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4/05/09 10:56:53瀏覽779|回應0|推薦3 | |
對大眾而言,很多當代藝術作品屬於「看不懂」之列。藝術會啟發觀者接納和欣賞不同理念,但對創作者來說,要實現與觀者溝通,需要做出怎樣的改變? 輕與重,靈與肉。選讀名家經典,關懷時代議題。歡迎查看文末海報,瞭解CYL040《關於時代,他們有話要說》。 維基百科對「美術」(fine art)的定義是:「讓人直接在視覺上獲得美感的藝術,主要指繪畫和雕塑,也可以指工藝美術和建築藝術,現代還可以指攝影和與藝術有關的設計,是各種視覺藝術的總稱。」 這次回台,一位長輩帶我參觀她擔任義工二十多年的北部某知名美術館。她一路陪著我在各樓各間遊覽,並向我提說一個真實的笑話:幾位義工在某樓角落發現了工人忘記收走的一個梯子與幾罐油漆。因為美術館快要開門了,怕民眾進來不小心碰撞到造成安全問題,所以打電話詢問辦公室,是否要幫忙先收起來放到儲藏室? 結果上頭回應:那是新增的裝置藝術作品。請勿碰觸移動! 「原來是作品!失敬失敬!」義工們大大吐了一口氣,「好險,差點破壞了新銳作品!」 沒隔多久,義工又在某樓角落發現了幾個水桶。這次大家學乖了,沒有人趕去亂動。不單小心翼翼繞過那幾個水桶,還彼此提醒:等下開放民眾進來後,要叮嚀參觀者不要離水桶太近,請與大師作品保持一定距離。 結果上頭回:沒事!那是昨天下雨天花板漏水,所以暫時放幾個桶子接著...... 觀賞當代藝術趣事多 梯子、油漆罐與水桶——當這些「日用品」搖身一變成為「作品」時,不曉得是因為太過日常,以至人們無法將它們視為藝術?還是因為人們對「藝術」的概念還是比較傳統,以至面對較前衛的作品,尚無法好好消化吸收?總之,每回館裡推出類似的藝術展,總會鬧出不少笑話。 親戚在美術館做了二十多年的義工,常近距離與參觀民眾接觸,也比較容易聽到民眾直接的心聲。 她觀察到,對普羅大眾而言,藝術大致可分為「看得懂」與「看不懂」或「喜歡」與「不喜歡」兩類。 可能是為與當代西方藝文界接軌、求新求變,館方近年來致力於推動多媒體藝術。傳統「畫作」展出不似以往頻繁,反倒在牆上掛起多面平板螢幕,或是架起電視,播放一些紀錄影片或剪接後的幻燈片;甚至會在作品間立起擴音器,播放一些刺激性較強的聲(雜)音,藉著影音多媒體敘事來呈現社會議題、反映人心中的宇宙世界。 一次,有一位阿伯在各螢幕與電視前晃了一圈,也進到充滿立體聲的音樂間遊走,聽了一回「藝術」。他的反應很直接:「平時就被老婆念說在家老看電視,手機、iPad不離手,想說來藝術館看看『畫』,擺脫一下3C產品。結果來到美術館,還是得看電視!」 當代藝術的理念與挑戰 一般來說,當代藝術著重個人的意識表達,作品對創作者本身的意義可能遠大於觀賞者所能理解的。對觀賞者而言,面對這些作品不能只是純粹「欣賞」,還得學會」提問」;就算無法「解讀」作品也沒有關係,有被刺激到就夠了。 對現代藝術家來說,或許他們希望作品所呈現的,不僅是「視覺」的刺激與啟發,更希望邀請觀賞者來「參與」,一起與他們進入表像後面的世界,去探索感官能及的背後涵義吧? 離開前,長輩再帶我去「體驗」一項作品。她帶我經過廁所,廁所前的隔牆被開了一個方形大洞,我本來以為這是「便民之舉」,讓想上廁所的民眾直接跨過去就可以進入廁所。想不到長輩要我轉身,背對廁所,從洞望出去——對面牆上高掛著一字排開的電風扇。每一台大概都被轉至「最強風」,呼嚕嚕不停地吹,從下面經過的民眾頭髮都被吹飛起來了。 原來,這堵被打通的牆成了「畫框」,剛好把對面牆上轉個不停的電風扇框在外面。路過的民眾有的站在下面納涼,有的皺著眉說:「風太強太冷了!」也有不少人根本沒注意到電風送爽,只是急急忙忙跨過「畫框」,一頭鑽進廁所...... 好吧,我承認,我可以理解,當代藝術的理念在於,藝術有時不能只局限於「能否理解」的問題,而是要教育或啟發觀者學習用包容的方式去欣賞、接納不同的理念或價值觀。但或許是我身為文字創作者,對文字事奉也有一定使命感的緣故,總覺得要「下筆讀者意」,在創作的時候,要心中有人。 身為創作者,既然想要將作品示人,那就表示希望達到溝通的目的。至少,創作者對作品的「責任」,是高於觀者的。如果希望達到觸發或改變「當代」的目的,那創作者才是那個更需要學習去聆聽、觀察、接納與包容這個世界眾生的一方。如果想要對這個世代說話,那就必須有共通的語言,才能達到訊息傳遞的目的。 感受親民的創作之美 奇美集團創辦人許文龍因著兒時參觀博物館的美好回憶,有了要替社會大眾籌辦一個博物館的夢想。 「對孩子來說,免費參觀豐富又好看的博物館非常有吸引力,所以放學後我不是去魚塭玩耍,就是待在博物館。這個博物館在我的童年記憶裡留下深刻印象,因此日後在從事文化事業時,籌辦一個為大眾開放的博物館,便成為我的優先考慮。」 身為在家自學孩子的父母,我對這段話特別有感動。從小就帶著他們逛遍南加各大博物館與美術館,對孩子來說,這些地方不是「兒童勿近」的禁忌之地,而是可以去欣賞、去探索、去投入的世外桃源——在3C產品之外,在速食文化之外,還有這些地方,可以讓你靜下心來,隨著作品漫步至歷史的時空迴廊,走入人類對真善美渴望的夢想之地。 孩子還小的時候,一般我們都是先從「看得懂」的畫區開始欣賞。靜物畫對孩子來說非常直接清楚:蘋果就是蘋果,梨子就是梨子,泛著透明光的玻璃杯,彷彿聞得到香氣的花,盛在碗裡掛著水珠的葡萄等等都給他們帶來直觀的美感。 等再大一點,對美術史有了更多涉獵,孩子們漸漸明白,靜物寫生裡的日常物件,其實也蘊含著故事。一朵百合花不僅僅是一朵花,它可能有著宗教的聖潔崇拜寓意。沙漏也不僅僅只是計時工具,它還可能代表時間的易逝與生命的短暫。 人物與風景畫,是孩子「喜歡」的主題。英國肖像畫裡的王公貴族、名媛仕女,衣著華麗、佩戴珠寶,頭戴捲曲假髮或梳著當時流行時髦的髮髻。這些人所處的年代,發生了什麼事?他們在歷史舞台上扮演了什麼角色?畫裡的教堂、山水、田園也為孩子提供了想像的空間,讓他們明白,人在時間的洪流裡其實很渺小,反倒是那些宏偉的建築物,造物者對大自然的創造,還繼續訴說著時間裡永恆的故事。 「好的文物不能只是自己欣賞,也要分享給更多人來欣賞;收藏文物不能只是自己喜歡的品味,更重要的是大眾都能欣賞的風格。」雖然我對博物館收藏的理念沒有太多研究,但的確可以感受到奇美博物館那份「親民」的用心。館內分為四個展示區:西洋繪畫、樂器、兵器與動物(標本)。這些收藏對普羅大眾來說易觀易懂,就算是門外漢,也可以從中感受到創作之美,體會大師巧奪天工技藝背後的那份心。 融入藝術的幸福進行曲 那天與好姊妹前往奇美參觀時,恰巧碰到館內樂器廳《走入管弦樂團》多聲道影音節目整點時段。 十八個真人大小的螢幕,克服秒差,同步影音呈現。每一面螢幕中有一位音樂家演奏樂器。音樂在整點準時響起,小提琴、大提琴、小喇叭、圓號、定音鼓......立體聲的音效,讓人彷彿置身音樂廳現場。民眾或坐或立,甚至可以四處走動,「走入」樂團之中,從指揮家、演奏家的角度來觀看各樣樂器演奏的細節。 我遊走其間,螢幕上的音樂家與我如此之近,我彷彿可以感受到他們的呼吸與體溫。在其間欣賞音樂的民眾,有男有女,有老人,也有小孩。大家就這樣靜靜地聆聽,靜靜地走入樂音的世界。 「在台灣看見世界」、「不用遠行就能感受世界之奇與文明之美」這是奇美博物館的理念——想起那位在北部某知名美術館抱怨「看電視」的長者:如果他在這裡,應該會很開心地四處走動,覺得「電視好好看」吧! -END- 作者簡介 林滋恩 著有《美國袋鼠媽媽伴學去:1000堂親子溫馨共用的教育課》與《我在美國當媽媽:揭秘全美最獨特的親子教育課》。2014年第22屆漢新文學獎散文組佳作得主。如今依舊筆耕不輟,文章常見於北美華人主流媒體《世界日報‧副刊》、海內外知名基督教刊物《神國》、《真愛》、《傳揚》與《基督教論壇報》。2019年得美漢新文學獎小說獎。 課程推薦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