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侍奉,危險!丨恩岩
2024/01/04 09:35:21瀏覽911|回應0|推薦1

你是否瞭解侍奉戰場的全貌,清楚這條路上的險山惡水?在本文中,作者回看自己走過的侍奉之路,也與我們分享她對此新的認識。讓我們一起來看。

本文為MT100《持久有力的侍奉課》的學生迴響,歡迎查看文末海報,瞭解本課程。

「一項針對100位教會領袖的調查顯示,每四個領袖中只有一個,可以真正在生命和服事中『善終』。」老師的話,讓我一驚,後面的話,更讓我吃驚:「今天來上我這堂課的人有多少?你們當中只有1/4可以『善終』,其他的全部都會陣亡的。」

在驚懼中我心生疑問:真會這樣嗎?好像知道我懷疑,老師接著補充道:「我的老師甘陵頓說,很不幸地,這個數位從古到今都相差不多。」

跟著莫非老師走過《持久有力的侍奉課》,老師的這番話,道出了服侍工廠的「險惡」。信主多年,對於服侍的艱險多少有些看見(希望自己走得下去,所以來上課),可是工廠竟有如此兇險程度,還是第一次聽說;聽後,心不由得懸起來。

但我深知,老師不是要嚇退我們,而是期待已經在服侍或者準備上場的,能夠看清服侍的真貌;從而學會避開服侍戰場上的槍林彈雨,進入「善始」,經過「善工」,走進「善終」。

堅固的根基——善始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服侍有一個好的開始,暫且不論成功與否,至少可以不陣亡。可是,很多人可能不是不想善始,而是不知道何樣的「始」才是「善」,就像當年的我。

初信主時,我積極參加教會各項活動、認真聚會、熱心奉獻。對於服侍,更是努力。在帶領者的鼓勵下,我帶查經、講道,也隨帶領者去另一個地方傳福音、建教會......我如此積極努力,想當然地認為這是好的開始;心想既然這樣,那麼離我想要的「成功」應該不遠。

然而,我不但沒「成功」,還「失敗」得一塌糊塗。本來希望我的「努力愛主」能換來神對我的賜福——媽媽的疾病得醫治;可是媽媽不但沒有被醫治,還永遠離開了我。我不知道哪裡出了錯,是我做得不夠好,還是根本就是方向錯了?(雖然方向對了也不一定保證媽媽被醫治,但是方向錯了必然會帶來更多痛苦。)

神的恩典使我漸漸安靜下來,也慢慢明白當年所做是怎麼一回事:沒有善始。那自以為的「善」,根本不是神所要的。

那時,我在信仰的「外面」尋求——總想為神做點什麼。努力為祂做,有錯嗎?當時的我根本不知道「拜他的,必須用心靈和誠實拜他」是什麼意思。其實,神要的是我的心,神看重的是我的「所是」,而不是我的「所做」。這也是創文一直強調的:工人先於工作。

老師說,服事中有很大段時間,並不是我們能為神做什麼......在這段時間,神動工很重要的方面是建立我們的屬靈品格:正直、順服、對神話語的熟悉。當初,我的這些部分都沒有被建立;而且,服侍動機不正確,我更多是為了滿足私慾——蒙福。就像老師在課程中提到的:很多人服事的真正動機,很可能只是想在現有的生命裡,稍微再被豐富一些;讓自己生命的這幅畫,色彩可以更鮮豔一點......

《領袖》一書中說:「僅有服侍的行為是遠遠不夠的,因為任何行為背後都可能有不良的動機。」

如果我知道服侍的神聖性,瞭解服侍的艱難和會遇到的危險,便不會利用服侍滿足私心,或者想通過服侍為生命錦上添花。

這種「不善」的開始若繼續下去,很危險。老師說,不好的底子,加上做一些讓人扼腕的決定,跑到服侍中後途,越來越難讓神扭轉服侍者的錯誤選擇,或者差勁的底子......

我沒有拖著「病弱的身體」跑下去,是神的恩典。

「服侍的善始,最重要的是被『立』;神立一個人,最在乎我們能建立出正直(包括信實和真實)和順服的屬靈品格。」

正直好理解,活出來卻很難。也許,如果對神心存敬畏,便能制服我們比萬物都詭詐的心。

順服的功課也不容易學。我想,很多人不是不想順服神,而是聽不清楚神的聲音,不知道要順服的是什麼。就像當初,如果知道神沒有讓我參與那麼多服侍,我可能就不會大發熱心。那時,我沒有學會去聽神的聲音,我聽的是人的聲音、自己的聲音。

老師強調:神的僕人要順服神,首先必須要對神聆聽得非常清楚。我覺得,學會這個功課要付出好多,一定有膝蓋的代價,還有認真讀祂的話;老師也說,學習聽到神的聲音,跟我們的屬靈生活很有關係。

順服神,對我來說可能不太難,因為害怕神;難的是對人的順服。這是我一直在學的功課,也經常禱告:求祢讓我不要羞辱祢的名。雖然有時做得並不好,但是始終在努力。老師的話——學習以榮耀神的方式與權威相處,再次提醒我。

善始,除了建立正直和順服,老師還講到了其他要學的功課,每一項都很受用。

服侍的中場——善工

走過十年上下的善始,進入善工,對服侍者來說是恩典。然而老師說,有人可能一輩子都停留在善始......服侍處於哪個階段,不是看年齡,也不是看服侍多少年,而是看服侍者有沒有學會這個階段要學的功課。

初信時,我的服侍始於不「善」,神通過一場變故讓我停下來,給了重新為「善」的機會,同樣是恩典。所以,在我看來,服侍的路上,何時「善始」都不晚。

進入善工後,服侍者已經能比較有效地運用自己的屬靈權柄,並且發揮一些影響力;一切進展得都不錯,事工到了平順期。然而,此時亦有危險:濫用權柄——領袖用錯誤的方式對待不順服的同工。老師舉例,有的用高壓,甚至迫害的方式讓對方順服,有的用各種手段威脅、利用或操縱人心......

曾經聽說某教會領袖對於提出意見的同工,進行排擠、孤立,直至同工自動離開;凡是不與其相合的,都被視作敵人。這種「不解決問題,解決提出問題之人」的做法,是不是用在任何教會或福音團體,都太不合適呢?如此做,是某些領袖的慣有風格,還是他們根本不知道如何應對呢?

若是前者,可能需要重新為「善」;若是後者,老師傳授了解決之道:同工有不同意見時,用一個有創意的、大家都可以接受的方式來解決......對於要離開的同工,要跟對方有對話,瞭解其中的原因。

善工中,還有其他危險:人的攻擊、身體不到位等。老師一一給出了「良方」,感謝老師的傾囊相授。

事工的落幕——善終

服侍者一路奔跑,進入善終,這是多大的恩典!可是,在這個時刻,仍有危險——遲遲不肯退居幕後。就像《領袖》一書作者舉例說的:「我見過一位很了不起的基督徒,他已經九十多歲了,仍然負責管理教會的主日學。年輕人既願意參與又有時間,但是教會裡沒有人敢對這位聖徒提及退休的事......」真是可悲。

原來,善終的美麗句號是放手。

最後,老師用落日餘暉為我們描繪了一幅「善終」圖畫:雖然快要燒竭,卻帶出滿天紅霞。誰看到能不讚歎呢!

期待所有服侍者都走進《持久有力的侍奉課》,摸清服侍路上的險山惡水,修習如何避險的「上乘功夫」;從而使我們所做的服侍,從起點到終點,一路皆為善,一生榮耀神!

-END-

作者簡介

恩岩

因著生命風暴走進信仰,盼望全能的主平風靜浪,難料事與願違;感恩主的保守,使我沒有溺斃於大水。十年信仰路後,蒙神呼召,跌跌撞撞、尋尋覓覓中找到一支筆的方向;神帶領走過的生活、信仰與服事路,給了這支筆微弱的力量。渺小卑微之我一生感念於神的揀選、引導和呼召。

課程推薦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eresina&aid=180214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