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4/08/07 15:33:16瀏覽544|回應0|推薦2 | |
斷捨離之風橫掃全球,其目的只是讓家居空無一物嗎?囤積背後的心理問題如何解決?如何過上真正輕省的人生呢? 美國A&E頻道2009年首播《囤積者》(暫譯,Hoarders)真人秀,節目轟動一時。囤積者家居的凌亂骯髒程度令不少觀眾瞠目結舌;然而,在一小時後的每集結尾處,卻皆呈現窗明几淨的畫面。不少人懷疑,受助者能否維持整潔狀態呢? 其實節目播放後,亦受到外界批評。電視台是否將囤積者的兀突生活作賣點以提升收視率?即使電視台聘請心理學家跟隨攝製隊,為長期囤積者提供諮詢,但努力顯然不足夠。節目多數著眼紛亂不堪狀況的視覺效果,以及團隊幫忙收拾過程的轉捩點,接著便是匆匆播放戲劇性的轉變,卻對受助者的心路歷程著墨不多,觀眾也難以投入學習以改善自己。 《囤積者》海報 後來,電視台再製作《囤積者:他們現今在哪裡》(暫譯,Hoarders:Where Are They Now),發現仍有不少人未能脫離囤積習慣。為什麼?專業清理師不是已向他們展示了技巧方法嗎? 事實上,目前Netflix仍在播放近藤麻理惠的心動整理術,YouTube也有很多教導整理家居的上傳影片。可以說,各門各派的整理方法皆唾手可得。不過,我們身邊不少人,甚至我們自己可能仍舊是個囤積者。據估計,單在美國,囤積者就有一千九百萬人之多。 正如整理術一代宗師山下英子在《斷捨離》一書中所言,整理房間其實就是整理自己,從「看得見的世界」走向「看不見的世界」,對物件的行動帶來了心靈的變化。因而她強調,她宣導的不是收納術(如多買儲物櫃)或單純重新羅放整齊;而是內心的重整,要將「物」及「我」分開。 山下英子強調我們必須釐清「我」才是主體,「物」乃副體,但是改變內心既抽象又難實踐。既然物品亦是當事人潛意識的投射,故她提議從看得見的物質開始比較容易,借整理物品喚醒沉睡的心靈,才真正可以斷(斷絕不需要的東西)、捨(捨棄多餘的廢物)、離(脫離對物品的執著)。 不過,山下英子畢竟不是心理學家;隨著橫掃全球的斷捨離之風,不少專業輔導師根據心理學對囤積者的內心作出更深層的剖釋,期待受助者可進一步瞭解自己,而不是單純表面地跟風清理家居。 香港專業心理治療師安靜在《物品的語言》中探問,面對堆積如山的家中物品之灰塵、污垢、數量,當事人為何視而不見呢?她認為是因為他們心盲、心累,家中空間被物堆佔,也代表著心內糾結阻塞。內心缺乏空間,心靈無法呼吸,便不期然地把心依附在物件上,令物品反客為主,成為逃避、恐懼、情傷或懷念的代替品,操控著當事人,使他對著滿眼重疊胡放之物無法動彈。故此,要棄除廢物,首先要鼓勵囤積者分清物我。不要把自我價值投放在物件上,要生出自主力,人是空間的主人,物品不是。 然而,看到滿室紛亂堆砌之物,便很容易產生心理學上所說的「選擇規避」,因不知道從何入手,便決定不作任何選擇。這時便要為囤積者打氣,必須下定決心逐步鍛煉選擇的能力。可先由廢物開始,慢慢進階至日用品,最後才去判斷喜愛東西的去留。山下英子提出斷捨離不合用的東西,近藤麻理惠則著重留下「怦然心動」的物件,兩種進路都能達至最終整理心室的功用:摒棄負面的思維,或留下美善的思想。 那麼,心理學家如何能進一步輔助囤積者,溯源自己心居淤塞的始作俑者,及怎樣可以持之以恆呢? 《物品的語言》 新一代的家居整理師如山下英子和近藤麻理惠在教導囤積者清理房子時,都不忘提醒受助者要同時調改對囤積物的心態。不過,他們畢竟不是心理治療師,很少會再進深解釋囤積者的內心世界。那麼,專業人士的拆解對當事人又有何幫助呢? 心理輔導家一般認為,囤積者對物質有錯誤的價值觀,以為擁有東西才有安全感,以致不斷囤積,卻仍無法填滿不安的深淵,無法知足,因此不少又有強迫性購買症。 囤積者應受引導分清「需要」(needs)和「想要」(wants),避免將安全感、個人價值建立在物品上;要拒絕讓囤積物去填補永不見底的心洞,慢慢學會當身邊物件足夠滿足基本的生理需要(physiological needs,如衣食住行)和安全需要(safety needs,如人身安全或經濟的穩定)時,便能適可而止。 很不幸,囤積者常受困於這在心理學中排名最低的兩個需要層次,成為身外物的奴隸而不能自拔。特別是曾經歷貧困、戰亂的上一代,會產生心理學所稱的「匱乏心態」(Scarcity Mindset)。 與知足感相系的是立界線的重要性,對物品的要求要立下限制,如壞了才更換;價錢和更換的頻率也要有上限,使用期也要有時限。香港輔導師安靜在《物品的語言》中更提醒,我們要對贈品(有甚者為贈品而購買毫無需要的商品)或免費的東西,如速食店的調味包等,立下防線。 香港家庭治療師區祥江博士在《因為捨棄,才能得著》中解釋囤積者如何實踐心理學上的個人界線(Personal Boundaries):囤積者可以從對物品說不,晉升至從個人原則角度說不,於人際關係中立下自定界線,不容許別人侵犯,不接受他人的無理要求或情感苛索。 近藤麻理惠在電視節目中,常鼓勵受助者將要整理的同類物品一口氣翻出來;區祥江博士也曾用相類手法去輔導受助者,邀請他們列出生命中情感的包袱。例如有些人覺得父母的關愛不夠,引致其自我形象偏低,若能夠接受雙親也會犯錯,鬱結可望徐徐解開。又或者執迷於初戀夢想的人,宜放下不實際的少艾(注1)浪漫,讓自己慢慢接受真正男女日常交往的空間。過去未療癒的感情破口,最好也學習面對和檢視清理,擺脫被物件掩蓋或封鎖了真感受的枷鎖。 大部分人將回憶與相關物品挂鉤,尤其是美好的甜蜜思念。我們捨棄物件,不等於忘卻世界的真情厚愛,因為人間的互愛之情,具深厚的無形價值;我們只是將心靈從凝固回憶於物件的依戀中釋放,或者可以給具紀念性的物品拍照留念,把親密情懷轉移到心中,溫暖著心靈,長期成為心房的滋養素。 輔導師安靜強調,囤積者面對將要清理的物件,要懷著感恩的別離之心:曾在身邊的東西不會沒有價值,此刻捨棄只是它完成了使命。山下英子也提議在丟掉使用多年的東西時,對它說聲「謝謝」;沒有用完的物件,則要說「對不起」。如此,我們的心靈可少了虧欠,多了包容。 安靜還特別提醒,大家不要本末倒置,勿將掃除一切物品作為終極目標,忘記了心靈的重整才是重點,不要反而成為一個無情的人。因為不論是對物或對人,在經歷承認和接納的過程後,雖然其於生命中劃過的痕跡仍在,卻可望逐漸放手,生出耐力,帶著微笑轉身。 最近Netflix播映的泰國電影《就愛斷捨離》(Happy Old Year)中,女主角曾到北歐學習極簡主義(minimalism),返國後執意要將商住的家居變身為極簡設計。面對拋妻棄子女的父親所留下的物品,常頭也不回地送走;她自己為出國也無情拋棄男友,也曾隨意亂丟男友的物件。表面上她瀟灑超脫,心內卻仍然糾結,最終她的家居差不多變成家徒四壁,空空蕩蕩,然而她的內心也掏空殆盡,卻仍無法釋懷。 《就愛斷捨離》海報 真正與物品離別,是藉著行為把生命中的陰影轉化為正能量,而不是只追求外表的斷捨離。區祥江博士指出,恆常及進深的的操練,更可提升我們的心靈世界。例如尋找公用設施,如圖書館或網上的共用物流,做到物盡其用,令別人也可持續享用公物;養成一種不單只是分送自己不合用的東西之習慣,而是進一步嘗試把個人珍惜的物品贈送他人,培植將所愛與人分享的情操;鍛煉獨處的能力(capacity to be alone),聆聽內心的話語,找回真我,活在自己選擇的生活裡。 說到底,萬物皆造物者所創,我們不需強求擁有便可享受,例如大自然的明媚風光、落日餘暉或旭日初升的美景,皆是造物者白白的恩賜。對於物質,我們亦只是造物者的管家,故此不應讓物品反客為主,佔據了我們的心居,令心靈如家居般擁堵。若是這樣,便必須學習斷捨離各種執著、悔咎、傷痛,令心室重新寬敞明亮,返回造物者的初衷,我們心靈的空洞才會真正得到滿足。大家共勉!
注1:少艾是指年輕貌美的少男少女,這是人類的本性。在《詩經》中的艾草,象徵著美麗,古人用「艾」為年輕美麗的女子命名。同時,古人認為人過半百者髮絲青白,色如艾葉,因此,返老還童的老人被尊稱為艾。
-END- 作者簡介 玲言 美國俄亥俄州凱斯西儲大學(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Ohio)歷史檔案學碩士及歷史系博士,專研美國華人歷史。在臉書專頁「來,咬一口」分享讀書心得,並不定期為美國華文雜誌如《真愛》、《神國》、《傳揚》等撰稿。 圖書推薦 《恩典不留白,下筆如有神》 -莫非 蘇文安 劉小臨著- 恩典故事前, 人人皆可 自許為作者, 書桌乃朝聖祭壇, 生活如展頁稿紙, 捕捉心中悸動, 描述看不見的你! 購買資訊: 台灣:橄欖華宣 https://www.cclm.com.tw/book/1931 北美:gcwmi622@gmail.com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