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初談攝影術丨溪君
2024/10/17 09:51:33瀏覽485|回應0|推薦5

手機就能拍照,為什麼還需要相機?專業攝影會被取代嗎?它的用武之地在哪裡呢?且聽作者分解。

開宗明義,我得談一談為什麼要在「攝影」後加一個「術」。「術」,在漢語字典裡表示技藝、方法;而在中國古典文化語境裡,還有一個「道」與之同論。「道」,多指事物發展的規律和原則,宇宙萬物的本源。在基督信仰語境裡,這個「道」當然指的是基督。

祂的佳音是道,是萬事的根基,是人生的準則。萬事,當然也包括我接下來要談論的攝影。在「道」的基礎上,再來談論「術」,才使藝術成為媒介,具有連接神與人的信仰價值。

在我高二高三的時候,語文老師送給我一本安德列·巴讚的《電影是什麼》,安德列·巴讚是法國新浪潮電影之父。那本書是他的論文集,語句拗口,生澀難懂,讓我看得似懂非懂。

後來慢慢地,我粗淺地理解了攝影術是木乃伊,具有防腐、留存的功能,「因為攝影不是像藝術那樣去創造永恆,它只是給時間塗上香料,使時間免於自身的腐朽」(安德列·巴讚語)。古典時期,歐洲貴族讓畫家們給他們畫像,有一個目的是希望離世後還能存留形象,被後輩看到,不至隨著時間流逝被遺忘。

所羅門在《傳道書》上說:「凡事都有定期,天下萬務都有定時。生有時,死有時;栽種有時,拔出所栽種的也有時......」而攝影,在某種程度上,就像一把刀,在如東逝水的時間的橫截面上,切上一刀,取一個水花的片面,供活在地上的人觀看。攝影師簡·索德克說過一句話:儘管我們有文學、有音樂,但攝影是唯一讓時間停止的方式。

這幾年,家族裡的長輩親屬挨個離世,更讓我感到「人一生虛度的日子,就如影兒經過」,對生命流逝有許多無奈。今年春節期間,我去探望患病二三十年的二姨婆。躺在床上的她,皮膚皺得像梯田,虛弱中還存有點生命力。我當時有過給她拍點照片的想法,但是礙於拍照可能會被認為是不尊重長輩,會被二姨公拒絕排斥的念頭,就沒說出口。結果兩個月後,二姨婆就去世了。

我也想起我父親的家族,父親的父母,還有他的姐姐和妹妹,都沒有留存相片。在我還沒出生的時候,奶奶和兩個姑媽就都離世了;爺爺則在我兩三歲時去世。我一點也不記得他們的模樣。有時候,我會為這些逝世的親人沒有留下相片而遺憾。我的外公也在前幾年因為水災意外而去世。在我大二的時候曾經給他拍過照片,這張獨一無二的照片,對於我們家人來說,倒是一份小小的安慰。

作者鏡頭下的外公

近的是本家長輩親屬的離世,帶給我一些觸動;遠的是在信仰圈子裡,每每看到某某老牧師、老工人離世的新聞,我想要為這些老者留存影像的想法總會加深。莫非老師在《在揀選中順服》的講座中談論到,大陸的第一代傳道人已經在凋零,激起了我心中的共鳴。我祈求祂賜給我通過攝影存留他們的影像和口述歷史的機會。

雖然在信仰視角裡,使徒保羅多次說過,因著主復活了,在祂裡眾人也都要復活。但是在易朽壞的現世當中,藉助攝影術的「防腐」,使得記憶和價值延長,何嘗不是一件好事。

從硬邦邦的技術層面看,我不敢說我基本掌握了曝光三要素、光色、構圖、視聽語言等等這些原理,我還需要不斷地進階和練習。現階段為了養家糊口,我有時候會應客戶需要拍一些活動照片,這些照片多半就是要把領導拍好,不同的遠全中近特景別都要有。總而言之,要拍好這些活動,只需滿足「術」的要求。

而作為基督徒的我,時常需要操練用屬靈的眼睛去看萬物,然後也用相機去記錄屬靈眼睛所看到的萬物。未來,我更希望在術的基礎上,逐漸去靠近「道」,通過攝影去反映受造世界,還有人裡面的上帝的形象和樣式。

擺在我們面前的時代,是似是而非、眾聲喧嘩的後現代,強調集體的傳統和強調個人的現代已經成為過去式。一些聲音說,現在手機就能拍照,為什麼還需要相機?首先,不管手機還是相機,都屬於「器」,正如鍋碗瓢盆沒有好壞之分,區別在於用得合不合適。手機有很多用武之地,隨時輕便地記錄日常生活;但是在照片成像的細膩和精緻程度上,專業相機仍舊更勝一籌,且更具儀式感,幾乎不可能被超越。

另外還有AI時代的浪潮席捲而來。網路自媒體時常灌輸AI到來,很多行業會被替代的焦慮。AI也會生產文字、圖片、視頻,我也為此擔憂過,但是在聖靈的光照下,我相信植根於受造世界、與人連結、有生命力的文學和影像創作不會被AI替代;AI所替代的很有可能是那些重複的、虛幻的、唯美的創作。

20世紀最偉大的攝影師之一安塞爾·亞當斯曾說過:我們不只是用相機拍照,我們帶到攝影中去的是所有我們讀過的書、看過的電影、聽過的音樂、愛過的人。宇宙之浩大無涯,才剛剛展露在我面前。

在我看來,攝影術,當然不能取代永恆,但的確是一種非常接近永恆,模仿永恆的技法;應當被佳音所聖化,為祂所用。

以上是我埋在心裡面,對於攝影最深的種子觀念,斗膽拿出來分享一下,粗淺且不完善,尚處在破土建立的過程中。

-END-

作者簡介

溪君

左手影像,右手作文。尋求以神為中心的生活美學,家有愛音樂的可愛嬌妻。賴祂憐憫,最近出版了第一本長篇小說《你要去哪裡》。

圖書推薦

《恩典不留白,下筆如有神》

-莫非 蘇文安 劉小臨著-

恩典故事前,

人人皆可

自許為作者,

書桌乃朝聖祭壇,

生活如展頁稿紙,

捕捉心中悸動,

描述看不見的你!

購買資訊:

台灣:橄欖華宣 https://www.cclm.com.tw/book/1931

北美:gcwmi622@gmail.com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eresina&aid=181179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