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02/25 02:50:05瀏覽1297|回應0|推薦19 | |
路易十四(Louis XIV,1638年9月5日~1715年9月1日)1643年繼位時只有五歲,在尤勒·馬薩林樞機主教(Jules Cardinal Mazarin,1602年7月14日-1661年3月9日)主政下”收割了” 三十年戰爭的果實,成為歐洲最有實力的王國,同時也為路易十四建立了絕對皇權的專制。 尤勒·馬薩林樞機主教(Jules Cardinal Mazarin) 路易十四親政統治權穩固後,他相信”維持國家的統一必須有同一性的宗教”,1685年發佈楓丹白露敕令(the Edict of Fontainebleau)推翻了1598年亨利四世(Henry IV,1553年12月13日出生於波城~1610年5月14日)為了結束法國宗教戰爭(the French Wars of Religion ,1562–1598))頒布了南特敕令(The Edict of Nantes)。 法國的內戰結束了,卻導致1610年5月14日亨利四世在巴黎被刺殺身亡。 八十七年後的楓丹白露敕令沒有引起內戰,至少十萬胡格諾教派( Huguenots)新教徒逃離法國。
亨利四世(Henry IV,1553年12月13日~1610年5月14日) 擅長”形而上“理論的法國人,自然會對路易十四架構國王絕對專制的本質提出質疑---
孟德斯鳩(Charles de Secondat, Baron de Montesquieu) 孟德斯鳩(Charles de Secondat, Baron de Montesquieu,1689年1月18日-1755年2月10日)比約翰·洛克小57歲,1748年出版”法意”(De l'esprit des lois---The Spirit of the Laws),全面深入分析了三權分立的原則,更精確的定義了”公權力”----注意: 托馬斯霍布斯的創新以自然法則反神權,是強調人治的王權;約翰·洛克的創新是以契約約束人治政府不得侵犯人的自然權力; 孟德斯鳩的創新是公民授權成立的政府必須透過權力約束權力,”自我圓滿”的方法是將權力分立為行政、立法及司法以相互制衡的方法約束權力。 立法權建立法定、制度化的法律;行政權以法治(rule by law)保障及實現人的政治自由;司法權解釋法律仲裁爭議。
伏爾泰(Voltaire) 伏爾泰(Voltaire,1694年11月21日-1778年5月30日)主張自然權利(natural right)、宗教自然神論(religion deism)、主張對新教寬容,反對楓丹白露敕令(the Edict of Fontainebleau),捍衛公民自由;
讓-雅克·盧梭(Jean-Jacques Rousseau) 讓-雅克·盧梭(Jean-Jacques Rousseau,1712年6月28日-1778年7月2日),1762年出版的民約論(Du Contrat Social)更具體的反映了約翰·洛克的思想主張政治權威在我們的自然狀態中並不存在,所以我們需要一個社會契約。在社會契約中,強調每個個人放棄的自然權利可以在國家形成以後,以市民權利作為補償。 在參與政治的過程中,主權者是共同意志的擁有者,是公民道德義務的來源,而政府則是執行主權者的意志。 政府的權力完全由主權者導出,所以主權者是主而政府是從。 立約後人民變成道德人的徹底轉變需要透過教育才能達成,這個使人民轉變的力量不可能由內產生,必須藉外在的力量。 他們及許多菁英們的努力,覺醒當代人們的思想,直接影響了1776年美國獨立運動; 1787年,楓丹白露敕令發佈一百零二年後,路易十六頒佈了宗教寬容敕令(the Edict of Tolerance),法國高度專制集權造成的內部矛盾終於”質變”為法國大革命(the French Revolution)的型態,法國走上了另一種的憲政道路。及1789年法國的大革命,也為共和憲政(constitutional republic)建構了另一種藍圖----後續文章詳述過程及細節。 經驗主義(Empiricism)及理性主義(rationalism)是持續推動啟蒙時代發展的核心力量。
弗蘭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畫像 弗蘭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 1st Viscount St Alban(s),1561年1月22日~1626年4月9日)是被認為是經驗主義(Empiricism)的創始者,主張經由實證經驗為基礎,以“單純枚舉歸納”驗證普遍性的一般法則,也就是科學方法重要原則之一----“普遍性的一般法則不是可被證實,而是可被否證”----- 使科學擺脫了宗教和亞里斯多德的形而上學。 他通過分析,確定科學研究程序的一般方法進行組織化----他提倡把科學家組織起來成立各種學會和科學院。 他將”邏輯”的應用提升到新的層次,賦予科學發展的新方向和動力,有效促成隨後的物理、化學、地質學、生物分類和生物學進化論的進展。 以實證經驗為基礎的科學方法,也成為英國學術研究的特色。
笛卡爾 (René Descartes,1596~1650)偉大成就示意圖 笛卡爾 (René Descartes,1596~1650)比弗蘭西斯•培根小35歲,被認為是理性主義(rationalism)的開創者,他更進一步指出”在科學中進行推理和尋求真理的正確途徑。”他”歸納性”的說明心靈與物質的相互差異:心靈能思維而不占空間;物質占空間而不思維;二者互不決定,互不派生。 這就是笛卡兒二元論哲學的精髓。 他將綜合和複雜的現像分解成為簡單不相互影響的元素進行”理性思辯”。 他的新幾何學(La Geometrie) 中對複雜曲線的研究模式,就是以分解為簡單不相互影響的元素方式進行的,在書中用代數方法”解析”幾何,發展出座標解析幾何學----這是數學發展史上”飛躍的進步”。 經驗主義(Empiricism)及理性主義(rationalism)所促成的科學在這個時期飛躍的發展----細節在以後專章中細述。
|
|
( 知識學習|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