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兄弟鬩牆丨樸慧芳
2023/12/14 12:55:45瀏覽1343|回應0|推薦3

本篇小說講了三對兄弟之間的故事,最古老的那個是歷史上第一次兇殺案,新聞裡的那個是古老故事的翻版,而現實裡的「我」為何決定面對弟弟呢?

1

我佇立在人聲鼎沸的鬧市街頭,冷眼觀看黃昏市場擠滿了下班的人潮。大家趕著在回家前抓一把便宜的青菜,或者肉攤上剩下的排骨;也有人在熟食攤前裝幾個便當回家應付晚餐。忙碌的社會,忙碌的生活,連耳邊響起的旋律《少女的祈禱》也少了應有的浪漫,急促而干癟的音樂聲,牽引著一群倉促的靈魂,向著張開口的垃圾車,投準手中大包小包的生活殘餘。

每天傍晚群眾追著垃圾車的景象,是台北人的生活儀式。這令我想起這位波蘭鋼琴家邦妲婕芙絲(Badarzewska)墓地上的那座石雕像——拿著樂譜的少女,是仰望穹蒼讚歎神的美善?還是回首看著追逐的人群?我收起嘴上露出的笑意,想到是來這兒搜集資料,便趕緊朝那條巷子走去。

那一包包隨著垃圾車離去的肢體,怎能知道就這麼與主人分離,成為永無蹤跡的流放......

2

快中秋了,台北的夜仍然濕熱難耐,公館商圈的人潮依舊,便利超商旁停著的車內,對講機收到指示:「目標出現,目標出現,請待命!」超商裡幾位喬裝成顧客的員警一邊吃著泡麵,一邊從耳機收到同樣的指示;人行道上喬裝的機車騎士、清掃馬路的環衛人員,都嚴陣以待。

我受命來到現場,緊跟著熟悉的員警大哥,等候兇嫌出現,希望能搶一個獨家報導;聽到目標出現的消息,熬了幾晚快睜不開的雙眼,頓時為之一亮。

昨天員警收到報案消息,就通知了跑社會線的我。在超商耗了一晚,聽店員小陳說,他值夜班時,注意到一位戴著寬邊帽的老人,拖著醒目的紅色行李箱,進來買便當,神色有點怪異。他挑選了最便宜的便當,吃了幾口,打開行李箱,把吃剩的便當放了進去。當時小陳瞄了一眼,似乎看見一沓沓用塑膠袋包著的東西,方方的不像是換洗衣物。

沒多久,老人拜託小陳幫他看管一下行李箱,雖然這不是超商的服務內容,但也不好推辭,小陳勉強回說:「可以借你放一下,但是我們不能幫你保管,如果有貴重物品遺失我們不能負責。」

看見神色詭異的老人走出超商,小陳警覺地撥了電話給店長。沒多久,員警就來到店裡,打開行李箱發現裡面約有16萬現金,還有隨身衣物和吃剩的半盒便當。因為外形描述與前兩天發生在永和的刑案兇嫌符合,於是超商周圍埋伏了大批便服民警,虎視眈眈地等待兇嫌出現,而從旁經過的路人絕對看不出有什麼異樣。

下午1:30左右,梁明拖著疲憊的步伐,形色失落地走下公交車,心裡惦記著該怎麼處理昨晚寄放在超商的行李箱。 說時遲那時快,超商附近埋伏的民警一擁而上,天羅地網般嚴密的人牆,將梁明逮個正著。沒承想梁明沒有抵抗,只一直囑咐員警,行李箱裡有16萬現金,臨上警車還頻頻交待:「行李箱裡面是16萬。」

3

組長要我在梁明住處附近打聽一下鄰居的口實,看看能不能挖掘出什麼勁爆新聞。據說梁欣是家中9個兄弟姐妹的老幺,幾年前因為母親重病需要24小時陪伴,家人都各自有重擔,輪流看顧母親並不是辦法;母親向來與小弟最親,也只聽他的話,於是大家商量後決定每人每月支付3000元給小弟,讓他辭掉工作全心照顧母親。

原本有工作的梁欣,沒有結婚,一人吃飽全家就飽了。想想每個月兄弟姐妹百般無奈輪換照顧母親也不是長久之計,決定乾脆辭掉工作好好陪媽媽走完人生最後一程。哥哥姐姐們願意負擔生活費,他何樂不為,正好省去應付工作上人事的冷酷無情,好像他之前常因人事換工作,收入也不是很穩定。

大哥梁明與梁欣相差20歲,同樣單身未婚,所以和媽媽弟弟同住家裡。不過照顧媽媽陪伴就醫,裡裡外外的事都有梁欣張羅;梁明個性孤僻不愛搭理人,整天只對股票感興趣,媽媽身體狀況如何他根本不聞不問。

梁欣身材魁梧,看上去粗線條,卻對母親照顧得無微不至,抱上抱下自己一個人,從不求大哥分擔幫忙。鄰居誇他事親至孝,一個大男人包辦一切家務活,下午垃圾車來的時間都是他負責丟垃圾;鄰里間進進出出碰面,他總是笑臉迎人,個性爽朗,不時主動與大家閒話家常。梁明則從來不出門丟垃圾,更不與鄰居打招呼,臉上總掛著陰鬱的表情。

4

一位鄰居大嬸說梁欣好幾天下午沒出來倒垃圾了。跟梁欣一起在社區中心上課的劉梅,上次聽梁欣說,自從媽媽過世後,幾個兄弟姐妹不再支付他看顧母親的費用,一時之間他又找不到合適的工作。在經濟拮据的情況下,只好找大哥伸手借錢,視錢如命的大哥忍受不了有去無回的借貸,幾次追討不果揚言要殺他。梁欣曾對劉梅說,他大哥心理有問題,「如果一週沒見到我,一定要去報警。」

這不,好幾天沒見梁欣來上課了,打電話發訊息都沒回應。劉梅覺得不對勁,心中滿是擔憂,到梁欣住家附近問了問鄰居,聽說好幾天沒見他出來倒垃圾了。於是,劉梅撥了電話向員警局報案。警局受理後來到梁欣家敲門,一樣無人應門......

一名鄰居還說,梁明平時從不搭理人,幾天前竟然問他垃圾要倒在哪裡?垃圾車幾點會來?他沒多想,以為弟弟出遠門換哥哥倒垃圾。

張警官受命到梁欣家察看,在門口按門鈴,許久未見回應。室內似乎有異味傳出,他估計有狀況,應該不妙。請求支援後,又一批警察過來,驚動了附近的鄰居。破門而入後果然不出所料,屍體已經散發臭味,不過令人震驚的是,屍體的頭和手都已不見,只剩下身體軀幹及左腿。員警調了附近監視器,看到梁明拖著紅色行李箱離家的畫面,於是鎖定梁明為頭號兇嫌。

我光聽張警官描述就已經反胃,社會線記者什麼慘烈的畫面都有機會碰到,但是面對必須身臨第一現場的員警,我還是得獻上最高敬意。

5

梁明晚上回家時發現路口停了警車,巷子裡到處是員警,想必是自己的事蹟已經敗露,於是趕緊搭公交車來到公館商圈,把隨身的行李箱寄放在超商,晚上就靠在路邊有一搭沒一搭地合眼,不敢到旅館住宿。

後來從他的口供中,員警知道他這些年來很委屈。一輩子辛苦賺錢,孤單一人沒有娶妻生子,沒有父母的疼愛,沒有親人真正關心,唯一能夠給他帶來安慰的,就是銀行存款的數位。小弟每天在他眼皮下,遊手好閒又自以為是,仗著一張會說漂亮話的嘴,討人喜愛;其實心眼壞到骨裡,不僅沒把哥哥放在眼裡,還一人佔著三個房間。

梁明說,如果不是弟弟那張惡毒的嘴,他也不致氣到這個地步。一個人怎麼可以那麼可怕,在外人面前一個模樣,誰看了都說他孝順;但是對自己的親哥哥卻那麼惡毒不堪,無所不用其極地欺負、霸凌他。

審訊過程中,梁明沒有任何否認與掙扎,默默承認這一切都是他做的;卻沒有絲毫認為自己做得不對的跡象,他一直說:活人比死人更可怕。

6

「這個週末你回不回來吃飯?」媽媽一如既往打電話來。

「阿弟回不回來?」我警覺地追問,心想如果他回家,我就找個理由推脫不回去。

想到從小到大對他的隱忍,心中就油然升起一陣刺痛。我受師長親友的稱讚有多少,小弟對我的冷嘲熱諷就有多少。我的一言一行總受到為反對而反對的抹煞。久而久之,面對他,我就自然而然地退縮。說什麼也得不到認可,索性不太發表意見,沉默或許成了我最好的武裝。

「這星期六中秋節,你很久沒回來了,忙什麼呢?家也不回!」媽媽聲音顯得落寞。

「好啦!我忙完了盡量趕回去吃晚飯!」

想到我那令人頭痛的弟弟,全身血液就沸騰起來。每次見面都得被他數落,電視新聞播什麼他就罵什麼,然後結論總是那一句:「社會這麼亂,就是被你們這些媒體人搞的。」對著孩子都能指桑罵槐:「以後千萬別去學新聞,學出來就是敗壞社會。」

我要是沒壓住脾氣,你一句我一句最後不免打起來。為了不讓媽媽難過,我盡量忍耐不回嘴,久了甚至只想躲他躲得遠遠的。

7

劉梅在社區大學裡認識梁欣,對他爽朗的笑聲有深刻印象。兩人處久了,漸漸建立起情感,有時一塊在公園跳跳舞,有時一塊學畫畫。她把梁欣畫的一張素描畫拍了下來,從手機中找出來給我看。

她淚眼婆娑地說:「他哥哥太狠毒了,兄弟再怎麼吵,也不能殺人,還把屍首解體,太沒人性了。」

「你聽他提到過他哥哥嗎?」我好奇地問。

「他老說他哥有毛病,守財奴一個。存款一堆卻捨不得吃捨不得花,成天數著存款簿的數位,只對股票有興趣,整天窩在房裡,出來就只會罵人。」劉梅回答。

「他跟你說過他哥要殺他?」我問。

「前一陣子他老這麼說,還提醒我若是聯絡不上他一定要報警。 你看,他畫的畫就是聖經上哥哥殺弟弟的故事!」她又一次把手機裡的畫拿給我看。我不小心滑過螢幕,出現另一張畫,一個女孩跪在地上祈禱的神情抓住我的眼神,看來像是不同人畫的。

「這張是你畫的嗎?」我問劉梅。

她靦腆地點了點頭:「畫得不好,不過就是想安慰梁欣!」

8

「就在中秋節前夕,一樁駭人聽聞的血案發生在原本歡樂團聚的家庭中。 9月10日下午,警方在公館商圈的公交車站逮捕了73歲的兇嫌梁明。梁嫌殘暴的作案手法令人震驚,他在死者——弟弟梁欣熟睡時用刀將其刺死,用五鬼搬運手法,將屍首分批裝入垃圾袋,當作一般垃圾丟棄。梁嫌對犯行坦承不諱,接下來是本台地方新聞記者的採訪報導......」

據警方調閱案發現場附近監視器的畫面顯示,兇手曾經捧著一袋垃圾出現在巷口。有鄰居聲稱,現在每天倒垃圾都會想起兇手肢解屍體的冷血畫面。是什麼樣的爭執可以讓人以刀相向?是什麼樣的仇恨,可以讓人將人肢解?兇手曾經對警方透露弟弟霸凌他,聲稱活人比死人可怕。這句話似乎說明瞭,如今仍活著的他,真的比死去的弟弟可怕!

看著電台播放我傳回新聞部的稿子,我突然想起梁欣生前畫的那張畫,於是Google了一下「聖經中哥哥殺弟弟的故事」。出現了一張類似的圖畫,以及「該隱和亞伯的故事」,故事最後寫到:「萬能的上帝也沒有料到,該隱殺弟這件事引發的後果,相當嚴重,它揭開了人類互相殘殺的序幕。自這件事發生以後,人世間就充滿了強暴、仇恨、嫉妒以及你爭我鬥、弱肉強食等等罪惡,不再是一派和平安寧的景象,完全違背了上帝創造人類的初心。 」

9

電話鈴聲響起,媽又打電話來要我中秋節回家吃飯!巷口響起了垃圾車播放的《少女的祈禱》旋律......

我想著這樁弒親血案,心中閃過曾經有過的念頭。 以前也覺得一刀能夠解決無止盡的爭吵,小弟為什麼總以他的情緒左右家人的喜怒哀樂?如果沒有了他,家庭的凝重氣氛會不會因而減緩?但是,看見這樁血案的結果,是親情的毀滅,理智告訴我,血氣之勇不能解決問題。

該隱和亞伯,安德里亞·斯基亞沃內

「媽!阿弟回來嗎?」

「一家人好不容易團聚,你別老是躲開!」

「我不躲,我要給他看一樣東西。」

我很好奇,小弟看了《該隱和亞伯的故事》會有什麼反應?中秋節的團圓飯,適不適合談弒親血案?不管合不合適,反正新聞一定會播。

垃圾車的音樂聲漸漸遠去,我心頭的垃圾也該丟下了。

-END-

作者簡介

樸慧芳

中文系畢業,從事出版編輯工作多年。2019年參加創文「點燃文字火種」文字營,回應莫非老師文字事奉的呼召,心中寫作的火苗被挑旺。現積極參與創文網路課程、工作坊及讀書會,為成為一名文字精兵而努力。

圖書推薦

《恩典不留白,下筆如有神》

-莫非 蘇文安 劉小臨著-

恩典故事前,

人人皆可

自許為作者,

書桌乃朝聖祭壇,

生活如展頁稿紙,

捕捉心中悸動,

描述看不見的你!

購買資訊:

台灣:橄欖華宣 https://www.cclm.com.tw/book/19314

北美:gcwmi622@gmail.com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eresina&aid=180158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