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發出你的聲音,說出祂的故事丨新路
2023/12/13 09:31:24瀏覽793|回應0|推薦2

你是一個害怕演講的人嗎?幾次不太理想的經歷,讓作者不敢再開口演講,但通過學習,才發現自己對演講存在不少誤解,而這誤解可能也是我們不敢開口的原因。

本文為S100《演說智力課》的學生迴響,歡迎查看文末海報,了解本課程(12月31日前報名,可享早鳥優惠85折)。

十四歲,我第一次站上演講比賽的舞台,自己寫的稿子《我的未來不是夢》,背起來行雲流水、慷慨激昂;卻在下台前被紅毯絆倒,內心的慌張讓我原形畢露,下台後幾度失言。

十五歲,在師範學校禮堂舞台上,因為慌張,我完全忘記了之前背得滾瓜爛熟的演講稿,腦袋一片空白,剛上台就宕機三十秒。雖然之後還是木偶人般背完了演講稿,但此後多年,我不再願意當眾開口,生怕重蹈覆轍。

畢業後我成為一名小學老師,三尺講台一站就是三十年,期間也有在舞台上發言的經歷,但都是準備了發言稿照本宣科,倒也成功掩飾了我上台的不安。

在教會,因著牧者主張「男人是頭,女子只要安靜順服」,我也從直率發言到漸漸閉嘴,成為教會中「只見其人,不聞其聲」的小透明。

所以這兩年在創文網路課程中看到《演說智力課》,我都下意識地逃避——演講,那是別人的事,與我無關,我不想再嘗試了。

身邊的小夥伴學了這課程,紛紛叫好,向我推薦。但我還是無法戰勝內心的陰影,退避三舍。心想,在創文服事,寫就夠了;在教會服事,幹活就行了。發言說話我不在行,還是讓別人去說吧。

今年上半年,看了幾期許知遠主持的《十三邀》和網上流傳的幾段鳥鳥的脫口秀,我深深被打動。我才意識到,原來內向害羞的人,也可以透過練習,向公眾傳遞自己的聲音。

正好這段時間靈修,也在摩西的經歷中得到鼓舞——他曾在服事初因為自己「口笨舌拙」無法獨自面對埃及王,要求神為他準備代言人;卻在服事的四十年中,屢屢面對以色列民的反叛詰問,甚至是親人(包括代言人親哥哥亞倫)的嫉妒責難,不得不練就了忠實轉達祂旨意的本領。他的臨終講道,洋洋灑灑好幾萬字,情真意切,娓娓道來,感人至深,給幾百萬同胞和後世的我們留下了深刻印象。

於是我趁著暑假,報名參加了S100《演說智力課》,打算突破自己「能寫不能說」的壁壘。經過近一個月的學習,我對演講(講道)有了更深的認識,才發現原來我對演講存在極大的誤解,這才是我不敢開口的真正原因。

七週十四節課,精彩紛呈的學習內容,讓我漸漸走出誤區——

(一) 演講不靠即興發揮,演講的品質取決於演講稿的文本質量

過去背稿演講的失敗經歷,讓我覺得演講稿在演講中無足輕重,主要還是靠演講者的臨場發揮,心理素質好、有天賦的外向型演講者在這方面很佔優勢。

在學習中,老師用多篇演講稿,讓我們領略了高品質演講稿的魅力。妙趣橫生的視頻、精簡的講義和階梯式的作業,幫助我們一步步建立演說的能力——從主題的「T型構建法」,用逆向思考來擴張,建立演說的邏輯,標題的藝術,用修辭來加強演講稿的文字力量,到用隱喻、伏筆和暗示來營造懸念、緊扣主題......標題、句段篇的多重練習,讓我從演講白丁,成為略知門道的演講新手。

在練習中,我也看到一篇好的演講稿,最寶貴的不是技巧和文辭,而是它要傳遞的思想和態度。 而善於思考、對修辭比較熟悉正是我寫演講稿的優勢。有了這樣的信心,我願意重拾文筆,刻苦練習,投入到演講稿的寫作中。

(二) 演講不是背稿,需要與聽眾互動

除了在演講文案上下功夫,老師還引導我們對演講實例進行剖析和學習——如何在引言部分,快速與聽眾建立聯繫,在演講中巧妙運用故事來詮釋演講主題等。這讓我明白從前背稿演講失敗的原因——演講者單向輸出,沒有與聽眾建立關係,故事力的匱乏讓聽眾無法共情。

演講實例中的演講者是台灣媒體人陳嘉榮,他的演講非常精彩。二十分鐘裡,台下聽眾的注意力被他牢牢抓住,引入部分輕鬆幽默、笑聲不斷,論點精簡凝聚,論據充分,緊緊圍繞主題「自媒體時代該如何自處」,展開層層推進的論述,讓人信服。

這給我的啟發是演講(講道)要有一個整體設計,包括整個大綱和講述的每個小故事、PPT中的圖片、最後的結語,都要緊緊圍繞主題展開,不然就很容易偏題或超時。另外用自己的故事可以迅速拉近和聽眾的關係。

這些超級實用的技巧,之後都用在了我的期末作業裡——在一篇完整的演講稿裡,如何用十分鐘,迅速建立孩子們對我的信任、信服我說的觀點。

(三) 演講不單是領袖的事,普通基督徒也應用演講發揮影響力

在老師列出的演講範例中,既有總統、牧師、民權領袖的演講,也有傳媒工作者和被釋放的女奴等普通民眾的演講。偉大的聲音之所以偉大,不是因為講話的是偉人,而是因為他們在用誠實無偽的良心為真理發聲。明白這一點,對我而言,是一個極大的翻轉。

我們不能因為位卑權微就隱藏自己的聲音,在這個時代,必須既為弱勢群體和同胞鄰舍發出聲音,也當在自己的崗位上,竭力發揮影響力。

在這次課上,我做的練習,既有針對教會弟兄要愛妻子的演講稿,也有講道的大綱,更有針對學生最後一課的發言,這些都是我從前從未想到過的演講領域。透過學習,我看到每個普通人,經過訓練,都可以對這世界發出你的聲音,發揮你的影響力。

所以,我不但建議傳道人、牧者、主日學老師等站講台的人來學習這門課程,更建議像我這樣的普通會眾——為弱者代言的公益人、老師、記者、藝術工作者來學習。無論你從事什麼職業,身處何位,只要你有心為真理發聲,都可以來學習這門課程。

-END-

作者簡介

新路

來自廣西南寧,小學科學教師,自幼喜愛閱讀。2012年信主。2013年4月,參加香港文藝創作營。2017年開始參加創文文字人社群服事。多年來,在創文線下營會、線上課程和服事學習中得滋養安息,被神從抑鬱深坑中拉出來,由文字小白變成願意終生服事的「蚊人」。口頭禪「我太難了,幸好有神」。

課程推薦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eresina&aid=180154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