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7/24 07:11:19瀏覽746|回應0|推薦12 | |
中國經濟結構的調整會是第十二個五年計劃(2011~2015)的關鍵工作,成功了,就可以再上一個台階,大步前進----這個擔子很重,可參看中國建構”和諧的社會”改革的措施的討論。 中國非民主法制的政治架構,政府行政權力的強大可將菁英幕僚的研究後提出的措施能有效率的及時實施,根據實施的結果及時修訂,這是威權政府效率----二次世界大戰前,國家民族主義的法西斯(Fascism)政府及蘇聯的共產主義政府都表現出極高的施政效率。 英國《金融時報》宏觀的關注世界的經濟發展,不時地介紹世界各智庫的研究報告----新開闢了一個北京大學中國宏觀經濟研究中心專欄,應是一份可比較正確瞭解目前中國宏觀計劃經濟的決策過程,有參考價值的資料,值得花些時間閱讀。 ****************************** CMRC朗潤經濟評論 : 中國式退出 北京大學中國宏觀經濟研究中心主任 盧鋒 為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撰稿 編者按:《CMRC朗潤經濟評論》專欄由北京大學中國宏觀經濟研究中心(CMRC),向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獨家提供。中國宏觀經濟研究中心隸屬於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負責主辦“中國經濟觀察”季度報告會和定期發佈有關宏觀經濟的“朗潤預測”等專案,擁有一支長期關注宏觀經濟態勢的著名教授團隊。首篇專欄由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副院長、CMRC主任盧鋒撰寫。周其仁、宋國青、黃益平及其他幾位知名教授也將輪流執筆為專欄定期撰稿,每週四發佈。 股市與樓市政策成為有“中國特色”的宏觀調控工具 (股市)新一輪收緊操作再次顯示,在我國經濟轉型時期,首次公開發行(IPO)具有宏觀調控功能。全球金融危機期間,針對宏觀經濟和資本市場走低,監管部門從2008年9月暫停IPO。隨著2009年經濟快速回升,上證綜指從2008年10月的1816點一路回升,7月一度突破3500點,IPO進程也重新啟動。此後到2010年4月間,IPO融資超過7000億元,是歷史上9個月融資規模最大時期之一。 房地產政策U型調整更是這次“中國式退出”的一個顯著特色。2009年5月,受到經濟回升不穩和樓市回升乏力判斷的影響,相關部門將房地產開發商自有資金管制比例,從35%下調到20%。房市隨後急速升溫,房價快速飆升並出現泡沫跡象。與此同時,股市強勢增長受到IPO政策干預和大小非減持自發調節的雙重遏制,貨幣超常擴張釋出的過量流動性大規模“轉戰”房地產,使房市成為流動性過剩的“重災區”。 這迫使政策作出急促調整。2009年12月到2010年4月,國務院接連出臺被業內稱作“國四條”、“國十一條”和“新國十條”的房市緊縮政策,頻率之高、節奏之快堪稱罕見。具體措施包括:針對購房套數實行首付和利率差別更大的房貸政策,針對是否具有特定城市居民身份實行差別房貸政策,以及加快物業稅、房產稅試點,加強對土地閒置和捂盤惜售的監管力度等,調控範圍和嚴厲尺度也超乎尋常。 中國刺激政策的“退出”具有兩大重要特點。 一是中國對宏觀經濟政策的官方表述具有較大彈性。一方面強調 “要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保持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另一方面要求“根據新形勢新情況不斷提高政策的針對性和靈活性,把握好政策實施的力度、節奏和重點”。 二是與市場經濟環境下以上調利率作為退出政策最重要的標誌不同,中國政策基準利率水準至今不變。退出措施較多採用數量性、部門性、行政性措施加以實施,宏觀調控工具呈現多樣化特點。 緊縮措施很快對貨幣信貸和總需求起到了遏制作用。過去半年間,貨幣信貸同比增長率下跌8-10個百分點。貨幣信貸回落速度與此前上升速度一樣,都是過去十幾年所僅見。 貨幣信貸收縮帶來實體經濟增速回落。今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長11.9%,2季度增幅回落至10.3%。截止今年5月,鋼產量、發電量、工業增長值、投資、零售等關鍵指標增速,也分別由去年下半年的高位下降了3/2到1/3不等。股市去年7月開始振盪下調,房地產市場在過去幾個月也開始出現振盪下調局面。 目前宏觀緊縮是否過度?經濟是否會二次探底?學界正圍繞這些問題進行熱烈討論。筆者認為,目前中國宏觀經濟確有一些偏緊表現,需給以重視;不過中國經濟基本面仍然健好,只要宏觀政策能夠順勢而為,經濟應能承受“中國式退出”帶來的衝擊,不至於出現二次探底。 依據目前形勢推測,在二季度資料進一步證實宏觀偏弱走勢之後,中國決策部門可能會在下半年度放鬆實際緊縮力度,避免經濟增長面臨失速風險。
|
|
( 時事評論|財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