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7/06/29 21:33:17瀏覽1613|回應0|推薦13 | |
讀——鄭愁予〈努努嘎裡台─南湖大山輯之六〉 風翻著髮,如黑色的篝火 而我,被堆得太高了 燃燒的頭顱上,有炙黃的山月
裊裊的鄉思焚為青煙 是酒浸過的,許是又香又衝的 星星聞了,便搖搖欲落
風停,月沒,火花溶入飛霜 而飛霜潤了草木 草木亦如我,那時,我的遺骸就會這麼想 一、主題:〈努努嘎裡台〉是山峰名,應是原住民發音,詩人注解為「到處蛙鳴」的意思,但當下是秋深入夜時,就著火堆喝著酒,「鄉思」又出現在作者的字裡行間。篝火泛指一般在郊外,纍積木材或樹枝搭好的木堆或高台裡頭燃點的火堆。原野上「風翻著髮」,作者把自己幻想成篝火,有著「燃燒的頭顱」,「風停,月沒」,火花熄了,篝火的殘燼「溶入飛霜」,「潤了草木」,而草木有日亦將如篝火一樣,被當柴燒成灰燼,塵歸塵,土歸土,此為萬物共有的定律。所以,那一日到來時「我的遺骸就會這麼想」。 二、結構:此詩分三段,各三行,共九行。為第一人稱的敘述順序展開。三段各為頭中尾結構。起頭先描繪地上篝火近景,後鏡頭推遠至天上,中段鏡頭先回到眼前,隨裊裊青煙扶遙直上至廣闊的銀河,尾段鏡頭拉回地上。空間由下而上再轉回原地,時間也隨著消逝。 三、音樂性: (一) 、 斷句: 最後一句「草木亦如我,那時,我的遺骸就會這麼想」,特別長,作者或許想維持每段三行的整齊形式。不過我認為不必要為了維持段落的整齊,而犧牲句子長短度的勻稱。此句或許拆成二句較妥當,如「草木亦如我\那時,我的遺骸就會這麼想」,如此還強調了「草木亦如我」這句。 (二) 、用韻:無用韻。但扣掉標點共93個字,其中:
這些相近音重疊比例非常高,造成隱性的押韻。 (三) 、疊辭:「火花溶入飛霜\而飛霜潤了草木\草木亦如我」。 四、意象運用: 這首詩的主體形象是篝火。形象即形體現象。篝火是形體,燃燒是現象。篝火在高高的柴堆上熊熊燃燒,有如風翻著的髮;裊裊青煙讓作者產生了鄉思。燒了一晚,風停,月沒,火花盛極而衰,飛霜滅了火燼亦潤澤草木,而草木終有一日也會如同篝火一般灰飛煙滅。篝火的形象加上鄉思與生命終將與草木同殞的哲思,便是作者想要傳達的「意象」。 五、藝術技巧: (一) 、修辭
(二) 、語言鍊字
六、結論 生命由盛而衰,是一切生物都要經歷的過程,人間的繁華亦如是。作者就著火堆觀星賞月,就在火花即將消逝的瞬間,體驗了肉身無法永生的道理。「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或許只有「又香又衝的酒」,可以解憂吧?這首詩有一點超現實,有一點浪漫,有一點現代主義的知性美,但面對生命的定局並不頹廢,而是坦然的說「那時,我的遺骸就會這麼想」,多麼瀟灑呵!作者另有詩——〈生命中的小立〉:
那麼,笑著熄滅的篝火,是否也一樣絕美呢? |
|
( 創作|詩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