能了解神的性情」,這是過去麻沁給人的象(印象),現在的他則是落漠的、孤獨的、賒酒、放浪形骸、對甚麼都不感興趣
  2. 次要人物意象則是山中村民獵人、採菇者、赤足的婦女,一早就「修好籬結新筏乘微雨打好了槽」,十分勤奮的畫面,而「小姑娘在水邊洗日頭\少年的泰耶魯唱出冬藏的歌」,一副無憂無慮的氣象形塑出整個山村就像是個桃花源。
  3. 文明的登山人,作者雖無形塑他們,但用「文明」二字暗喻他們是桃花源的侵入者。
  4. 雪和溪水。雪化為溪水,浮泛著花香,年年復年年,賦予了時間意象。
  5. 「花香」流過司介欄溪的森林,應該是溪水流過森林,用花香二字,即是將視覺意像轉成嗅覺意象,這種通感的運用,使得花香的意像更加鮮明        

五、藝術技巧:

(一) 修辭

  1. 段落對比:第三段和第四段,把麻沁的現況和過去作一比較。
  2. 倒裝:春來流過森林的溪水日日夜夜。原該是春來溪水日日夜夜流過森林,這麼寫是為了強調日日夜夜,同時在流暢的閱讀中,製造頓的效果。

(二) 語言鍊字:

  1. 成團的白雲「壅」著:壅是堵塞的意思,此字讓成團的白雲具體化。
  2. 起得早早的小姑娘,在水邊「洗日頭」:多精簡啊,明明是朝陽映水,姑娘洗頭。
  3. 向姑娘們「瞅」兩眼:瞅是不經心斜着眼看,把麻沁毫無生氣的樣子點活了

六、結論:

文明的種種,帶來許多便利,但同樣的讓人遺失了與自然相契的本心,或許這正是麻沁之所以落寞,也是文明人早已失去的遺產。林皇德先生在〈預見桃花源戰爭──試探【浪子麻沁】〉一文中,以此詩為線索,探討原住民社會的變遷。其中,提到諸多外力的介入,如政治、宗教、經濟,都使得這些桃花源面臨危機。他歸納了一些原住民無法調適的問題,包括傳統社會組織的瓦解、教育上、職業上、性格與文化上、心理與行為上的種種衝突。原住民社會的問題,也不是台灣所獨有,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都存在這種衝突,唯賴英明的政府去協助和保存。〈浪子麻沁〉是詩人作品中非常特殊的一首,不只體裁上採取傳記方式,內容也十分戲劇化,應該可給予音樂才子們製作詩劇的靈感才是。散文家徐如林的《孤鷹行》一書內,有一篇散文〈浪子麻沁〉,就是根據鄭愁予這首詩得到的靈感而寫的。我很好奇是否真有麻沁這個人?但不管是否杜撰的,詩人已經替泰雅族創造了一起傳說。各個民族的神話不就是這樣傳開來的?當山友們的行囊裡,除了泡麵和餅乾外,還有詩人的詩為伴,山夜篝火旁斟酒玩味,心靈更為淨化,不是?

 

20170629

( 創作詩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ingFu&aid=108512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