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08/29 04:04:37瀏覽416|回應0|推薦13 | |
推動排除法案的關鍵人物是上議院的議長沙夫茨伯里伯爵(the earl of Shaftesbury,1621年7月12日-1683年1月21日),他原先是查理二世“卡波核心”(the Cabal---- Clifford, Arlington, Buckingham, Ashley Cooper [later earl of Shaftesbury], and Lauderdale----是這五個人名第一個字母組合而成,現在的意涵為”陰謀集團”)中的一員。 沙夫茨伯里伯爵(the earl of Shaftesbury)畫像 1672年,查理二世疏遠了”卡波核心”,沙夫茨伯里伯爵轉換成為反對國王施政的領導人----後來發展成為"草根性質"的輝格黨(Whigs); 當時的”保皇黨”由托馬斯·奧斯本,丹比伯爵(Thomas Osborne, earl of Danby) ----後來發展成為”精英性質”的托利黨 (Tories)。 “ Whigs”是”Whiggamores”的簡寫,原意是蘇格蘭的西部載運玉米的牛車駕駛(cattle driver),被用來嘲諷激進的”蘇格蘭長老會的教徒” (presbyterians) 。 而托利黨(Tories)是愛爾蘭語指的”盜賊”(bandit),被用來嘲諷”牟取私利的精英貴族們”。 查理二世1661年到1685年的統治是內閣政府運作形式開始萌芽的時期,這個事件就成為日後政黨(political party)政治發展的端點。 托馬斯·奧斯本,丹比伯爵(Thomas Osborne, earl of Danby)畫像 查理二世意識到下議院可能會通過這個法案,運用國王特權(prorogued)解散了運作十八年的騎士議會;隔年選出的”第一次排除議會”(the First Exclusion Parliament)下議院又再提出”略做修正”的排除法案,下議院通過,1680年11月在上議院被否決了,隨後沙夫茨伯里伯爵”炒作可能不曾存在”的天主教陰謀( the Popish Plot),查理二世再度解散了”議會”。 1681年3月,避免倫敦民眾的騷動,選在牛津召集”議會”,查理二世特別對牛津議會(the Oxford Parliament)上、下兩院的議員發表演說,經過一周議員們充分的發言後,下議院的民粹不妥協的氣氛依然,在準備進入表決程序時,查理二世第三次解散了”議會”。 查理二世顯示了他的決心,結合”保皇黨”也訴諸於人民展開反擊行動,並警告英格蘭國教的地方士紳們,可能會面臨另一個內戰----會損害他們的既得利益。 他的表弟路易十四(Louis XIV,1638年9月5日-1715年9月1日)也鼓勵並支持他回擊輝格黨。 1681年7月2日,沙夫茨伯里伯爵被逮捕,控以叛國罪,1681年10月24日他提交人身保護令(writ of habeas corpus),一方面因指控的證據薄弱,同時大陪審團(grand jury)是倫敦輝格黨保安官挑選的,1682年2月13日叛國罪的控訴被撤消。 為免於再次的迫害,伯爵自行流亡荷蘭,1683年去世。 1683年許多輝格黨人被指控涉及暗殺查理二世及他弟弟的拉伊豪斯陰謀( the Rye House Plot)----約翰·洛克(John Locke,1632年8月29日-1704年10月28日) 1666年成為沙夫茨伯里伯爵的私人醫生及”智囊幕僚”,也因此案流亡歐洲。 同時期,國王政府也對倫敦及許多的城市的特許公司進行評審(Quo warranto),迫使解約和重組使政府能替換當地不忠誠的州長。 查理二世在位最後四年沒有”議會”的掣肘,極大化了國王的權力。
|
|
( 知識學習|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