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重陽節特刊】社會為何對長者涼薄?丨玲言
2023/10/21 15:38:05瀏覽949|回應0|推薦3

我們意識到社會對老年人不夠友善嗎?作者用理性的數據和分析帶我們來認識這一問題,讓我們且讀且省思。

上世紀六十年代末,美國老人科醫師Robert Butler始創了「年齡歧視」(Ageism)這一新詞,以形容社會對年老人的偏見,並很快被牛津英文字典收納。不過,這個詞後來被廣泛應用於各年齡層遭受不公平對待時。

已達七旬的美國女作家Ashton Applewhite更在《年齡歧視》(This Chair Rocks: A Manifesto Against Ageism)中為同輩聲援,強烈遣責美國人崇尚年輕(Youth-centric)的文化,將長者推至邊緣化(marginalize);人們所一直追捧的個人主義(individualism),特別是強調靠自己努力向上的部分,間接將需要照顧的長者視為弱者。相對而言,她認為身處東方的長者受到了更多的尊重。

《年齡歧視》,木馬文化

是這樣嗎?

試看注重長幼輩分又高齡化的日本。不錯,家庭社會學權威學者山田昌弘在《社會為何對年輕人冷酷無情》中,描寫日本新生代在國家經濟衰退下的困境;但是,這並不代表長者的遭遇,比小夥子的景況好。福澤喬撰寫的《當我們一起活到100歲》,便記述了這長壽大國正走向嫌老世代,充滿貶義的「下流老人」(社會地位向下流),甚至「老害」這樣的刻薄詞彙在網上隨處可見。

要知道,除了發展中國家外,很多比較安定的地區皆朝老齡化、少子化、單身化這方向走。美國到2030年,65歲以上的人口會超過總人口的20%。根據聯合國的人口比率推估,新加坡、台灣、中國香港年過65歲者佔總人口的32%,而日本則高至39.9%。

老化不同於性別、膚色歧視,因為它是每個人都會經歷的,亦即說,是人生的一部分;那為何其他年齡層會歧視自己的將來?

曾任美國醫院牧師及老人學會會員的楊東川博士,於《基督教老年學》中指出,老年歧視包括:將老年人定義為無能、不健康或倚賴性強;廣納對老人的偏見批評,強調老人的不快樂;漠視老人參與服務的決心和自由。

更令人氣餒的是,不少長者也受到社會氛圍的感染,內化了這些偏見,以致老人們未能同舟共濟,反而紛紛畏懼老齡,往往雖已踏上夕陽之路,仍然不切實際地渴望永留青春,終身凍齡,與壯年同步。這種刻意迴避某一人生階段的狀況,導致大眾視自然規律的老之將至為恐懼(gerontophobia),給老人家貼上「他者」的標籤,再附以不同的負面定位:

>>>>

長者增加醫療開支?

我們必須釐清,老化不是一種病。誠然,有些病與年長有直接關係,例如:失智症(Alzheimers disease)、動脈硬化(atherosclerosis)等;可是,我們是否可以為了自己將會患病,就可以埋怨現在的病者呢?

事實上,二戰後嬰兒潮出生的人口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健康的一群。依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的硏究,年老人口的醫療費並不是發達國家的最大開支。就以美國為例,倍數增加的醫療支出主要源於新科技的廣泛應用。

從另一角度看,一些為長者提供的醫療便利,其實社會大眾都共同受益,例如網上連線看病(telehealth)。加州爾灣大學(University of California,Irvine)的實驗計劃指出,網上醫師可指導病人在家使用電子檢耳道機、聽心儀等;數據的即時傳送,等同醫師親臨現場的檢查,能省卻大量資源及病人的舟車勞頓之苦。不少在職婦女認為,此服務若成真,那麼將來孩子生病便不用大費周章告一整天假,又要困在候診室令兒女和其他孩子交叉感染病菌了。

此外,老人在一般醫療判症時也常受到忽視。 本來醫治方法的取向,應基於個人健康情況而不是年歲,因為健壯長者的存活率不比年輕人低;但是對老人體格偏頗的看法,常會導致錯失治病良機。例如在2012年,當英國立法將歧視老人列為非法時,皇家外科醫生協會(Royal College of Surgeons)和英國長者會(Age UK)在彙報中便承認,有年長病人確實基於歲數而未能接受關鍵性的手術。

同樣地,醫療界在診斷長者病況時,也容易將他們的病症,例如抑鬱、自殺傾向等,誤診為失智,阻礙了對症下藥和早佔勿葯的契機,更會引致醫療資源的錯置或浪費。而對醫治老人有更精專訓練的老人科(Geriatrics)醫生卻往往人數不足,就如在美國,醫學院規定內、外、兒、婦產科是必修科,但只要求少量的老人科學習;醫科畢業生亦只有少於1%的人願意選擇老人科作專科訓練。如此懸殊的比例,怎能確保質與量運用得合宜呢?

>>>>

長者拖垮社會經濟?

一個人年老後必定貧病交迫嗎?長者在多年照顧家庭或貢獻於社會後退出職場,為什麼比失業的年輕人、單親媽媽、殘障人士更不值得我們眷顧?

在日本15至64歲的人口中,有115萬人待在家裡足不出戶,被稱為「繭居族」。有將近一半的人繭居時間超過七年。這些人有部分會過渡成為終身在父母羽翼下過活的中年「啃老族」,直到雙親白髮蒼蒼仍沒有謀生能力。日本NHK電視台便曾追蹤這些長期依附爸媽過活的宅兒女,有些在父母過世後,耗盡遺產最終竟走上自殺之途。這種情況,是誰拖累誰呢?

與把長者視為予取予攜的負面形象相比,不少老人家其實是社會中堅的消費者,並不是包袱。美國銀髮族單在2015年花的錢,便支援了8940萬個職位,達全國工作的六成以上;因此,老人如其他年齡層的人一樣,皆具帶動經濟的能力。可惜,市場常常忽略這群人的購買力,電子產品在設計上便很少著眼老年人的適應力。

此外,越來越多崇尚健康的年長者願意加入義工行列,他們無私又無償的付出,令更多有需要的人受惠,也變相減輕社會照顧弱勢社群的支出。同時,很多老人在配偶身體走下坡時,都因多年結褵之愛而肩負照顧之責;還有部分因疼惜子女或他們有需要的緣故,幫忙襚育年幼的孫兒,讓兒女的生產力得以重投社會。

>>>>

長壽是禍不是福?

法國著名影星亞倫·狄龍(Alain Delon,又譯阿蘭·德龍)曾揚言,若他進一步人老色衰,便會尋求安樂死或協助自殺(euthanasia)以了斷人生。英國作家Martin Amis在2010年提議,英國街頭應設置安樂死攤位(euthanasia booths),讓老人家更容易告別殘生。

世上的人何以費盡思量去引領長者死得快樂,而不勞心去幫助老人家活得更喜樂呢?若大眾的願景是短壽乃福,這是一個何等可怕的世界?要知道,二百多年前,不少人的壽命不過五十,後來由於科技的突破,人的壽命得以延長,難道這是咒詛嗎?

我們必須儆醒,長壽並不等同於社會的龐大支出;體力下降也是年紀漸長的自然現象;隨著年長而生的病痛,亦是每一個人都會經歷的,並不是什麼羞恥的事,也不一定會引致公帑嚴重流失。事實上,根據美國衛生及服務部(US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2016年的數據,年過65而入住美國安老院的國民由5%減至2.5%;而85歲以上的長者,則只有9%是院友。

社會不應該視人民的老化為畏途,即使一些長者最後需要照顧,我們也須積極摒除負面論述,鼓勵大眾視老人家為仍有尊嚴的自主者。任職香港安老院的藝術治療師殷琦,在《當老而不死》中提出,不論安老院的照護者或家中的陪伴者,都很容易為效率及省時而忽略了長者剩餘的自顧能力;但是,讓老年人仍有空間參與自己的人生,覺得自己受到尊重是非常重要的,也可延遲失能(身心障礙)或減少依賴他人的程度。

日本就是因應這概念而產生「介護員」的分工,他們不再像以往一樣將長者看成單向和被動的需要照護者,而是根據老人家的狀態找出不同的切合點,作最大限度延續他們從前的生活努力。比如鼓勵中風的老人家嘗試自己拿起專用匙羹,盛載喜歡的食物;指導半身不遂的長者在洗澡時,自潔能力所及的部分;和仍能坐輪椅的昔日主婦一起做飯等,皆更能照亮並守護每一個生命。

對選擇自己照料親人的家庭成員,社會亦不應為節省資源而任由他們過度透支,剝奪他們歇息的機會。銀髮族數目排名世界第五位的英國,其國會在2014年通過了照顧者法,規定政府或參與的志願團體必須派照護者支援照顧家人的成員,令他們有定時作息的機會,延續守望互愛之情。

人是造物者按著祂的形像而創造的,人生各階段皆有其風采。可是世上握有權力的人或成功人士,卻往往基於成本效益、競爭優勢、利己的資源分配,埋怨本來歷盡人生起跌磨鍊出睿智的老年人,瓜分了社會有限的資產。即使其他年齡層的人也會遭受到年齡歧視(Ageism),然而,最受傷害的,仍是已逐步走入生命終章的長者,因為他們多已不能再將人生翻幾翻。

要知道,目前壯年人,他朝便是老年人,社會豈能對長者涼薄?

-END-

作者簡介

玲言

美國俄亥俄州凱斯西儲大學(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Ohio)歷史檔案學碩士及歷史系博士,專研美國華人歷史。在臉書專頁「來,咬一口」分享讀書心得,並不定期為美國華文雜誌如《真愛》、《神國》、《傳揚》等撰稿。

圖書推薦

《恩典不留白,下筆如有神》

-莫非 蘇文安 劉小臨著-

恩典故事前,

人人皆可

自許為作者,

書桌乃朝聖祭壇,

生活如展頁稿紙,

捕捉心中悸動,

描述看不見的你!

購買資訊:

台灣:橄欖華宣 https://www.cclm.com.tw/book/19314

北美:gcwmi622@gmail.com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eresina&aid=179983265