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為何有天葬?丨玲言
2024/11/09 12:59:03瀏覽369|回應0|推薦2

天葬是在人死後將屍體運到指定地點,讓禿鷲吞食的葬禮方式,至今仍為我國藏民沿用。這背後有遺屬對亡人怎樣的心願?體現了造物者的什麼創造奧秘呢?

若你有一天離世,會選擇什麼形式的葬法?土葬、火葬,還是水葬?然而,中國的西藏人,最普遍採用的是天葬,你能接受嗎?

根據尕藏才旦和格桑本編著的《天葬:藏族喪葬文化》,在四大文明古國中,除了古印度,火葬與土葬皆成為民風外,其他三國都主要奉行土葬。特別是中國古代,受儒家思想影響,因「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的教訓而推祟土葬。

《孝經》便申明以土葬為正道,禁火葬。故此,早在漢代前,在中原地區焚屍便被視為大辱,會受政府刑責。遲至明代,士大夫仍視火葬為大逆不道,立法強行維持土葬。

當然,時至今日,世界各地大部分人均已容納不同的葬法,不過,不少西藏高原的族民仍沿用天葬,何解?天葬又怎樣進行呢?《天葬》一書的作者尕藏才旦是西藏人,故能以本族人的身份詳細解說。

天葬舉行的地點是天葬台。其選址由活佛或高僧依循先祖傳承下來的理論(主要是風水)決定。

其次是禿鷲。藏民何以不選擇其他食肉動物,而獨選禿鷲呢?主要原因是它們的消化力特別強,不僅可生吞肉體,還可以將骨頭嚼食而盡,不會將半點殘渣遺留在地面,排泄物亦會被高原的強風吹得無影無蹤。它亦異於其他鷹類,不吃活物,只吃死肉,因而受藏民所崇敬。

然則,藏民怎麼「知會」禿鷲來到天葬台啄食遺骸呢?因為殯葬隊會在抵達後第一時間煨起香柏桑火,禿鷲看到桑煙冉冉升起,鷹群便會徐徐而至。

不過,要鷲鷹更快完成任務,便需要天葬師了。他們的職責是將屍首安放在天葬台,待群鷹聚集後,便開始切割亡體,以方便鷲鷹啄食。他們用大小解剖刀具,首先劃開皮肉讓鷹撕食;然後再用刀錘,切割關節筋絡,分成小塊;最後就是砸開頭蓋骨,讓鷹完成整個遺體的吞食。

為什麼藏民要採用這種在外人看來非常突兀的葬法呢?

尕藏才旦解釋,這乃基於自然環境及宗教信仰。青藏高原的高海拔造成持久低溫,即使是夏天,凍土仍然冰硬,難以挖掘,因而土葬難度高。而且藏民自古都是遊牧民族,各處為家,漢人恆常在固定土葬地點掃墓的概念不易實踐。再者,高原空氣稀薄,樹木有限,火葬的可能性亦不大。

不過,最主要的原因是宗教信念,藏民受佛教的靈肉分離和靈魂轉世的思想影響。他們認為肉體只是一副臭皮囊,唯有靈魂是永存的。人死後,靈魂會離開身體轉世,最好能到極樂世界,而天葬後靈魂可以隨鷹升天。故此,後人切要儘早協助亡魂脫離軀殼,不要騷擾靈魂飄離遠向。此外,延聘活佛、僧人誦超度經,家人自己念六字真言經,手不停地搖動經輪,更是導航亡魂的必須。

另一方面,讓禿鷲吞食屍體,亦與佛祖釋迦牟尼傳所記割肉餵虎相似。藏傳佛教認為,人死後將肉體佈施,也是亡者對世間的最後一次善舉。

這也解釋了為何親人離世的喪家,不可哀嚎、喊叫名字、瞻仰遺容、守靈、觀看天葬、留下亡者衣物用品等,這些「不可」並不代表他們缺乏親情,毫無思念之痛,只是希冀不會令靈魂分神,耽誤靈行而已。所以,儘管藏民任憑家人的遺骸被切割供鳥食用,外人看來無情又兇殘;但是若追溯其宗教文化源流,不難理解這隻是務求離世者得到最理想的終局,是另類深愛親人的表達。

有人認為,天葬是比較不花費又環保的文化,因為完全不需任何陪葬物,也不用浪費錢財去買墓地,和舉行繁複的儀式。然而,遺屬並不能確定亡者能否到極樂,更怕逝去的親人轉世成為貧病交加的蟻民,尤其擔憂他們會墮入三惡中:餓鬼、畜生,或被打入地獄。

故此,遺屬會千方百計地想要亡靈達到「天界」,其實和不少其他宗教群體相似,他們也會大撒金錢,包括:在彌留之際,便邀請活佛或高僧誦經;花錢請他們占卜出殯的吉日;贈送厚禮予活佛和僧人;印製經布(寫上經文的長布,至少要百尺)捐贈奉送所有教區內的寺院;向全村佈施,為逝者最後一刻積德等等。

有些家人始終憂心逝去的親人未能達極樂之境,會在週年忌日後,再請僧人卜卦其下落,若是兇卦,便要依據僧人建議,或家人朝夕祈禱,或定期請僧人誦經,或向寺院捐送佈施等。

如此看來,即使身體採取天葬,被禿鷲吞食,仍不能確定可早登極樂,需繼續依賴財力物力多方累加機會。造物者真奇妙,早就在我們心中放下了對罪行結果的警覺和畏懼。雖然很多人都覺得自己平時是循規蹈矩的人,抗拒思考內心黑暗的一面,可是,一旦面對至親死亡,就會不期然擔心離世的人一生所作並非完美,無法確保他能到永樂世界,永享安息。因而,竭盡全力依循不同文化的意念去追求,用物質去補償,可是,亦從不知是否足夠,難以確定親屬的終局。

這種對罪孽的終極儆醒,豈不就是造物者要敲響我們沉睡的心靈,讓我們轉而去追尋祂?你是否嚮往自己難以逆轉的一生得到造物者全然的接納和饒恕,無需任何葬禮的儀式便可登上祂早已為我們準備的無憂樂園?人人都可以得到,只要你願意去叩門,門便為你而開!

-END-

作者簡介

玲言

美國俄亥俄州凱斯西儲大學(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Ohio)歷史檔案學碩士及歷史系博士,專研美國華人歷史。在臉書專頁「來,咬一口」分享讀書心得,並不定期為美國華文雜誌如《真愛》、《神國》、《傳揚》等撰稿。

圖書推薦

《恩典不留白,下筆如有神》

-莫非 蘇文安 劉小臨著-

恩典故事前,

人人皆可

自許為作者,

書桌乃朝聖祭壇,

生活如展頁稿紙,

捕捉心中悸動,

描述看不見的你!

購買資訊:

台灣:橄欖華宣 https://www.cclm.com.tw/book/1931

北美:gcwmi622@gmail.com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eresina&aid=181298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