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筆友丨林滋恩
2024/10/31 12:29:32瀏覽305|回應0|推薦6

小朋友阿丹交了筆友,在寫信、寄信、等信、回信的過程中,那望眼欲穿的等候與慎重真摯的回應令媽媽感動。數字時代,你也期待這樣一份「親手」、「親筆」的誠意嗎?

「三點半到了!」從三點開始就一直盯著牆上時鐘的阿丹,抓起信箱鑰匙飛奔出門。

郵差一般都是下午三點半左右出現,這陣子阿丹每天風雨無阻,準時跑去檢查信箱。甚至連週日都會去開信箱:「有沒有可能郵差週日」加班呢?」——左鄰右舍大概就屬他看到郵差先生的身影最是興高采烈了!連媽媽我看到UPS(美國聯合包裹運送服務公司)帥哥送亞馬遜網購包裹來都沒那麼興奮哪!

幾個月前,阿丹捧著家裡訂閱的兒童雜誌來問我:「媽咪,什麼是『筆友』?」

原來,雜誌提供一項幫小讀者找筆友的牽線服務。哈,這年頭還時興「筆友」嗎?自從有了手機、交友軟體、網路社群......連電話都很少人在打了,要交朋友,手機掃一下就成啦!誰不是直接臉書、Line、微信隨發隨傳信息的?「筆友」已經算是歷史名詞了吧?

我簡單地解釋給阿丹聽,「筆友」就是「以信會友」。是很久很久以前,沒有網路、沒有手機,甚至沒有電腦的時代,一種透過手寫信(後來演變成電郵?)來認識彼此、結交朋友的方式。

「所以現在『筆友』就是給那些像我一樣,還沒有手機,不能隨時上網的小朋友交朋友用的嗎?」阿丹有點似懂非懂。

哦......這樣說也行啦!我們家的規矩是小孩要滿16歲才能正式擁有手機,阿丹還得等一陣子才可以正式踏入「網絡社群世界」。「交筆友」倒也不失為一種拓展社交圈的方式!

我仔細閱讀了雜誌上的筆友條件。要填寫小朋友的姓名、年齡、性別與地址,然後要有家長的簽名。填好表,附上回郵信封寄去。工作人員會按資料「人工」幫你配對,尋找適合的對象(通常是住在不同州的小朋友),將他們的位址、姓名寄過來,你就可以開始寫信給筆友啦!

果然是遵行「古法」的交筆友方式,連填寫資料都還得用手寫,不是上網填表直接按「送出」了事!我替阿丹檢查了一下填寫的資料、在家長欄簽了名,然後寄出。雜誌還特別註明,因為不是電腦配對、隨機擇友,完全倚賴人工,所以可能耗時數月才會收到回音,請小朋友耐心等待......

接下來就是阿丹每天「守著信箱守著郵差」的日子。每天下午三點半一到,阿丹就迫不及待取了鑰匙去拿信。自從有了網路電子郵件,信箱裡往往只剩帳單或廣告紙,不然就是選舉文宣。每次看他興沖衝地出門,垂頭喪氣地抱著一堆垃圾信件回來,還真是有點心酸!

兩個多月後,阿丹終於收到雜誌的回函。裡面附有兩個男生的資料,一個住在德州,一個住在密蘇里州——「歡迎加入筆友行列!」

阿丹迫不及待地提筆寫信——他很認真地用手寫體寫下了第一句「親愛的xx你好」之後,接下來該寫什麼呢?

有了電子郵件之後,書信的往返變得快捷容易。只是電郵的角色似乎偏向公文往來、商業互動、學術交流等活動;一來一往,公事公辦,就是少了手寫信的溫度。「寫信」好像逐漸成了一門失傳的手工技藝。現代人交友互動,看看網路社群裡的大頭照與生活照,讀讀日常貼文,大概就算粗略認識對方了!簡訊方便即時你來我往,但也造成信息碎片化,文字被切割成條,或是被一堆花哨的貼圖、火星文所取代。老實說,要親手寫一封信,還真得好好推敲一番,才能「圖文並茂」「言能及意」呢!

「或許你可以向他們介紹一下你自己。然後你也可以問一些問題,好讓你更多瞭解新朋友。」我跟阿丹建議。

阿丹一個晚上都在寫信,連卡通片都不看了。他洋洋灑灑寫滿兩面紙,畫了插圖。仔細對照了雜誌提供的位址,小心翼翼抄在信封上,還要我幫忙校對無誤。鄭重貼上郵票後,阿丹說:「我想明天下午親手把信交給郵差!」

「欸,不用吧,你直接投到信箱就可以嘛!」我覺得有點好笑,但也對他的慎重不覺肅然起敬。古早時候,紙筆取得不易,能寫能讀的人不多。寫信得找人幫忙,有時還要付錢的。郵政系統設立之前,寄信,也不似現在如此方便。不要說「烽火連三月」的時節,收到一封信「家書抵萬金」;就是太平盛世,從寄出到送至收信人手中,也是需要漫長的等待。

寫信、寄信,曾經都是慎而重之的任務。

等回信,也是一項關於「時間」的功課。

「一封信寄到德州還有密蘇里州,要多久才會到呢?」、「不曉得會先收到德州還是密蘇里州的回信?」、「他們會不會看不懂我的手寫體字呢?」、「有沒可能位址抄錯了?」、「或許那時就該直接把信交給郵差......」阿丹幾乎每天都在碎碎念。

「所盼望的遲延未得,令人心憂......」一天陪阿丹靈修,讀到箴言裡這句話。阿丹若有所思地說:「這就是我的心情耶!」

既然「等待」是無可避免的過程,那就好好利用這機會學習一番,才不浪費時間,也能有所成長嘛!我們一起上網研究「一封信的旅程」,觀看視頻,瞭解一封信從寄信人手中到收信人手中,需要經過哪些關卡環節:郵差自郵筒收集郵件,送至郵局,然後經過篩選分類,標上條形碼,分送至不同郵遞遞編碼的單位,或分到郵車,或準備搭飛機(航空郵件),送到各城各鎮的郵局,讓不同區的郵差將之送到信箱......

一封信的旅程真是不簡單啊!阿丹的信到底能否順利送到德州與密蘇里州的筆友手中呢?一起觀看視頻後的我,跟著阿丹站在牆上的美國地圖前,一邊研究從德州與密蘇里州到加州的路線,一邊也不覺對那兩封寄出的信萌生了掛念。

大概過了兩週,阿丹終於收到來自德州筆友的信啦!隔了幾天,密蘇里州的信也寄到了!

阿丹很大方地讓我讀他筆友的來信:德州筆友的字跡有點歪歪扭扭,好像在跳舞,很有童趣。他家有一個大農場,他的寵物有羊、兔子、牧羊犬和小雞!相形之下,阿丹這個加州都市小孩的寵物——金魚,還有蠶寶寶,就顯得遜多啦!不過好在寫第三封信期間,家裡迎來一隻寄養的小貓,讓寵物話題可以多加一些料!

密蘇里筆友的字工整得多,而且字母都寫得很大隻,每個字的間距非常整齊——文法也是中規中矩,口氣彬彬有禮。感覺是個比較老成的孩子呢!密蘇里小孩常騎馬,最喜歡的科目是歷史。他問阿丹住的地方靠海嗎?有沒有常去衝浪?想來是密蘇里州不臨海,所以這位小筆友對陽光與衝浪的加州有很多憧憬與想像哩!

阿丹捧著信讀了又讀,晚餐時間在餐桌上津津樂道提說來信的內容。吃完飯迫不及待就要回信,看他用削得尖尖的鉛筆一筆一畫寫信,字字推敲、句句斟酌,不知為何,竟讓我感動不已。

現代人很少收到手寫信了吧?就是慰問卡、聖誕賀卡也都是電子卡居多。有人願意花時間寫一封信給你,就像是為你親手烘焙一份點心,熱騰騰送到你面前一樣,因著那份心意,滋味嘗起來就是特別好!

現代人對於「手工」「古法製作」的心態很矛盾。一方面懶得動手,一方面卻對標榜依循古法、手工親制的東西趨之若鶩。科技帶來方便與效率,但過於唾手可得的事物,反而容易讓人不懂得珍惜。「大量製造」曾經是「整齊劃一」與「質量保證」的背書,可現在人們卻寧可多加等候,尋求「返璞歸真」的初心,以時間換取品質。

對於文字,似乎也有這樣的矛盾心情。一方面我們習慣接收即時發佈、隨時更新的文字,卻又不甘於被大量製造的文字罐頭所餵養。或許在我們心底,對於文字,仍存對原汁原味、真材實料的「味覺記憶」。而我們的靈魂深處,對於「真理」的饑渴,也讓我們對樸質無添加的純文字,有著難以言喻的依戀吧?

-END-

作者簡介

林滋恩

著有《美國袋鼠媽媽伴學去:1000堂親子溫馨共用的教育課》與《我在美國當媽媽:揭秘全美最獨特的親子教育課》。2014年第22屆漢新文學獎散文組佳作得主。如今依舊筆耕不輟,文章常見於北美華人主流媒體《世界日報‧副刊》、海內外知名基督教刊物《神國》、《真愛》、《傳揚》與《基督教論壇報》。2019年得美漢新文學獎小說獎。

圖書推薦

《恩典不留白,下筆如有神》

-莫非 蘇文安 劉小臨著-

恩典故事前,

人人皆可

自許為作者,

書桌乃朝聖祭壇,

生活如展頁稿紙,

捕捉心中悸動,

描述看不見的你!

購買資訊:

台灣:橄欖華宣 https://www.cclm.com.tw/book/1931

北美:gcwmi622@gmail.com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eresina&aid=181244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