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4/05/01 13:06:56瀏覽957|回應0|推薦4 | |
在親子關係上,放手的重要性和愛一樣。懂得放手,孩子才能有自信和獨立的能力,去發揮他們的潛能。你學會放手了嗎? 前陣子有機會跟幾位處於不同生命階段的媽媽一起吃飯,聊到何時該對孩子「放手」的話題,大家七嘴八舌,都有說不完的無奈、不捨與苦惱。 對父母而言,放手,是一生的學習。 猶記孩子成長過程中,我第一次放手是在女兒四五歲學腳踏車時。她很緊張怕摔跤,我們作父母的更緊張,緊緊抓住車子唯恐有個閃失。 漸漸地,女兒能掌握平衡及控制速度的時候,才慢慢鬆手。雖然鬆手,還是不放心,一邊跟在後面跑,一邊拼命鼓勵「做得好,不用怕,有爸爸媽媽在」。於是,女兒很放心,開始用力踩,雖然騎得歪歪扭扭,卻是信心十足。 對父母而言,「放手」不容易,是個充滿掙扎、淚水與喜悅的過程。一方面很高興孩子不再依賴我們,一方面又怕孩子遠離了我們。 在《學習放手》這本書裡,作者說到:「放手是神所賦予的一種責任,在親子關係上,它的重要性和愛是一樣的。不懂得放手,孩子就不能成長。而懂得放手,孩子一生才能有自信和獨立的能力,去發揮他們的潛能。」 愛,就要放手。放手是一個過程,愛孩子就要不斷操練「放」的過程,就像鷹攪動巢窩。為何老鷹要攪動巢窩? 原來雛鷹由於沒有飛翔的經驗,即使羽翼長成也不敢展翅。所以,母鷹為培訓及成全小鷹,就會先攪動巢窩,使裡面的小鷹從巢窩裡跌出去,逼著小鷹必須展開翅膀學習飛翔。 然而,母鷹總是飛在它們旁邊,一旦發現雛鷹無力再飛的時候,就立刻展翅接取雛鷹,背在兩翼之上。如此經過多次訓練,雛鷹就懂得飛了。 「放手」,可以說是責任的轉換,給孩子成長的空間,容許他們做決定。其實,「放手」也是父母再成長的契機。 我們家孩子上初中以後,我就無法幫他們買衣服,因為他們有自己想要的品牌及樣式。後來,孩子與我們商量一年春秋兩季分別給他們一筆買衣服的錢。只是,我們約法三章,不能買當年很流行的露空裝及很低腰很鬆垮的褲子。 記得有次兒子不知買了什麼,我很不以為然地隨口說了一句:「這麼貴啊,不值得!」沒想到兒子秒回:「Mom,這是我的錢,我高興買什麼就買什麼。」 我們是第一代移民,華人文化根深蒂固,當時聽了他的話,很生氣,心想:「這哪是你的錢,不是爸爸媽媽給你的嗎?我當然有權過問。」 然而,對美國孩子來說,既然你已經給了他,這筆錢就是他的,他就有絕對的主導權及使用權,爸爸媽媽也無權過問。這種中西文化的差異,做父母的,一定要學習去接納及尊重。 還有一次,兒子拿成績單回來,有C,很多B,及一個A。我的眼裡只看到C跟B,便毫不客氣地質問他:「這是怎麼回事?」 結果他很嚴肅地給我上了一堂課,說:「Mom,在美國拿C就算過關了,但是,也要很努力才能拿C。拿B就是要比C更努力。你看,我已經很努力,很棒了!」 那年他上小學五年級,一副小大人振振有詞的模樣,到現在我還記憶猶新。長大以後,他想到了,就用半揶揄的口吻,對我說:「Mom,You Asian Parents!(看看你們這些亞洲父母!)」 放手,有時也要放下一些自己過去的傳統與理念,更多去聆聽、同理孩子的心聲。不要急著把我們的想法告訴孩子。華人父母包括我,常會對孩子說「我這樣做都是為了你好」、「聽我的就對了,我吃過的鹽比你吃過的米還多」。天下父母心,我們很愛孩子,對孩子也有很深的期望,我們盡最大努力,為他規劃一條我們覺得最好的路。然而,所謂最好的路,很多時候都是在「掌控」,要孩子按我們的心意、我們的方法去做。 我們手中有一個劇本,自任導演,要孩子照著劇本走。事實上,這是一種代替神的自我掌控。 聖經裡的利百加愛兒子雅各,愛到一個地步,即使用欺騙的方法,即使會遭咒詛,利百加都願意為孩子承擔一切後果。她說:「我兒,你招的咒詛歸到我身上,你只管聽我的話......」 但是,利百加忘記兒子是屬於神的,她心愛兒子一生的旅程是在神的手中,不是在她的手中,她只是代管而已。 當利百加跟兒子說,聽我的就沒錯。兒子真的聽她的,照著她的方法去做,結果造成兄弟閱牆、家庭破裂,雅各被迫離家。從此,利百加再也沒有見到他,她完全失去這個寶貝兒子了。 人的方法有限,以為是最好的方法,卻是智者千慮,終有一失。只有把孩子的一生交在上帝手中,才是萬無一失。 基督徒心理醫生John White說:「對你的孩子放手,並不是遺棄他們,而是將他們還給神。但這不表示我們就忽略對他們應盡的責任,而是放下那些由多餘的憂慮和自私的野心而產生的控制。」 基督徒父母要把神的兒女帶入神的計劃裡,而不是帶到自己的期望當中。我們不要緊抓著孩子,想要掌控他們,這樣會限制神在孩子身上的作為。 試想,耶穌的母親馬利亞站在十字架下,親眼目睹兒子痛苦地死去,那種深沉的痛。耶穌是神賜給她一個非常特別的孩子。他誕生的時刻,天使報佳音,東方博士來朝拜,還有誰家的孩子這樣特別? 長大後的耶穌,講道很有能力,行很多神蹟奇事,眾人都來跟隨。從人的角度,耶穌是讓母親驕傲的孩子。可是,現在時刻到了,耶穌必須按照神的旨意,被釘在十字架上,與馬利亞過去所期望的偉大彌賽亞完全不同。 然而,馬利亞選擇順服下來。後來神使耶穌從死裡復活,成為萬民的救主,這也是遠遠超過馬利亞所能想像的。 我們必須放手,Let go and Let God,將孩子交託給上帝,相信上帝比我們更愛我們的孩子,更會照顧我們的孩子,才不會被懼怕與不安所轄制,全家才能擁有更大的平安及祝福。 《如何為你的孩子禱告》這樣說到:「我們不能無所不在,但是神能;我們無法遍察萬事,但是神能;我們不能無所不知,但是神能。無論孩子現在幾歲,放手把他們交在神手中,是父母信靠神的一個記號,也是使孩子生命開始不一樣的第一步。」 -END- 作者簡介 以望 喜愛閱讀,熱愛排舞,更愛全家一起旅遊,放眼天下。2011年加入創文服事團隊,負責創文網路事工及讀書會。 圖書推薦 《恩典不留白,下筆如有神》 -莫非 蘇文安 劉小臨著- 恩典故事前, 人人皆可 自許為作者, 書桌乃朝聖祭壇, 生活如展頁稿紙, 捕捉心中悸動, 描述看不見的你! 購買資訊: 台灣:橄欖華宣 https://www.cclm.com.tw/book/1931 北美:gcwmi622@gmail.com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